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郎鋼鐵廠遇襲。
貨運鐵軌受損,大量燃煤起火,無奈鋼廠減產。
山城特派員以身殉國……
這些消息可是一個賽一個的勁爆。
剛剛投產半年多,才把中國那可憐的鋼產量拉高一點點,然後就發生了這種事,那自然是舉國嘩然、萬人憤慨。
聽說大老板因為這事也發飆了,娘希匹罵了半天,還命令春風先生立刻調遣軍統的精幹人馬來調查此事,發誓要給四萬萬同胞一個交待。
隨即軍統錦城站的人馬是傾巢出動,迅速朝鋼城趕來。
然而風口浪尖上的鋼城警察局,平時那些不起眼的小角色,這迴卻是格外給力。
不等錦城、山城和國府的人馬抵達,他們就先發現了蛛絲馬跡,隻可惜在抓捕的過程中,兩個日本間諜是拒捕而死,沒能留下人證。
不過在隨後的搜查中,鋼城警察局卻搜到了不少東西,有剩餘的炸藥、日本奸細和國內聯絡用的大功率電台,甚至還有一份暗殺名單。
而在這份名單上不光有王市長、楊鋒的名字,還寫有花郎鋼鐵廠、困仙洞兵工廠等等的字樣。
很明顯,日本人已經盯上了三王山,這是預備進行一係列的破襲行動。
等這一係列的證物交上去,事情就自然是一目了然了。
日軍害怕中國工業實力上升,結果就用了下三濫的手段,預備在三王山這個新興的鋼鐵中心進行一係列的破襲活動,可惜第一次就沒能炸毀高爐,反倒是炸到了三個悲催的特派員。
而這件事的最後一環,當那個幸存的特派員醒來,講出他們隻是臨時起意去的料場,不可能是被人提前設計後,軍統方麵也認為可以結案了,以後加強戒備就行了。
事前事後都沒人懷疑楊鋒。
王忠勇這活兒幹的太漂亮了。
緊接著楊鋒預備低調做人,好等這波風聲徹底過去時,傑瑞迴三王山了……
真是個天生愛冒險的美國人,一年多沒見他不單迴了美國一趟,和黃縣長進行了幾筆生意,更是一個人無懼生死,在中國各處跑了不少的時日。
當楊鋒在新村設宴,將宋溪也請來了,預備好好款待一下這對中外情侶時,傑瑞看著豐盛的飯菜,忽然就抬手遮住了雙眼、一副痛苦至極的模樣……
“傑瑞先生,這是怎麽了?身體不舒服?”
“不,親愛的將軍,我隻是想起了一些很痛苦的遭遇。”
“痛苦?”
“是的,我前段時間去了豫地,那景象我一生都不會忘記的,真的是太可怕了。”
“怎麽會可怕?是因為打仗嗎?”
楊鋒心裏已經有數了,可現場還有別人,所以他隻能引導傑瑞繼續再往下說。
不出所料,傑瑞搖了搖頭,邊從懷裏掏東西、邊迴答了楊鋒的問題。
“上帝保佑,不是戰爭,而是戰爭最親密的朋友……饑荒!”
“饑荒?沒聽說呀,你們聽到風聲了嗎?”
“是真的,我手裏就有照片,幾百公裏內看不到丁點綠色,不要說草,就連大樹的外皮都被剝下來吃掉了,還有的人吃土、最後發瘋而死,總之到處都是屍體,無數村莊都見不到一個活人。”
“……”
“我已經聯絡了美國大使館,希望他們正式向你們的國府提出建議,要不然在這青黃不接的幾個月內,恐怕會有上百萬人將痛苦的死去……”
看著傑瑞提供的照片,楊鋒的心都在滴血。
1941-1943年間,豫地大旱,偏偏又趕上日軍和第一戰區蔣長官的部隊連番大戰,國府無力或者是根本就不想救援,結果導致3-400萬人餓死。
曆史上無比殘酷的這一幕,還是來到了楊鋒的麵前。
不能再等了。
放下手中的照片後,黑著臉的楊鋒是直接離開了宴席。
半小時之內,三王山軍政要員全部聚齊,隨即楊鋒就宣布了自己的決定。
“豫地大旱,我要過去救人。”
“救人……,將軍這救人是國府的職責,你這貿然行動恐怕會遭人非議。”
“東家,河南的事情我也聽說了一些,情況好像並不嚴重。”
“豫地大旱關我們川地什麽事呀……”
“放屁!”
聽到屬下的抱怨,楊鋒直接就發飆了。
眾人被楊鋒罵的發愣,不過等楊鋒把傑瑞的話複述了一遍,眾人可就鴉雀無聲了。
房間中煙霧繚繞,這是所有人一塊發愁、抽煙的結果。
“各位,都是中國人,不能咱們吃飽了,然後就不管別人的死活,況且豫地是產糧大省,日本人一旦在這裏站穩了腳跟,他們就會獲得無盡的糧食和人力,此消彼長,未來的仗隻會更難打。”
“不、不至於吧!”
周青雲想的比較簡單,可兩位黃先生、其他人卻露出了更加凝重的表情。
“百姓從賊、皆因饑餓!你說日軍現在放糧賑濟,豫地的老百姓會有什麽反應?”
“呸!日本人的糧食,老子寧可餓死也不吃。”
“好,果然是我新一旅的弟兄,但是你想過沒有,你這樣有骨氣的都餓死了,剩下的、活下來的都是什麽人?”
“……”
這下周青雲徹底不說話了。
旁邊其他人也在這段時間內做出了覺悟。
“東家未雨綢繆,黃某佩服,三王山積攢的糧食,的確是應該這麽用。”
“楊將軍,咱們救人可以,但是必須要跟上麵通氣,不然我怕好心辦了壞事,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將軍,我立刻就押運一批糧食去豫地,我在洛京還有幾個熟人……”
群策群力,不一會兒眾人就草擬了一個初步的計劃。
可惜他們對這次大旱,這次饑荒的預估是完全不足,應該說所有人都小看了大自然的暴虐。
楊鋒不是曆史學家,可是關於這次大旱,有幾個數字他卻在影視作品中記得非常清楚。
豫地某個縣,整整500多天一滴雨都沒有下。
41年冬小麥減產到往年的兩成。
42年大災不報不說,豫地的駐軍還照樣爭糧。
官方報道餓死100多人。
實際上真正的死亡很可能超過了400萬人……
貨運鐵軌受損,大量燃煤起火,無奈鋼廠減產。
山城特派員以身殉國……
這些消息可是一個賽一個的勁爆。
剛剛投產半年多,才把中國那可憐的鋼產量拉高一點點,然後就發生了這種事,那自然是舉國嘩然、萬人憤慨。
聽說大老板因為這事也發飆了,娘希匹罵了半天,還命令春風先生立刻調遣軍統的精幹人馬來調查此事,發誓要給四萬萬同胞一個交待。
隨即軍統錦城站的人馬是傾巢出動,迅速朝鋼城趕來。
然而風口浪尖上的鋼城警察局,平時那些不起眼的小角色,這迴卻是格外給力。
不等錦城、山城和國府的人馬抵達,他們就先發現了蛛絲馬跡,隻可惜在抓捕的過程中,兩個日本間諜是拒捕而死,沒能留下人證。
不過在隨後的搜查中,鋼城警察局卻搜到了不少東西,有剩餘的炸藥、日本奸細和國內聯絡用的大功率電台,甚至還有一份暗殺名單。
而在這份名單上不光有王市長、楊鋒的名字,還寫有花郎鋼鐵廠、困仙洞兵工廠等等的字樣。
很明顯,日本人已經盯上了三王山,這是預備進行一係列的破襲行動。
等這一係列的證物交上去,事情就自然是一目了然了。
日軍害怕中國工業實力上升,結果就用了下三濫的手段,預備在三王山這個新興的鋼鐵中心進行一係列的破襲活動,可惜第一次就沒能炸毀高爐,反倒是炸到了三個悲催的特派員。
而這件事的最後一環,當那個幸存的特派員醒來,講出他們隻是臨時起意去的料場,不可能是被人提前設計後,軍統方麵也認為可以結案了,以後加強戒備就行了。
事前事後都沒人懷疑楊鋒。
王忠勇這活兒幹的太漂亮了。
緊接著楊鋒預備低調做人,好等這波風聲徹底過去時,傑瑞迴三王山了……
真是個天生愛冒險的美國人,一年多沒見他不單迴了美國一趟,和黃縣長進行了幾筆生意,更是一個人無懼生死,在中國各處跑了不少的時日。
當楊鋒在新村設宴,將宋溪也請來了,預備好好款待一下這對中外情侶時,傑瑞看著豐盛的飯菜,忽然就抬手遮住了雙眼、一副痛苦至極的模樣……
“傑瑞先生,這是怎麽了?身體不舒服?”
“不,親愛的將軍,我隻是想起了一些很痛苦的遭遇。”
“痛苦?”
“是的,我前段時間去了豫地,那景象我一生都不會忘記的,真的是太可怕了。”
“怎麽會可怕?是因為打仗嗎?”
楊鋒心裏已經有數了,可現場還有別人,所以他隻能引導傑瑞繼續再往下說。
不出所料,傑瑞搖了搖頭,邊從懷裏掏東西、邊迴答了楊鋒的問題。
“上帝保佑,不是戰爭,而是戰爭最親密的朋友……饑荒!”
“饑荒?沒聽說呀,你們聽到風聲了嗎?”
“是真的,我手裏就有照片,幾百公裏內看不到丁點綠色,不要說草,就連大樹的外皮都被剝下來吃掉了,還有的人吃土、最後發瘋而死,總之到處都是屍體,無數村莊都見不到一個活人。”
“……”
“我已經聯絡了美國大使館,希望他們正式向你們的國府提出建議,要不然在這青黃不接的幾個月內,恐怕會有上百萬人將痛苦的死去……”
看著傑瑞提供的照片,楊鋒的心都在滴血。
1941-1943年間,豫地大旱,偏偏又趕上日軍和第一戰區蔣長官的部隊連番大戰,國府無力或者是根本就不想救援,結果導致3-400萬人餓死。
曆史上無比殘酷的這一幕,還是來到了楊鋒的麵前。
不能再等了。
放下手中的照片後,黑著臉的楊鋒是直接離開了宴席。
半小時之內,三王山軍政要員全部聚齊,隨即楊鋒就宣布了自己的決定。
“豫地大旱,我要過去救人。”
“救人……,將軍這救人是國府的職責,你這貿然行動恐怕會遭人非議。”
“東家,河南的事情我也聽說了一些,情況好像並不嚴重。”
“豫地大旱關我們川地什麽事呀……”
“放屁!”
聽到屬下的抱怨,楊鋒直接就發飆了。
眾人被楊鋒罵的發愣,不過等楊鋒把傑瑞的話複述了一遍,眾人可就鴉雀無聲了。
房間中煙霧繚繞,這是所有人一塊發愁、抽煙的結果。
“各位,都是中國人,不能咱們吃飽了,然後就不管別人的死活,況且豫地是產糧大省,日本人一旦在這裏站穩了腳跟,他們就會獲得無盡的糧食和人力,此消彼長,未來的仗隻會更難打。”
“不、不至於吧!”
周青雲想的比較簡單,可兩位黃先生、其他人卻露出了更加凝重的表情。
“百姓從賊、皆因饑餓!你說日軍現在放糧賑濟,豫地的老百姓會有什麽反應?”
“呸!日本人的糧食,老子寧可餓死也不吃。”
“好,果然是我新一旅的弟兄,但是你想過沒有,你這樣有骨氣的都餓死了,剩下的、活下來的都是什麽人?”
“……”
這下周青雲徹底不說話了。
旁邊其他人也在這段時間內做出了覺悟。
“東家未雨綢繆,黃某佩服,三王山積攢的糧食,的確是應該這麽用。”
“楊將軍,咱們救人可以,但是必須要跟上麵通氣,不然我怕好心辦了壞事,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將軍,我立刻就押運一批糧食去豫地,我在洛京還有幾個熟人……”
群策群力,不一會兒眾人就草擬了一個初步的計劃。
可惜他們對這次大旱,這次饑荒的預估是完全不足,應該說所有人都小看了大自然的暴虐。
楊鋒不是曆史學家,可是關於這次大旱,有幾個數字他卻在影視作品中記得非常清楚。
豫地某個縣,整整500多天一滴雨都沒有下。
41年冬小麥減產到往年的兩成。
42年大災不報不說,豫地的駐軍還照樣爭糧。
官方報道餓死100多人。
實際上真正的死亡很可能超過了4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