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雖遲但到
四合院:從51年開始 作者:探花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致遠忙不迭起身,迎道:“爸,姑父,快坐。”
二人和吳霞、秦淮茹打了招唿,也沒往前走。
王全有扭頭示意,“致遠,你出來,咱們抽根煙,說個事。”
吳霞見狀,笑道:“這邊晚上幾個小家夥睡呢,致遠不讓抽煙,外麵冷冷的,你們去東廂房吧。”
林致遠倒不推辭,“成,那我們去東廂房坐會兒。”
三人來到東廂房。
落座,沏茶,點煙。
秦滿倉沉吟片刻,問道:“致遠,有辦法弄點糧食麽?”
王全有也點頭,眸中滿是期盼。
林致遠狐疑,皺眉問道:“不是有定量麽?不夠吃?”
秦滿倉吸了口煙,歎道:“不是家裏吃,是村裏困難。”
王全有跟著解釋,“自打統購統銷後,原本夠吃,家家戶戶添丁加口,就出現短缺。尤其是,大家夥都希望孩子出息,拿糧食交學費,也是一筆開支。”
林致遠翹著二郎腿,右手輕拍膝蓋,暗暗沉思。
交公糧,一五略高,也不過14%,繼而一直在降,不到十分之一。
最上級覺得百分之幾不高,哪怕不夠分配,也在咬牙協調。
三提五統也不多,架不住各級往裏加,濫攤派,濫收費。
從出人,出物,出工,升級成各種名目。
造成很長一段時間,最上級和最底層農民,出現互相不理解。
鋼與糧,作為核心,出現嚴重誤判。
大跨步發展初期,偶有浮誇,組織置之不理,便是這個道理。
卻沒想到,生產隊、公社,乃至縣區,各級負責人,為了所謂的政績,變本加厲。
普通老百姓隻能仰天長歎。
……
自從養成看報習慣,本身又愛琢磨,結合身處當下,照著後續結果,林致遠不難分析出因果緣由。
“爸,姑父,這事沒那麽簡單。”
林致遠放下二郎腿,往前一探,盡力簡單給解釋。
“糧食本就經過周折,才進入城區,可為什麽還要定量?”
說著,自問自答,“不夠吃啊,放開了供應,城內絕大部分人,糊口都難。”
王全有嘖吧著嘴,歎道:“村裏都是沾親帶故,找上門,不幫忙,也說不過去。”
秦滿倉悶頭吸煙,也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林致遠換個角度,又給分析,
“爸,姑父,就算能弄到,你們又能幫多少?往少了說,一人一天口糧,你們有這個能力麽?杯水車薪而已。”
王全有和秦滿倉二人,對視一眼,都有些失落。
林致遠隻能寬慰,“堅持堅持吧,興許上級會有政策。”
聊了半小時,王全有和秦滿倉二人,略顯失落離開。
林致遠倒不是絕情,而是口子不能開。
往後可不好過,縫隙一出,決堤還會遠麽?
4月初,民眾熱情高漲。
各級工廠負責人,無不瘋狂申請,要求分配更多原材料。
楚晨也不例外,而且收獲頗大。
軋鋼廠開始頻頻加班,時間不長,基本都是下午推遲一小時下班。
為避免出現怨聲,林致遠大手一揮,工會福利上調。
效果有,職工們也幹得起勁。
隻能說哪兒疼治哪兒,去不了根。
職工本就不輕鬆,天天加班,日複一日,不是好事啊!
李懷德倒是滋潤,試製設備,去露了把臉,迎來一片好評。
迴到廠內,沒事又往工程部跑,隻等瓜熟蒂落……
月中,哼著小調,來到林致遠辦公室。
一進門,爽朗一笑,“致遠,你咋那麽耐得住性子?隻要沒事,就是看書看報。”
二人在沙發落座,各自點上一根大前門。
林致遠笑道:“嗐,看書看報也是打發時間。”
閑聊幾句,李懷德壓低聲音,說到正題。
“致遠,你再聯係聯係人,幫忙尋摸幾瓶虎骨酒。”
說著,往茶幾上扔了一個厚厚的信封,擠了擠眼。
“糧票換,應該好操作吧?”
林致遠不禁一樂,打趣道:“下這麽大本,你這是力不從心啊!”
李懷德哈哈大笑幾聲,“用你之前那句詞,痛並快樂著。”
“行,我盡力。”
林致遠也沒推辭,反而繼續調侃。
“過猶不及啊,李哥,還是要節製。”
“滾蛋,老子這是及時行樂。”
私事談完,李懷德又給說了個好消息。
“工廠抬級已經確定,就這幾個月。你小子倒是好命,二十七歲邁入正處,太令人羨慕了。”
聞聽此言,林致遠微微蹙眉。
“定了?我還以為張素秋的事,又得延後呢。”
說著,問道:“黨委會七人,四人背警告,抬級居然能定,不符合常理啊!”
“你把我給忘了,是五個人背警告。”
李懷德撇撇嘴,解釋道:“不抬沒辦法,大跨步發展,硬條件必須跟上。”
林致遠摸著下巴胡茬,又問:“廠裏抬級,你們幾個低級高職,還是要換人?”
李懷德續了根煙,狠狠吸了口,搖頭道:“不好說,具體還在探討。我老丈人的意思,大概率不會全部低級高職。”
說著,挑眉輕笑,“別想那麽多,我應該沒啥問題。要是試製設備,能夠趕在文件之前落地,萬事大吉。哪怕推遲,大不了等個半年。”
“那還好,悶頭發展,不出幺蛾子就好。”
林致遠說著,往後一靠,再次翹起二郎腿,“我啊,就想安安分分過日子。”
“你啊,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說。”
李懷德伸手指了指,轉而話鋒一轉,“今個可不像你,怎麽就不想想抬級後呢?”
林致遠一怔,略微一想,繼而明悟,“又要擴廠?”
李懷德笑道:“板上釘釘啊,下麵人員也得捋捋。”
“有理,確實需要提前準備。”
……
送走李懷德,林致遠通盤想了想。
問題不大,也就幾個人需要及時扶正。
像唐文強、曾吟權,以及楚晨和李懷德下邊幾人。
4月22號,廣場大碑建成。
5月1號,有個儀式,林致遠去湊了個熱鬧。
烏泱泱全是人,說句人山人海,一點不為過,各大報社也都派人前來,甚至還看到不少外國友人。
林致遠順著人群,路過大碑,嘖嘖稱奇,衝擊力很強。
旁邊,幾個年輕人,拿著相機,一頓拍拍拍。
林致遠看得眼熱,去搞一台的想法,在心底越長越旺。
二人和吳霞、秦淮茹打了招唿,也沒往前走。
王全有扭頭示意,“致遠,你出來,咱們抽根煙,說個事。”
吳霞見狀,笑道:“這邊晚上幾個小家夥睡呢,致遠不讓抽煙,外麵冷冷的,你們去東廂房吧。”
林致遠倒不推辭,“成,那我們去東廂房坐會兒。”
三人來到東廂房。
落座,沏茶,點煙。
秦滿倉沉吟片刻,問道:“致遠,有辦法弄點糧食麽?”
王全有也點頭,眸中滿是期盼。
林致遠狐疑,皺眉問道:“不是有定量麽?不夠吃?”
秦滿倉吸了口煙,歎道:“不是家裏吃,是村裏困難。”
王全有跟著解釋,“自打統購統銷後,原本夠吃,家家戶戶添丁加口,就出現短缺。尤其是,大家夥都希望孩子出息,拿糧食交學費,也是一筆開支。”
林致遠翹著二郎腿,右手輕拍膝蓋,暗暗沉思。
交公糧,一五略高,也不過14%,繼而一直在降,不到十分之一。
最上級覺得百分之幾不高,哪怕不夠分配,也在咬牙協調。
三提五統也不多,架不住各級往裏加,濫攤派,濫收費。
從出人,出物,出工,升級成各種名目。
造成很長一段時間,最上級和最底層農民,出現互相不理解。
鋼與糧,作為核心,出現嚴重誤判。
大跨步發展初期,偶有浮誇,組織置之不理,便是這個道理。
卻沒想到,生產隊、公社,乃至縣區,各級負責人,為了所謂的政績,變本加厲。
普通老百姓隻能仰天長歎。
……
自從養成看報習慣,本身又愛琢磨,結合身處當下,照著後續結果,林致遠不難分析出因果緣由。
“爸,姑父,這事沒那麽簡單。”
林致遠放下二郎腿,往前一探,盡力簡單給解釋。
“糧食本就經過周折,才進入城區,可為什麽還要定量?”
說著,自問自答,“不夠吃啊,放開了供應,城內絕大部分人,糊口都難。”
王全有嘖吧著嘴,歎道:“村裏都是沾親帶故,找上門,不幫忙,也說不過去。”
秦滿倉悶頭吸煙,也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林致遠換個角度,又給分析,
“爸,姑父,就算能弄到,你們又能幫多少?往少了說,一人一天口糧,你們有這個能力麽?杯水車薪而已。”
王全有和秦滿倉二人,對視一眼,都有些失落。
林致遠隻能寬慰,“堅持堅持吧,興許上級會有政策。”
聊了半小時,王全有和秦滿倉二人,略顯失落離開。
林致遠倒不是絕情,而是口子不能開。
往後可不好過,縫隙一出,決堤還會遠麽?
4月初,民眾熱情高漲。
各級工廠負責人,無不瘋狂申請,要求分配更多原材料。
楚晨也不例外,而且收獲頗大。
軋鋼廠開始頻頻加班,時間不長,基本都是下午推遲一小時下班。
為避免出現怨聲,林致遠大手一揮,工會福利上調。
效果有,職工們也幹得起勁。
隻能說哪兒疼治哪兒,去不了根。
職工本就不輕鬆,天天加班,日複一日,不是好事啊!
李懷德倒是滋潤,試製設備,去露了把臉,迎來一片好評。
迴到廠內,沒事又往工程部跑,隻等瓜熟蒂落……
月中,哼著小調,來到林致遠辦公室。
一進門,爽朗一笑,“致遠,你咋那麽耐得住性子?隻要沒事,就是看書看報。”
二人在沙發落座,各自點上一根大前門。
林致遠笑道:“嗐,看書看報也是打發時間。”
閑聊幾句,李懷德壓低聲音,說到正題。
“致遠,你再聯係聯係人,幫忙尋摸幾瓶虎骨酒。”
說著,往茶幾上扔了一個厚厚的信封,擠了擠眼。
“糧票換,應該好操作吧?”
林致遠不禁一樂,打趣道:“下這麽大本,你這是力不從心啊!”
李懷德哈哈大笑幾聲,“用你之前那句詞,痛並快樂著。”
“行,我盡力。”
林致遠也沒推辭,反而繼續調侃。
“過猶不及啊,李哥,還是要節製。”
“滾蛋,老子這是及時行樂。”
私事談完,李懷德又給說了個好消息。
“工廠抬級已經確定,就這幾個月。你小子倒是好命,二十七歲邁入正處,太令人羨慕了。”
聞聽此言,林致遠微微蹙眉。
“定了?我還以為張素秋的事,又得延後呢。”
說著,問道:“黨委會七人,四人背警告,抬級居然能定,不符合常理啊!”
“你把我給忘了,是五個人背警告。”
李懷德撇撇嘴,解釋道:“不抬沒辦法,大跨步發展,硬條件必須跟上。”
林致遠摸著下巴胡茬,又問:“廠裏抬級,你們幾個低級高職,還是要換人?”
李懷德續了根煙,狠狠吸了口,搖頭道:“不好說,具體還在探討。我老丈人的意思,大概率不會全部低級高職。”
說著,挑眉輕笑,“別想那麽多,我應該沒啥問題。要是試製設備,能夠趕在文件之前落地,萬事大吉。哪怕推遲,大不了等個半年。”
“那還好,悶頭發展,不出幺蛾子就好。”
林致遠說著,往後一靠,再次翹起二郎腿,“我啊,就想安安分分過日子。”
“你啊,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說。”
李懷德伸手指了指,轉而話鋒一轉,“今個可不像你,怎麽就不想想抬級後呢?”
林致遠一怔,略微一想,繼而明悟,“又要擴廠?”
李懷德笑道:“板上釘釘啊,下麵人員也得捋捋。”
“有理,確實需要提前準備。”
……
送走李懷德,林致遠通盤想了想。
問題不大,也就幾個人需要及時扶正。
像唐文強、曾吟權,以及楚晨和李懷德下邊幾人。
4月22號,廣場大碑建成。
5月1號,有個儀式,林致遠去湊了個熱鬧。
烏泱泱全是人,說句人山人海,一點不為過,各大報社也都派人前來,甚至還看到不少外國友人。
林致遠順著人群,路過大碑,嘖嘖稱奇,衝擊力很強。
旁邊,幾個年輕人,拿著相機,一頓拍拍拍。
林致遠看得眼熱,去搞一台的想法,在心底越長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