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莎,二十三,港島大學外語係畢業,個子不高,聲音糯糯,活脫脫一個小蘿莉。


    李卿瑜,二十六,港島大學法學畢業,齊耳短發,言行舉止極為幹練。


    葉笑語,二十五,港島大學中文係畢業,身材高挑,話多不討人厭。


    經過了解,早在幾年前,霍東開始資助貧困大學生,三女恰好是其中佼佼者。


    揮手示意,“你們三人去找威廉,先在隔壁辦公,盡快熟悉公司情況。”


    打發走三人,林致遠揉著額頭,心中腹誹陣陣。


    霍老哥鬧哪樣?


    說好的助理,怎麽派來三個漂亮姑娘?


    ……


    突然,安坐角落的胡義,映入眼簾。


    喝茶、抽煙,悠哉悠哉,好不自在。


    林致遠當即心中一動,隨口吩咐。


    “小胡,助理確定之前,你暫時頂上,算作剛才三女班長。”


    語氣不容置疑,胡義微微有些驚訝,卻也沒反駁,點頭應下。


    啞巴助理班長,別出心裁。


    僅僅三天,胡義快速適應,三女叫苦連連。


    嚴苛堪比軍營,令行禁止,說一不二。


    林致遠稍稍提點,公司事項匯總三人辦公室,商討出幾套解決方案,再提交給胡義。


    胡義連看也不看,原封不動轉交林致遠,活脫脫一個傳話筒。


    18號下午,辦公室。


    林致遠見到《明報》沈欣,西裝革履,戴著一副金框眼鏡,說話彬彬有禮。


    “林生,您好,我是沈欣。”


    “你好,沈先生。”


    寒暄過後,步入正題。


    沈欣扶了扶眼鏡,開始自吹自擂。


    “林生好眼光,金庸先生在港島,說一句人盡皆知,毫不為過。《明報》有他坐鎮,不僅抬高下限,甚至上限也一眼難望……”


    耐心聽完,林致遠不置可否,自顧自點了根煙。


    “然後呢?”


    沈欣一怔,繼而笑道:“經過我和金庸先生協商,遠大投資《明報》也不是不可以,五十萬,20%股份,不得插手《明報》事宜。”


    林致遠眉梢輕挑,笑問,“還有呢?”


    沈欣頓感壓力,收起笑容,硬著頭皮,把商量結果,一股腦說了出來。


    “五十萬,我和金庸先生套現二十萬,填補家用,三十萬用以發展《明報》。”


    林致遠翹起二郎腿,唇角微不可察一勾,緩緩輕笑一聲。


    “去年,你和金庸合資十萬,創辦《明報》。發展一年多,不溫不火,勉強維持。此時,卻足足翻了25倍,甚至還要套現。”


    說著,眸光一閃,笑意全無。


    “沈先生,你是覺得我腦袋秀逗了?”


    沈欣心裏也苦,老同學堅持,也不知道哪來的底氣,這種過分要求,用獅子大張口都不足以形容。


    暗暗吞咽一口唾沫,訕笑一聲。


    “林生,您說笑了,要知道,金庸先生可不能拿金錢衡量。”


    林致遠聳了聳肩,煞有其事道:“不對吧,按照你的說辭,金庸價值兩百多萬啊。”


    頓了頓,挑眉問道:“你知道兩百萬什麽概念麽?金庸一部小說稿費兩萬上下,兩百萬啊,足足一百部小說。”


    說著,不等沈欣說話,又問一聲。


    “這樣吧,也不用一百部,按照射雕水準,金庸敢保證能寫出五十部,你說的我都答應,可以麽?”


    五十部小說,射雕水準,怎麽可能?


    一年能寫一部,已經是神速,豈不是說要寫五十年?


    再有個頭疼腦熱,瑣碎雜事,六七十年也不止吧?


    ……


    暗暗嘀咕片刻,沈欣幹笑道:“林生,您在開玩笑吧?”


    林致遠一攤手,冷笑道:“貌似是你先開玩笑的。”


    話音剛落,辦公室陷入一片寂靜。


    林致遠不說話,沈欣不知道怎麽說,胡義仿佛沒事人。


    幾分鍾後,沈欣長歎一口氣,笑嗬嗬提議。


    “林生,不妨您說說,我迴去和金庸先生商量一下。”


    “二十萬,四十股份,我不插手管理。”


    ……


    待沈欣走後,林致遠站在窗前,不由得暗歎。


    文人傲骨,還是把老子當傻子?


    既然事不可為,那就緩緩再說。


    或者,自己來?


    倒也不是不行。


    ……


    林致遠摸著下巴胡茬,琢磨片刻,轉身吩咐。


    “小胡,安排人了解一下,有沒有合適的報刊可以收購。”


    說著,想到什麽,補了句,“也不著急,半個月時間,信息盡量詳細點。”


    胡義點頭,起身,出門。


    一分鍾後,返迴,繼續坐在角落喝茶、吸煙。


    林致遠微微蹙眉,心中不禁暗暗吐槽。


    誰是老板,誰是牛馬?


    老子不但要考慮大局,還要想對策,甚至……


    次日,沈欣來電,婉拒入股。


    林致遠早有預料,也沒當迴事。


    11月13號。


    林致遠前往熙華大廈,胡義開車,葉笑語跟隨。


    前幾天,斥資五十萬,剛剛買下一家報刊。


    鑒商日報,主做經濟類。


    一直以來,林致遠也有訂閱。


    內容淺顯易懂,且具備高瞻性。


    出紙對開一張,送到報停五毛,售賣一塊。


    銷量其實不錯,日銷三千份左右,按說怎麽也不至於變賣。


    經過詳細了解,明白問題所在。


    報刊原老板盧明德,港島大學教授,對於報紙內容,要求極為苛刻。


    邀請同僚撰寫文章,組建采編團隊,確保新聞及時性。


    想法沒錯,口碑頂呱呱,可是支出也大,常常入不敷出。


    堅持兩年多,盧明德實在扛不住,無奈賣給了林致遠。


    一行人來到五樓,走進鑒商日報。


    主編閆俊濤立馬迎上,“林生,管理層已經到齊,直接開會麽?”


    “開會。”


    會議室,林致遠坐在主位,胡義和葉笑語坐在身後。


    兩側分別是,主編閆俊濤,發行主管楊哲思,後勤主管於樂,辦公室主管竇敏……


    幾人正襟危坐,麵色凝重,宛如被宰羔羊。


    林致遠環視一圈,忍不住暗讚。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盧明德有兩把刷子,雖說溢價不少,可也算撿了便宜。


    “諸位大可放心,遠大收購之後,不會降薪,如果員工不犯錯,也不會無端減員,甚至還要擴張。”


    閆俊濤幾人,臉色稍稍緩和,相互對視幾眼。


    穩定軍心後,林致遠話鋒一轉。


    “當然,報刊也需要進行改革,以麵對更大市場和挑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從51年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探花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探花胡並收藏四合院:從51年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