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已經在龐鈞的集結下,全部屯於徐州。


    郭天敘自帶一萬禁軍、定遠軍和朵顏三衛前往徐州。


    此次出征的將領有:龐鈞,劉山武、韓深、廖永忠、李歪歪、孫思堯等將。


    卞元亨作為禁軍統領拱衛天子、皇後!


    傅友德和丁普朗主持常州前線軍務,張天佑率自己的軍隊留守蘇州。


    張天佑本也想參與北伐,郭天敘又勸又用外甥監國需要舅姥爺扶持為由,才勉強留了下來看顧都城。


    廖永安率精銳水師五萬進駐太平,作為防守朱元璋的機動力量。


    可以說安排的天衣無縫了,如果朱元璋舉國來襲,隻要傅友德能堅守十個月,郭天敘自會派一路大軍迴師蘇州。


    哪怕丟一個常州而取中原,也是非常值得的。


    “陛下、娘娘,我大明此次北伐,可從東西兩路進攻,陛下率軍為主攻,臣為輔弼!”


    “陛下直接北上,進攻山東,臣先扼守黃河防止元軍南下支援,陛下從沂州而上取海、莒、嶧州等地!”


    “再率大軍取山東重鎮益都路!”


    “臣待打退援軍,率軍攻取東平、東阿、阿山等地,再襲取濟寧,如此濟南為我東西兩路大軍所迫,山東基本平定!”


    龐鈞在地圖前侃侃而談,這是大都督府和兵部商議出的北伐第一個階段的規劃,先取山東!


    之後如何打,就要根據打下來的情況,是取河南,還是繼續北上。


    郭天敘點點頭,這樣安排是極好的,自己主攻,以多奪城池為主。


    龐鈞為輔替自己先扼守黃河,然後在繼續北上攻城掠地,最後兩路大軍在濟南會師。


    “好,那你自在徐州為西路軍,朕帶軍十萬為東路軍,從下坯出發!”


    “調動大軍吧!”


    郭天敘揮揮手道。


    帳下眾將紛紛領命,龐鈞為西路軍主帥,廖永忠和韓深為統兵大將率軍十萬出徐州。


    郭天敘為東路軍統帥,吳瓊、劉山武、李歪歪、孫思堯為大將,率軍十萬出下坯。


    “徐州千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也出了多少風雲人物!”


    郭天敘緩緩的走在徐州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最出名的莫過於誕生過劉邦,那個該溜子,你可以看不上他,但你必須崇敬他。


    他的國號成為了這個民族的名字。


    很多曆史愛好者認為自古以來奪取天下最難的是朱元璋,也有得國之正,惟漢與明的說法。


    但其實在郭天敘心裏,劉邦才是最難的。


    或許大家都忽視了一個方麵,朱元璋出身是低,但他得到郭子興的賞識後,他並沒有太落後於明末其他梟雄太多了。


    而劉邦,好似有個亭長的身份,感覺算有些社會地位,實際上在那個年代,平民與貴族是不可逾越的鴻溝。


    門戶之見那時候才是最頂峰的時刻!


    貴族多少世都是貴族,平民多少世都是平民!


    可以說自夏商周以來,就沒聽說過平民能當王的,陳勝、吳廣是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他們也是失敗了。


    看看項羽封王時,多少都是六國貴族的後裔!


    那時候是沒人相信一個平民能打破貴族的壟斷,劉邦做到了,他成了漢王,甚至登上那至尊之位,成為華夏曆史第一個布衣天子。


    如果沒有劉邦打破了這個傳統,恐怕也不會誕生後麵朱元璋這個布衣天子。


    劉邦是真正實踐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哦,順便提一嘴,西楚霸王項羽就在徐州旁邊的宿遷,在現代兩人都是江蘇人,半個老鄉,但按十三太保的尿性,恐怕見麵還是互掐不服!


    “當年陶謙讓徐州給劉備,劉備卻又被呂布奪了,自己去守下坯,然後又被曹操奪了!”


    “可憐的劉備好不容易有個立身之本,又給他人做嫁衣!”


    吳瓊則是看到了徐州的另一些曆史故事。


    “我那好義弟似乎想做劉備,那朕必然遂了他的心願!”


    兩夫妻邊看著古城,感歎風雲變遷,本來是中原重鎮,隻因脫脫屠城,這裏已經沒什麽人煙。


    千裏無雞鳴,白骨露於野!


    讓人看著都有些心酸。


    孫思堯此時已經先帶兵在下坯,他拿下徐州後就一直駐守下坯。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孫思堯幾乎一路跪爬到郭天敘麵前。


    兩君臣足有十餘年沒見了,他一直替郭天敘駐守泗州、宿遷,抵禦北方元軍的威脅,還要時不時配合郭天敘攻打張士城。


    就是登基大典,他也因剛拿下徐州需要主將駐守沒去蘇州!


    郭天敘下馬扶起這位愛將,年紀不大,但看著有幾分蒼老,也顯得穩重多了。


    “好好好,朕有虧於你,多年來都忽略你了,你替朕辦了不少事,等平定北方,朕自會好好封賞!”


    “走,陪朕進城!”


    孫思堯一把推開了給郭天敘牽馬的禁衛:“不用你,咱自給陛下牽馬執蹬!”


    兩君臣許久不見,倒還是很有話說,兩人憶起當年郭天敘在濠州刺趙均用,收服郭部的故事,不由哈哈大笑,


    那時候兩人都不過剛過弱冠之年,意氣風發,現在都已經有白頭發了。


    “陛下,您賞給我的那柳媚娘,給咱生了兩個兒子,現在都是虎頭虎腦的!”


    “一個取名君賜,一個取名天賜,咱天天告訴他們,你們是有陛下才你們這兩小子的!”


    “以後長大了,你老子提不動刀了,你們就給陛下去殺賊,去給陛下鎮守邊疆!”


    郭天敘哈哈大笑:“啥叫有朕才有他們的,你這麽說話,你不怕皇後,朕還怕皇後找麻煩呢!”


    兩君臣就這樣說說笑笑進了下坯。


    雖然君臣相聚,頗有些溫情,但郭天敘此來乃是為了北伐,金戈鐵馬才是主旋律。


    第二日,十萬大軍集結列於徐州郊外,大軍坐南朝北。


    北伐,終於開始了!


    郭天敘和吳瓊身穿戰甲,身後是龍鳳大氅,一紅一白並騎來到大軍前。


    看著十萬大軍莊嚴肅穆,徹底連天的鋪開。


    郭天敘心血上湧。


    他拔出天子劍,麵向大軍,放聲怒吼。


    “我大明的將士們,那!!”


    郭天敘劍指北方:“那裏就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中原,它現在就在你們的麵前!!”


    “天下,就在你們麵前!!”


    “奪下它!!!”


    全體將士放聲怒喊,聲逾九天。


    “北伐!北伐!!北伐!!!”


    郭天敘持劍示意大軍安靜,繼續作著動員。


    “現在朕發天子詔,不破大都,誓不南歸一步!!”


    “朕和皇後親自為爾等先鋒,將大明的軍旗插遍中原!!”


    “朕今日擲劍在此,我北伐大軍,隻可北進,絕不迴退一步!”


    說著郭天敘把手中劍遠遠擲出,劍落在地上晃蕩幾次,穩穩的釘在上。


    後世的下坯百姓便在此處設立’明皇擲劍處’的碑文,來紀念大明開國天子。


    劉山武等將率領眾軍高喊。


    “不破大都,誓不南歸!!”


    “不破大都,誓不南歸!!”


    郭天敘示意中軍執旗官舉起軍旗向前。


    “大明的將士們,緊緊跟隨朕和皇後!”


    “緊緊跟隨軍旗,它所到之處,皆為我大明的土地!”


    “日月軍旗飛揚!!”


    “大明江山永昌!!”


    郭天敘手一揮,大軍在各位將領的帶領以無匹的氣勢,進軍中原。


    郭天敘看著大軍萬馬奔騰,揮刀引弓。


    此刻天地都如同在他手中!!


    “出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和重八爭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團子敲可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團子敲可愛並收藏大明:我和重八爭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