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堅持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 作者:瘋子在狂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酒的地方就能談事兒,談事的地方必定有酒。酒過三巡,酋長已滿臉醉意,摟著鄭和不斷地說著“朋友”、“兄弟”之類的話,並且還大方的言說隻要是鄭和喜歡的,都可以拿走。
借此機會,鄭和指示手下通知隨船商人,大量收集珍珠,但是並未趁人之危將東西白白拿走,而是支付了一定物品,當然價值肯定不能相比。
這些身外之物隻是順手的事兒罷了,一路上鄭和的商船已經裝了許多奇珍異寶,他的初心還是朱允炆出發時交代的那些作物。
因此,在取得酋長以及當地人的信任後,鄭和派人早早就出去問詢打聽。
果不其然,經過手下的打探,剛上岸時所見到的植物可以食用,不過它的名字並不叫玉米,而是‘棒子’。
鄭和有些失望,不過這樣的失望他已經習以為常了,但他心中對初心的堅定不曾有半分削弱。
這一年多來,不斷有船員因水土不服或自身疾病死去,鄭和也聽到了下麵人的議論聲,他們都期盼返航,都想迴到大明。
鄭和何嚐不想迴去,行萬裏路,閱萬國景,終究還是深愛自己的國家。可他不能返航,因為使命尚未完成。
每每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鄭和總會想起一個人,一個開創曆史的前輩——張騫。
張騫當年淪為階下囚,被匈奴禁錮束縛,長達十餘年之久。節杖上的毛遂早已脫落,但他心中的使命卻愈發堅定,終究完成了大漢皇帝賦予他的任務,開創了絲綢之路,封侯拜將,名垂千古。
張騫孤身一人尚且可以,我大明兵強馬壯,艦隊一眼千裏,難道還能退縮不成?鄭和心中每每想到此,便更加篤定目標,再次航行。
在阿丹逗留了兩日,主要是為了商人們收集珍珠,鄭和準備再次踏上征途。
酋長萬般不舍,不知是對人的不舍還是對酒的依戀,他不停地說著挽留的話。不論是何原因,鄭和都婉拒了。
見留不下這位大明使臣,酋長便同行相送。
本地居民用珍珠交換商品,後來不知聽誰說的,除了珍珠,什麽地下挖出的黃塊(黃金)、狩獵得到的動物皮毛等,隻要是能拿出的,都可以送到明人這裏換物。
一時間本地人紛紛在自己本就無處可藏的茅屋中翻箱倒櫃,覺得可換的東西都拿到岸邊試試,甚至還有人拿著打到的野雞來換。
船隊確實來者不拒,不管珍貴與否,多換些肉類,接下來的航行中也可少受罪不是,再說自己這邊隻要拿出一些玻璃珠子、喝水碗、結實的繩子、鏡子等廉價之物就可換取,何樂而不為呢。
一些士卒,想要拿銀子買人家當地人的珍珠,人家都不賣,就看上那一個破碗,你能怎麽著,有錢花不出啊。
最後,什麽絲巾手絹、洗臉毛巾、穿舊的鞋......都被他們換取了珍貴之物,直看的那些將舊鞋破衣扔進大海的士卒羨慕不已,早知道就留著了。
“你這個東西能吃嗎?就是吃,啊哦啊哦。”有士卒正在對著一個孩子比劃著說道。
“可以吃,你試試。”孩子看懂了士卒的意思,將手中的東西遞給他說道。
此物是金黃色,約摸半尺長的棒子,上麵一粒粒的豆子狀。
士卒試著咬了一口,不料確是硬的,並且沒什麽味道。
隻見士卒皺著眉頭,將棒子還給那黑孩子,說道:“小家夥你還會騙人,這東西咬都咬不動,怎麽能吃,你拿迴去吧。”
孩子雖然聽不懂眼前的明人說什麽,卻可以看出他嫌棄的神色,不高興的低下頭,抱著棒子,悶悶不樂的往迴走。
鄭和此時正跟酋長迎麵走來,不經意間一瞥,看見了孩子手中的東西,頓時瞳孔放大,顧不上酋長在旁邊叭叭,疾步走向孩子。
“你好,你這個東西可以給我看看嗎?”鄭和擋住孩童,伸手指了指棒子說道。
孩子本沒有換取所需之物,有些不快,此時見有明人注意到他的棒子,似乎有意換取,立馬來了精神,將棒子遞給鄭和,並且嘰裏呱啦說了一通,意思是這東西要煮著吃。
鄭和將此物拿在手中仔細觀看,腦中浮現出朱允炆出發時給他的圖,此圖他一直貼身攜帶,急忙掏出對比。
對比之下,手中的東西似乎比圖上的稍小一些,其他並無差別,可不就是朱允炆口中的玉米嗎。
酋長等人在一旁觀看,並未打擾鄭和,他們不知道這位大明使者觀察棒子幹嘛,不過既然人家喜歡,咱們等著就是。
“小兄弟,我拿這個跟你換如何?”鄭和摸了摸全身,沒有什麽錢財,他情急之下摘下隨身攜帶的玉佩,這是朱允炆賞賜給他的。
因為太著急,鄭和都忘了,本地人在意的可不是他的這塊玉佩。再珍貴的裝飾物也比不上一隻能盛水的破碗,沒什麽用。
小黑孩子看了看玉佩,猶豫不決。鄭和見狀立馬反應過來,脫下腳上的長靴,示意交換。
這次黑孩子特別高興,按他原先想的能換個破碗就成,沒想到現在能換得這樣一雙長靴,簡直不要太賺了。
生怕鄭和反悔,那孩子等鄭和剛脫下鞋子,也不嫌天熱捂得臭,拿起就跑。
借此機會,鄭和指示手下通知隨船商人,大量收集珍珠,但是並未趁人之危將東西白白拿走,而是支付了一定物品,當然價值肯定不能相比。
這些身外之物隻是順手的事兒罷了,一路上鄭和的商船已經裝了許多奇珍異寶,他的初心還是朱允炆出發時交代的那些作物。
因此,在取得酋長以及當地人的信任後,鄭和派人早早就出去問詢打聽。
果不其然,經過手下的打探,剛上岸時所見到的植物可以食用,不過它的名字並不叫玉米,而是‘棒子’。
鄭和有些失望,不過這樣的失望他已經習以為常了,但他心中對初心的堅定不曾有半分削弱。
這一年多來,不斷有船員因水土不服或自身疾病死去,鄭和也聽到了下麵人的議論聲,他們都期盼返航,都想迴到大明。
鄭和何嚐不想迴去,行萬裏路,閱萬國景,終究還是深愛自己的國家。可他不能返航,因為使命尚未完成。
每每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鄭和總會想起一個人,一個開創曆史的前輩——張騫。
張騫當年淪為階下囚,被匈奴禁錮束縛,長達十餘年之久。節杖上的毛遂早已脫落,但他心中的使命卻愈發堅定,終究完成了大漢皇帝賦予他的任務,開創了絲綢之路,封侯拜將,名垂千古。
張騫孤身一人尚且可以,我大明兵強馬壯,艦隊一眼千裏,難道還能退縮不成?鄭和心中每每想到此,便更加篤定目標,再次航行。
在阿丹逗留了兩日,主要是為了商人們收集珍珠,鄭和準備再次踏上征途。
酋長萬般不舍,不知是對人的不舍還是對酒的依戀,他不停地說著挽留的話。不論是何原因,鄭和都婉拒了。
見留不下這位大明使臣,酋長便同行相送。
本地居民用珍珠交換商品,後來不知聽誰說的,除了珍珠,什麽地下挖出的黃塊(黃金)、狩獵得到的動物皮毛等,隻要是能拿出的,都可以送到明人這裏換物。
一時間本地人紛紛在自己本就無處可藏的茅屋中翻箱倒櫃,覺得可換的東西都拿到岸邊試試,甚至還有人拿著打到的野雞來換。
船隊確實來者不拒,不管珍貴與否,多換些肉類,接下來的航行中也可少受罪不是,再說自己這邊隻要拿出一些玻璃珠子、喝水碗、結實的繩子、鏡子等廉價之物就可換取,何樂而不為呢。
一些士卒,想要拿銀子買人家當地人的珍珠,人家都不賣,就看上那一個破碗,你能怎麽著,有錢花不出啊。
最後,什麽絲巾手絹、洗臉毛巾、穿舊的鞋......都被他們換取了珍貴之物,直看的那些將舊鞋破衣扔進大海的士卒羨慕不已,早知道就留著了。
“你這個東西能吃嗎?就是吃,啊哦啊哦。”有士卒正在對著一個孩子比劃著說道。
“可以吃,你試試。”孩子看懂了士卒的意思,將手中的東西遞給他說道。
此物是金黃色,約摸半尺長的棒子,上麵一粒粒的豆子狀。
士卒試著咬了一口,不料確是硬的,並且沒什麽味道。
隻見士卒皺著眉頭,將棒子還給那黑孩子,說道:“小家夥你還會騙人,這東西咬都咬不動,怎麽能吃,你拿迴去吧。”
孩子雖然聽不懂眼前的明人說什麽,卻可以看出他嫌棄的神色,不高興的低下頭,抱著棒子,悶悶不樂的往迴走。
鄭和此時正跟酋長迎麵走來,不經意間一瞥,看見了孩子手中的東西,頓時瞳孔放大,顧不上酋長在旁邊叭叭,疾步走向孩子。
“你好,你這個東西可以給我看看嗎?”鄭和擋住孩童,伸手指了指棒子說道。
孩子本沒有換取所需之物,有些不快,此時見有明人注意到他的棒子,似乎有意換取,立馬來了精神,將棒子遞給鄭和,並且嘰裏呱啦說了一通,意思是這東西要煮著吃。
鄭和將此物拿在手中仔細觀看,腦中浮現出朱允炆出發時給他的圖,此圖他一直貼身攜帶,急忙掏出對比。
對比之下,手中的東西似乎比圖上的稍小一些,其他並無差別,可不就是朱允炆口中的玉米嗎。
酋長等人在一旁觀看,並未打擾鄭和,他們不知道這位大明使者觀察棒子幹嘛,不過既然人家喜歡,咱們等著就是。
“小兄弟,我拿這個跟你換如何?”鄭和摸了摸全身,沒有什麽錢財,他情急之下摘下隨身攜帶的玉佩,這是朱允炆賞賜給他的。
因為太著急,鄭和都忘了,本地人在意的可不是他的這塊玉佩。再珍貴的裝飾物也比不上一隻能盛水的破碗,沒什麽用。
小黑孩子看了看玉佩,猶豫不決。鄭和見狀立馬反應過來,脫下腳上的長靴,示意交換。
這次黑孩子特別高興,按他原先想的能換個破碗就成,沒想到現在能換得這樣一雙長靴,簡直不要太賺了。
生怕鄭和反悔,那孩子等鄭和剛脫下鞋子,也不嫌天熱捂得臭,拿起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