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八百諸侯,四大伯侯
我三教首徒,通天聽勸以力成道 作者:人有三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二人雖出身聖人門下,卻不曾有自己的道場。
兩人也曾入洪荒找過,隻是那些洞天福地,多半有主。
要不修為遠勝兩人,要不便是有大背景,並不遜色二者,自不會將他們放在眼裏。
至於剩下的卻難入兩人眼目。
“你我此番來此宣召那伏龍氏入朝覲見,卻不曾想還有這等際遇。”
日光菩薩歎了一聲,以起奪地之念。
倒是月光菩薩還有幾分謹慎,聞聽此言,當下說道:“師兄慎言。”
“我等原以為那伏龍氏不過人間一凡人,自不值一提。”
“如今再看,恐怕不簡單,還需慎重。”
日光菩薩聞言大笑,“師弟,你是謹慎過頭了。”
“左右不過是一小小人族。”
“伏龍氏?你以前可曾聽過此人名諱?”
日光菩薩也不是傻子,趨吉避兇的手段,哪裏需要月光來教他。
隻是這伏龍氏實在陌生的緊。該不是需要他們警惕之輩,自然無需顧及。
月光菩薩正欲繼續說些什麽,卻因日光菩薩一句話閉了嘴。
“難道,你不想要一處你我的道場好傳道?”
“師兄所言極是,不過你我還是先去見那伏龍氏,傳達人王旨意。”
“若他識相,或可免你我一番手腳。”
“合該如此。”
日光月光相視一笑,隨即升起日月之象,麵目威嚴,朝九寶山喊話。
“人間遺老伏龍氏何在?”
“今吾奉大商帝乙人王旨意,宣召伏龍氏入朝為官,不得有誤。”
九寶山內。
秦寒,玉鼎真人早注意到了前來的日光月光二人。
此刻見兩人在山門外張揚,玉鼎真人臉頓時黑了下來.
“大師兄且稍候,貧道這就去打發了這倆人。”
玉鼎真人怒喝一聲,正欲起身,便聽秦寒口中傳來輕笑。
“如今的佛門當真是不成體統。”
“門下弟子雖多,卻隻以聲色示人,難成大器。”
秦寒記得後世佛門中常說一句話: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是以佛陀菩薩下界渡人皆以凡身往,不能以法身求。
可現在,不論是眼前日光月光,便是其他得道佛陀都隻以人間顯聖為正途。
實在讓人不知該說些什麽。
玉鼎真人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秦寒在說什麽。
怎麽好端端的,還為佛門憂心上了?
甩了甩頭,玉鼎真人將腦子裏那亂七八糟的念頭甩去,繼續說道:“師兄,我先前去打發了外麵兩人再與你細說。”
“不用你,自有人應付。”
秦寒抬眼瞧去。
山門外,頓時傳來一聲威風凜凜的森然虎嘯。
秦寒臉上隨之多了笑容。
有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在,哪裏還需玉鼎真人出手。
九寶山外。
日光月光二人法相莊嚴,日月之光同時輝耀大地。
直到耳畔同時傳來一聲虎嘯。
天地間,黑雲滾滾而至。
那濃厚的雲霧中,一隻猙獰虎頭同時從中伸出,直勾勾朝日光月光二人看來。
感受著半空傳來的威脅,日光月光再維持不住先前的姿態,同時變了臉色。
“趙公明。”
二人隻來得及喊出一個名字。卻見那虎頭口中射出一團瑩瑩光華,仿佛潮湧,直接砸在了兩人身上。
周身法相被瞬間淹沒,日光月光慘叫著跌落地麵,氣息萎靡。
隨即化作遁光退走。
趙公明慢悠悠從山門中走出,看著逃走的兩人,打了個哈欠。
隻將那二十四顆定海神珠收了,轉身離去。
玉鼎真人在聽到那聲虎嘯後,便知沒自己什麽事了。
他與趙公明一樣,都是被秦寒抓了小差的。
隻是他先前欠秦寒諸多人情,故而被秦寒拖來也不敢有怨言。
至於趙公明完全是遭了無妄之災。
隻因那一日好死不死就他在。
“公明師弟,還是太仁慈了些!”
“先前就該直接將那兩人留下的。”
秦寒不以為意。
“區區日光月光不過是螻蟻,反倒是這兩人死了,恐會引起佛門警覺。”
“畢竟,我們還要在這九寶山住一段時日。”
玉鼎真人始終不明白,秦寒為什麽要在這裏停留。
隻是秦寒不說,玉鼎真人也不便問,隻是略有擔憂。
“可此番放虎歸山,若被這兩人告知了佛門,咱們也在這裏待不長久。”
“不是還有趙公明在?”
玉鼎真人立刻就明白了。
秦寒這是要將趙公明推到明麵上,吸引火力。
而在,日光月光逃迴朝歌後,也將趙公明之事上稟。
此後,佛門多番試探,都被趙公明擋了迴去。
幾次三番大戰,九寶山上有仙人的傳聞流傳更廣。
商地多有人家遣送後輩前來求學。
九寶山來者不拒,一時間門庭煊赫,八方聲聞,而不敢輕慢。
直至一日,朝歌王宮,帝乙子嗣降生。
此子生來不凡,竟引動八方龍氣匯聚。
商地玄鳥盤旋九天,長鳴數日而走。
更有佛門大德菩薩,踩祥雲,納金蓮,下凡恭賀。
言稱此子乃天定人王,將來承繼大統,大商昌盛可期。
帝辛聞言大喜,即立王世子,冠名子受,眾臣以儲君之禮相待。
秦寒在九寶山全程目睹了這場鬧劇。
看著佛門不遺餘力的吹捧剛剛出生的帝辛,嘴角咧開冷笑。
隻是如今商紂王出世,封神殺劫也算真正拉開序幕。
三十三重天!
老子三清有感天機,當即招三教弟子來三十三重天。
眾弟子早知封神之事,今聽聞時機已至,卻是慌了神。
“敢問老師,天定商朝國運五百載,如今商朝傾覆在即,吾等下凡該輔佐哪路明主?”
有弟子問出了眾人心中所想。
商朝之外,尚有八百諸侯。
這人實在是太多了些。
而在這八百諸侯中,又以四方伯侯實力最強。
這四人分別是東伯侯薑桓楚,北伯侯崇侯虎,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
其中,東伯侯薑桓楚,總鎮東魯二百路諸侯,實力最強,乃是商地八百諸侯之首。
西伯侯姬昌,乃為炎帝薑氏之後,農桑稼穡,惠及萬民,受人尊崇。
南伯侯鄂崇禹,總鎮南海,與南海水族牽扯甚深。
北伯侯崇侯虎,曾於截教門下求道,未得真傳,卻有秘術在身,同樣不容小覷。
若說最有可能取商朝而代之的,就這四大伯侯。
兩人也曾入洪荒找過,隻是那些洞天福地,多半有主。
要不修為遠勝兩人,要不便是有大背景,並不遜色二者,自不會將他們放在眼裏。
至於剩下的卻難入兩人眼目。
“你我此番來此宣召那伏龍氏入朝覲見,卻不曾想還有這等際遇。”
日光菩薩歎了一聲,以起奪地之念。
倒是月光菩薩還有幾分謹慎,聞聽此言,當下說道:“師兄慎言。”
“我等原以為那伏龍氏不過人間一凡人,自不值一提。”
“如今再看,恐怕不簡單,還需慎重。”
日光菩薩聞言大笑,“師弟,你是謹慎過頭了。”
“左右不過是一小小人族。”
“伏龍氏?你以前可曾聽過此人名諱?”
日光菩薩也不是傻子,趨吉避兇的手段,哪裏需要月光來教他。
隻是這伏龍氏實在陌生的緊。該不是需要他們警惕之輩,自然無需顧及。
月光菩薩正欲繼續說些什麽,卻因日光菩薩一句話閉了嘴。
“難道,你不想要一處你我的道場好傳道?”
“師兄所言極是,不過你我還是先去見那伏龍氏,傳達人王旨意。”
“若他識相,或可免你我一番手腳。”
“合該如此。”
日光月光相視一笑,隨即升起日月之象,麵目威嚴,朝九寶山喊話。
“人間遺老伏龍氏何在?”
“今吾奉大商帝乙人王旨意,宣召伏龍氏入朝為官,不得有誤。”
九寶山內。
秦寒,玉鼎真人早注意到了前來的日光月光二人。
此刻見兩人在山門外張揚,玉鼎真人臉頓時黑了下來.
“大師兄且稍候,貧道這就去打發了這倆人。”
玉鼎真人怒喝一聲,正欲起身,便聽秦寒口中傳來輕笑。
“如今的佛門當真是不成體統。”
“門下弟子雖多,卻隻以聲色示人,難成大器。”
秦寒記得後世佛門中常說一句話: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是以佛陀菩薩下界渡人皆以凡身往,不能以法身求。
可現在,不論是眼前日光月光,便是其他得道佛陀都隻以人間顯聖為正途。
實在讓人不知該說些什麽。
玉鼎真人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秦寒在說什麽。
怎麽好端端的,還為佛門憂心上了?
甩了甩頭,玉鼎真人將腦子裏那亂七八糟的念頭甩去,繼續說道:“師兄,我先前去打發了外麵兩人再與你細說。”
“不用你,自有人應付。”
秦寒抬眼瞧去。
山門外,頓時傳來一聲威風凜凜的森然虎嘯。
秦寒臉上隨之多了笑容。
有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在,哪裏還需玉鼎真人出手。
九寶山外。
日光月光二人法相莊嚴,日月之光同時輝耀大地。
直到耳畔同時傳來一聲虎嘯。
天地間,黑雲滾滾而至。
那濃厚的雲霧中,一隻猙獰虎頭同時從中伸出,直勾勾朝日光月光二人看來。
感受著半空傳來的威脅,日光月光再維持不住先前的姿態,同時變了臉色。
“趙公明。”
二人隻來得及喊出一個名字。卻見那虎頭口中射出一團瑩瑩光華,仿佛潮湧,直接砸在了兩人身上。
周身法相被瞬間淹沒,日光月光慘叫著跌落地麵,氣息萎靡。
隨即化作遁光退走。
趙公明慢悠悠從山門中走出,看著逃走的兩人,打了個哈欠。
隻將那二十四顆定海神珠收了,轉身離去。
玉鼎真人在聽到那聲虎嘯後,便知沒自己什麽事了。
他與趙公明一樣,都是被秦寒抓了小差的。
隻是他先前欠秦寒諸多人情,故而被秦寒拖來也不敢有怨言。
至於趙公明完全是遭了無妄之災。
隻因那一日好死不死就他在。
“公明師弟,還是太仁慈了些!”
“先前就該直接將那兩人留下的。”
秦寒不以為意。
“區區日光月光不過是螻蟻,反倒是這兩人死了,恐會引起佛門警覺。”
“畢竟,我們還要在這九寶山住一段時日。”
玉鼎真人始終不明白,秦寒為什麽要在這裏停留。
隻是秦寒不說,玉鼎真人也不便問,隻是略有擔憂。
“可此番放虎歸山,若被這兩人告知了佛門,咱們也在這裏待不長久。”
“不是還有趙公明在?”
玉鼎真人立刻就明白了。
秦寒這是要將趙公明推到明麵上,吸引火力。
而在,日光月光逃迴朝歌後,也將趙公明之事上稟。
此後,佛門多番試探,都被趙公明擋了迴去。
幾次三番大戰,九寶山上有仙人的傳聞流傳更廣。
商地多有人家遣送後輩前來求學。
九寶山來者不拒,一時間門庭煊赫,八方聲聞,而不敢輕慢。
直至一日,朝歌王宮,帝乙子嗣降生。
此子生來不凡,竟引動八方龍氣匯聚。
商地玄鳥盤旋九天,長鳴數日而走。
更有佛門大德菩薩,踩祥雲,納金蓮,下凡恭賀。
言稱此子乃天定人王,將來承繼大統,大商昌盛可期。
帝辛聞言大喜,即立王世子,冠名子受,眾臣以儲君之禮相待。
秦寒在九寶山全程目睹了這場鬧劇。
看著佛門不遺餘力的吹捧剛剛出生的帝辛,嘴角咧開冷笑。
隻是如今商紂王出世,封神殺劫也算真正拉開序幕。
三十三重天!
老子三清有感天機,當即招三教弟子來三十三重天。
眾弟子早知封神之事,今聽聞時機已至,卻是慌了神。
“敢問老師,天定商朝國運五百載,如今商朝傾覆在即,吾等下凡該輔佐哪路明主?”
有弟子問出了眾人心中所想。
商朝之外,尚有八百諸侯。
這人實在是太多了些。
而在這八百諸侯中,又以四方伯侯實力最強。
這四人分別是東伯侯薑桓楚,北伯侯崇侯虎,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
其中,東伯侯薑桓楚,總鎮東魯二百路諸侯,實力最強,乃是商地八百諸侯之首。
西伯侯姬昌,乃為炎帝薑氏之後,農桑稼穡,惠及萬民,受人尊崇。
南伯侯鄂崇禹,總鎮南海,與南海水族牽扯甚深。
北伯侯崇侯虎,曾於截教門下求道,未得真傳,卻有秘術在身,同樣不容小覷。
若說最有可能取商朝而代之的,就這四大伯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