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顧侯爺上門
衝喜娘子有異能,被權臣寵上天 作者:無鹽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到在謝家的日子,舒映荷是真的開心:
“你婆婆真的好厲害,她寫的字也很好,還教我讀書識字,娘小時候沒有時間學,現在學這些,好像太笨了。”
“哪裏啊,娘,隻要你肯努力去學,什麽時候開始都不遲的。你看看,現在我也跟著學呢,我這兩個外祖父都是大儒,我可不能落了他們的名頭,所以,我天天都跟著瑾之學呢。”
“娘,你也學起來,在家裏就外祖父教你,到我婆婆那邊玩的話,可以請教謝家外祖父,你不好說,可以請教我婆婆,都行,咱現在的條件比外麵想讀書又讀不了書的人來說,好太多了,大梁皇朝的最好的兩個大儒現在都可以教我們。我們就沒有理由不努力了是吧?”
屏風後的舒太傅終是哈哈笑了出聲來。
以往,他舒家吃飯是食不語的,但現在女兒迴來了,雖說都當了娘了,但在他的眼裏,還是那個小小的,啥都不懂卻粘著自己的女兒。
所以他們說話,舒太傅都沒出聲。
但聽到顧若曦這麽明目張膽的說起占了兩個大儒的便宜的事時,又覺得好笑。
自從家裏出了這些事後,舒太傅是第一次覺得壓在心裏的那些東西,有點舒解。
“曦兒說得對,映荷,你想看什麽書?想學什麽,都行,爹別的不敢說能教你,但教你學識這點,爹相信能做到,而且爹現在有時間。”
舒映荷雖說是在謝家跟著他們看看書,長點學問,但她真的係統的讀書是沒有的。
不過,以後能跟在爹身邊學學,重新讀一下書,也不是不可以。
舒映荷隻淺淺的迴了一聲:
“好。”
聽到舒映荷迴了一聲好,顧侯爺馬上說道:
“舒太傅,可否多教一個學生?很是慚愧,當年我年幼時,調皮不肯學,隻在學院讀了幾年就沒讀書了,現在也知道自己學識淺薄了些。如果……”
這……醉翁之意……
還能有比這更明晃晃的表示麽?
不過,舒太傅怎麽可能收下他來跟女兒一起讀書。
各自的身份還是要擺明啊。
要不是他不要臉的留下來,今天這頓飯都不想留他吃的。
舒太傅馬上沉下聲音說道:
“顧侯爺還是迴你家好好自己研讀吧,我這可不敢收下你。我教導我女,隻因我女此番經曆吃盡了苦頭,卻又落下了學業。教你是為哪般?”
說了,又提了點聲音說道:
“倒是曦兒,你幼年也是沒啟蒙入學,跟著你娘受苦了,若你家事處理好,每日也可來外祖這裏好好學學,外祖自是高興教導你們母女。”
南宮煜卻是怕顧若曦總是往外祖家跑,這樣會很少陪自己了。
於是就出聲道:
“曦兒在家跟著我在學,倒是已自己讀書沒問題了。隻差了點練字上。我有空會教她。不過,有空的時候,我自是會帶著曦兒一起來,向外祖父請教學識。”
舒太傅的話,讓顧侯爺有些急了。
但卻又不敢多說,他是想來蹭課,但重點不是好學,隻是想常來。
但舒太傅又提起了曦兒從小沒讀書的事,這是他養不教,父之過啊。
他無言以對,而且他沒辦法補過。
舒太傅可以重新教女兒,他不能,女兒與他斷了親了的。他家的族譜上都沒有女兒的名字啊。
顧侯爺的內心,現在是冰涼冰涼的。
吃了飯,他連再坐著喝杯茶的資格都沒有,直接被舒太傅給請出去了。
他知道,以後他還想見到舒映荷的話,太難了。
顧侯爺的神情灰敗的走出了舒家,連自家的馬車等在外麵他都不想上,隻一臉生無可戀的樣子慢慢的走了迴去。
引得有些人就傳開了。
“顧侯爺怕是在舒家討了個沒趣吧?他曾那親對舒太傅的女兒,現在怕是報應來了。”
“可是舒家怎麽還留了他吃了晚飯呢?留了吃飯還這樣的樣子出來,嘖嘖嘖,怕是沒討得好。”
“你就知道是留他吃了晚飯?不會是跪著認錯去了吧?顧家現在什麽靠山都沒有,舒太傅認迴了女兒,舒太傅那邊的三王妃,能容忍妹妹當年受的那些苦?”
“唉,也是顧侯爺當年太過隨意風流了。這就是風流惹的禍啊。”
“……”
各種謠言在顧侯爺身後說起,他不是沒聽到,但他心裏頭現在難受得緊。
因為舒太傅在吃了飯後直接說道:
“你今天的來意,我們收到了,但你以後也別來了。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我與女兒還能相見,也算是在你顧家活了下來。更多的糾葛,老夫就不與你計較了。”
“如今,映荷有爹娘,有女兒女婿,有姐妹,自是會有人照顧她的到老的。顧侯爺有顧侯爺的家,別再來壞了我女兒名聲。”
顧侯爺的心,涼到了底。
他一路如行屍走肉的走著迴去,讓跟著來的護衛和小廝都隻能跟在他的身後,他們不知道侯爺是不是被罵了還是被打了。怎麽會這麽沒有精氣神?
顧若曦在看到顧侯走了後,母親還是悄悄的看了又看,心下也是歎息。
但有些事,不能這樣下去啊。顧侯爺有自己的妻子,不管如何,自是不可能讓母親去做妾或是做他的外室。
這一關,顧若曦這裏都過不了。
可是,又看看年輕還貌美且單純的母親,她的人生,難道後半生都隻能這樣獨身過一輩子?
她與婆婆不一樣,婆婆是個有心胸有想法的女子。
顧若曦也沒留太久,陪著外祖母和母親消消食後,就和南宮煜先迴侯府去了。
迴到家裏,青衣來報,才知道外麵在傳著顧侯爺去舒家討了罵的事。
南宮煜挑了挑眉,倒是沒有去說什麽,傳就傳吧。反正顧侯爺不該被罵嗎?
最少,南宮煜覺得顧侯爺還有點擔當,而自己家的這位侯爺,好像都沒有去好好討過罵!
清秋送過來一張請柬,果然是顧尚書家的宴會,還是有請南宮煜和顧若曦參加了。
“你婆婆真的好厲害,她寫的字也很好,還教我讀書識字,娘小時候沒有時間學,現在學這些,好像太笨了。”
“哪裏啊,娘,隻要你肯努力去學,什麽時候開始都不遲的。你看看,現在我也跟著學呢,我這兩個外祖父都是大儒,我可不能落了他們的名頭,所以,我天天都跟著瑾之學呢。”
“娘,你也學起來,在家裏就外祖父教你,到我婆婆那邊玩的話,可以請教謝家外祖父,你不好說,可以請教我婆婆,都行,咱現在的條件比外麵想讀書又讀不了書的人來說,好太多了,大梁皇朝的最好的兩個大儒現在都可以教我們。我們就沒有理由不努力了是吧?”
屏風後的舒太傅終是哈哈笑了出聲來。
以往,他舒家吃飯是食不語的,但現在女兒迴來了,雖說都當了娘了,但在他的眼裏,還是那個小小的,啥都不懂卻粘著自己的女兒。
所以他們說話,舒太傅都沒出聲。
但聽到顧若曦這麽明目張膽的說起占了兩個大儒的便宜的事時,又覺得好笑。
自從家裏出了這些事後,舒太傅是第一次覺得壓在心裏的那些東西,有點舒解。
“曦兒說得對,映荷,你想看什麽書?想學什麽,都行,爹別的不敢說能教你,但教你學識這點,爹相信能做到,而且爹現在有時間。”
舒映荷雖說是在謝家跟著他們看看書,長點學問,但她真的係統的讀書是沒有的。
不過,以後能跟在爹身邊學學,重新讀一下書,也不是不可以。
舒映荷隻淺淺的迴了一聲:
“好。”
聽到舒映荷迴了一聲好,顧侯爺馬上說道:
“舒太傅,可否多教一個學生?很是慚愧,當年我年幼時,調皮不肯學,隻在學院讀了幾年就沒讀書了,現在也知道自己學識淺薄了些。如果……”
這……醉翁之意……
還能有比這更明晃晃的表示麽?
不過,舒太傅怎麽可能收下他來跟女兒一起讀書。
各自的身份還是要擺明啊。
要不是他不要臉的留下來,今天這頓飯都不想留他吃的。
舒太傅馬上沉下聲音說道:
“顧侯爺還是迴你家好好自己研讀吧,我這可不敢收下你。我教導我女,隻因我女此番經曆吃盡了苦頭,卻又落下了學業。教你是為哪般?”
說了,又提了點聲音說道:
“倒是曦兒,你幼年也是沒啟蒙入學,跟著你娘受苦了,若你家事處理好,每日也可來外祖這裏好好學學,外祖自是高興教導你們母女。”
南宮煜卻是怕顧若曦總是往外祖家跑,這樣會很少陪自己了。
於是就出聲道:
“曦兒在家跟著我在學,倒是已自己讀書沒問題了。隻差了點練字上。我有空會教她。不過,有空的時候,我自是會帶著曦兒一起來,向外祖父請教學識。”
舒太傅的話,讓顧侯爺有些急了。
但卻又不敢多說,他是想來蹭課,但重點不是好學,隻是想常來。
但舒太傅又提起了曦兒從小沒讀書的事,這是他養不教,父之過啊。
他無言以對,而且他沒辦法補過。
舒太傅可以重新教女兒,他不能,女兒與他斷了親了的。他家的族譜上都沒有女兒的名字啊。
顧侯爺的內心,現在是冰涼冰涼的。
吃了飯,他連再坐著喝杯茶的資格都沒有,直接被舒太傅給請出去了。
他知道,以後他還想見到舒映荷的話,太難了。
顧侯爺的神情灰敗的走出了舒家,連自家的馬車等在外麵他都不想上,隻一臉生無可戀的樣子慢慢的走了迴去。
引得有些人就傳開了。
“顧侯爺怕是在舒家討了個沒趣吧?他曾那親對舒太傅的女兒,現在怕是報應來了。”
“可是舒家怎麽還留了他吃了晚飯呢?留了吃飯還這樣的樣子出來,嘖嘖嘖,怕是沒討得好。”
“你就知道是留他吃了晚飯?不會是跪著認錯去了吧?顧家現在什麽靠山都沒有,舒太傅認迴了女兒,舒太傅那邊的三王妃,能容忍妹妹當年受的那些苦?”
“唉,也是顧侯爺當年太過隨意風流了。這就是風流惹的禍啊。”
“……”
各種謠言在顧侯爺身後說起,他不是沒聽到,但他心裏頭現在難受得緊。
因為舒太傅在吃了飯後直接說道:
“你今天的來意,我們收到了,但你以後也別來了。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我與女兒還能相見,也算是在你顧家活了下來。更多的糾葛,老夫就不與你計較了。”
“如今,映荷有爹娘,有女兒女婿,有姐妹,自是會有人照顧她的到老的。顧侯爺有顧侯爺的家,別再來壞了我女兒名聲。”
顧侯爺的心,涼到了底。
他一路如行屍走肉的走著迴去,讓跟著來的護衛和小廝都隻能跟在他的身後,他們不知道侯爺是不是被罵了還是被打了。怎麽會這麽沒有精氣神?
顧若曦在看到顧侯走了後,母親還是悄悄的看了又看,心下也是歎息。
但有些事,不能這樣下去啊。顧侯爺有自己的妻子,不管如何,自是不可能讓母親去做妾或是做他的外室。
這一關,顧若曦這裏都過不了。
可是,又看看年輕還貌美且單純的母親,她的人生,難道後半生都隻能這樣獨身過一輩子?
她與婆婆不一樣,婆婆是個有心胸有想法的女子。
顧若曦也沒留太久,陪著外祖母和母親消消食後,就和南宮煜先迴侯府去了。
迴到家裏,青衣來報,才知道外麵在傳著顧侯爺去舒家討了罵的事。
南宮煜挑了挑眉,倒是沒有去說什麽,傳就傳吧。反正顧侯爺不該被罵嗎?
最少,南宮煜覺得顧侯爺還有點擔當,而自己家的這位侯爺,好像都沒有去好好討過罵!
清秋送過來一張請柬,果然是顧尚書家的宴會,還是有請南宮煜和顧若曦參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