第344章 林致遠的野望
四合院:從51年開始 作者:探花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先生和財神,對視一眼,眸光一閃,二人不約而同想到一起。
什麽計劃?
會不會跟羊絨一樣大?
看到效果再跟進,萬一又被弄個措手不及呢?
直接梭哈,會不會又有些冒進?
……
倒是旅長,沒想那麽多,有啥不理解,直接問唄,好大侄敢不說實話?
瞪了林致遠一眼,沒好氣道:“少賣關子,趕緊說,說詳細點。”
林致遠撇撇嘴,嘀咕一聲,“您老別急,我也沒說要藏著掖著啊。”
說完,雙眼微眯,表情自信,而又夾雜著戾氣。
“從頭到尾,我的計劃,就不單單是賺錢。欺負過咱家的人,都得接受懲罰。”
聞聽此言,財神稍稍皺眉。
針對林致遠有過研究,說是極端民族主義者,一點不為過。
隻要不滑向深淵,倒也能接受。
愛國嘛,無可厚非。
先生收起笑意,怔怔出神。
曆經太多苦難,終讓兔子安定。
對於民族複興,他比任何人都向往,都渴望,也更擔心出現變故,從而再陷泥潭。
可也明白,隻有自身強大,才是一切的根本。
想規勸幾句,又不知從何說起……
旅長倒是幹脆,冷哼一聲,“別特麽說有的沒的,說計劃。”
“好嘞。”
林致遠笑嗬嗬應下,徐徐開口。
“下一步,羽絨服。
一百多年前,拿破侖讓士兵填充羽絨保暖。二十多年前,大漂亮有人發明絎縫技術,真正意義上,羽絨服誕生……
保暖而又輕便,比之羊絨,更受歡迎,奈何受製於原材料,遲遲沒有普及。
輕工業產品,尚未引起列強注意,此殆天所以資兔子啊。
資本家興許會考慮人工,發愁原材料,咱們可不會……”
足足十幾分鍾,說得口幹舌燥,話鋒一轉,開始總結。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重工業,亦或是高端武器,被認為國力象征,可是充盈資金才是根本。
不管是百姓安居樂業,士兵保家衛國,哪裏能離開錢?”
財神深有感觸,隻要上班,無數部門,張口要錢,閉口經費,簡直苦不堪言,頭發沒薅光,算是保養的好。
“是啊,到處要用錢,誰都是我的債主。”
先生沉思片刻,輕笑讚道:“致遠,你能發現,並利用他們的疏忽,眼光犀利啊!”
林致遠搖著頭,很是無奈。
“二次群架過後,村裏各家各戶都在重建。重工業利潤誇張,產品附加值更是高得離譜。一套設備,動輒上億美刀,而成本大概隻有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說著,環視三人,微微皺眉。
“輕工業興許現在重視不夠,可未來誰又說得準?同行變多,肯定會增加競爭。一味的靠仿製,沒有自主研發,終歸不保險。而家裏呢,底子差,大學生,乃至科研人員太少。”
先生麵露無奈,“是啊,咱們起步晚,人才少,確實是一大難題。”
“所以,我的第一步,不僅僅是羊絨,或者羽絨服,而是趁此良機,不斷推出生活必需品。物美價廉,打明牌,確保他們一直訂購。遲早有一天,他們不想出黃金,那就出人,出物。”
林致遠眉梢微揚,順著話茬,又是一段長篇大論。
“順便示敵以弱,讓村裏其他人,誤以為兔子隻想賺點小錢錢,一門心思在輕工業。”
說著,眸光一閃,握了握拳。
“臥薪嚐膽幾年,哪怕幾十年,待人才富足,搭配全套工業體係,各行各業成為領頭羊。再問問他們,我就站在你麵前,你看我幾分像從前?”
先生三人,直勾勾望來。
對於林致遠,向來對複興,抱有遠超他們的自信,不解而又欣慰。
沉默幾秒,先生微微蹙眉,溫聲詢問。
“致遠,你有些想當然啦,科研人員,重要性不用多說,他們怎麽可能願意?”
林致遠攤了攤手,撇撇嘴。
“他們同意,我也不樂意。普通教職工就可以,來了幫忙辦學校。多一所大學,每年就會多成百上千大學生。這就像種子,幾年過後,人才便會源源不斷……”
旅長略作沉思,詢問:“為什麽不是去留學?”
“當然也會同步進行。”
林致遠肯定一句,又無奈歎道:“有能力留學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學辦起來,每名外教配一位翻譯,雖然麻煩,也算解決了溝通問題。”
說著,頓了頓,得意道:“基數越大,指數增長越大,這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加一。有足夠多人才推動,各行各業定會蓬勃發展……”
先生臉色莫名有些落寞,“是啊,人才短缺,遏製發展。”
林致遠忙不迭寬慰。
“先生,您也甭愁,左右不過多幾年。咱們可以三管齊下,其他家派遣留學生,港島也可以,那邊溝通無障礙,家裏也要多辦學。”
……
天聊得很久,飯吃到很晚。
夜幕漆黑,臨近半夜,先生和財神才離開林家。
靈境胡同,晚風純粹,微涼,吹起二人衣角飄搖。
“財神,你有沒有發現,相比致遠,咱們有些畏首畏尾?”
聽到先生沒來由的話,財神一怔,幾秒後,點了點頭。
“是啊,致遠自信,膽大,敢於冒險。”
先生微微一笑,悠悠一聲,“所以,財神,咱們要改變啊,不如全力支持吧。”
聞聽此言,財神沉默了,幾秒後,搖了搖頭,歎了口氣。
“致遠可以犯錯,有咱們在後麵頂著,可是咱們要是犯錯,後果……”
話未說完,先生突然駐足,望向天空,反問一句。
“兩千五百噸黃金,難道還不能讓咱們全力跟進麽?”
說著,看向財神,又問,“咱們到底對致遠有多不信任?”
……
當晚,林致遠徹夜未眠。
上任前,那一句句所謂全力支持,說到底,尚有些浮於表麵,未能徹底落實。
懂,理解,可也不甘。
怪,埋怨,那倒沒有。
林致遠經過深思,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
次日,清晨。
吃完早飯,前往特經局。
來到大門前,看著眼前場景,不禁有些呆愣住。
密密麻麻全是人,粗算下,上百人不止。
什麽計劃?
會不會跟羊絨一樣大?
看到效果再跟進,萬一又被弄個措手不及呢?
直接梭哈,會不會又有些冒進?
……
倒是旅長,沒想那麽多,有啥不理解,直接問唄,好大侄敢不說實話?
瞪了林致遠一眼,沒好氣道:“少賣關子,趕緊說,說詳細點。”
林致遠撇撇嘴,嘀咕一聲,“您老別急,我也沒說要藏著掖著啊。”
說完,雙眼微眯,表情自信,而又夾雜著戾氣。
“從頭到尾,我的計劃,就不單單是賺錢。欺負過咱家的人,都得接受懲罰。”
聞聽此言,財神稍稍皺眉。
針對林致遠有過研究,說是極端民族主義者,一點不為過。
隻要不滑向深淵,倒也能接受。
愛國嘛,無可厚非。
先生收起笑意,怔怔出神。
曆經太多苦難,終讓兔子安定。
對於民族複興,他比任何人都向往,都渴望,也更擔心出現變故,從而再陷泥潭。
可也明白,隻有自身強大,才是一切的根本。
想規勸幾句,又不知從何說起……
旅長倒是幹脆,冷哼一聲,“別特麽說有的沒的,說計劃。”
“好嘞。”
林致遠笑嗬嗬應下,徐徐開口。
“下一步,羽絨服。
一百多年前,拿破侖讓士兵填充羽絨保暖。二十多年前,大漂亮有人發明絎縫技術,真正意義上,羽絨服誕生……
保暖而又輕便,比之羊絨,更受歡迎,奈何受製於原材料,遲遲沒有普及。
輕工業產品,尚未引起列強注意,此殆天所以資兔子啊。
資本家興許會考慮人工,發愁原材料,咱們可不會……”
足足十幾分鍾,說得口幹舌燥,話鋒一轉,開始總結。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重工業,亦或是高端武器,被認為國力象征,可是充盈資金才是根本。
不管是百姓安居樂業,士兵保家衛國,哪裏能離開錢?”
財神深有感觸,隻要上班,無數部門,張口要錢,閉口經費,簡直苦不堪言,頭發沒薅光,算是保養的好。
“是啊,到處要用錢,誰都是我的債主。”
先生沉思片刻,輕笑讚道:“致遠,你能發現,並利用他們的疏忽,眼光犀利啊!”
林致遠搖著頭,很是無奈。
“二次群架過後,村裏各家各戶都在重建。重工業利潤誇張,產品附加值更是高得離譜。一套設備,動輒上億美刀,而成本大概隻有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說著,環視三人,微微皺眉。
“輕工業興許現在重視不夠,可未來誰又說得準?同行變多,肯定會增加競爭。一味的靠仿製,沒有自主研發,終歸不保險。而家裏呢,底子差,大學生,乃至科研人員太少。”
先生麵露無奈,“是啊,咱們起步晚,人才少,確實是一大難題。”
“所以,我的第一步,不僅僅是羊絨,或者羽絨服,而是趁此良機,不斷推出生活必需品。物美價廉,打明牌,確保他們一直訂購。遲早有一天,他們不想出黃金,那就出人,出物。”
林致遠眉梢微揚,順著話茬,又是一段長篇大論。
“順便示敵以弱,讓村裏其他人,誤以為兔子隻想賺點小錢錢,一門心思在輕工業。”
說著,眸光一閃,握了握拳。
“臥薪嚐膽幾年,哪怕幾十年,待人才富足,搭配全套工業體係,各行各業成為領頭羊。再問問他們,我就站在你麵前,你看我幾分像從前?”
先生三人,直勾勾望來。
對於林致遠,向來對複興,抱有遠超他們的自信,不解而又欣慰。
沉默幾秒,先生微微蹙眉,溫聲詢問。
“致遠,你有些想當然啦,科研人員,重要性不用多說,他們怎麽可能願意?”
林致遠攤了攤手,撇撇嘴。
“他們同意,我也不樂意。普通教職工就可以,來了幫忙辦學校。多一所大學,每年就會多成百上千大學生。這就像種子,幾年過後,人才便會源源不斷……”
旅長略作沉思,詢問:“為什麽不是去留學?”
“當然也會同步進行。”
林致遠肯定一句,又無奈歎道:“有能力留學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學辦起來,每名外教配一位翻譯,雖然麻煩,也算解決了溝通問題。”
說著,頓了頓,得意道:“基數越大,指數增長越大,這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加一。有足夠多人才推動,各行各業定會蓬勃發展……”
先生臉色莫名有些落寞,“是啊,人才短缺,遏製發展。”
林致遠忙不迭寬慰。
“先生,您也甭愁,左右不過多幾年。咱們可以三管齊下,其他家派遣留學生,港島也可以,那邊溝通無障礙,家裏也要多辦學。”
……
天聊得很久,飯吃到很晚。
夜幕漆黑,臨近半夜,先生和財神才離開林家。
靈境胡同,晚風純粹,微涼,吹起二人衣角飄搖。
“財神,你有沒有發現,相比致遠,咱們有些畏首畏尾?”
聽到先生沒來由的話,財神一怔,幾秒後,點了點頭。
“是啊,致遠自信,膽大,敢於冒險。”
先生微微一笑,悠悠一聲,“所以,財神,咱們要改變啊,不如全力支持吧。”
聞聽此言,財神沉默了,幾秒後,搖了搖頭,歎了口氣。
“致遠可以犯錯,有咱們在後麵頂著,可是咱們要是犯錯,後果……”
話未說完,先生突然駐足,望向天空,反問一句。
“兩千五百噸黃金,難道還不能讓咱們全力跟進麽?”
說著,看向財神,又問,“咱們到底對致遠有多不信任?”
……
當晚,林致遠徹夜未眠。
上任前,那一句句所謂全力支持,說到底,尚有些浮於表麵,未能徹底落實。
懂,理解,可也不甘。
怪,埋怨,那倒沒有。
林致遠經過深思,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
次日,清晨。
吃完早飯,前往特經局。
來到大門前,看著眼前場景,不禁有些呆愣住。
密密麻麻全是人,粗算下,上百人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