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傻柱帶來的小道消息
四合院:從51年開始 作者:探花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團長,怎麽是您?”
林致遠說著,連忙起身相迎,“快快快,這邊坐。”
二人結識於三首歌,後來又有過接觸,也算熟悉,聯係卻不多。
宋團長,名叫宋野,一位書卷氣頗重的中年人,許是軍人的緣故,說話辦事,幹淨利落。
宋野爽朗一笑,“來見見你這位大才子,另外有事相求。”
林致遠笑嗬嗬道:“您捧了,有什麽事,您盡管吩咐,我要是能辦到,肯定義不容辭。”
“這可是你說的哦!”
說話間,宋野環視一圈,打量著辦公室。
瞥見辦公桌上一尊教員立像,心生好奇,緩緩走去。
“惟妙惟肖,雕刻得真不錯,聽說還是你自己做的。沒看出來,你還是個多麵手啊!”
宋野話音剛落,林致遠沏茶動作一停,連忙謙虛道:“哈哈哈,純屬個人愛好。來,這邊坐。”
“不急,參觀一下,不唐突吧?”宋野微微擺手,笑問。
林致遠一伸手,“您隨意。”
一側,大號木質書架,基本上都是宣傳文件、報紙之類,宋野沒有多看,視線反而落在辦公室一角,十幾張散落文稿。
隨手拿起,草草一掃,“這是新書?”
林致遠緩步上前,迴道:“一位老奶奶的故事,有感而發。”
宋野微微點頭,“阿嬤?可以看看麽?”
林致遠自無不可,“當然。”
說完,拐進辦公桌後,從抽屜內拿出一遝厚厚的稿紙。
宋野拿著文稿,來到沙發落座,邊看邊喝茶。
林致遠化身服務員,不停地添水,一暖壺不夠,還從隔壁借了一壺。
宋野沉浸其中,林致遠坐在對麵,心裏開始犯嘀咕。
什麽情況?
不是找我有事麽?
怎麽這麽沉得住氣?
搪瓷缸子中茶水顏色變淡,估摸著也沒什麽味道了。
宋野也就看了不到三分之一,慢慢整理書稿,感慨道:“情真意切,大愛無疆,一位英雄母親,躍然於紙上。”
林致遠也點頭附和,“是啊,老太太就是這麽個人。”
宋野不禁抬頭,狐疑問道:“確有其人?”
“嗯,北鑼鼓巷18號,鄧老太太。”
宋野頓了頓,好半天,才又開口,“有時間我去拜訪一下。”
說著,繼續低頭整理文稿。
突然,宋野動作一停,“這……又是自帶歌曲?”
林致遠嘴角噙著笑,“嗐,有感而發。”
宋野低頭看向歌詞,隨口道:“你這個有感而發,真是令人羨慕。”
林致遠笑了笑,沒有說話。
不懂曲,看完歌詞,宋野也不客氣:“歌詞飽含深情,等會我帶走了。”
“成。”
等林致遠把書稿重新收起,宋野才說出此行目的。
“接到任務,過江表彰大會,有文藝演出,你能不能幫幫忙,弄首歌?”
聞聽此言,林致遠心中一動,腦子裏可有不少前世歌曲,如果可以的話,倒是可以幫一把。
“有什麽要求麽?”
“詞曲必須恢弘大氣,不能太傷感。”
“時間呢?”
“越快越好,除了你,我們也找了不少人。”
宋野離開,林致遠在腦海翻閱前世記憶,一時半會兒,也確定不了哪首更準確。
要說關於過江,歌曲不少,關鍵有好多歌曲,林致遠也沒記太全。
之前倒是學了不少樂理知識,半吊子水平去填補的話,又怕毀了經典。
轉眼半個多月過去,才11月初,西北風突然刮起,席卷著塵土,整個京城,清晰度驟然降低。
這天下班後,迴四合院路上。
林致遠緊了緊外套,低垂著腦袋,悶頭趕路。
正前方,劉海中意氣風發,仰著脖子背著手,也不怕冷風鑽進脖子,隻能說是條漢子。
旁邊,傻柱撇撇嘴,“致遠哥,你瞧二大爺那神氣樣兒,不就是當了個小組長麽?”
何大清悠悠道:“他當小組長,就像咱們得到一本菜譜,你說他能不開心麽?”
林致遠輕笑一聲,“不錯,每個人追求不同。”
閑聊著天,傻柱突然壓低聲音,神神秘秘道:“致遠哥,你聽說沒,賈東旭和易明新在車間打架呢。”
食堂可是職工每天必去的地方,吃飯時間,三三兩兩,難免會攀談。
傻柱打飯,就這麽被動的聽到不少小道消息,真偽不確定,數量是真多。
車間打架,林致遠怎麽可能知道,不禁好奇,“說說,怎麽迴事?”
“因為自行車!”
林致遠微微蹙眉,“他們兩家哪來的自行車?”
“說是易明新攢了兩年多錢,準備買一輛孝敬一大爺。
賈東旭誤會,以為易明新找一大爺要錢,就發生了爭執。
到最後,易明新指責賈東旭不孝順師傅,賈東旭說易明新是鄉下跑來蹭吃蹭喝,然後就打起來了!”
林致遠目光,早就脫離四合院小水池,偶爾水花濺起,也隻當聽個樂。
乍一聽,不禁側目,看向何大清,“何叔,你這一出手,就能看半輩子戲,真牛啊!”
何大清挑了挑眉,“這才哪兒到哪兒,怨氣日積月累,等徹底爆發的時候,才是好戲。”
傻柱聽得雲裏霧裏,“不是,爸,致遠哥,你們倆說啥呢,我咋聽不懂呢,什麽戲不戲?”
何大清瞥了一眼自家傻兒子,隨意道:“沒事,我和你致遠哥說其他事呢。”
林致遠伸手拍了拍傻柱,“你繼續說,然後呢?”
傻柱揉了揉鼻子,“然後兩個人被一大爺訓了一頓唄。”
林致遠一愣,繼而挑眉問道:“完了?”
“不然呢?”傻柱聳了聳肩,“就這樣啊!”
何大清麵癱臉一抖,“正常,老易和稀泥的水平很高,不去當泥瓦工可惜了!”
林致遠不禁笑了一聲,迴頭瞄了一眼後方十來米的易中海三人。
隻見,易中海板著臉,麵無表情,大步向前,身旁,賈東旭喋喋不休說著什麽。
再往後兩三步遠,易明新陰冷著臉,皺著眉,直勾勾盯著易賈二人。
微微搖了搖頭,林致遠轉迴身,輕聲嘀咕道:“和稀泥多了,不見得是好事啊!”
四合院大門口。
許大茂一臉凝重,踱來踱去。
看見林致遠等人,急忙上前,叫了一聲,“致遠哥。”
林致遠說著,連忙起身相迎,“快快快,這邊坐。”
二人結識於三首歌,後來又有過接觸,也算熟悉,聯係卻不多。
宋團長,名叫宋野,一位書卷氣頗重的中年人,許是軍人的緣故,說話辦事,幹淨利落。
宋野爽朗一笑,“來見見你這位大才子,另外有事相求。”
林致遠笑嗬嗬道:“您捧了,有什麽事,您盡管吩咐,我要是能辦到,肯定義不容辭。”
“這可是你說的哦!”
說話間,宋野環視一圈,打量著辦公室。
瞥見辦公桌上一尊教員立像,心生好奇,緩緩走去。
“惟妙惟肖,雕刻得真不錯,聽說還是你自己做的。沒看出來,你還是個多麵手啊!”
宋野話音剛落,林致遠沏茶動作一停,連忙謙虛道:“哈哈哈,純屬個人愛好。來,這邊坐。”
“不急,參觀一下,不唐突吧?”宋野微微擺手,笑問。
林致遠一伸手,“您隨意。”
一側,大號木質書架,基本上都是宣傳文件、報紙之類,宋野沒有多看,視線反而落在辦公室一角,十幾張散落文稿。
隨手拿起,草草一掃,“這是新書?”
林致遠緩步上前,迴道:“一位老奶奶的故事,有感而發。”
宋野微微點頭,“阿嬤?可以看看麽?”
林致遠自無不可,“當然。”
說完,拐進辦公桌後,從抽屜內拿出一遝厚厚的稿紙。
宋野拿著文稿,來到沙發落座,邊看邊喝茶。
林致遠化身服務員,不停地添水,一暖壺不夠,還從隔壁借了一壺。
宋野沉浸其中,林致遠坐在對麵,心裏開始犯嘀咕。
什麽情況?
不是找我有事麽?
怎麽這麽沉得住氣?
搪瓷缸子中茶水顏色變淡,估摸著也沒什麽味道了。
宋野也就看了不到三分之一,慢慢整理書稿,感慨道:“情真意切,大愛無疆,一位英雄母親,躍然於紙上。”
林致遠也點頭附和,“是啊,老太太就是這麽個人。”
宋野不禁抬頭,狐疑問道:“確有其人?”
“嗯,北鑼鼓巷18號,鄧老太太。”
宋野頓了頓,好半天,才又開口,“有時間我去拜訪一下。”
說著,繼續低頭整理文稿。
突然,宋野動作一停,“這……又是自帶歌曲?”
林致遠嘴角噙著笑,“嗐,有感而發。”
宋野低頭看向歌詞,隨口道:“你這個有感而發,真是令人羨慕。”
林致遠笑了笑,沒有說話。
不懂曲,看完歌詞,宋野也不客氣:“歌詞飽含深情,等會我帶走了。”
“成。”
等林致遠把書稿重新收起,宋野才說出此行目的。
“接到任務,過江表彰大會,有文藝演出,你能不能幫幫忙,弄首歌?”
聞聽此言,林致遠心中一動,腦子裏可有不少前世歌曲,如果可以的話,倒是可以幫一把。
“有什麽要求麽?”
“詞曲必須恢弘大氣,不能太傷感。”
“時間呢?”
“越快越好,除了你,我們也找了不少人。”
宋野離開,林致遠在腦海翻閱前世記憶,一時半會兒,也確定不了哪首更準確。
要說關於過江,歌曲不少,關鍵有好多歌曲,林致遠也沒記太全。
之前倒是學了不少樂理知識,半吊子水平去填補的話,又怕毀了經典。
轉眼半個多月過去,才11月初,西北風突然刮起,席卷著塵土,整個京城,清晰度驟然降低。
這天下班後,迴四合院路上。
林致遠緊了緊外套,低垂著腦袋,悶頭趕路。
正前方,劉海中意氣風發,仰著脖子背著手,也不怕冷風鑽進脖子,隻能說是條漢子。
旁邊,傻柱撇撇嘴,“致遠哥,你瞧二大爺那神氣樣兒,不就是當了個小組長麽?”
何大清悠悠道:“他當小組長,就像咱們得到一本菜譜,你說他能不開心麽?”
林致遠輕笑一聲,“不錯,每個人追求不同。”
閑聊著天,傻柱突然壓低聲音,神神秘秘道:“致遠哥,你聽說沒,賈東旭和易明新在車間打架呢。”
食堂可是職工每天必去的地方,吃飯時間,三三兩兩,難免會攀談。
傻柱打飯,就這麽被動的聽到不少小道消息,真偽不確定,數量是真多。
車間打架,林致遠怎麽可能知道,不禁好奇,“說說,怎麽迴事?”
“因為自行車!”
林致遠微微蹙眉,“他們兩家哪來的自行車?”
“說是易明新攢了兩年多錢,準備買一輛孝敬一大爺。
賈東旭誤會,以為易明新找一大爺要錢,就發生了爭執。
到最後,易明新指責賈東旭不孝順師傅,賈東旭說易明新是鄉下跑來蹭吃蹭喝,然後就打起來了!”
林致遠目光,早就脫離四合院小水池,偶爾水花濺起,也隻當聽個樂。
乍一聽,不禁側目,看向何大清,“何叔,你這一出手,就能看半輩子戲,真牛啊!”
何大清挑了挑眉,“這才哪兒到哪兒,怨氣日積月累,等徹底爆發的時候,才是好戲。”
傻柱聽得雲裏霧裏,“不是,爸,致遠哥,你們倆說啥呢,我咋聽不懂呢,什麽戲不戲?”
何大清瞥了一眼自家傻兒子,隨意道:“沒事,我和你致遠哥說其他事呢。”
林致遠伸手拍了拍傻柱,“你繼續說,然後呢?”
傻柱揉了揉鼻子,“然後兩個人被一大爺訓了一頓唄。”
林致遠一愣,繼而挑眉問道:“完了?”
“不然呢?”傻柱聳了聳肩,“就這樣啊!”
何大清麵癱臉一抖,“正常,老易和稀泥的水平很高,不去當泥瓦工可惜了!”
林致遠不禁笑了一聲,迴頭瞄了一眼後方十來米的易中海三人。
隻見,易中海板著臉,麵無表情,大步向前,身旁,賈東旭喋喋不休說著什麽。
再往後兩三步遠,易明新陰冷著臉,皺著眉,直勾勾盯著易賈二人。
微微搖了搖頭,林致遠轉迴身,輕聲嘀咕道:“和稀泥多了,不見得是好事啊!”
四合院大門口。
許大茂一臉凝重,踱來踱去。
看見林致遠等人,急忙上前,叫了一聲,“致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