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話短說,司令部現在在什麽位置?羅長官和其他將軍還好吧?”
“羅長官安好,司令部距離這邊不遠,我立刻就把您送過去……”
一眨眼的功夫,一個班是士兵就保護楊鋒出發了。
他們硬是走了四個小時,最終在午夜前後,抵達了一座被炮火和轟炸嚴重損壞的城市,並且在一間不起眼的小學校內,楊鋒才正式找到了遠征軍的領導層。
羅長官。
美國人雷多將軍。
200師戴將軍、38師孫將軍、66軍張將軍、96師餘將軍、22師廖將軍等等,一群將軍是麵無表情、氣氛壓抑的盯著楊鋒,等著他先開口。
盡管是一身便裝,可楊鋒也實在管不了那麽多了。
“報告,十八軍鐵背旅楊鋒,奉命向遠征軍、向羅長官報道。”
“辛苦了,聽說你的飛機遭到了日本人的攔截?所有的隨行人員都失散了?”
“的確是這樣。”
“我會命令部隊加以留意的。”
“多謝長官。”
“兆青你初來乍到,先在一旁聽一聽吧,迴頭咱們兩個再細聊。”
“是……”
大聲迴答之後,楊鋒就非常識趣的後退,看著陷入困境的這群人,繼續他們的會議。
不過楊鋒的突然出現,似乎是讓大家拘束了很多,老半天都沒人說話,最後還是200師的戴將軍打破了沉默。
“四個小時,追擊的日軍距離這裏隻有區區四個小時的路程了,是時候該做最後的決定了。”
“沒錯,到底是去印度還是迴國,總要有個決定吧?”
旁邊立刻有人附和,如果楊鋒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96師的餘將軍。
可是羅長官和雷多將軍都不肯表態,隨即38師孫將軍就提出了反對意見。
“咱們已經失去了迴國的最好時機了,眼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去印度,不然就憑咱們後勤中斷的狀態,怎麽穿過渺無人煙的野人山?”
“印度?老子不去,老子受英國人的鳥氣早就受夠了。”
“說的沒錯,居然讓我們放下武器,然後以難民的身份進入印度,他們英國人是不是忘了,我們是為了救他們,所以才殺到禪國來的,忘恩負義!”
“虧了我們還是盟軍,這樣的奇恥大辱你們去受吧,我寧可帶著弟兄們和鬼子拚了……”
說到具體的選擇,眾人一肚子氣可就爆發了出來。
不過等他們發泄了一番,孫將軍卻黑著臉,繼續堅持自己的主張。
“繳械的事情可以再商量,但是出國之前,我答應過弟兄們、答應過無數父老,會帶大家活著迴去,受點閑氣又算得了什麽?”
“說的簡單,我們是國府的軍人,這可不是一人的榮辱。”
“日軍現在大舉壓上,不管往那邊撤,咱們都得快做決定,不然想走都走不了了。”
“迴國,肯定是迴國。”
“其實、其實去印度也不是不行……”
兩邊都非常的固執、非常的堅持,眼看著會議就要不歡而散時,楊鋒卻突然舉起了一隻手。
等羅長官瞥見之後,立刻就對著楊鋒點了點頭。
“兆青啊!你過來之前,長官是不是給你什麽交代了?”
“沒錯,山城軍委會希望你們可以全部撤迴國內。”
“說的輕鬆,日本人已經控製了東北方向的公路,想迴去隻能穿過原始森林,遠征軍現在有大批的傷病員,怎麽走迴去呀?”
孫將軍直接表示了反對,可惜他卻沒有想到,楊鋒還有決定性的後招。
“其實野人山也不完全是原始森林,比方說我就在裏麵開辟了一條路。”
“笑話,開山修路這事,是你楊鋒楊兆青隨隨便便就能幹的?”
“嗬嗬嗬,現在派出偵察兵,不用明天中午就清清楚楚了。”
“……如果這事是真的,那你楊鋒楊兆青就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了……”
此時此刻,任何決定背後都影響著成千上萬士兵的生命。
大家意見不同,那就難免說話夾槍帶棒,好在楊鋒並不在意,因為孫將軍反對的越是激烈,迴頭就越是能顯示出自己的高明。
“羅長官、諸位,咱們都是中國人,迴到中國是理所當然,既然有現成的路線,那又何必去寄人籬下?”
“……”
“英國人翻臉不認人,美國人自己的麻煩更大,盡快從禪國抽身才是明智之舉。”
“兆青啊,說咱們的事情,不要隨便評價盟國。”
“是”
羅長官出來適當的提醒了一句。
旁邊雷多將軍的臉已經是一片漆黑了,不過他卻壓根就反駁不了。
至少在這一刻,在禪國這個鬼地方,英美兩國的表現實在是叫人失望。
一不做二不休。
楊鋒拿起一支鉛筆,直接就在牆上的作戰地圖上,把自己的路給標注了一下,引得眾人是議論紛紛。
接著把鉛筆往桌上一扔,楊鋒這才敷衍的解釋了一句。
“我楊鋒肯定沒有未卜先知的本事,當初修這條路,主要是為了在適當的時機,把這一片區域納入版圖,擴大咱們的地盤,順便跟禪國進行貿易,誰叫我的三王山距離這邊不遠。”
“搞了半天,原來是為了私利。”
“沒錯,就是為了私利,但是我沒用黨國一分錢、一個人,現在卻能幫上諸位一個大忙,難道不好嗎?”
“……”
“我現在以遠征軍司令部,新任作戰參謀的身份,正式要求核查路線,組織撤退。”
“……”
“如果還有堅持要去印度的,那就請他自己去跟國府、跟長官,跟四萬萬同伴解釋解釋吧!”
連續甩出三頂大帽子,把對麵的孫將軍說的麵無人色,楊鋒這才滿意的坐了下來。
接下來會議室內可就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身為黨國的軍人,特別是做到將軍這一級別的,那就沒有不珍惜羽翼的。
表麵上的撤退問題,可萬一處理不好,因此背上一個背棄國家民族,投靠英美的名聲,那日後也就不可能再翻身了。
況且那位和雷多將軍之間的矛盾,眾人也或多或少的了解,這個時候站錯隊,那可是很要命的。
“羅長官安好,司令部距離這邊不遠,我立刻就把您送過去……”
一眨眼的功夫,一個班是士兵就保護楊鋒出發了。
他們硬是走了四個小時,最終在午夜前後,抵達了一座被炮火和轟炸嚴重損壞的城市,並且在一間不起眼的小學校內,楊鋒才正式找到了遠征軍的領導層。
羅長官。
美國人雷多將軍。
200師戴將軍、38師孫將軍、66軍張將軍、96師餘將軍、22師廖將軍等等,一群將軍是麵無表情、氣氛壓抑的盯著楊鋒,等著他先開口。
盡管是一身便裝,可楊鋒也實在管不了那麽多了。
“報告,十八軍鐵背旅楊鋒,奉命向遠征軍、向羅長官報道。”
“辛苦了,聽說你的飛機遭到了日本人的攔截?所有的隨行人員都失散了?”
“的確是這樣。”
“我會命令部隊加以留意的。”
“多謝長官。”
“兆青你初來乍到,先在一旁聽一聽吧,迴頭咱們兩個再細聊。”
“是……”
大聲迴答之後,楊鋒就非常識趣的後退,看著陷入困境的這群人,繼續他們的會議。
不過楊鋒的突然出現,似乎是讓大家拘束了很多,老半天都沒人說話,最後還是200師的戴將軍打破了沉默。
“四個小時,追擊的日軍距離這裏隻有區區四個小時的路程了,是時候該做最後的決定了。”
“沒錯,到底是去印度還是迴國,總要有個決定吧?”
旁邊立刻有人附和,如果楊鋒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96師的餘將軍。
可是羅長官和雷多將軍都不肯表態,隨即38師孫將軍就提出了反對意見。
“咱們已經失去了迴國的最好時機了,眼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去印度,不然就憑咱們後勤中斷的狀態,怎麽穿過渺無人煙的野人山?”
“印度?老子不去,老子受英國人的鳥氣早就受夠了。”
“說的沒錯,居然讓我們放下武器,然後以難民的身份進入印度,他們英國人是不是忘了,我們是為了救他們,所以才殺到禪國來的,忘恩負義!”
“虧了我們還是盟軍,這樣的奇恥大辱你們去受吧,我寧可帶著弟兄們和鬼子拚了……”
說到具體的選擇,眾人一肚子氣可就爆發了出來。
不過等他們發泄了一番,孫將軍卻黑著臉,繼續堅持自己的主張。
“繳械的事情可以再商量,但是出國之前,我答應過弟兄們、答應過無數父老,會帶大家活著迴去,受點閑氣又算得了什麽?”
“說的簡單,我們是國府的軍人,這可不是一人的榮辱。”
“日軍現在大舉壓上,不管往那邊撤,咱們都得快做決定,不然想走都走不了了。”
“迴國,肯定是迴國。”
“其實、其實去印度也不是不行……”
兩邊都非常的固執、非常的堅持,眼看著會議就要不歡而散時,楊鋒卻突然舉起了一隻手。
等羅長官瞥見之後,立刻就對著楊鋒點了點頭。
“兆青啊!你過來之前,長官是不是給你什麽交代了?”
“沒錯,山城軍委會希望你們可以全部撤迴國內。”
“說的輕鬆,日本人已經控製了東北方向的公路,想迴去隻能穿過原始森林,遠征軍現在有大批的傷病員,怎麽走迴去呀?”
孫將軍直接表示了反對,可惜他卻沒有想到,楊鋒還有決定性的後招。
“其實野人山也不完全是原始森林,比方說我就在裏麵開辟了一條路。”
“笑話,開山修路這事,是你楊鋒楊兆青隨隨便便就能幹的?”
“嗬嗬嗬,現在派出偵察兵,不用明天中午就清清楚楚了。”
“……如果這事是真的,那你楊鋒楊兆青就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了……”
此時此刻,任何決定背後都影響著成千上萬士兵的生命。
大家意見不同,那就難免說話夾槍帶棒,好在楊鋒並不在意,因為孫將軍反對的越是激烈,迴頭就越是能顯示出自己的高明。
“羅長官、諸位,咱們都是中國人,迴到中國是理所當然,既然有現成的路線,那又何必去寄人籬下?”
“……”
“英國人翻臉不認人,美國人自己的麻煩更大,盡快從禪國抽身才是明智之舉。”
“兆青啊,說咱們的事情,不要隨便評價盟國。”
“是”
羅長官出來適當的提醒了一句。
旁邊雷多將軍的臉已經是一片漆黑了,不過他卻壓根就反駁不了。
至少在這一刻,在禪國這個鬼地方,英美兩國的表現實在是叫人失望。
一不做二不休。
楊鋒拿起一支鉛筆,直接就在牆上的作戰地圖上,把自己的路給標注了一下,引得眾人是議論紛紛。
接著把鉛筆往桌上一扔,楊鋒這才敷衍的解釋了一句。
“我楊鋒肯定沒有未卜先知的本事,當初修這條路,主要是為了在適當的時機,把這一片區域納入版圖,擴大咱們的地盤,順便跟禪國進行貿易,誰叫我的三王山距離這邊不遠。”
“搞了半天,原來是為了私利。”
“沒錯,就是為了私利,但是我沒用黨國一分錢、一個人,現在卻能幫上諸位一個大忙,難道不好嗎?”
“……”
“我現在以遠征軍司令部,新任作戰參謀的身份,正式要求核查路線,組織撤退。”
“……”
“如果還有堅持要去印度的,那就請他自己去跟國府、跟長官,跟四萬萬同伴解釋解釋吧!”
連續甩出三頂大帽子,把對麵的孫將軍說的麵無人色,楊鋒這才滿意的坐了下來。
接下來會議室內可就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身為黨國的軍人,特別是做到將軍這一級別的,那就沒有不珍惜羽翼的。
表麵上的撤退問題,可萬一處理不好,因此背上一個背棄國家民族,投靠英美的名聲,那日後也就不可能再翻身了。
況且那位和雷多將軍之間的矛盾,眾人也或多或少的了解,這個時候站錯隊,那可是很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