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704團的在基礎訓練後還有常規訓練,這樣一百天下來,每個士兵都已經抵得上別人的老兵、精銳了。
這時各個部隊才會來挑人,這些新兵進入一營、警衛連或機炮營,還要接受專門的訓練,所以根據權飛的判斷,704團的戰鬥力已經不比曾經的德械師教導總隊差了。
楊鋒聽權飛說了這麽多,心裏也是癢癢的,迫切想親眼看看。
結果車隊剛抵達駐地,伴隨著一陣軍號,密密麻麻的士兵就從各處營房中衝了出來、快速列隊。
“團座,704團一營請你檢閱。”
“三營請團座檢閱。”
“機炮營請團座檢閱……”
在軍官們此起彼伏的吼聲中,楊鋒看到了一支真正的精銳之師。
權飛沒有誇大事實,隊列中的每個弟兄都眼神堅毅、身材魁梧,佩戴的武器裝備也都是一流的,站在那裏一動不動更是顯示出了強大的紀律性。
“這就是你們給我的驚喜?”
“還請團座指教。”
“鬼點子真多,不過我喜歡。”
“哈哈哈哈……”
楊鋒和老兄弟們說了幾句,然後就揮了揮手,跟著陶澤這個訓練科長一聲令下,所有人馬就開始圍著駐地奔跑了起來。
看著一隊隊望不到盡頭的士兵,楊鋒心裏的熱血也沸騰了起來。
這次在大草原上,他可是看到了裝甲部隊、空軍還有強大炮兵的激烈對抗,那種震撼、那種發自靈魂深處的恐懼叫人永世難忘。
現在的704團還很弱小,但是一步一步紮紮實實的走下去,早晚有一天也能發展到成一個多兵種集成的強大作戰集團。
突然間機槍隊列來了,四個士兵扛著一挺民24或92式,但奔跑間卻十分的平穩,後麵扛著子彈箱的速度也很快,楊鋒大略數一數就足足有3-40挺,數量多的叫人咂舌。
緊跟著機槍隊列的則是迫擊炮手,他們數人一個小組,背著底座、炮架和炮管,一看到他們老眯就自豪的不行。
“小兔崽子們,都給老子精神點,誰要是跌了機炮營的麵子,迴頭就給老子滾蛋。”
“老眯你管管那張嘴,開口就罵人怎麽做高級軍官呀?”
楊鋒不滿的白了他一眼。
誰知老眯卻完全不當迴事。
“我就是個大老粗,就跟那炮管子一樣,越粗越好。”
“哈哈哈哈……”
楊鋒也被逗笑了,他是拿這家夥沒什麽辦法了,好在老眯一身技術過硬,把團裏那些炮手都訓練的十分強悍。
這時60mm、80mm口徑迫擊炮都走過去了,隨即由騾馬拖拽的75mm山炮就登場了,盡管數量不多,可看著非常的提氣。
而在75mm山炮後麵,竟然還有卡車搭載的120mm重型迫擊炮,看的楊鋒也是頻頻的點頭。
這段時間騎兵連也組建起來了。
重裝小分隊也訓練的差不多了。
偵察連狙擊排那些小子,更是時不時就潛到日軍控製區域去開冷槍,應該說交到楊鋒手中的是一支隨時可以拉上戰場的強軍,可以任憑他隨便驅使……
結束了閱兵式,楊鋒返迴團部之後,所有軍官到齊,他們是述職報告,接著又開始講述日軍的動向。
敵人占領江城之後,罕見的采取了守勢。
這半年來雙方沒有大的衝突,國軍在恢複元氣,日本人也培養出了數量眾多的偽軍部隊,搞得現在潭州方向居然是中國人對陣中國人,說起來就讓二連長、老眯他們是咬牙切齒。
“這些狗漢奸,真想把他們統統都宰嘍!”
“那日本人有沒有在咱們身上打主意?”
相比之下楊鋒可就冷靜多了,他也恨那些偽軍,但是二戰期間中國居然出現了幾百萬偽軍,這也是多方麵原因造成的,光憑殺是殺不幹淨的。
“團座你真是明察秋毫,一共有三撥人來遊說,想讓弟兄們改投日本人,結果團副就把他們全都斃了,連長官的親戚都沒給一點麵子。”
“長官的親戚?”
楊鋒聽了眉頭一挑,視線可就立刻投向了權飛。
在那張猙獰的麵具後麵,權飛是平靜的解釋了起來。
“一個姓王的士紳,跟11師李長官有點關係,但我裝作不知道,把人崩了之後才報告上去的。”
“嗬嗬嗬,這招不錯,以後就這麽幹了。”
“團座,不如你給我們講講日本人和俄國人戰鬥的情況呀?”
“也好,就當是給大家開拓開拓視野了……”
說著楊鋒就叫人去找地圖,然後以旁觀者的角色,將這四個月來雙方大戰的情況講述了一遍。
為了尋找人才、培養軍官,楊鋒甚至允許所有連長也來團部內旁聽,結果所有人都被俄國人和日軍的作戰方式給驚呆了。
作為久經戰火的老兵,大家對日軍那一套都熟悉。
可是當他們聽說上百輛坦克集團衝鋒,戰鬥機隨時為步兵提供支援,炮兵與反炮兵作戰,還有轟炸機的縱深打擊時,一個個的都是目瞪口呆。
趁這個機會楊鋒正式宣布,接下來要對敵人展開騷擾作戰,704團還要擴建自己的炮兵部隊,並且從零開始建立坦克連……
跨入十月,天氣轉涼,駐地門口的哨兵也穿上了大衣。
楊鋒這幾天一方麵很高興,另一方便也很鬱悶。
他挑選了一批身材矮小的士兵,又去機炮營選了幾個炮手,然後就迅速建起了坦克連的班底,天天讓他們模擬駕駛艙內的情況進行訓練。
雖說704團暫時一輛坦克都沒有,可這對手握幾千萬積分的楊鋒來說並不算難事。
接著他還學習了坦克駕駛、維修、裝甲指揮等幾個初級技能,接著就啟蒙了十名車長,然後沒事就給他們上課,提升他們的能力。
可誰知他在部隊才呆了幾天,正在計劃一次遠距離偵查,山城的命令就突然間來了,說是什麽軍委會要聽他親自報告,命令他立刻到山城去報道。
本來去一趟也沒什麽,但偏偏這個時候,日軍卻開始在潭州方向增兵了,就慶明的分析班在空中偵查力就發現了至少4-5萬人。
這時各個部隊才會來挑人,這些新兵進入一營、警衛連或機炮營,還要接受專門的訓練,所以根據權飛的判斷,704團的戰鬥力已經不比曾經的德械師教導總隊差了。
楊鋒聽權飛說了這麽多,心裏也是癢癢的,迫切想親眼看看。
結果車隊剛抵達駐地,伴隨著一陣軍號,密密麻麻的士兵就從各處營房中衝了出來、快速列隊。
“團座,704團一營請你檢閱。”
“三營請團座檢閱。”
“機炮營請團座檢閱……”
在軍官們此起彼伏的吼聲中,楊鋒看到了一支真正的精銳之師。
權飛沒有誇大事實,隊列中的每個弟兄都眼神堅毅、身材魁梧,佩戴的武器裝備也都是一流的,站在那裏一動不動更是顯示出了強大的紀律性。
“這就是你們給我的驚喜?”
“還請團座指教。”
“鬼點子真多,不過我喜歡。”
“哈哈哈哈……”
楊鋒和老兄弟們說了幾句,然後就揮了揮手,跟著陶澤這個訓練科長一聲令下,所有人馬就開始圍著駐地奔跑了起來。
看著一隊隊望不到盡頭的士兵,楊鋒心裏的熱血也沸騰了起來。
這次在大草原上,他可是看到了裝甲部隊、空軍還有強大炮兵的激烈對抗,那種震撼、那種發自靈魂深處的恐懼叫人永世難忘。
現在的704團還很弱小,但是一步一步紮紮實實的走下去,早晚有一天也能發展到成一個多兵種集成的強大作戰集團。
突然間機槍隊列來了,四個士兵扛著一挺民24或92式,但奔跑間卻十分的平穩,後麵扛著子彈箱的速度也很快,楊鋒大略數一數就足足有3-40挺,數量多的叫人咂舌。
緊跟著機槍隊列的則是迫擊炮手,他們數人一個小組,背著底座、炮架和炮管,一看到他們老眯就自豪的不行。
“小兔崽子們,都給老子精神點,誰要是跌了機炮營的麵子,迴頭就給老子滾蛋。”
“老眯你管管那張嘴,開口就罵人怎麽做高級軍官呀?”
楊鋒不滿的白了他一眼。
誰知老眯卻完全不當迴事。
“我就是個大老粗,就跟那炮管子一樣,越粗越好。”
“哈哈哈哈……”
楊鋒也被逗笑了,他是拿這家夥沒什麽辦法了,好在老眯一身技術過硬,把團裏那些炮手都訓練的十分強悍。
這時60mm、80mm口徑迫擊炮都走過去了,隨即由騾馬拖拽的75mm山炮就登場了,盡管數量不多,可看著非常的提氣。
而在75mm山炮後麵,竟然還有卡車搭載的120mm重型迫擊炮,看的楊鋒也是頻頻的點頭。
這段時間騎兵連也組建起來了。
重裝小分隊也訓練的差不多了。
偵察連狙擊排那些小子,更是時不時就潛到日軍控製區域去開冷槍,應該說交到楊鋒手中的是一支隨時可以拉上戰場的強軍,可以任憑他隨便驅使……
結束了閱兵式,楊鋒返迴團部之後,所有軍官到齊,他們是述職報告,接著又開始講述日軍的動向。
敵人占領江城之後,罕見的采取了守勢。
這半年來雙方沒有大的衝突,國軍在恢複元氣,日本人也培養出了數量眾多的偽軍部隊,搞得現在潭州方向居然是中國人對陣中國人,說起來就讓二連長、老眯他們是咬牙切齒。
“這些狗漢奸,真想把他們統統都宰嘍!”
“那日本人有沒有在咱們身上打主意?”
相比之下楊鋒可就冷靜多了,他也恨那些偽軍,但是二戰期間中國居然出現了幾百萬偽軍,這也是多方麵原因造成的,光憑殺是殺不幹淨的。
“團座你真是明察秋毫,一共有三撥人來遊說,想讓弟兄們改投日本人,結果團副就把他們全都斃了,連長官的親戚都沒給一點麵子。”
“長官的親戚?”
楊鋒聽了眉頭一挑,視線可就立刻投向了權飛。
在那張猙獰的麵具後麵,權飛是平靜的解釋了起來。
“一個姓王的士紳,跟11師李長官有點關係,但我裝作不知道,把人崩了之後才報告上去的。”
“嗬嗬嗬,這招不錯,以後就這麽幹了。”
“團座,不如你給我們講講日本人和俄國人戰鬥的情況呀?”
“也好,就當是給大家開拓開拓視野了……”
說著楊鋒就叫人去找地圖,然後以旁觀者的角色,將這四個月來雙方大戰的情況講述了一遍。
為了尋找人才、培養軍官,楊鋒甚至允許所有連長也來團部內旁聽,結果所有人都被俄國人和日軍的作戰方式給驚呆了。
作為久經戰火的老兵,大家對日軍那一套都熟悉。
可是當他們聽說上百輛坦克集團衝鋒,戰鬥機隨時為步兵提供支援,炮兵與反炮兵作戰,還有轟炸機的縱深打擊時,一個個的都是目瞪口呆。
趁這個機會楊鋒正式宣布,接下來要對敵人展開騷擾作戰,704團還要擴建自己的炮兵部隊,並且從零開始建立坦克連……
跨入十月,天氣轉涼,駐地門口的哨兵也穿上了大衣。
楊鋒這幾天一方麵很高興,另一方便也很鬱悶。
他挑選了一批身材矮小的士兵,又去機炮營選了幾個炮手,然後就迅速建起了坦克連的班底,天天讓他們模擬駕駛艙內的情況進行訓練。
雖說704團暫時一輛坦克都沒有,可這對手握幾千萬積分的楊鋒來說並不算難事。
接著他還學習了坦克駕駛、維修、裝甲指揮等幾個初級技能,接著就啟蒙了十名車長,然後沒事就給他們上課,提升他們的能力。
可誰知他在部隊才呆了幾天,正在計劃一次遠距離偵查,山城的命令就突然間來了,說是什麽軍委會要聽他親自報告,命令他立刻到山城去報道。
本來去一趟也沒什麽,但偏偏這個時候,日軍卻開始在潭州方向增兵了,就慶明的分析班在空中偵查力就發現了至少4-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