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皇上的猜測
衝喜娘子有異能,被權臣寵上天 作者:無鹽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有南宮煜這邊的特殊的渠道送信,皇上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十分的震驚。
他是真的不知道還有一支軍隊藏在這邊深山裏。上萬人的軍隊啊,一直就藏了起來。
而且先皇臨死之前,也沒有和他講過。
得到這個消息,他的眼神閃了又閃,但最後,還是緊緊的握住了拳頭。
身邊的王公公是同樣知道了這個消息後驚呆了。
南宮煜這次請旨出京,本來是去帶秦世子迴京的。現在秦世子不見了。他倒是另走了一條路,卻給自己帶迴來了這麽大的一個消息。
而且從傳迴來的消息中得知,要不是他們跟過去,這些人就成了七王爺的人了。
王公公是他身邊的禁衛統領,有些事,自然也有他的發言權:
“皇上,請怒奴才多嘴,皇上看這隱藏起來的軍隊,果真是當年得了聖旨隱的麽?我們這邊沒有查到任何留下的記錄。”
每一道聖旨,都會在宮中留有記錄的,如果按這麽說,這是先帝十幾年前就留下的,那也肯定是有記錄的啊。
皇帝看了王公公一眼,王公公又道:
“如果不是南宮家交出了兵權和撤了世子之位,奴才都要懷疑這是不是南宮家養的兵?”
王公公所說的,皇上一樣的是這樣懷疑的,隻是他不能說出口。
他相信南宮煜。
皇帝沉思了一下說道:
“王公公,這事,就由你帶人去走一趟。”
王公公猶豫了一下說道:
“皇上,南宮大人離京了,奴才也離京了,你這邊?”
皇帝身邊能得信任的人沒幾個,而且現在七王爺的事還沒個定論,還不知道人在哪裏。隨時都可能是潛在的危險啊。
皇帝沉思了一下說道:
“那你走之前先幫我傳個旨,請三王府世子入宮侍駕。另外,你去那邊的時候,把寧郡王帶上。”
王公公這才點了點頭,行了禮退了出去。
而梁軒文看到來宣旨的王公公時有些詫異,聽說讓自己入宮侍駕,他也很意外,不是讓他去做族長了麽?自己還準備這元宵節一過就走呢。
不過,聖旨不可違,還是得收拾一下,然後帶著一個小廝一個包袱就進了宮。
而進宮後,他才看到了傳來的那個信,與皇帝同樣驚訝一下後說道:
“這事我還真的知道。”
皇帝眼神一頓:
“你如何得知的?”
梁軒文笑一下說道:
“你也知道,我是從小跟在先皇身邊長大的。他有時批閱奏折,我也陪在一邊聽著。當初藏起這支軍隊的事,是南宮侯爺提議的。”
皇帝瞪大了眼睛。
“你應該知道,先皇登基時,蠻苗的大巫出來見過先皇吧?”
梁軒文說著,皇帝點點頭,那是有記錄以來,蠻苗的最後一次出來。後來就進了深山沒有再出來了。
梁軒文苦笑一下說道:
“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麽聯係起來的,但我知道,應該是因為當年的大巫出來,所以帶了一些人出來,但他們的人沒有迴去完,所以,才有了我中蠱這麽多年。”
皇帝也是上次才知道,梁軒文不是娘胎裏的病,而是從小就中了蠱。
也許,就是因為這個,所以,先皇才留他在身邊照顧著。
而且這人,還與後宮中有了聯係。也不知道是為什麽,隻動了梁軒文。
梁軒文又說道:
“而後,先皇把斬刈手交給了軒成,你看軒成是一天一天的到處玩樂,但他的人一直在暗中查找那些留下來的養蠱人。”
“這是先皇給的遺命。”
“那時,最得先皇信任的,就是南宮家的老侯爺。所以,他才和老侯爺商量,要怎麽破蠻苗。如果蠻苗的人一直藏著給我們京城中的人用蠱,我們是都防不勝防的。”
“所以,當年南宮侯爺守南疆時,他們不敢動,而後,老侯爺老了,現在的侯爺又不堪大用。守成都做不到很好。”
“為此,老侯爺才留了一隻兵馬在那邊,他們的作用,隻有一個,不是殺苗人,而是隻要苗人大量的出來,他們就以死進苗疆。”
“隻是不知道為什麽,這些年,苗疆沒有動靜,而這些人一直是南宮侯爺在養著。而後,我就不知道了,我還以為這事被先皇傳給了你。”
皇帝沉思著,梁軒文又說道:
“南宮家老侯爺怕是到死也沒把這事傳下來。如此看來,南宮煜倒是自己查出來了。”
皇帝點點頭道:
“現在秦世子被七王爺的人帶走了。”
梁軒文搖頭道:
“這倒不足為懼,隻是,西邊城那邊,應該另派一位將軍了。”
皇帝有些皺眉,說實話,他手上沒有幾個可用的將軍,現在看來,自己還是反應太慢了。要是秦國公直接發難,說不定,自己還要好好應付才能應付得過去,但沒想到,秦國公選擇了身死。
而且據傳迴來的人說,當時秦世子也不是有意被帶走的,是實實的反抗,然後被帶走了的。
但他被帶走的事,禁衛頭領迴來說時皺起了眉頭:
“當時明明南宮大人都看著,還有他的暗衛,但他們沒有動手。”
抓迴來的兩個人也沒什麽用,倒是審的時候,不小心人就死了。
現在就是找不到七皇子的下落。
梁軒文倒是想了一下說道:
“皇上,南邊現在有南宮煜在查。那麽,你何不派人查查北地,七王爺不是才從北地迴來,他在那邊呆了兩三個月呢。”
皇帝心下一動,招手叫來了禁衛軍,吩咐了一番後,有幾個禁衛便衣出了京城前往北地。
南宮煜在這裏等了四天,終於是等來了王公公和寧郡王。
他們這次來,是大張旗鼓的來的,所以,南宮煜也沒避著,直接把人帶到了這個小客棧來。
然後當著他們的麵,把這裏的暗道這些事,都說了一下,並且,也展示了那個小小的聖旨。
王公公見多了宮中的聖旨,一看這麽小,近看果然是真的。還真的是先皇的聖旨。
確定這事後,他們再從另一個鄉鎮征了兩條船過來,然後他們再一次乘船進入了山林裏。
他是真的不知道還有一支軍隊藏在這邊深山裏。上萬人的軍隊啊,一直就藏了起來。
而且先皇臨死之前,也沒有和他講過。
得到這個消息,他的眼神閃了又閃,但最後,還是緊緊的握住了拳頭。
身邊的王公公是同樣知道了這個消息後驚呆了。
南宮煜這次請旨出京,本來是去帶秦世子迴京的。現在秦世子不見了。他倒是另走了一條路,卻給自己帶迴來了這麽大的一個消息。
而且從傳迴來的消息中得知,要不是他們跟過去,這些人就成了七王爺的人了。
王公公是他身邊的禁衛統領,有些事,自然也有他的發言權:
“皇上,請怒奴才多嘴,皇上看這隱藏起來的軍隊,果真是當年得了聖旨隱的麽?我們這邊沒有查到任何留下的記錄。”
每一道聖旨,都會在宮中留有記錄的,如果按這麽說,這是先帝十幾年前就留下的,那也肯定是有記錄的啊。
皇帝看了王公公一眼,王公公又道:
“如果不是南宮家交出了兵權和撤了世子之位,奴才都要懷疑這是不是南宮家養的兵?”
王公公所說的,皇上一樣的是這樣懷疑的,隻是他不能說出口。
他相信南宮煜。
皇帝沉思了一下說道:
“王公公,這事,就由你帶人去走一趟。”
王公公猶豫了一下說道:
“皇上,南宮大人離京了,奴才也離京了,你這邊?”
皇帝身邊能得信任的人沒幾個,而且現在七王爺的事還沒個定論,還不知道人在哪裏。隨時都可能是潛在的危險啊。
皇帝沉思了一下說道:
“那你走之前先幫我傳個旨,請三王府世子入宮侍駕。另外,你去那邊的時候,把寧郡王帶上。”
王公公這才點了點頭,行了禮退了出去。
而梁軒文看到來宣旨的王公公時有些詫異,聽說讓自己入宮侍駕,他也很意外,不是讓他去做族長了麽?自己還準備這元宵節一過就走呢。
不過,聖旨不可違,還是得收拾一下,然後帶著一個小廝一個包袱就進了宮。
而進宮後,他才看到了傳來的那個信,與皇帝同樣驚訝一下後說道:
“這事我還真的知道。”
皇帝眼神一頓:
“你如何得知的?”
梁軒文笑一下說道:
“你也知道,我是從小跟在先皇身邊長大的。他有時批閱奏折,我也陪在一邊聽著。當初藏起這支軍隊的事,是南宮侯爺提議的。”
皇帝瞪大了眼睛。
“你應該知道,先皇登基時,蠻苗的大巫出來見過先皇吧?”
梁軒文說著,皇帝點點頭,那是有記錄以來,蠻苗的最後一次出來。後來就進了深山沒有再出來了。
梁軒文苦笑一下說道:
“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麽聯係起來的,但我知道,應該是因為當年的大巫出來,所以帶了一些人出來,但他們的人沒有迴去完,所以,才有了我中蠱這麽多年。”
皇帝也是上次才知道,梁軒文不是娘胎裏的病,而是從小就中了蠱。
也許,就是因為這個,所以,先皇才留他在身邊照顧著。
而且這人,還與後宮中有了聯係。也不知道是為什麽,隻動了梁軒文。
梁軒文又說道:
“而後,先皇把斬刈手交給了軒成,你看軒成是一天一天的到處玩樂,但他的人一直在暗中查找那些留下來的養蠱人。”
“這是先皇給的遺命。”
“那時,最得先皇信任的,就是南宮家的老侯爺。所以,他才和老侯爺商量,要怎麽破蠻苗。如果蠻苗的人一直藏著給我們京城中的人用蠱,我們是都防不勝防的。”
“所以,當年南宮侯爺守南疆時,他們不敢動,而後,老侯爺老了,現在的侯爺又不堪大用。守成都做不到很好。”
“為此,老侯爺才留了一隻兵馬在那邊,他們的作用,隻有一個,不是殺苗人,而是隻要苗人大量的出來,他們就以死進苗疆。”
“隻是不知道為什麽,這些年,苗疆沒有動靜,而這些人一直是南宮侯爺在養著。而後,我就不知道了,我還以為這事被先皇傳給了你。”
皇帝沉思著,梁軒文又說道:
“南宮家老侯爺怕是到死也沒把這事傳下來。如此看來,南宮煜倒是自己查出來了。”
皇帝點點頭道:
“現在秦世子被七王爺的人帶走了。”
梁軒文搖頭道:
“這倒不足為懼,隻是,西邊城那邊,應該另派一位將軍了。”
皇帝有些皺眉,說實話,他手上沒有幾個可用的將軍,現在看來,自己還是反應太慢了。要是秦國公直接發難,說不定,自己還要好好應付才能應付得過去,但沒想到,秦國公選擇了身死。
而且據傳迴來的人說,當時秦世子也不是有意被帶走的,是實實的反抗,然後被帶走了的。
但他被帶走的事,禁衛頭領迴來說時皺起了眉頭:
“當時明明南宮大人都看著,還有他的暗衛,但他們沒有動手。”
抓迴來的兩個人也沒什麽用,倒是審的時候,不小心人就死了。
現在就是找不到七皇子的下落。
梁軒文倒是想了一下說道:
“皇上,南邊現在有南宮煜在查。那麽,你何不派人查查北地,七王爺不是才從北地迴來,他在那邊呆了兩三個月呢。”
皇帝心下一動,招手叫來了禁衛軍,吩咐了一番後,有幾個禁衛便衣出了京城前往北地。
南宮煜在這裏等了四天,終於是等來了王公公和寧郡王。
他們這次來,是大張旗鼓的來的,所以,南宮煜也沒避著,直接把人帶到了這個小客棧來。
然後當著他們的麵,把這裏的暗道這些事,都說了一下,並且,也展示了那個小小的聖旨。
王公公見多了宮中的聖旨,一看這麽小,近看果然是真的。還真的是先皇的聖旨。
確定這事後,他們再從另一個鄉鎮征了兩條船過來,然後他們再一次乘船進入了山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