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解元老爺
穿越首輔:寒門難支,科舉成狀元 作者:朝暮傾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哎喲,解元老爺迴來了,快,墩子,你跑去告訴你許爺爺他們。”
許行豐瞧著村裏的老爺爺老奶奶喊自己解元老爺,嫩臉一紅,他還真覺得挺別扭的。
“爺爺奶奶們好。”
村裏人可是聽到報子說了,許行豐得了舉人功名,以後就得喊老爺了,不然就是不敬,他們也不知道舉人到底是個什麽功名,反正報子說得了舉人就能當官了。
所以他們就覺得這舉人就是官,那還得了,官呀,和他們泥腿子怎麽一樣,得敬著呀。
之前許行豐得了秀才,村裏的老頭老太太隻覺得自己瞧著長大的孩子出息了,而現在他們是敬。
所以現在聽到等於官的許行豐喊他們爺爺奶奶,他們可謂是覺得被捧到了雲端,臉上笑得褶子全堆出來了。
“好好好,你快迴去吧,你爺爺奶奶早在家盼著你了。”
許行豐笑著同他們告別就讓王熹接著往家裏趕車了。
許行豐走後,大槐樹下更熱鬧了。
“哎喲,行豐可真是有禮貌,當了解元老爺還同咱們老婆子打招唿。”
“要不怎麽說許家家教好呢。”
“你們還記得不,行豐出生那天,就接著下雪,我當時隻覺得瑞雪兆豐年,現在才知道呀,是要出個文曲星了。”
“記得記得,唉,當時誰能想到呀,原來咱們村裏要出大人物了。”
幸好許行豐走了,不然估計都要懷疑自己記憶,不是聽爺爺奶奶當時說連著下了好多天雪,剛停了會,又下,都快成雪災了嗎?
怎麽就突然變成好兆頭了?
“公子,別說村裏老頭老太太眼神還真挺好的,這天都暗下來了,您又坐車廂裏,他們居然還一眼看到了您。”
“這牛車村裏沒幾個,認出來不奇怪。”
終於到了家門口,不管催婚不催婚的,當下許行豐是極激動開心的,頗有衣錦還鄉的激昂。
許家院門大敞,王熹直接將牛車趕了進去,停到旁邊的牛棚。
許行豐視力好,將堂屋的情景瞧了個幹淨。
現在天暗了下來,許家不是個缺錢的,點了蠟燭,許家幾大房的人基本全部都在堂屋裏坐著。
“豐兒迴來了。”
牛車一進來,王氏和柳氏二人哪裏還坐得住,趕緊跑到牛車麵前,而其餘許家族裏的人也都起了身。
“我兒出息了,得了解元。”
“是呀,豐兒可是得了解元,那報子可是說了不僅是舉人,還是舉人裏的頭名。”
“嗯嗯,豐兒確實是出息,我們許家祖宗庇佑呀。”
。。。
許行豐瞧著自家家裏人都滿麵紅光,喜笑顏開,心裏也跟著開懷,他愛功名,但更愛家人,希望能讓他們開心,而現在他做到了。
“好了,豐兒從州城趕迴來肯定累了,估計也沒吃,先進去弄點吃食給他墊墊肚子。”
“對對對,大伯說得對,我們這是高興得昏了頭了,豐兒,快進去坐著,肯定累壞了,餓了,娘去給你做雞絲拌麵去,你等著哈。”
許行豐瞧著自己娘興衝衝地跑去廚房,心裏不由得更加柔軟了,果然隻有在家裏自己才是最放鬆,一直當成孩子被疼愛自己的。
“哼,娘偏心,我和三妹妹也跑了一天了,怎麽沒我們的份?就想著哥哥。”
許清甯明顯是故意撒嬌,想逗家裏樂嗬,她哪裏會妒忌哥哥,巴不得所有人都對哥哥好呢。
“瞎說,還能少了你的不成?我和你娘可是擀了好些麵出來,絕對夠飽。”
“那也是大伯母好,念著我和妹妹。”
萬氏被許清甯這話逗得直笑,這迴侄子得了解元,她在府城得了消息,可是高興壞了,侄子出息家裏才能更好呀,全家可都盼著呢。
許行豐被拉到堂屋裏坐著,又感受了一波來自許家族裏長輩的問候。
許行豐都笑著迴應,大堂裏可謂是其樂融融。
“由於報喜也就咋們本家同你外家,親戚不多,所以報子今天早上就走了,但今天下午縣丞親自送了修解元牌坊的一百兩銀子來了。”
聽到大爺爺許薄興這話,許行豐才想起來得了舉人是有修牌坊的資格的,自己都忘了這事了,但他記得舉人牌坊才三十兩的補貼銀子呀,怎麽送了一百兩,難道是因為解元的緣故?
“嗯嗯,那這解元牌坊可有問清縣丞該如何建,有哪些要求?”
“都問了的,而且縣丞前腳走,鄉長裏長立馬便都來了,一個說是想修在鎮口,一個想讓修在村口。”
這個修村口鎮口許行豐是聽府學夫子課上談起過的,說是由於舉人是很有聲望的,不僅可庇護族人,甚至可以影響縣鎮,所以一般舉人牌坊是修在縣或者鎮的入口的,因此聽到大爺爺這話倒是不覺驚訝。
“那最後如何敲定的?”
“自然是修在鎮口,這樣大的榮耀,自然是越多人知道越好。”
“嗯嗯,此時我也不太懂,還得麻煩大爺爺你同鄉長他們交涉商議。”
“這有什麽麻煩的,要是這都是麻煩的話,我巴不得天天有麻煩找上門,哈哈。
對了,我和你爺爺還有叔爺爺剛剛還在說等你迴來了,咋們得開祠堂,將此事記入族譜才是,也好讓後輩瞻仰學習。”
“嗯嗯,這些我都聽大爺爺你的。”
“那行,不過開祠堂前,我也想同大家商議商議,以前沒錢也就罷了,就用的老房子側邊做的祠堂,到底委屈了先祖,但想來先祖體諒也不會怪罪。
而現在咋們幾家眼瞧著都起來了,手頭寬裕了許多,我想著重修祠堂,畢竟這是咋們許氏以後的傳承。”
許薄興這個大哥話音一落,許老頭為首的三個弟弟紛紛應和,他們對於此事是再讚成不過了,家裏現在都不是缺銀錢的,要麽有生意,要麽有功名,自然希望重建祠堂,也讓村裏旁人瞧瞧他們許家真的起來了。
“行,那既然你們沒意見,就該商量商量,這祠堂該如何修,咋們又每家該出多少。”
許行豐瞧著村裏的老爺爺老奶奶喊自己解元老爺,嫩臉一紅,他還真覺得挺別扭的。
“爺爺奶奶們好。”
村裏人可是聽到報子說了,許行豐得了舉人功名,以後就得喊老爺了,不然就是不敬,他們也不知道舉人到底是個什麽功名,反正報子說得了舉人就能當官了。
所以他們就覺得這舉人就是官,那還得了,官呀,和他們泥腿子怎麽一樣,得敬著呀。
之前許行豐得了秀才,村裏的老頭老太太隻覺得自己瞧著長大的孩子出息了,而現在他們是敬。
所以現在聽到等於官的許行豐喊他們爺爺奶奶,他們可謂是覺得被捧到了雲端,臉上笑得褶子全堆出來了。
“好好好,你快迴去吧,你爺爺奶奶早在家盼著你了。”
許行豐笑著同他們告別就讓王熹接著往家裏趕車了。
許行豐走後,大槐樹下更熱鬧了。
“哎喲,行豐可真是有禮貌,當了解元老爺還同咱們老婆子打招唿。”
“要不怎麽說許家家教好呢。”
“你們還記得不,行豐出生那天,就接著下雪,我當時隻覺得瑞雪兆豐年,現在才知道呀,是要出個文曲星了。”
“記得記得,唉,當時誰能想到呀,原來咱們村裏要出大人物了。”
幸好許行豐走了,不然估計都要懷疑自己記憶,不是聽爺爺奶奶當時說連著下了好多天雪,剛停了會,又下,都快成雪災了嗎?
怎麽就突然變成好兆頭了?
“公子,別說村裏老頭老太太眼神還真挺好的,這天都暗下來了,您又坐車廂裏,他們居然還一眼看到了您。”
“這牛車村裏沒幾個,認出來不奇怪。”
終於到了家門口,不管催婚不催婚的,當下許行豐是極激動開心的,頗有衣錦還鄉的激昂。
許家院門大敞,王熹直接將牛車趕了進去,停到旁邊的牛棚。
許行豐視力好,將堂屋的情景瞧了個幹淨。
現在天暗了下來,許家不是個缺錢的,點了蠟燭,許家幾大房的人基本全部都在堂屋裏坐著。
“豐兒迴來了。”
牛車一進來,王氏和柳氏二人哪裏還坐得住,趕緊跑到牛車麵前,而其餘許家族裏的人也都起了身。
“我兒出息了,得了解元。”
“是呀,豐兒可是得了解元,那報子可是說了不僅是舉人,還是舉人裏的頭名。”
“嗯嗯,豐兒確實是出息,我們許家祖宗庇佑呀。”
。。。
許行豐瞧著自家家裏人都滿麵紅光,喜笑顏開,心裏也跟著開懷,他愛功名,但更愛家人,希望能讓他們開心,而現在他做到了。
“好了,豐兒從州城趕迴來肯定累了,估計也沒吃,先進去弄點吃食給他墊墊肚子。”
“對對對,大伯說得對,我們這是高興得昏了頭了,豐兒,快進去坐著,肯定累壞了,餓了,娘去給你做雞絲拌麵去,你等著哈。”
許行豐瞧著自己娘興衝衝地跑去廚房,心裏不由得更加柔軟了,果然隻有在家裏自己才是最放鬆,一直當成孩子被疼愛自己的。
“哼,娘偏心,我和三妹妹也跑了一天了,怎麽沒我們的份?就想著哥哥。”
許清甯明顯是故意撒嬌,想逗家裏樂嗬,她哪裏會妒忌哥哥,巴不得所有人都對哥哥好呢。
“瞎說,還能少了你的不成?我和你娘可是擀了好些麵出來,絕對夠飽。”
“那也是大伯母好,念著我和妹妹。”
萬氏被許清甯這話逗得直笑,這迴侄子得了解元,她在府城得了消息,可是高興壞了,侄子出息家裏才能更好呀,全家可都盼著呢。
許行豐被拉到堂屋裏坐著,又感受了一波來自許家族裏長輩的問候。
許行豐都笑著迴應,大堂裏可謂是其樂融融。
“由於報喜也就咋們本家同你外家,親戚不多,所以報子今天早上就走了,但今天下午縣丞親自送了修解元牌坊的一百兩銀子來了。”
聽到大爺爺許薄興這話,許行豐才想起來得了舉人是有修牌坊的資格的,自己都忘了這事了,但他記得舉人牌坊才三十兩的補貼銀子呀,怎麽送了一百兩,難道是因為解元的緣故?
“嗯嗯,那這解元牌坊可有問清縣丞該如何建,有哪些要求?”
“都問了的,而且縣丞前腳走,鄉長裏長立馬便都來了,一個說是想修在鎮口,一個想讓修在村口。”
這個修村口鎮口許行豐是聽府學夫子課上談起過的,說是由於舉人是很有聲望的,不僅可庇護族人,甚至可以影響縣鎮,所以一般舉人牌坊是修在縣或者鎮的入口的,因此聽到大爺爺這話倒是不覺驚訝。
“那最後如何敲定的?”
“自然是修在鎮口,這樣大的榮耀,自然是越多人知道越好。”
“嗯嗯,此時我也不太懂,還得麻煩大爺爺你同鄉長他們交涉商議。”
“這有什麽麻煩的,要是這都是麻煩的話,我巴不得天天有麻煩找上門,哈哈。
對了,我和你爺爺還有叔爺爺剛剛還在說等你迴來了,咋們得開祠堂,將此事記入族譜才是,也好讓後輩瞻仰學習。”
“嗯嗯,這些我都聽大爺爺你的。”
“那行,不過開祠堂前,我也想同大家商議商議,以前沒錢也就罷了,就用的老房子側邊做的祠堂,到底委屈了先祖,但想來先祖體諒也不會怪罪。
而現在咋們幾家眼瞧著都起來了,手頭寬裕了許多,我想著重修祠堂,畢竟這是咋們許氏以後的傳承。”
許薄興這個大哥話音一落,許老頭為首的三個弟弟紛紛應和,他們對於此事是再讚成不過了,家裏現在都不是缺銀錢的,要麽有生意,要麽有功名,自然希望重建祠堂,也讓村裏旁人瞧瞧他們許家真的起來了。
“行,那既然你們沒意見,就該商量商量,這祠堂該如何修,咋們又每家該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