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兒臣欲東征!
最強皇子:我能召喚文臣武將 作者:十一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圓月高懸,千秋不變,隻是冬夜裏的月光似乎更顯得冷清,可被窩之中卻是十分暖和。
瑤姬媚眼如絲,癡癡地望著自家公子爺,半年的望眼欲穿,終究是化作一汪秋水,芳草萋萋,晶瑩落雨,而後冬雷滾滾,霹靂驚天。
一場酣暢淋漓之後,寧凡也是起身,準備收拾衣衫。
“公子,你不在此過夜嗎?”
“還有些公務需要處理……”
“行吧,別累壞了身子,明天可要好好陪陪奴家。”
寧凡拍了拍屁股,直接轉身離去。
半個時辰之後,從蔡琰的房間中出來,便直接朝著前殿走去。
那是他的寢居。
“見過太子殿下。”
“免禮吧!”
寧凡揮了揮手,看著兩個嬌豔欲滴的姐妹花,臉上也是浮現出一抹溫和之色。
“在府上住的可還習慣?”
“當然!”小喬古靈精怪,眸光閃爍道:“沒想到王府之中有這麽多好吃的,我和姐姐才來幾個月,都胖了好幾斤呢。”
“那就好!”
寧凡笑了笑,順勢將身上的外套脫下丟給一旁的大喬,對著小喬道:“丫頭,去讓下人燒些開水,孤要沐浴。”
“是!”
沒過多久,木桶之中已經裝滿了熱水,兩個丫頭俏臉通紅的為寧凡擦拭著身上的水漬。
大喬似有所悟的看著寧凡,柔柔的道:“主子,今夜可是要讓我們侍寢?”
“願意嗎?”
“能侍奉殿下,是我們姐妹的榮幸。”
說著,大喬緩緩走到床邊,轉過身去。
一夜魚龍舞,兩朵並蒂蓮,這一夜過後,花開了。
“恭喜主人,【繼承魏武遺誌】任務完成度:五分之三!”
“發放階段性獎勵,恭喜主人,獲得五子良將——樂進,於禁!”
係統的聲音落下,寧凡舒爽的唿出一口濁氣,被褥之中鑽出一個小腦袋。
“五子良將,吾已得其三!”
“竟有一種遊戲過關的快感。”
“還差兩位,貂蟬今夜便能吃下,倒是最後一位……”
……
早朝。
這是太子殿下歸來後的第二次朝會,朝中的文武皆是早早的在正德殿外等候,直到太子殿下的身影出現。
“時辰已到,百官入殿。”
一套流程走完之後,今日的早朝也是開始步入正題。
“陛下,臣有本要奏。”
“準奏!”
出乎眾人的預料,今日率先稟奏的竟是禮部尚書趙瑞,這位可不屬於任何派係,平日裏也是充當鵪鶉,默默看著朝中的爭鬥。
可今日,竟然主動奏事。
“啟稟陛下,昨夜我禮部收到了東淮的加急國書。”
“東淮朝廷,願意撤朝並國,入我大禹!”
“什麽!”
趙瑞之言無異於一道驚雷在大殿之中炸響,朝中的文武也滿是驚駭之色,情不自禁的將目光朝著太子殿下看去。
昨日,太子殿下和太子府一脈還在殿上唱了一出雙簧!
可今天,東淮的國書就送過來了。
若說此事和太子殿下沒有關係,滿朝文武是被雷劈都不會相信的。
禹皇也是從震驚之中迴過神來,看向一旁的魏英:“呈上來。”
足足一炷香時間,禹皇才緩緩的歎了一口氣:“東淮女帝頒布退位詔書,並禪讓東淮皇位於朕!”
“今東淮朝廷失勢,外患屢屢犯邊,內有各路反王篡國,百姓顛沛流離,食不果腹。”
“東淮朝廷為了天下百姓,為了大義,甘願入我大禹。”
“朕心中,百感交集啊!”
看著禹皇一副悵然的麵色,滿朝文武也是紛紛勸諫。
“陛下,東淮有明君聖主,體恤萬民,萬望陛下莫辜負東淮明君的一番好意!”
“是啊陛下,我中原列國本為一家,如今禹淮合並也是為了蒼生!”
“懇請陛下頒布詔書,將東淮納入我大禹疆域!”
“請陛下……”
一道道身影跪伏在地,頗有幾分逼宮的意味。
禹皇也是半推半就的起身,複雜的望著眾臣:“你們……朕絕不能行此不義之事!”
“就算是東淮入我大禹,也應該是朕從戰場上堂堂正正的打過來。”
“況且朕……”
禹皇一番大義凜然的說辭,百官心中早已無力吐槽,你說你裝個差不多就行了,還裝上癮了。
寧凡似乎也是有些不耐,朝著龍椅上的禹皇翻了個白眼,直接對著魏英道。
“擬旨!”
“即日起,凡東淮之疆域,子民,海域,皆為我大禹!”
“東淮女帝,深明大義,體恤萬民,加封為淮王,東淮皇室,官員,皆可入我大禹為官!”
“所轄郡縣,官員一律從舊,律法,農耕,賦稅,一律照舊!”
“廢除東淮之國號,設兩州之地,分為東州,淮州!”
“欽此!”
寧凡的話音落下,台下的文武百官隻感覺腦瓜子嗡嗡作響,看著寧凡有些欲言又止。
禦史們似乎想要開噴,卻又有些擔心肩膀上的腦袋,大臣們想要嗬斥,卻又覺得太子殿下的監國之權似乎還沒有卸下……
如今林秋石不在朝中,鄭宣隱隱成了他的代言人,看著寧凡胡子顫了顫,心中暗罵:“好啊好啊,太子啊太子,你是連演都不演了是吧?”
“亂臣賊子!”
眾人觀察龍椅上禹皇的麵色,發現皇帝陛下也是一臉的憋屈,似乎想要說點什麽,似乎又什麽都說不出來。
可眾臣沒有開口,寧凡卻是率先開口了:“父皇啊,如今東淮歸順我大禹,那麽東淮的事就是我們的事!”
“東瀛倭奴,屢屢犯境,正所謂,犯我大禹者,雖遠必誅!”
“兒臣以為,我大禹應當出動水軍,橫跨東海,蕩平東瀛,掃平倭奴!”
“父皇以為如何?”
禹皇微微點了點頭,心中大罵:“你個逆子將朕的話都說完了,朕還能說什麽?”
“太子說的對!”
“不過,該由何人領兵呢?”
禹皇的話音一落,寧凡已經有些表現的迫不及待了:“父皇,既然是殺鬼子,自然是兒臣領兵最為合適!”
感受到寧凡身上無意間湧起的一抹滔天殺意,不僅僅是禹皇,滿朝文武無一不是麵露駭色。
“準奏!”
……
瑤姬媚眼如絲,癡癡地望著自家公子爺,半年的望眼欲穿,終究是化作一汪秋水,芳草萋萋,晶瑩落雨,而後冬雷滾滾,霹靂驚天。
一場酣暢淋漓之後,寧凡也是起身,準備收拾衣衫。
“公子,你不在此過夜嗎?”
“還有些公務需要處理……”
“行吧,別累壞了身子,明天可要好好陪陪奴家。”
寧凡拍了拍屁股,直接轉身離去。
半個時辰之後,從蔡琰的房間中出來,便直接朝著前殿走去。
那是他的寢居。
“見過太子殿下。”
“免禮吧!”
寧凡揮了揮手,看著兩個嬌豔欲滴的姐妹花,臉上也是浮現出一抹溫和之色。
“在府上住的可還習慣?”
“當然!”小喬古靈精怪,眸光閃爍道:“沒想到王府之中有這麽多好吃的,我和姐姐才來幾個月,都胖了好幾斤呢。”
“那就好!”
寧凡笑了笑,順勢將身上的外套脫下丟給一旁的大喬,對著小喬道:“丫頭,去讓下人燒些開水,孤要沐浴。”
“是!”
沒過多久,木桶之中已經裝滿了熱水,兩個丫頭俏臉通紅的為寧凡擦拭著身上的水漬。
大喬似有所悟的看著寧凡,柔柔的道:“主子,今夜可是要讓我們侍寢?”
“願意嗎?”
“能侍奉殿下,是我們姐妹的榮幸。”
說著,大喬緩緩走到床邊,轉過身去。
一夜魚龍舞,兩朵並蒂蓮,這一夜過後,花開了。
“恭喜主人,【繼承魏武遺誌】任務完成度:五分之三!”
“發放階段性獎勵,恭喜主人,獲得五子良將——樂進,於禁!”
係統的聲音落下,寧凡舒爽的唿出一口濁氣,被褥之中鑽出一個小腦袋。
“五子良將,吾已得其三!”
“竟有一種遊戲過關的快感。”
“還差兩位,貂蟬今夜便能吃下,倒是最後一位……”
……
早朝。
這是太子殿下歸來後的第二次朝會,朝中的文武皆是早早的在正德殿外等候,直到太子殿下的身影出現。
“時辰已到,百官入殿。”
一套流程走完之後,今日的早朝也是開始步入正題。
“陛下,臣有本要奏。”
“準奏!”
出乎眾人的預料,今日率先稟奏的竟是禮部尚書趙瑞,這位可不屬於任何派係,平日裏也是充當鵪鶉,默默看著朝中的爭鬥。
可今日,竟然主動奏事。
“啟稟陛下,昨夜我禮部收到了東淮的加急國書。”
“東淮朝廷,願意撤朝並國,入我大禹!”
“什麽!”
趙瑞之言無異於一道驚雷在大殿之中炸響,朝中的文武也滿是驚駭之色,情不自禁的將目光朝著太子殿下看去。
昨日,太子殿下和太子府一脈還在殿上唱了一出雙簧!
可今天,東淮的國書就送過來了。
若說此事和太子殿下沒有關係,滿朝文武是被雷劈都不會相信的。
禹皇也是從震驚之中迴過神來,看向一旁的魏英:“呈上來。”
足足一炷香時間,禹皇才緩緩的歎了一口氣:“東淮女帝頒布退位詔書,並禪讓東淮皇位於朕!”
“今東淮朝廷失勢,外患屢屢犯邊,內有各路反王篡國,百姓顛沛流離,食不果腹。”
“東淮朝廷為了天下百姓,為了大義,甘願入我大禹。”
“朕心中,百感交集啊!”
看著禹皇一副悵然的麵色,滿朝文武也是紛紛勸諫。
“陛下,東淮有明君聖主,體恤萬民,萬望陛下莫辜負東淮明君的一番好意!”
“是啊陛下,我中原列國本為一家,如今禹淮合並也是為了蒼生!”
“懇請陛下頒布詔書,將東淮納入我大禹疆域!”
“請陛下……”
一道道身影跪伏在地,頗有幾分逼宮的意味。
禹皇也是半推半就的起身,複雜的望著眾臣:“你們……朕絕不能行此不義之事!”
“就算是東淮入我大禹,也應該是朕從戰場上堂堂正正的打過來。”
“況且朕……”
禹皇一番大義凜然的說辭,百官心中早已無力吐槽,你說你裝個差不多就行了,還裝上癮了。
寧凡似乎也是有些不耐,朝著龍椅上的禹皇翻了個白眼,直接對著魏英道。
“擬旨!”
“即日起,凡東淮之疆域,子民,海域,皆為我大禹!”
“東淮女帝,深明大義,體恤萬民,加封為淮王,東淮皇室,官員,皆可入我大禹為官!”
“所轄郡縣,官員一律從舊,律法,農耕,賦稅,一律照舊!”
“廢除東淮之國號,設兩州之地,分為東州,淮州!”
“欽此!”
寧凡的話音落下,台下的文武百官隻感覺腦瓜子嗡嗡作響,看著寧凡有些欲言又止。
禦史們似乎想要開噴,卻又有些擔心肩膀上的腦袋,大臣們想要嗬斥,卻又覺得太子殿下的監國之權似乎還沒有卸下……
如今林秋石不在朝中,鄭宣隱隱成了他的代言人,看著寧凡胡子顫了顫,心中暗罵:“好啊好啊,太子啊太子,你是連演都不演了是吧?”
“亂臣賊子!”
眾人觀察龍椅上禹皇的麵色,發現皇帝陛下也是一臉的憋屈,似乎想要說點什麽,似乎又什麽都說不出來。
可眾臣沒有開口,寧凡卻是率先開口了:“父皇啊,如今東淮歸順我大禹,那麽東淮的事就是我們的事!”
“東瀛倭奴,屢屢犯境,正所謂,犯我大禹者,雖遠必誅!”
“兒臣以為,我大禹應當出動水軍,橫跨東海,蕩平東瀛,掃平倭奴!”
“父皇以為如何?”
禹皇微微點了點頭,心中大罵:“你個逆子將朕的話都說完了,朕還能說什麽?”
“太子說的對!”
“不過,該由何人領兵呢?”
禹皇的話音一落,寧凡已經有些表現的迫不及待了:“父皇,既然是殺鬼子,自然是兒臣領兵最為合適!”
感受到寧凡身上無意間湧起的一抹滔天殺意,不僅僅是禹皇,滿朝文武無一不是麵露駭色。
“準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