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俺們算勝了嗎?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戰爭,沒有那麽多的花活。
所謂計謀,不需要多高端,隻要別人意想不到,那大概就能占到便宜。
最起碼能打別人一個出其不意。
比如西夏的這波操作,別說劉錡了,就是誰也沒想到。
真真的就像是,你鬥地主,第一張走了一張單張五,然後人家哢的一下,王炸出來了。
這誰能想到?!
打馬過來的過程中,劉錡麵沉如水。
劉錡跟盧俊義聊過,關於具裝鐵騎的問題。
盧俊義原話大概是這麽說的:
“最開始統領虎豹騎的時候,總感覺鋼鐵洪流一般,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天下之大,哪裏去不得!”
“後來仗打了幾迴,就發現具裝鐵騎很麻煩,正麵衝擊很強,但是限製很大,不僅是地形必須是平原,而且路上連灌木都不能有;衝鋒距離還不能長,這就必須臨陣披甲,衝擊的距離有限,提前披甲,戰鬥持續的更短;再有就是對手還得配合,若是陷陣營那種精銳,結陣完成,虎豹騎能衝個兩敗俱傷就不錯了。”
“虎豹騎,對戰場地形,對天氣,甚至對對手要求都很高。”
“但是一旦條件達成,具裝鐵騎又能打出天方夜譚的成績,比如什麽幾百破幾萬,幾千破十萬什麽的。”
“所以具裝鐵騎,最好的用法,是在大規模正麵作戰的時候,一次性投入,然後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一擊。”
“因為具裝鐵騎隻有一擊之力···”
而如今西夏的具裝鐵騎,應該是隻有鐵鷂子一部的。
劉錡來到那一處戰場的時候,一溜排開的是戰死士卒的屍體。
“牛誌兵?”劉錡看著眼前的中年漢子,輕聲問道,有點不確定。
臉上有傷,簡單包紮了,看不真切。
“大帥,是俺~”牛二的聲音有些沙啞。
“傷亡如何?”劉錡問道,大略數了一下,應該有四百多陣亡,但是既然領隊的隊將還活著,那就要由隊將匯報情況。
“正卒陣亡···陣亡二百三十三,重傷二十六,輕傷三十二;輔兵陣亡一百八十二,重傷二十二,輕傷四十七,失蹤···失蹤9人~”牛二道。
劉錡沉默。
牛二所領這一部,是標準的三百人部,輔兵也是三百整數。
正卒還有九個完好的,輔兵還有···還有四十。
“斬獲呢?”劉錡繼續問道。
“西夏撞令郎三百二十,具裝鐵騎八十,是我部斬獲,楊政將軍領第六營與其交戰,斬獲具裝鐵騎六十二,戰損七十二。”牛二迴道。
“失蹤的九人,是失蹤,還是臨陣潰逃?”劉錡繼續問道。
“戰場混亂,我···俺看不清。”牛二道。
劉錡沉默,牛二也沉默。
如果是接陣潰散,依照軍令當斬;
若是力戰之後,不敵潰逃,又是輔兵,當除軍籍。
這便是齊國軍紀,嚴厲的不近人情。
“今日之戰,是我考慮不周,我會上疏請罪。”劉錡道,潰逃的輔兵,後麵再說。
這個時候,不是較真的時候。
上麵,是後軍都統製和隊將,戰爭結束,例行公事。
劉錡還需要繼續問,尤其眼前這個隊將,劉錡印象深刻,有些事情,還是要問清楚的。
“可能確認是鐵鷂子?”劉錡問道。
“人馬具甲,無鐵索相連,精壯,黝黑,禿瓢,黨項族精銳騎兵,悍不畏死,軍陣、武技都是一等,百戰精銳。”牛二道。
我沒見過鐵鷂子,不知道是不是,隻能說出我見到的情況。
“是鐵鷂子。”劉錡身邊親衛頭領劉宗道。
“元帥與西夏接觸少些,末將曾於戰場上見過,鐵鷂子的甲胄和一般具裝騎兵不同。”劉宗道,甲胄隻是一方麵。
實際上西夏麵積不大,人口不多,能披甲的鐵騎,就隻有鐵鷂子一支,如果這支具裝騎兵不是臨時湊數的,就隻能是鐵鷂子。
這也是西夏立國百年,一直都存在的唯一一支精銳具裝騎兵。
牛二並不太關心是不是鐵鷂子,因為從梁山時期開始,軍隊計算的時候,都是不太計對麵到底是什麽部隊的,現在有更重要的問題~
“此戰,我們···我們勝了嗎?”牛二問道。
語氣終於有了些波動,帶著忐忑,甚至懇求。
劉錡沉默,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按照戰損來說,應該算是敗了,如果按照作戰任務算,誘敵成了,糧草運送失敗了···
“此戰兩敗俱傷,一戰勝敗,無關大局,西夏終歸要滅國的。”劉宗勸道。
“一戰勝負對大帥並不太重要,對俺也不算啥,俺也不是沒吃過虧的,隻是對···對小石子和六兒他們···對他們很重要。”牛二道。
小石子死了。
牛六死了。
牛誌強也死了···
“牛二哥,若是···要不休個長假吧。”劉錡道。
牛二的狀態不對,很不對。
有些人活著,可是和死了差不多,就像現在的牛二。
“不休了,休長假就得迴家,俺現在不想迴家。”牛二看了看劉錡,說道:“陛下以前跟俺們閑聊的時候,曾經說過楚霸王的故事。他說楚霸王不過河到江東,不是不能,是不敢,那時候俺不太明白。”
牛二轉低頭看草,低聲道:“現在俺明白了,若是迴家他們問俺,問俺你一塊出去的兄弟呢?俺也不知道咋迴話,倒是不如死了幹淨。”
“戰爭,總是要死人的。”劉錡道。
劉錡心中也是憋的難受,這就是共情能力太強的毛病,對牛誌兵的痛苦,他能感同身受。
“牛二哥,征戰多年,此番又受傷,轉任地方如何?”劉錡又一次提議道。
善後的工作有很多,劉錡也很忙,事情很多,但劉錡覺得眼前的事情更重要。
牛誌兵現在的狀態,不一定適合領兵,不是他會出問題,而是對他來說,太殘忍了。
“大帥莫要多愁善感,跟陛下可以學些別的,別學他那麽擰巴,情深不壽。”牛二說完,看了眼劉宗。
劉宗看了眼劉錡,後者沒有表示,劉宗懂了,轉身帶護衛退下。
此處屍橫遍野的戰場上,也就隻有倆人在了。
“俺身上還兼著些其他事,不好退下來的,也不想退。”牛二道。
“牛二哥,不妨事的。”劉錡搖搖頭。
“大帥既然喊俺一聲哥,便是沒把俺當下苦人。”牛二勉力扯了扯嘴角,笑不出來,就算了。
“大帥出身將門,不知道有沒有挨過餓,俺餓過,真的不敢經曆第二次。”
“俺是家中老二,大哥餓死了,四哥(四弟)發燒沒了,俺爹沒錢,家裏也沒田,生病,俺···俺爹也沒想著治,生死有命。”
“所以恁可能不太明白,陛下對俺們這樣的人,到底是什麽樣的恩德。”
“陛下想我們活的像個人,俺們現在也活的像個人,心裏念著陛下的好,俺自然不能退的。”
“咱們現在軍伍實際是比當初要差些的,俺不太懂人心,隻是感覺,就是有了錢糧,吃了飽飯,就沒那麽肯拚命了。”
“這打西夏,就有些兄弟不理解,總覺得西夏也沒啥好東西,打他們幹嘛~”
“俺也不是很懂,不過俺知道陛下懂,陛下既然想做這事,自然有陛下的道理,俺得幫著陛下把這事幹成。”
“今日他們都是好樣的,戰到了一兵一卒,沒丟人。”
“可是俺覺著,有些不把握,今天就差一點,真的就差一點,要是俺不在,俺真的不放心。”
“一場勝敗,無關大局,可是不能開那個口子,不能開的。”
“這口氣不能泄了的。”
牛二說的有點亂,但是劉錡很懂。
梁山百戰百勝,所以齊國也必須百戰百勝。
百戰百勝是形容詞,不是真的沒有戰敗過,若是硬實力不足,打不過,那非戰之罪。
比如三百正經步兵和三百輔兵,遇到了人家四百撞令郎和二百鐵鷂子,打不過就是打不過。
但是如果是潰敗,甚至是沒有血戰之後的潰敗,那就是另外一個事了。
這就是牛二口中的那口氣。
齊國軍隊強,是因為有很多老兵,這些老兵,才是支持這支部隊“百戰百勝”的根本。
他們有一天會退場,或是戰死,或是離開,但是有他們在的一天,那這支軍隊,就是有靈魂的軍隊。
從王燁那裏開始傳承來的靈魂···
他們也在把那靈魂在往後來者身上傳遞,薪火相傳~
所謂計謀,不需要多高端,隻要別人意想不到,那大概就能占到便宜。
最起碼能打別人一個出其不意。
比如西夏的這波操作,別說劉錡了,就是誰也沒想到。
真真的就像是,你鬥地主,第一張走了一張單張五,然後人家哢的一下,王炸出來了。
這誰能想到?!
打馬過來的過程中,劉錡麵沉如水。
劉錡跟盧俊義聊過,關於具裝鐵騎的問題。
盧俊義原話大概是這麽說的:
“最開始統領虎豹騎的時候,總感覺鋼鐵洪流一般,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天下之大,哪裏去不得!”
“後來仗打了幾迴,就發現具裝鐵騎很麻煩,正麵衝擊很強,但是限製很大,不僅是地形必須是平原,而且路上連灌木都不能有;衝鋒距離還不能長,這就必須臨陣披甲,衝擊的距離有限,提前披甲,戰鬥持續的更短;再有就是對手還得配合,若是陷陣營那種精銳,結陣完成,虎豹騎能衝個兩敗俱傷就不錯了。”
“虎豹騎,對戰場地形,對天氣,甚至對對手要求都很高。”
“但是一旦條件達成,具裝鐵騎又能打出天方夜譚的成績,比如什麽幾百破幾萬,幾千破十萬什麽的。”
“所以具裝鐵騎,最好的用法,是在大規模正麵作戰的時候,一次性投入,然後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一擊。”
“因為具裝鐵騎隻有一擊之力···”
而如今西夏的具裝鐵騎,應該是隻有鐵鷂子一部的。
劉錡來到那一處戰場的時候,一溜排開的是戰死士卒的屍體。
“牛誌兵?”劉錡看著眼前的中年漢子,輕聲問道,有點不確定。
臉上有傷,簡單包紮了,看不真切。
“大帥,是俺~”牛二的聲音有些沙啞。
“傷亡如何?”劉錡問道,大略數了一下,應該有四百多陣亡,但是既然領隊的隊將還活著,那就要由隊將匯報情況。
“正卒陣亡···陣亡二百三十三,重傷二十六,輕傷三十二;輔兵陣亡一百八十二,重傷二十二,輕傷四十七,失蹤···失蹤9人~”牛二道。
劉錡沉默。
牛二所領這一部,是標準的三百人部,輔兵也是三百整數。
正卒還有九個完好的,輔兵還有···還有四十。
“斬獲呢?”劉錡繼續問道。
“西夏撞令郎三百二十,具裝鐵騎八十,是我部斬獲,楊政將軍領第六營與其交戰,斬獲具裝鐵騎六十二,戰損七十二。”牛二迴道。
“失蹤的九人,是失蹤,還是臨陣潰逃?”劉錡繼續問道。
“戰場混亂,我···俺看不清。”牛二道。
劉錡沉默,牛二也沉默。
如果是接陣潰散,依照軍令當斬;
若是力戰之後,不敵潰逃,又是輔兵,當除軍籍。
這便是齊國軍紀,嚴厲的不近人情。
“今日之戰,是我考慮不周,我會上疏請罪。”劉錡道,潰逃的輔兵,後麵再說。
這個時候,不是較真的時候。
上麵,是後軍都統製和隊將,戰爭結束,例行公事。
劉錡還需要繼續問,尤其眼前這個隊將,劉錡印象深刻,有些事情,還是要問清楚的。
“可能確認是鐵鷂子?”劉錡問道。
“人馬具甲,無鐵索相連,精壯,黝黑,禿瓢,黨項族精銳騎兵,悍不畏死,軍陣、武技都是一等,百戰精銳。”牛二道。
我沒見過鐵鷂子,不知道是不是,隻能說出我見到的情況。
“是鐵鷂子。”劉錡身邊親衛頭領劉宗道。
“元帥與西夏接觸少些,末將曾於戰場上見過,鐵鷂子的甲胄和一般具裝騎兵不同。”劉宗道,甲胄隻是一方麵。
實際上西夏麵積不大,人口不多,能披甲的鐵騎,就隻有鐵鷂子一支,如果這支具裝騎兵不是臨時湊數的,就隻能是鐵鷂子。
這也是西夏立國百年,一直都存在的唯一一支精銳具裝騎兵。
牛二並不太關心是不是鐵鷂子,因為從梁山時期開始,軍隊計算的時候,都是不太計對麵到底是什麽部隊的,現在有更重要的問題~
“此戰,我們···我們勝了嗎?”牛二問道。
語氣終於有了些波動,帶著忐忑,甚至懇求。
劉錡沉默,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按照戰損來說,應該算是敗了,如果按照作戰任務算,誘敵成了,糧草運送失敗了···
“此戰兩敗俱傷,一戰勝敗,無關大局,西夏終歸要滅國的。”劉宗勸道。
“一戰勝負對大帥並不太重要,對俺也不算啥,俺也不是沒吃過虧的,隻是對···對小石子和六兒他們···對他們很重要。”牛二道。
小石子死了。
牛六死了。
牛誌強也死了···
“牛二哥,若是···要不休個長假吧。”劉錡道。
牛二的狀態不對,很不對。
有些人活著,可是和死了差不多,就像現在的牛二。
“不休了,休長假就得迴家,俺現在不想迴家。”牛二看了看劉錡,說道:“陛下以前跟俺們閑聊的時候,曾經說過楚霸王的故事。他說楚霸王不過河到江東,不是不能,是不敢,那時候俺不太明白。”
牛二轉低頭看草,低聲道:“現在俺明白了,若是迴家他們問俺,問俺你一塊出去的兄弟呢?俺也不知道咋迴話,倒是不如死了幹淨。”
“戰爭,總是要死人的。”劉錡道。
劉錡心中也是憋的難受,這就是共情能力太強的毛病,對牛誌兵的痛苦,他能感同身受。
“牛二哥,征戰多年,此番又受傷,轉任地方如何?”劉錡又一次提議道。
善後的工作有很多,劉錡也很忙,事情很多,但劉錡覺得眼前的事情更重要。
牛誌兵現在的狀態,不一定適合領兵,不是他會出問題,而是對他來說,太殘忍了。
“大帥莫要多愁善感,跟陛下可以學些別的,別學他那麽擰巴,情深不壽。”牛二說完,看了眼劉宗。
劉宗看了眼劉錡,後者沒有表示,劉宗懂了,轉身帶護衛退下。
此處屍橫遍野的戰場上,也就隻有倆人在了。
“俺身上還兼著些其他事,不好退下來的,也不想退。”牛二道。
“牛二哥,不妨事的。”劉錡搖搖頭。
“大帥既然喊俺一聲哥,便是沒把俺當下苦人。”牛二勉力扯了扯嘴角,笑不出來,就算了。
“大帥出身將門,不知道有沒有挨過餓,俺餓過,真的不敢經曆第二次。”
“俺是家中老二,大哥餓死了,四哥(四弟)發燒沒了,俺爹沒錢,家裏也沒田,生病,俺···俺爹也沒想著治,生死有命。”
“所以恁可能不太明白,陛下對俺們這樣的人,到底是什麽樣的恩德。”
“陛下想我們活的像個人,俺們現在也活的像個人,心裏念著陛下的好,俺自然不能退的。”
“咱們現在軍伍實際是比當初要差些的,俺不太懂人心,隻是感覺,就是有了錢糧,吃了飽飯,就沒那麽肯拚命了。”
“這打西夏,就有些兄弟不理解,總覺得西夏也沒啥好東西,打他們幹嘛~”
“俺也不是很懂,不過俺知道陛下懂,陛下既然想做這事,自然有陛下的道理,俺得幫著陛下把這事幹成。”
“今日他們都是好樣的,戰到了一兵一卒,沒丟人。”
“可是俺覺著,有些不把握,今天就差一點,真的就差一點,要是俺不在,俺真的不放心。”
“一場勝敗,無關大局,可是不能開那個口子,不能開的。”
“這口氣不能泄了的。”
牛二說的有點亂,但是劉錡很懂。
梁山百戰百勝,所以齊國也必須百戰百勝。
百戰百勝是形容詞,不是真的沒有戰敗過,若是硬實力不足,打不過,那非戰之罪。
比如三百正經步兵和三百輔兵,遇到了人家四百撞令郎和二百鐵鷂子,打不過就是打不過。
但是如果是潰敗,甚至是沒有血戰之後的潰敗,那就是另外一個事了。
這就是牛二口中的那口氣。
齊國軍隊強,是因為有很多老兵,這些老兵,才是支持這支部隊“百戰百勝”的根本。
他們有一天會退場,或是戰死,或是離開,但是有他們在的一天,那這支軍隊,就是有靈魂的軍隊。
從王燁那裏開始傳承來的靈魂···
他們也在把那靈魂在往後來者身上傳遞,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