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騎著馬的中年人,急匆匆來到秦淮河北岸。他看著已經被燒毀、斷成兩截的朱雀橋,無奈地搖頭歎息。他沿著秦淮河北岸來迴轉了轉,一隻船也看不到。正當他失望之際,忽然看到在岸邊的一棵樹上,拴著一根繩子。繩子的另一端,連著一個隻能乘坐一個人的獨木舟。中年人大喜過望,他往四外看了看,沒有人。於是,他大聲喊了好幾次:“有人嗎,這是誰的獨木舟?”
但沒有迴音,在北岸巡邏經過的朝廷士兵,也對他視而不見。現在也顧不了那麽多了,他解開樹上的繩子,把繩子收到獨木舟的船艙裏,跳上獨木舟,拿起船槳,急切地往南劃去。
劃到南岸,中年人從獨木舟上下來,把獨木舟拴在南岸的一棵樹上。然後一路小跑,來到王含的大營。營門口把守的幾個士兵高喊道:“哪裏來的?到這裏想幹什麽?”
“我是建康大將軍府裏的仆人,大將軍已經在於湖病逝,王導大人和文武大臣,還有琅琊王氏的子侄,已經前往大將軍府吊唁了大將軍。府裏老管家,讓我來給王含大人送王導大人的信。”
“哦,怎麽迴事啊,原來大將軍死了?”這個士兵說著,揮揮手讓中年人進去。來到王含的大帳,中年人給王含跪倒施禮,然後站起來,把王導的書信遞給了王含的一個親兵。
“大人,這是王導大人的書信。”中年人說著,又拿出朝廷的詔令說道:“大人,還有朝廷的詔令,王大人讓交給您。”
王含正在因越城戰敗而煩惱,他無精打采地把書信和詔令放到幾案上,然後擺擺手說道:“知道了,你迴去吧!”
過了一會兒,王含先打開王導的書信。隻見上麵寫道:
近來聽說大將軍王敦病重垂危,有人說已遇不幸。不久知道錢鳳大加戒嚴,想肆行奸逆不道之事。我認為兄長應當抑製他們,不使其得逞,所以應迴軍藩守武昌,現在卻與愚昧無知之人一同前來。兄長這種舉動,是以為能做成如同大將軍當年所做的事嗎?當初佞臣敗壞朝政,人心不平,像我這樣的人,也心存外念。現在則不同,大將軍自從前來屯軍於湖,便逐漸失去民心,正直的君子感到危險和恐懼,百姓勞累疲敝。臨終之時,將重任委托給王應,王應斷奶才有幾天?再說憑他那點兒名望,就能承襲宰相級別的大將軍職位嗎?自從天地開辟以來,可有宰相的職位讓孺子小兒擔任的?凡是有所耳聞聽說此事的人,都知道將要進行的這種禪代,不是為人臣子者所應當做的。先帝建立朝綱,中興國家,遺留惠愛在民間;當今聖主耳聰目明,恩德遍於朝野。兄長卻想輕妄的啟釁作亂,凡據有人臣之位的,誰不為此憤慨!王導一門老小蒙受國家的厚恩大德,今天此事,我明目張膽地出任六軍統帥,寧肯身為忠臣戰死,也不願當一個無賴苟活於世!
王含看完王導的書信,苦笑一聲,把書信放到幾案上。又拿起詔令,看了一遍。錢鳳問道:“王大人,上麵都說什麽了?”
王含把書信遞給錢鳳,把詔令遞給周撫。兩個人看完,又換著看了看,然後傳給其他將領看。大帳裏幾個將領都看完了,錢鳳問道:“大人,您怎麽看王導大人的書信?怎麽看朝廷詔令?”
王含搖搖頭,沒有說話,不置可否。
在南皇堂主持大局的司馬紹和王導,一直在等著王含的迴信。但左等不來,右等不來。司馬紹說道:“王含為什麽不迴信?”
“我這位堂兄,雖然和堂兄王敦是一母同胞。但在決斷大事方麵,有天壤之別。王敦有魄力,王含則優柔寡斷。不管怎麽說,他不迴信,就說明他不願意歸順朝廷,並且會頑抗到底。”
身在於湖的王敦,已經得知了越城戰敗,何康被殺的消息。他勉強在床上坐起來,對王應等人說道:“看起來,我們的進攻兇多吉少,戰事遠沒有第一次順利。如果勤王的幾萬大軍迴到建康,我們取勝的可能性就更小。不能再猶豫了,馬上拔營迴姑孰!”
身在南皇堂的王導,見給王含的書信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對司馬紹說道:“陛下,錢鳳和沈充,是堂兄王敦的左膀右臂。在初戰勝利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分化、瓦解敵軍,讓他們心懷鬼胎,首尾不能相顧。對於錢鳳,我們必須不遺餘力打擊。對於沈充,朝廷可以許諾他高官厚祿。沈充投降了,錢鳳就獨木難支了。”
“不錯,這個計策可以試試,那派誰去勸說沈充呢?”司馬紹問道。王導說道:“吳興人沈楨和沈充是同鄉,可以派他去。”
“沈楨見了沈充怎麽說?”司馬紹問道。王導說道:“隻要沈充倒戈投降,陛下可以摒棄前嫌,委任沈充擔任司空之職。”
沈楨騎著馬離開建康,前往吳興。沈充父親亡故,離職在家裏奔喪守孝。沈楨來到沈充的府邸,一個士兵把他領到客廳。沈楨見到沈充,先給沈充施禮。沈充見沈楨專門從建康來見自己,知道有大事,於是問道:“你從建康來見我,有什麽事情嗎?”
“沈大人,我們是同鄉,也是遠門族人。恕我直言,我不願意看到大人身敗名裂。所以我受陛下委派,前來勸說您。”沈楨有些忐忑地說道。沈充問道:“勸說我什麽?想讓我繳械投降?”
“陛下許諾,隻要大人解散部眾,繳出刀槍劍戟,就可以既往不咎,並且在朝為官。具體的官職,是出任司空之職。”沈楨說道。沈充見許諾他當司空,先是一驚,然後說道:“司空可是三公之一,位高權重。王導大人,曾經出任過司空。司空、司馬、司徒是朝廷重要的三個職位,豈是我這樣的人所能勝任的!禮重言甜,口蜜腹劍,正是我所畏懼的。況且大丈夫與人共事,便應同心同德,有始有終。怎能中途改弦易轍,以後誰還相信我呢!”
但沒有迴音,在北岸巡邏經過的朝廷士兵,也對他視而不見。現在也顧不了那麽多了,他解開樹上的繩子,把繩子收到獨木舟的船艙裏,跳上獨木舟,拿起船槳,急切地往南劃去。
劃到南岸,中年人從獨木舟上下來,把獨木舟拴在南岸的一棵樹上。然後一路小跑,來到王含的大營。營門口把守的幾個士兵高喊道:“哪裏來的?到這裏想幹什麽?”
“我是建康大將軍府裏的仆人,大將軍已經在於湖病逝,王導大人和文武大臣,還有琅琊王氏的子侄,已經前往大將軍府吊唁了大將軍。府裏老管家,讓我來給王含大人送王導大人的信。”
“哦,怎麽迴事啊,原來大將軍死了?”這個士兵說著,揮揮手讓中年人進去。來到王含的大帳,中年人給王含跪倒施禮,然後站起來,把王導的書信遞給了王含的一個親兵。
“大人,這是王導大人的書信。”中年人說著,又拿出朝廷的詔令說道:“大人,還有朝廷的詔令,王大人讓交給您。”
王含正在因越城戰敗而煩惱,他無精打采地把書信和詔令放到幾案上,然後擺擺手說道:“知道了,你迴去吧!”
過了一會兒,王含先打開王導的書信。隻見上麵寫道:
近來聽說大將軍王敦病重垂危,有人說已遇不幸。不久知道錢鳳大加戒嚴,想肆行奸逆不道之事。我認為兄長應當抑製他們,不使其得逞,所以應迴軍藩守武昌,現在卻與愚昧無知之人一同前來。兄長這種舉動,是以為能做成如同大將軍當年所做的事嗎?當初佞臣敗壞朝政,人心不平,像我這樣的人,也心存外念。現在則不同,大將軍自從前來屯軍於湖,便逐漸失去民心,正直的君子感到危險和恐懼,百姓勞累疲敝。臨終之時,將重任委托給王應,王應斷奶才有幾天?再說憑他那點兒名望,就能承襲宰相級別的大將軍職位嗎?自從天地開辟以來,可有宰相的職位讓孺子小兒擔任的?凡是有所耳聞聽說此事的人,都知道將要進行的這種禪代,不是為人臣子者所應當做的。先帝建立朝綱,中興國家,遺留惠愛在民間;當今聖主耳聰目明,恩德遍於朝野。兄長卻想輕妄的啟釁作亂,凡據有人臣之位的,誰不為此憤慨!王導一門老小蒙受國家的厚恩大德,今天此事,我明目張膽地出任六軍統帥,寧肯身為忠臣戰死,也不願當一個無賴苟活於世!
王含看完王導的書信,苦笑一聲,把書信放到幾案上。又拿起詔令,看了一遍。錢鳳問道:“王大人,上麵都說什麽了?”
王含把書信遞給錢鳳,把詔令遞給周撫。兩個人看完,又換著看了看,然後傳給其他將領看。大帳裏幾個將領都看完了,錢鳳問道:“大人,您怎麽看王導大人的書信?怎麽看朝廷詔令?”
王含搖搖頭,沒有說話,不置可否。
在南皇堂主持大局的司馬紹和王導,一直在等著王含的迴信。但左等不來,右等不來。司馬紹說道:“王含為什麽不迴信?”
“我這位堂兄,雖然和堂兄王敦是一母同胞。但在決斷大事方麵,有天壤之別。王敦有魄力,王含則優柔寡斷。不管怎麽說,他不迴信,就說明他不願意歸順朝廷,並且會頑抗到底。”
身在於湖的王敦,已經得知了越城戰敗,何康被殺的消息。他勉強在床上坐起來,對王應等人說道:“看起來,我們的進攻兇多吉少,戰事遠沒有第一次順利。如果勤王的幾萬大軍迴到建康,我們取勝的可能性就更小。不能再猶豫了,馬上拔營迴姑孰!”
身在南皇堂的王導,見給王含的書信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對司馬紹說道:“陛下,錢鳳和沈充,是堂兄王敦的左膀右臂。在初戰勝利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分化、瓦解敵軍,讓他們心懷鬼胎,首尾不能相顧。對於錢鳳,我們必須不遺餘力打擊。對於沈充,朝廷可以許諾他高官厚祿。沈充投降了,錢鳳就獨木難支了。”
“不錯,這個計策可以試試,那派誰去勸說沈充呢?”司馬紹問道。王導說道:“吳興人沈楨和沈充是同鄉,可以派他去。”
“沈楨見了沈充怎麽說?”司馬紹問道。王導說道:“隻要沈充倒戈投降,陛下可以摒棄前嫌,委任沈充擔任司空之職。”
沈楨騎著馬離開建康,前往吳興。沈充父親亡故,離職在家裏奔喪守孝。沈楨來到沈充的府邸,一個士兵把他領到客廳。沈楨見到沈充,先給沈充施禮。沈充見沈楨專門從建康來見自己,知道有大事,於是問道:“你從建康來見我,有什麽事情嗎?”
“沈大人,我們是同鄉,也是遠門族人。恕我直言,我不願意看到大人身敗名裂。所以我受陛下委派,前來勸說您。”沈楨有些忐忑地說道。沈充問道:“勸說我什麽?想讓我繳械投降?”
“陛下許諾,隻要大人解散部眾,繳出刀槍劍戟,就可以既往不咎,並且在朝為官。具體的官職,是出任司空之職。”沈楨說道。沈充見許諾他當司空,先是一驚,然後說道:“司空可是三公之一,位高權重。王導大人,曾經出任過司空。司空、司馬、司徒是朝廷重要的三個職位,豈是我這樣的人所能勝任的!禮重言甜,口蜜腹劍,正是我所畏懼的。況且大丈夫與人共事,便應同心同德,有始有終。怎能中途改弦易轍,以後誰還相信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