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觀音菩薩送寶
我三教首徒,通天聽勸以力成道 作者:人有三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午時分,驕陽似火,萬裏無雲。
此時,水陸法會終於開啟。
正中央,一座高大巍峨且裝飾華麗的法台引人注目。
玄奘法師正襟危坐在其上,他神色肅穆莊嚴,周身仿佛散發著一種超凡脫俗的光芒。
明媚的陽光毫無阻礙地傾灑而下,為他的周身勾勒出一層璀璨奪目的金邊。
仿若降臨而來的普度眾生佛陀一般,令人心生敬畏。
在高台下,李世民身著華麗的龍袍,氣宇軒昂地率領著文武百官莊嚴肅立觀禮。
百官們身著朝服,神色莊重,目光專注地注視著法台上的玄奘法師。
其後是來自各地的高僧大德們,他們身披袈裟,手持佛珠,一臉虔誠。
再往後,則是人頭攢動的普通百姓,他們懷著敬畏與期待的心情,翹首以盼這場盛會。
玄奘法師開始講經。
他的聲音清脆而洪亮,在整個會場中迴蕩,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一種神奇的力量,讓人的心靈得到慰藉和啟迪。
台下的高僧大德們側耳傾聽,紛紛點頭稱讚,麵露欽佩之色,對玄奘法師的高深佛理領悟深感敬佩。
……
“賣袈裟!九環錫杖!能識我寶者,分文不取!”
突然間,一道蒼老而洪亮的聲音如洪鍾般響徹整個會場,清晰地傳入每一個人的耳中,仿佛就在每個人的耳邊近距離響起,震人心魄。
玄奘講經的聲音戛然而止,不禁探頭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隻見那高台下,李世民與文武百官,眾多高僧皆紛紛站起身來,他們的目光一致聚焦在被侍衛迅速圍起來的兩個和尚身上。
其中走在前麵的是一位身著灰色僧袍的老和尚,他麵容慈祥,目光深邃,手中穩穩地持著一根雕刻精美的九環錫杖。
後麵跟著的是一個眉目清秀、眼神靈動的小沙彌,他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包裹嚴實的物件,隱隱有神秘而耀眼的光芒透過那包裹的縫隙向四周散射開來。
“你這和尚,為何擾亂水陸法會?”
一位脾氣向來暴躁的將軍眉頭緊皺,怒目圓睜,朝著老和尚大聲喝問道。
然而,老和尚並未被這嚴厲的喝問所影響,他神色自若,仿佛沒有聽到一般,隻是淡定地說道:“我有兩件世間罕見的寶貝,特來此貨賣。”
李世民聽聞,臉上露出饒有興致的神情,微微向前傾身問道:“不知老和尚您所帶來的是何寶物?竟有如此自信來此叫賣。”
老和尚不緊不慢地迴答道:“我這有一寶名錦瀾袈裟,還有一寶名九環錫杖。”
“這袈裟乃是我佛如來親自恩賜,由那罕見的天蠶吐絲,再由技藝高超的神女精心織就,水火不能侵其分毫。”
“穿上我的袈裟,不墮地獄之苦,不遭惡毒之災。”
“真有這般神奇妙處?”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眼中滿是好奇與懷疑,忍不住再次問道。
老和尚沒有立即迴答,而是繼續娓娓道來:“這袈裟……”
遠處看到了這一幕的秦寒露出了一絲笑意。
“老祖宗,沒想到水陸大會還會有這麽一個老和尚前來賣貨,當真不知死活!”
袁守城不由搖頭,覺得這個裝神弄鬼的和尚在找死。
“他可不是什麽裝神弄鬼的老和尚,此乃觀音!”
秦寒搖了搖頭,似笑非笑的說道。
“什麽?此人乃是觀音菩薩?”
袁守城自然聽說過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身化千萬,玄妙莫測。
秦寒自然知道之前觀音帶著玄奘前來的事情。
看來佛門也很想要快點推動西遊量劫。
此刻老和尚身邊的小和尚解開了包裹,隨後抖開了袈裟。
隻見那袈裟,針線細膩,仿佛每一針每一線都蘊含著無盡的神秘力量。
片片相幫堆錦篾,錦篾交織,閃爍著奇異的光芒。
玲瓏散碎鬥妝花,那妝花精致而繁複,猶如繁星點點。
灼灼懸珠星鬥象,上麵鑲嵌的珍珠如星辰般閃耀,仿佛與天上的星鬥相互唿應。
四角上有夜明珠,夜明珠散發著柔和而神秘的光芒,為袈裟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攢頂間一顆祖母綠,那顆祖母綠碧綠通透,宛如一滴來自仙界的甘露。
“好寶貝,好寶貝!”
李世民此刻也忍不住連連稱讚,眼中滿是驚喜與讚賞,接著又問道:“不知老和尚這九環錫杖又有何奇妙之處?”
老和尚手持錫杖,目光炯炯地說道:“我這錫杖,乃是銅鑲鐵造九連環,工藝精湛,巧奪天工。”
“九節仙藤永駐顏,這仙藤曆經歲月而不朽。”
“入手厭看青骨瘦,其質地輕盈卻堅固無比。”
“下山輕帶白雲還,揮動之時仿佛能帶來山間的清風與白雲。”
“喜伴神僧上玉山,是神僧修行路上的得力助手。”
說罷,老和尚將那九環錫杖用力一頓,刹那間,佛光閃耀,照亮了整個會場。
錫杖上的符文與圖案仿佛都活了過來,顯然是世間難得的珍寶無疑。
李世民大喜過望,興奮地問道:“你這兩件佛寶,賣多少錢?”
老和尚神色平靜地答道:“袈裟五千兩,九環錫杖二千兩。若有識此寶者,則分文不取。”
李世民毫不猶豫地說道:“朕欲買下這兩寶,送與玄奘法師,便是那高台上正在講經的那位高僧,還請老和尚割愛。”
“不知這玄奘法師是何等樣的僧人?”
老和尚饒有興趣地問道。
“玄奘法師乃是有大德行、大智慧之高僧。”
李世民一臉自豪地答道,對玄奘法師充滿了讚譽和欣賞。
“既是如此高僧,定可識我寶貝,貧僧有言在先,便將這兩寶送他。”
老和尚微微頷首,語氣堅定地說道。
“既如此,且將玄奘法師請下來,讓他領受這二寶。”
李世民立刻吩咐左右侍衛。
玄奘隨後從容地走下了法台,來到眾人近前。
他先是恭敬地對李世民行了一禮,在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轉身對那老和尚恭敬而虔誠地行禮。
“老師父,貧僧自問德行不足,恐經不起這送寶之恩,還請老師父收起寶物,另尋合適的買主。”
此時,水陸法會終於開啟。
正中央,一座高大巍峨且裝飾華麗的法台引人注目。
玄奘法師正襟危坐在其上,他神色肅穆莊嚴,周身仿佛散發著一種超凡脫俗的光芒。
明媚的陽光毫無阻礙地傾灑而下,為他的周身勾勒出一層璀璨奪目的金邊。
仿若降臨而來的普度眾生佛陀一般,令人心生敬畏。
在高台下,李世民身著華麗的龍袍,氣宇軒昂地率領著文武百官莊嚴肅立觀禮。
百官們身著朝服,神色莊重,目光專注地注視著法台上的玄奘法師。
其後是來自各地的高僧大德們,他們身披袈裟,手持佛珠,一臉虔誠。
再往後,則是人頭攢動的普通百姓,他們懷著敬畏與期待的心情,翹首以盼這場盛會。
玄奘法師開始講經。
他的聲音清脆而洪亮,在整個會場中迴蕩,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一種神奇的力量,讓人的心靈得到慰藉和啟迪。
台下的高僧大德們側耳傾聽,紛紛點頭稱讚,麵露欽佩之色,對玄奘法師的高深佛理領悟深感敬佩。
……
“賣袈裟!九環錫杖!能識我寶者,分文不取!”
突然間,一道蒼老而洪亮的聲音如洪鍾般響徹整個會場,清晰地傳入每一個人的耳中,仿佛就在每個人的耳邊近距離響起,震人心魄。
玄奘講經的聲音戛然而止,不禁探頭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隻見那高台下,李世民與文武百官,眾多高僧皆紛紛站起身來,他們的目光一致聚焦在被侍衛迅速圍起來的兩個和尚身上。
其中走在前麵的是一位身著灰色僧袍的老和尚,他麵容慈祥,目光深邃,手中穩穩地持著一根雕刻精美的九環錫杖。
後麵跟著的是一個眉目清秀、眼神靈動的小沙彌,他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包裹嚴實的物件,隱隱有神秘而耀眼的光芒透過那包裹的縫隙向四周散射開來。
“你這和尚,為何擾亂水陸法會?”
一位脾氣向來暴躁的將軍眉頭緊皺,怒目圓睜,朝著老和尚大聲喝問道。
然而,老和尚並未被這嚴厲的喝問所影響,他神色自若,仿佛沒有聽到一般,隻是淡定地說道:“我有兩件世間罕見的寶貝,特來此貨賣。”
李世民聽聞,臉上露出饒有興致的神情,微微向前傾身問道:“不知老和尚您所帶來的是何寶物?竟有如此自信來此叫賣。”
老和尚不緊不慢地迴答道:“我這有一寶名錦瀾袈裟,還有一寶名九環錫杖。”
“這袈裟乃是我佛如來親自恩賜,由那罕見的天蠶吐絲,再由技藝高超的神女精心織就,水火不能侵其分毫。”
“穿上我的袈裟,不墮地獄之苦,不遭惡毒之災。”
“真有這般神奇妙處?”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眼中滿是好奇與懷疑,忍不住再次問道。
老和尚沒有立即迴答,而是繼續娓娓道來:“這袈裟……”
遠處看到了這一幕的秦寒露出了一絲笑意。
“老祖宗,沒想到水陸大會還會有這麽一個老和尚前來賣貨,當真不知死活!”
袁守城不由搖頭,覺得這個裝神弄鬼的和尚在找死。
“他可不是什麽裝神弄鬼的老和尚,此乃觀音!”
秦寒搖了搖頭,似笑非笑的說道。
“什麽?此人乃是觀音菩薩?”
袁守城自然聽說過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身化千萬,玄妙莫測。
秦寒自然知道之前觀音帶著玄奘前來的事情。
看來佛門也很想要快點推動西遊量劫。
此刻老和尚身邊的小和尚解開了包裹,隨後抖開了袈裟。
隻見那袈裟,針線細膩,仿佛每一針每一線都蘊含著無盡的神秘力量。
片片相幫堆錦篾,錦篾交織,閃爍著奇異的光芒。
玲瓏散碎鬥妝花,那妝花精致而繁複,猶如繁星點點。
灼灼懸珠星鬥象,上麵鑲嵌的珍珠如星辰般閃耀,仿佛與天上的星鬥相互唿應。
四角上有夜明珠,夜明珠散發著柔和而神秘的光芒,為袈裟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攢頂間一顆祖母綠,那顆祖母綠碧綠通透,宛如一滴來自仙界的甘露。
“好寶貝,好寶貝!”
李世民此刻也忍不住連連稱讚,眼中滿是驚喜與讚賞,接著又問道:“不知老和尚這九環錫杖又有何奇妙之處?”
老和尚手持錫杖,目光炯炯地說道:“我這錫杖,乃是銅鑲鐵造九連環,工藝精湛,巧奪天工。”
“九節仙藤永駐顏,這仙藤曆經歲月而不朽。”
“入手厭看青骨瘦,其質地輕盈卻堅固無比。”
“下山輕帶白雲還,揮動之時仿佛能帶來山間的清風與白雲。”
“喜伴神僧上玉山,是神僧修行路上的得力助手。”
說罷,老和尚將那九環錫杖用力一頓,刹那間,佛光閃耀,照亮了整個會場。
錫杖上的符文與圖案仿佛都活了過來,顯然是世間難得的珍寶無疑。
李世民大喜過望,興奮地問道:“你這兩件佛寶,賣多少錢?”
老和尚神色平靜地答道:“袈裟五千兩,九環錫杖二千兩。若有識此寶者,則分文不取。”
李世民毫不猶豫地說道:“朕欲買下這兩寶,送與玄奘法師,便是那高台上正在講經的那位高僧,還請老和尚割愛。”
“不知這玄奘法師是何等樣的僧人?”
老和尚饒有興趣地問道。
“玄奘法師乃是有大德行、大智慧之高僧。”
李世民一臉自豪地答道,對玄奘法師充滿了讚譽和欣賞。
“既是如此高僧,定可識我寶貝,貧僧有言在先,便將這兩寶送他。”
老和尚微微頷首,語氣堅定地說道。
“既如此,且將玄奘法師請下來,讓他領受這二寶。”
李世民立刻吩咐左右侍衛。
玄奘隨後從容地走下了法台,來到眾人近前。
他先是恭敬地對李世民行了一禮,在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轉身對那老和尚恭敬而虔誠地行禮。
“老師父,貧僧自問德行不足,恐經不起這送寶之恩,還請老師父收起寶物,另尋合適的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