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唐皇駕崩,入地府一遊
我三教首徒,通天聽勸以力成道 作者:人有三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家先祖修煉了占卜問卦的手段,而李氏先祖卻學了奇門遁甲之術。
這些年來,袁李兩家各自發展,往來不多。
袁守城自然知道李氏家族的底蘊。
此刻聽著秦寒的批判,不由紅了臉。
隻是此事又如何能爭辯呢?袁守城選擇了沉默。
秦寒見狀,也知道自己這番話終究是白說了,隻能搖頭歎息。
片刻後,才又說道:“想要躲過那涇河龍王的襲擾,卻也不難。”
“此刻朝中有兩人天生陽煞命格,隻請了這兩人替那李世民值守,以其陽氣煞氣足以令涇河龍王陰魂退避三舍,如此一來,危機自解。”
袁守城聽得秦寒的指點,頓時喜出望外。
再度叩頭致謝,而後匆匆忙忙走了。
隻是袁守城並沒有直接將此事告知那李世民,足足撐夠了時日,才與李世民言說了此事。
乃由李世民尋訪朝中大臣,測算其命數,很快找出了那身具陽煞命數的兩人。
正是那尉遲恭與秦瓊二人。
隻這一日,這二人身著金甲在宮門外值守,果叫李世民一夜無憂,安然入眠。
誰曾想這等情況便隻撐了不到三日,反倒愈演愈烈,非見涇河龍王,便是那於玄武門前被無故冤殺的建成、元吉兩人與無數冤魂厲鬼,自四門而入,徑直纏上了李世民。
尉遲恭,秦瓊兩人雖然厲害,卻也分身乏術,隻能鎮守一門。
故此,日夜倒叫李世民難以安睡,悲嚎不止。
秦寒隻身潛入皇宮,自然也見到了這一幕。
倒是有幾分意外。
若說涇河龍王尋仇,可能與佛門有關。
可如此多冤魂厲鬼出了鬼門關,卻非佛門能做到。應該說是陰司有意放縱的緣故。
否則,建成的冤魂根本不可能再臨人世。
“魏無二見過秦寒大仙!”
正當秦寒好奇時,便聽得耳邊有聲音傳來。
迴頭,正好見得那三界總司大遊神無聲來到自己麵前,拱手行禮。
“九鳳道友,客氣了!”
秦寒手掌虛抬,有些意外九鳳居然會出現在這裏,而且還如此直白地找上了門。
這倒叫秦寒好一陣好奇。
“敢問九鳳道友,今所來何事?”
“吾今日所來,乃是為這唐皇!”
九鳳如實相告。
“先前那涇河龍王身死,地藏王曾與陰司十殿打過招唿。”
“因其冤屈,故此十殿閻羅暫且未勾鎖其魂魄。”
“誰曾想,前些時日地藏王再來,從陰司地府將還在受刑的建成、元吉等人生魂提了出去,放入人間,滋擾那李氏皇帝。”
“故此,吾今特來告知秦寒大仙。”
秦寒聞言頗感驚奇,更覺意外。
他沒想到陰司地府居然又和佛門有了牽扯,如此倒也解釋了今日為何會有如此多的生魂逃出地府。
想來這也是陰司與佛門的交易之一。
隻是秦寒更好奇,既然陰司與佛門已經達成了交易,緣何會來告知他此事。
“九鳳道友,吾不明白!”
“道友緣何會與吾說這些?”
秦寒正色說道。
九鳳聞言,卻是一笑,“這都是後土娘娘的要求,娘娘說吾等陰司與佛門乃是各取所需,唯獨與秦寒大仙算得朋友,自然要提前告知。”
“如此也好讓大仙有個防備。”
秦寒聞言卻隻是笑了笑。
什麽時候後土竟如此大度了。
不過也不得不說後土坦白的正是時候,偏偏是在他猜到真相的時候。
“陰司想要什麽?”
“陰司想請這位李唐皇帝遊地府,如此也好在人世繼續傳陰司城隍信仰。”
秦寒聞言點了點頭。
他能肯定九鳳說得是實情。
“那佛門求什麽?”
“這……吾隻知佛門似是想以此定下那取經之人!”
九鳳的迴答讓秦寒眼中頓時迸發出神光來。
取經人!
佛門居然在打這個主意。
仔細想想,秦寒又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一步好棋。
趁機時機,先將取經人定下來,對佛門而言自然算好事。
畢竟這三百年來,佛門大乘佛法雖在東方立足,卻受到道門各派的打壓。
反而是小乘佛法,如世尊如來,文殊、普賢、觀世音等佛陀菩薩聲名在東土廣傳,更有無數信徒祭拜。
而有如此成效,自然離不開秦寒在背後推波助瀾。
隻是這些年一直不見接引準提施展手段,秦寒還以為這兩位聖人已經認命了。
誰曾想,這兩人的殺招居然在此處。
倒是讓秦寒都有些措手不及。
“好一個佛門,反擊果然淩厲,險些讓貧道都未反應過來。”
秦寒讚歎道,九鳳聽著這話卻不做迴應。
玄門佛門之爭自然由得他們自己去處置。
“大仙,吾奉娘娘之命,請那唐皇入地府一行,還請大仙不要阻攔。”
“九鳳道友且安心,此事吾不會阻攔,不過遊地府時可否選用一人為路引?”
秦寒心中暗自思量著,這陰司與佛門的交易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
那取經之事,關乎著佛門在東土的未來布局,而陰司借助此事擴大城隍信仰,也有著自己的盤算。
他望著九鳳,神情嚴肅地說道:“九鳳道友,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想必你也清楚。佛門此舉,定是經過深思熟慮,而陰司參與其中,也需謹慎行事,莫要被他人所利用。”
九鳳微微頷首,說道:“大仙放心,娘娘自有分寸。”
秦寒輕輕歎了口氣,說道:“但願如此吧。隻是這唐皇入地府,不知會引發怎樣的變數。”
此時的皇宮內,李世民被眾多冤魂厲鬼折磨得身心俱疲,全然沒了往日的威嚴。
秦寒深知,這看似是一場簡單的陰魂作祟,實則是各方勢力暗中較量的結果。
而他自己,在這複雜的局勢中,也必須謹慎應對,以免陷入難以脫身的困境。
他繼續對九鳳說道:“道友,這唐皇入地府,必要的準備還是要有的。切不可讓他在陰司受了委屈,否則人間定會掀起軒然大波。”
九鳳應道:“大仙所言極是,吾等自會安排妥當。”
秦寒微微眯起雙眼,心中思索著後續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為即將到來的變化做好準備。
這些年來,袁李兩家各自發展,往來不多。
袁守城自然知道李氏家族的底蘊。
此刻聽著秦寒的批判,不由紅了臉。
隻是此事又如何能爭辯呢?袁守城選擇了沉默。
秦寒見狀,也知道自己這番話終究是白說了,隻能搖頭歎息。
片刻後,才又說道:“想要躲過那涇河龍王的襲擾,卻也不難。”
“此刻朝中有兩人天生陽煞命格,隻請了這兩人替那李世民值守,以其陽氣煞氣足以令涇河龍王陰魂退避三舍,如此一來,危機自解。”
袁守城聽得秦寒的指點,頓時喜出望外。
再度叩頭致謝,而後匆匆忙忙走了。
隻是袁守城並沒有直接將此事告知那李世民,足足撐夠了時日,才與李世民言說了此事。
乃由李世民尋訪朝中大臣,測算其命數,很快找出了那身具陽煞命數的兩人。
正是那尉遲恭與秦瓊二人。
隻這一日,這二人身著金甲在宮門外值守,果叫李世民一夜無憂,安然入眠。
誰曾想這等情況便隻撐了不到三日,反倒愈演愈烈,非見涇河龍王,便是那於玄武門前被無故冤殺的建成、元吉兩人與無數冤魂厲鬼,自四門而入,徑直纏上了李世民。
尉遲恭,秦瓊兩人雖然厲害,卻也分身乏術,隻能鎮守一門。
故此,日夜倒叫李世民難以安睡,悲嚎不止。
秦寒隻身潛入皇宮,自然也見到了這一幕。
倒是有幾分意外。
若說涇河龍王尋仇,可能與佛門有關。
可如此多冤魂厲鬼出了鬼門關,卻非佛門能做到。應該說是陰司有意放縱的緣故。
否則,建成的冤魂根本不可能再臨人世。
“魏無二見過秦寒大仙!”
正當秦寒好奇時,便聽得耳邊有聲音傳來。
迴頭,正好見得那三界總司大遊神無聲來到自己麵前,拱手行禮。
“九鳳道友,客氣了!”
秦寒手掌虛抬,有些意外九鳳居然會出現在這裏,而且還如此直白地找上了門。
這倒叫秦寒好一陣好奇。
“敢問九鳳道友,今所來何事?”
“吾今日所來,乃是為這唐皇!”
九鳳如實相告。
“先前那涇河龍王身死,地藏王曾與陰司十殿打過招唿。”
“因其冤屈,故此十殿閻羅暫且未勾鎖其魂魄。”
“誰曾想,前些時日地藏王再來,從陰司地府將還在受刑的建成、元吉等人生魂提了出去,放入人間,滋擾那李氏皇帝。”
“故此,吾今特來告知秦寒大仙。”
秦寒聞言頗感驚奇,更覺意外。
他沒想到陰司地府居然又和佛門有了牽扯,如此倒也解釋了今日為何會有如此多的生魂逃出地府。
想來這也是陰司與佛門的交易之一。
隻是秦寒更好奇,既然陰司與佛門已經達成了交易,緣何會來告知他此事。
“九鳳道友,吾不明白!”
“道友緣何會與吾說這些?”
秦寒正色說道。
九鳳聞言,卻是一笑,“這都是後土娘娘的要求,娘娘說吾等陰司與佛門乃是各取所需,唯獨與秦寒大仙算得朋友,自然要提前告知。”
“如此也好讓大仙有個防備。”
秦寒聞言卻隻是笑了笑。
什麽時候後土竟如此大度了。
不過也不得不說後土坦白的正是時候,偏偏是在他猜到真相的時候。
“陰司想要什麽?”
“陰司想請這位李唐皇帝遊地府,如此也好在人世繼續傳陰司城隍信仰。”
秦寒聞言點了點頭。
他能肯定九鳳說得是實情。
“那佛門求什麽?”
“這……吾隻知佛門似是想以此定下那取經之人!”
九鳳的迴答讓秦寒眼中頓時迸發出神光來。
取經人!
佛門居然在打這個主意。
仔細想想,秦寒又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一步好棋。
趁機時機,先將取經人定下來,對佛門而言自然算好事。
畢竟這三百年來,佛門大乘佛法雖在東方立足,卻受到道門各派的打壓。
反而是小乘佛法,如世尊如來,文殊、普賢、觀世音等佛陀菩薩聲名在東土廣傳,更有無數信徒祭拜。
而有如此成效,自然離不開秦寒在背後推波助瀾。
隻是這些年一直不見接引準提施展手段,秦寒還以為這兩位聖人已經認命了。
誰曾想,這兩人的殺招居然在此處。
倒是讓秦寒都有些措手不及。
“好一個佛門,反擊果然淩厲,險些讓貧道都未反應過來。”
秦寒讚歎道,九鳳聽著這話卻不做迴應。
玄門佛門之爭自然由得他們自己去處置。
“大仙,吾奉娘娘之命,請那唐皇入地府一行,還請大仙不要阻攔。”
“九鳳道友且安心,此事吾不會阻攔,不過遊地府時可否選用一人為路引?”
秦寒心中暗自思量著,這陰司與佛門的交易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
那取經之事,關乎著佛門在東土的未來布局,而陰司借助此事擴大城隍信仰,也有著自己的盤算。
他望著九鳳,神情嚴肅地說道:“九鳳道友,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想必你也清楚。佛門此舉,定是經過深思熟慮,而陰司參與其中,也需謹慎行事,莫要被他人所利用。”
九鳳微微頷首,說道:“大仙放心,娘娘自有分寸。”
秦寒輕輕歎了口氣,說道:“但願如此吧。隻是這唐皇入地府,不知會引發怎樣的變數。”
此時的皇宮內,李世民被眾多冤魂厲鬼折磨得身心俱疲,全然沒了往日的威嚴。
秦寒深知,這看似是一場簡單的陰魂作祟,實則是各方勢力暗中較量的結果。
而他自己,在這複雜的局勢中,也必須謹慎應對,以免陷入難以脫身的困境。
他繼續對九鳳說道:“道友,這唐皇入地府,必要的準備還是要有的。切不可讓他在陰司受了委屈,否則人間定會掀起軒然大波。”
九鳳應道:“大仙所言極是,吾等自會安排妥當。”
秦寒微微眯起雙眼,心中思索著後續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為即將到來的變化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