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是需要花錢的,能搶的話,為什麽要花錢買?日軍建造那麽多戰艦,總不會是為了來進攻中國吧?”
“這個……”
“我猜錯了不要緊,大家笑笑就算了,可我萬一猜對了,我還是希望諸位可以往家裏寫封信,未雨綢繆、多做點準備沒有壞處。”
楊鋒說的很坦誠。
等吳先生、唐先生兩人對視一眼,似乎就達成了某種默契。
接著吳先生就斟酌著開口了。
“楊中校,你的704團大名鼎鼎,熊科也跟你學習了很多,如果我們再招來一批南洋子弟……”
“那我704團願意提供職位,讓他們在各個單位中學習,步兵、炮兵、騎兵、工兵,對了,我704團最近還剛剛組建了裝甲坦克連。”
“嗬嗬嗬嗬……”
“嘿嘿嘿嘿……”
雙方很有默契的一笑,這件事就這麽定下來了……
告別了南洋的技工們,楊鋒又拐去了阿寶那邊。
先把英鎊母版交給阿寶,然後楊鋒就告訴阿寶,20噸印刷紙、10噸墨水明天就會運到,他就等著接受好了。
從困仙洞出來,周青雲的人馬早就到了,於是楊鋒直接下命令,讓這1000人同時動手,重修從山腳到山腰的路邊,楊鋒要鋪設專門運輸用的鐵軌。
當保安團的弟兄們揮汗如雨,把地麵弄到平整時,楊鋒卻在山腳下、料堆後麵兌換了水泥、鐵軌、道釘、枕木等等施工需要的所有東西。
這一夜保安團幹的是熱火朝天。
等到第二天早上,小鎮的工人預備上工時,他們忽然發現上山的坡道變了。
除了正常的步行道外,居然還多了兩條鐵軌。
楊鋒在山頂板下開關,鋼纜就會拉這鐵軌上的礦車移動,這下就再也不用工人費時費力的推獨輪車了。
工人們圍著新設備議論紛紛,楊鋒已經離開了困仙洞,他放下紙張和墨水,通知阿寶和錢俊俠來運輸後,自己就返迴了新水渠的工地。
這邊有了牛神的加入,效率是大大提高,楊鋒說要建發電所的地方,巨大的地基坑都挖好了,於是楊鋒就悄悄兌換了一些發電設備,就等著水渠通水的那一刻。
黃昏時分,楊鋒再次返迴了賽貂蟬這邊,這兩天忙的好像陀螺,他也需要好好的睡一覺了。
隻可惜願望是美好的,賽貂蟬卻不肯放過楊鋒,兩人又荒唐了大半夜才消停下來……
轉過天早上,楊鋒直接找到了黃先生,跟他商量了一下培訓技工學徒的事情,接著又說了自己一個全新的主張。
“我想派人去各地尋找那些殉國川軍的後代,辦一個兒童院,保障他們可以健康、順利的長大,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大善之舉,就是涉及到的人力物力恐怕不會少。”
“這個黃先生無需擔心,我想馬老板一定會大力支持咱們的,三王山現在發展的不錯,肯定也不會少了那些孤兒寡婦一口吃的。”
“既然楊老板主意已定,那正好結合另外一件事,可以一塊辦了。”
“哦?”
“馬老板一直在聯係,希望北方撤下來那些教師、學生可以到三王山來繼續學業,如果咱們把兒童院、技工學徒全綜合到一塊,應該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黃先生大才呀,那這件事就麻煩黃先生了?”
“黃某會盡快拿個章程出來。”
“黃先生你說把校舍建在大王山腳下怎麽樣?”
“可以,但是需要配合修建一條路。”
“這個就交給我吧……”
楊鋒拍胸脯、打包票之後,保安團和那些過山蜂的俘虜,統統就都被楊鋒調到了工地上。
挖地基、鑿石頭、夯地麵……
2000人同時施工的場麵很震撼,為了提高效率,楊鋒咬咬牙又兌換了一台中等功率的鉤機,領著眾人在三天之內就修好了公路,然後就投入到校舍的建造當中去。
前後不過一周,3000米的教室和宿舍就完成了,當然這還遠遠不夠,可是容納第一批學生、孩子已經沒有問題了。
在此期間楊鋒還豪氣的兌換設備、建造廠房、組織工匠,給軍工廠弄出了十幾間配套的小作坊,這麽一來許多之前需要購買的半成品,三王山自己就能製造了。
大致算一算,有了這些小作坊,至少能降低5-8%的成本,未來還可能對外銷售,並且再進一步提高彈藥的產量。
隻是匆匆忙完這些,楊鋒也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
最後一夜,楊鋒帶著錢俊俠他們搞定了新水渠那邊的發電所,頓時就讓三王山的能源供應提升了一倍,所有設備、作坊、工廠都能全力運轉了。
等他悄悄的返迴大巫醫這邊,忽然發現曹醫生正在月光下默默的等待,美麗的好像一個幽靈。
“燕子那?”
“睡了,賽貂蟬在看著她。”
“有話跟我說?”
“我想跟你一塊走,這邊的醫生已經夠了,我還是認為戰地救護更適合我。”
“跟我走是沒關係,可燕子還這麽小,你真的舍得嗎?”
“……”
“曼雲你看這樣好不好,等到燕子一歲,你再到前線來?”
“我隻怕一歲拖三歲,三歲拖五歲,自己這輩子都離不開三王山了。”
“不會的,我明白你是非常優秀的外科醫生,做手術才能體現你的價值,高超的技藝才是你的追求,再說我騙過你嗎?以前不會以後更不會……”
楊鋒所在的時代,是個彰顯個性和價值的時代。
曹醫生不被其他人理解,離開孩子也要做手術,這在其他人看來是絕對的離經叛道、是巨大的不稱職。
可楊鋒不同,他不會打擊、壓製曹醫生的理想和追求,所以聽了楊鋒的話,曹醫生就緩緩的投入了他的懷抱……
第二天黎明,楊鋒就帶著蛤蟆、二勇他們悄悄駕車離開了,謹慎的沒有驚動任何人,隻是留下了幾封長信。
這會兒楊鋒在後座密閉養神,一隻手撫摸著香肉的脊背,一邊在心裏計算,這一趟自己究竟花了多少積分。
“這個……”
“我猜錯了不要緊,大家笑笑就算了,可我萬一猜對了,我還是希望諸位可以往家裏寫封信,未雨綢繆、多做點準備沒有壞處。”
楊鋒說的很坦誠。
等吳先生、唐先生兩人對視一眼,似乎就達成了某種默契。
接著吳先生就斟酌著開口了。
“楊中校,你的704團大名鼎鼎,熊科也跟你學習了很多,如果我們再招來一批南洋子弟……”
“那我704團願意提供職位,讓他們在各個單位中學習,步兵、炮兵、騎兵、工兵,對了,我704團最近還剛剛組建了裝甲坦克連。”
“嗬嗬嗬嗬……”
“嘿嘿嘿嘿……”
雙方很有默契的一笑,這件事就這麽定下來了……
告別了南洋的技工們,楊鋒又拐去了阿寶那邊。
先把英鎊母版交給阿寶,然後楊鋒就告訴阿寶,20噸印刷紙、10噸墨水明天就會運到,他就等著接受好了。
從困仙洞出來,周青雲的人馬早就到了,於是楊鋒直接下命令,讓這1000人同時動手,重修從山腳到山腰的路邊,楊鋒要鋪設專門運輸用的鐵軌。
當保安團的弟兄們揮汗如雨,把地麵弄到平整時,楊鋒卻在山腳下、料堆後麵兌換了水泥、鐵軌、道釘、枕木等等施工需要的所有東西。
這一夜保安團幹的是熱火朝天。
等到第二天早上,小鎮的工人預備上工時,他們忽然發現上山的坡道變了。
除了正常的步行道外,居然還多了兩條鐵軌。
楊鋒在山頂板下開關,鋼纜就會拉這鐵軌上的礦車移動,這下就再也不用工人費時費力的推獨輪車了。
工人們圍著新設備議論紛紛,楊鋒已經離開了困仙洞,他放下紙張和墨水,通知阿寶和錢俊俠來運輸後,自己就返迴了新水渠的工地。
這邊有了牛神的加入,效率是大大提高,楊鋒說要建發電所的地方,巨大的地基坑都挖好了,於是楊鋒就悄悄兌換了一些發電設備,就等著水渠通水的那一刻。
黃昏時分,楊鋒再次返迴了賽貂蟬這邊,這兩天忙的好像陀螺,他也需要好好的睡一覺了。
隻可惜願望是美好的,賽貂蟬卻不肯放過楊鋒,兩人又荒唐了大半夜才消停下來……
轉過天早上,楊鋒直接找到了黃先生,跟他商量了一下培訓技工學徒的事情,接著又說了自己一個全新的主張。
“我想派人去各地尋找那些殉國川軍的後代,辦一個兒童院,保障他們可以健康、順利的長大,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大善之舉,就是涉及到的人力物力恐怕不會少。”
“這個黃先生無需擔心,我想馬老板一定會大力支持咱們的,三王山現在發展的不錯,肯定也不會少了那些孤兒寡婦一口吃的。”
“既然楊老板主意已定,那正好結合另外一件事,可以一塊辦了。”
“哦?”
“馬老板一直在聯係,希望北方撤下來那些教師、學生可以到三王山來繼續學業,如果咱們把兒童院、技工學徒全綜合到一塊,應該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黃先生大才呀,那這件事就麻煩黃先生了?”
“黃某會盡快拿個章程出來。”
“黃先生你說把校舍建在大王山腳下怎麽樣?”
“可以,但是需要配合修建一條路。”
“這個就交給我吧……”
楊鋒拍胸脯、打包票之後,保安團和那些過山蜂的俘虜,統統就都被楊鋒調到了工地上。
挖地基、鑿石頭、夯地麵……
2000人同時施工的場麵很震撼,為了提高效率,楊鋒咬咬牙又兌換了一台中等功率的鉤機,領著眾人在三天之內就修好了公路,然後就投入到校舍的建造當中去。
前後不過一周,3000米的教室和宿舍就完成了,當然這還遠遠不夠,可是容納第一批學生、孩子已經沒有問題了。
在此期間楊鋒還豪氣的兌換設備、建造廠房、組織工匠,給軍工廠弄出了十幾間配套的小作坊,這麽一來許多之前需要購買的半成品,三王山自己就能製造了。
大致算一算,有了這些小作坊,至少能降低5-8%的成本,未來還可能對外銷售,並且再進一步提高彈藥的產量。
隻是匆匆忙完這些,楊鋒也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
最後一夜,楊鋒帶著錢俊俠他們搞定了新水渠那邊的發電所,頓時就讓三王山的能源供應提升了一倍,所有設備、作坊、工廠都能全力運轉了。
等他悄悄的返迴大巫醫這邊,忽然發現曹醫生正在月光下默默的等待,美麗的好像一個幽靈。
“燕子那?”
“睡了,賽貂蟬在看著她。”
“有話跟我說?”
“我想跟你一塊走,這邊的醫生已經夠了,我還是認為戰地救護更適合我。”
“跟我走是沒關係,可燕子還這麽小,你真的舍得嗎?”
“……”
“曼雲你看這樣好不好,等到燕子一歲,你再到前線來?”
“我隻怕一歲拖三歲,三歲拖五歲,自己這輩子都離不開三王山了。”
“不會的,我明白你是非常優秀的外科醫生,做手術才能體現你的價值,高超的技藝才是你的追求,再說我騙過你嗎?以前不會以後更不會……”
楊鋒所在的時代,是個彰顯個性和價值的時代。
曹醫生不被其他人理解,離開孩子也要做手術,這在其他人看來是絕對的離經叛道、是巨大的不稱職。
可楊鋒不同,他不會打擊、壓製曹醫生的理想和追求,所以聽了楊鋒的話,曹醫生就緩緩的投入了他的懷抱……
第二天黎明,楊鋒就帶著蛤蟆、二勇他們悄悄駕車離開了,謹慎的沒有驚動任何人,隻是留下了幾封長信。
這會兒楊鋒在後座密閉養神,一隻手撫摸著香肉的脊背,一邊在心裏計算,這一趟自己究竟花了多少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