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社會實踐課(二)
大明:我和重八爭天下 作者:團子敲可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農喝完水,就沒管郭天敘等人,轉頭又加入割稻的隊伍。
對他們來說,就算麵前的是皇帝,那也沒多大意義,在根深蒂固的觀念裏,唯有地裏刨食,才能保證一家子的生活延續。
郭天敘看著他們起起伏伏,剛才看見豐收的喜悅已經全然褪去。
“李先生,百姓的日子還過的這麽艱難麽?”
郭天敘看向自己的大管家。
李善長傾著身子過來,低聲道:“殿下,以前您沒來的時候,還要艱苦!”
“百姓能有半年之糧就很不錯了,若要活下去,很多百姓得賣掉些自己的土地,才能勉強活到下一次秋收!”
“這樣循環反複,百姓手下土地越來越少,沒土地了,要麽租地主的,要麽就把自己賣給地主!”
“現在的蘇、錫、常地區的百姓基本還能靠自己的土地溫飽,日子總有盼頭!”
“其餘不算富庶的地方,賣地賣兒的事還是時有發生,臣有責!”
郭天敘看著眼前的老臣,見他這些年也蒼老了不少,知道他也是為了補給軍隊之需,勞心勞力。
“李先生,若說有責,發生在孤治下的所有事,孤才是第一責任人!”
“好了,今天是給娃娃們上課,國事還是在朝上議吧!”
郭天敘下麵就讓兩位老臣給王子、郡主們授課。
告訴他們何為四時播種,何為五穀,自己吃從何處來,穿從何處來。
郭天敘攜著二女走在人後。
吳家之前是富家大族,二女也是第一次接受到如此教育,心裏也是各種滋味。
“大力,百姓如此艱苦,你是對的,不管我們什麽地位,絕不能行鋪張浪費之事!”
吳瓊在定遠流亡近半年,但好在吳誠恩把她塞草垛的時候,沒忘記把盤纏給塞進去。
所以她也沒有餓著、凍著!
郭天敘搖了搖頭:“光這樣是不夠的,不僅要節流,更重要的是開源!”
“等孫思堯和韓深拿下徐州後,剩下幾月我不想興兵了,讓軍士們參與下勞動,給各地多開開荒,趕得上春種,來年給百姓一個吃飽的年月!”
吳小寧緊握著郭天敘的手:“對啊,百姓地多了,以後還怕沒飯吃麽?”
郭天敘笑笑,就算這麽做,也就是緩一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否則每年都在開荒,又怎麽每年都有百姓餓死?
不過今年連興三次大軍,尤其年初朱元璋五路來伐,郭天敘這邊也是全軍出動,這是極大的後勤負擔,百姓確實疲累了。
“自古以來,百姓都是生活在深水區,原來真是如此!”
吳瓊不解:“何為生活在深水區?”
郭天敘道:“就是把百姓比作在很深的河裏遊泳,你得一直遊,一旦你乏力了,就會沉下去,從此萬劫不複!”
這句話郭天敘自然也是從現代的書籍看到的。
以前他不是很理解,現在完全明白了,古代的百姓求存真的不能有一些差錯。
就算連年豐收,也不能保證下一年有變故的話,還能安穩度過。
他們就這樣一直在深水區遊啊遊,一代接一代。
自己真能把他們帶出深水區麽?
郭天敘有些懷疑了,不過他心裏明白,就算自己一己之力做不到,也至少要給百姓們緩緩氣。
一行九人就這樣走在鄉間田陌,兩位老師會就實地的作物給娃子們講解,也會作一定的引申。
說話間來到一處村莊,此時已經近黃昏,外麵勞作的農夫也紛紛迴村。
見有幾個幹淨體麵的外鄉人,紛紛側目!
不過也沒有上來攀談的,勞作了一天,都已經很疲勞了,各自迴家等著吃飯!
“殿下,時日不早了,世子他們也該餓了,今日幾位都學的不錯,可要啟程迴蘇州?”
吳誠恩怕餓著自己的寶貝外孫,趕快來問詢郭天敘。
郭天敘搖了搖頭:“課還沒結束呢,今天我們就隨便找家農家吃飯!”
眾人又是一陣驚訝,郭天敘原來還有這個想法。
不過大人覺得這麽做確實有意義,光看怎麽可以,還要切身體會。
說著幾人信步來到一個農家附近,有個籬笆圍的院落,看裏麵還算幹淨。
農家的男主人剛迴來對著裏麵一聲喊:“老嬤,唔迴來咧!”
裏麵迎出一個婦人帶著一個四五歲的娃娃,年約二十餘,不算漂亮,但收拾的儀容整潔,身上的衣服補丁雖多,卻洗的幹幹淨淨。
“死鬼,醬早?都收好了?”
“差否多咧,門早能收好!”
兩人都是說著吳語,郭天敘前世雖然是吳語區的人,但這塊地方那是隔個幾十裏方言就不同。
聽著那是頭昏腦脹。
兩夫妻也絲毫沒注意外麵的人,妻子拿著毛巾給丈夫擦汗,撣撣身上大灰塵。
“飯啊麽做,尼歇歇喝可茶!”
說著拿了張竹凳,丟給了丈夫,孩子隻是在一旁玩耍。
丈夫也歇下來,拍拍兒子的頭,又扭頭看看院子裏種的小菜,順手還拔了幾根草。
郭天敘覺得這家不錯,看上去很和諧的三口之家。
“就這家吧!”
郭天敘說著率眾前往那籬笆院落。
“老鄉,我等是外鄉來的旅人,經過此處覺得腹中饑餓,可能做些飯食給我們吃,當然我們也會給銀錢!”
那漢子聞言,站起身來,看著外麵老老少少九人。
看了一會,他臉上肌肉不自然的抽動。
但還是馬不停蹄的跑到院門前:“好好好,裏麵請!不過家裏沒什麽好飯食,怕招待不了幾位貴客!”
郭天敘也沒想此人這麽好說話,還能比較順暢的說官話。
不過這也好,交流麻煩那真是大麻煩。
“沒事沒事,有什麽做什麽,量大些,夠我們吃飽就行,當然銀錢我們會給足!”
那漢子很是客氣,甚至恭敬的迎郭天敘等人進門。
“哎呀,家裏桌椅不夠,老嬤,你招待下貴客,唔到老王家借點桌椅。”
漢子又對著裏屋喊了一聲。
那婦人剛準備作飯,被漢子喊出來,有些不悅。
再看見院子裏滿滿登登的人,更是疑惑不解。
“點個事體?”
婦人看向丈夫,滿臉問號。
漢子把婦人拉過去,嘰裏咕嚕說了一通,說這些人想來吃口飯,讓婦人把家裏最好的飯食全部拿出來。
“他過切完咧,唔還過不過啦?”
那漢子一巴掌拍老婆肩膀上:“娘老果子,叫尼做,尼就做!”
婦人挨了一巴掌,正要發火,漢子繼續說:“他家港咧,付銅錢的,尼去做,把好切的都做點!”
婦人聽聞看了郭天敘一夥,有老有少,還有女眷,尤其那兩女的從來沒見過如此漂亮的。
肯定是有銅錢佬,但又疑惑會不會履約。
漢子知道婦人心思,嘰裏咕嚕說了一通讓她放心的話。
“好,曉著咧!”
婦人見說迴頭進了裏屋。
那漢子又迎著郭天敘他們點頭哈腰的:“幾位貴客,你們稍待,唔去借些桌椅!”
郭天敘卻止住了他,拿出一錠銀子:“我習慣吃飯前,先付錢!”
漢子一愣,卻不敢接過錢,這太多,就是把自己家所有吃食都做了,也夠不上這麽多啊。
郭天敘雖聽不太懂兩人說的什麽,但知道那婦人擔心自己吃飯不付錢。
對他們來說,就算麵前的是皇帝,那也沒多大意義,在根深蒂固的觀念裏,唯有地裏刨食,才能保證一家子的生活延續。
郭天敘看著他們起起伏伏,剛才看見豐收的喜悅已經全然褪去。
“李先生,百姓的日子還過的這麽艱難麽?”
郭天敘看向自己的大管家。
李善長傾著身子過來,低聲道:“殿下,以前您沒來的時候,還要艱苦!”
“百姓能有半年之糧就很不錯了,若要活下去,很多百姓得賣掉些自己的土地,才能勉強活到下一次秋收!”
“這樣循環反複,百姓手下土地越來越少,沒土地了,要麽租地主的,要麽就把自己賣給地主!”
“現在的蘇、錫、常地區的百姓基本還能靠自己的土地溫飽,日子總有盼頭!”
“其餘不算富庶的地方,賣地賣兒的事還是時有發生,臣有責!”
郭天敘看著眼前的老臣,見他這些年也蒼老了不少,知道他也是為了補給軍隊之需,勞心勞力。
“李先生,若說有責,發生在孤治下的所有事,孤才是第一責任人!”
“好了,今天是給娃娃們上課,國事還是在朝上議吧!”
郭天敘下麵就讓兩位老臣給王子、郡主們授課。
告訴他們何為四時播種,何為五穀,自己吃從何處來,穿從何處來。
郭天敘攜著二女走在人後。
吳家之前是富家大族,二女也是第一次接受到如此教育,心裏也是各種滋味。
“大力,百姓如此艱苦,你是對的,不管我們什麽地位,絕不能行鋪張浪費之事!”
吳瓊在定遠流亡近半年,但好在吳誠恩把她塞草垛的時候,沒忘記把盤纏給塞進去。
所以她也沒有餓著、凍著!
郭天敘搖了搖頭:“光這樣是不夠的,不僅要節流,更重要的是開源!”
“等孫思堯和韓深拿下徐州後,剩下幾月我不想興兵了,讓軍士們參與下勞動,給各地多開開荒,趕得上春種,來年給百姓一個吃飽的年月!”
吳小寧緊握著郭天敘的手:“對啊,百姓地多了,以後還怕沒飯吃麽?”
郭天敘笑笑,就算這麽做,也就是緩一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否則每年都在開荒,又怎麽每年都有百姓餓死?
不過今年連興三次大軍,尤其年初朱元璋五路來伐,郭天敘這邊也是全軍出動,這是極大的後勤負擔,百姓確實疲累了。
“自古以來,百姓都是生活在深水區,原來真是如此!”
吳瓊不解:“何為生活在深水區?”
郭天敘道:“就是把百姓比作在很深的河裏遊泳,你得一直遊,一旦你乏力了,就會沉下去,從此萬劫不複!”
這句話郭天敘自然也是從現代的書籍看到的。
以前他不是很理解,現在完全明白了,古代的百姓求存真的不能有一些差錯。
就算連年豐收,也不能保證下一年有變故的話,還能安穩度過。
他們就這樣一直在深水區遊啊遊,一代接一代。
自己真能把他們帶出深水區麽?
郭天敘有些懷疑了,不過他心裏明白,就算自己一己之力做不到,也至少要給百姓們緩緩氣。
一行九人就這樣走在鄉間田陌,兩位老師會就實地的作物給娃子們講解,也會作一定的引申。
說話間來到一處村莊,此時已經近黃昏,外麵勞作的農夫也紛紛迴村。
見有幾個幹淨體麵的外鄉人,紛紛側目!
不過也沒有上來攀談的,勞作了一天,都已經很疲勞了,各自迴家等著吃飯!
“殿下,時日不早了,世子他們也該餓了,今日幾位都學的不錯,可要啟程迴蘇州?”
吳誠恩怕餓著自己的寶貝外孫,趕快來問詢郭天敘。
郭天敘搖了搖頭:“課還沒結束呢,今天我們就隨便找家農家吃飯!”
眾人又是一陣驚訝,郭天敘原來還有這個想法。
不過大人覺得這麽做確實有意義,光看怎麽可以,還要切身體會。
說著幾人信步來到一個農家附近,有個籬笆圍的院落,看裏麵還算幹淨。
農家的男主人剛迴來對著裏麵一聲喊:“老嬤,唔迴來咧!”
裏麵迎出一個婦人帶著一個四五歲的娃娃,年約二十餘,不算漂亮,但收拾的儀容整潔,身上的衣服補丁雖多,卻洗的幹幹淨淨。
“死鬼,醬早?都收好了?”
“差否多咧,門早能收好!”
兩人都是說著吳語,郭天敘前世雖然是吳語區的人,但這塊地方那是隔個幾十裏方言就不同。
聽著那是頭昏腦脹。
兩夫妻也絲毫沒注意外麵的人,妻子拿著毛巾給丈夫擦汗,撣撣身上大灰塵。
“飯啊麽做,尼歇歇喝可茶!”
說著拿了張竹凳,丟給了丈夫,孩子隻是在一旁玩耍。
丈夫也歇下來,拍拍兒子的頭,又扭頭看看院子裏種的小菜,順手還拔了幾根草。
郭天敘覺得這家不錯,看上去很和諧的三口之家。
“就這家吧!”
郭天敘說著率眾前往那籬笆院落。
“老鄉,我等是外鄉來的旅人,經過此處覺得腹中饑餓,可能做些飯食給我們吃,當然我們也會給銀錢!”
那漢子聞言,站起身來,看著外麵老老少少九人。
看了一會,他臉上肌肉不自然的抽動。
但還是馬不停蹄的跑到院門前:“好好好,裏麵請!不過家裏沒什麽好飯食,怕招待不了幾位貴客!”
郭天敘也沒想此人這麽好說話,還能比較順暢的說官話。
不過這也好,交流麻煩那真是大麻煩。
“沒事沒事,有什麽做什麽,量大些,夠我們吃飽就行,當然銀錢我們會給足!”
那漢子很是客氣,甚至恭敬的迎郭天敘等人進門。
“哎呀,家裏桌椅不夠,老嬤,你招待下貴客,唔到老王家借點桌椅。”
漢子又對著裏屋喊了一聲。
那婦人剛準備作飯,被漢子喊出來,有些不悅。
再看見院子裏滿滿登登的人,更是疑惑不解。
“點個事體?”
婦人看向丈夫,滿臉問號。
漢子把婦人拉過去,嘰裏咕嚕說了一通,說這些人想來吃口飯,讓婦人把家裏最好的飯食全部拿出來。
“他過切完咧,唔還過不過啦?”
那漢子一巴掌拍老婆肩膀上:“娘老果子,叫尼做,尼就做!”
婦人挨了一巴掌,正要發火,漢子繼續說:“他家港咧,付銅錢的,尼去做,把好切的都做點!”
婦人聽聞看了郭天敘一夥,有老有少,還有女眷,尤其那兩女的從來沒見過如此漂亮的。
肯定是有銅錢佬,但又疑惑會不會履約。
漢子知道婦人心思,嘰裏咕嚕說了一通讓她放心的話。
“好,曉著咧!”
婦人見說迴頭進了裏屋。
那漢子又迎著郭天敘他們點頭哈腰的:“幾位貴客,你們稍待,唔去借些桌椅!”
郭天敘卻止住了他,拿出一錠銀子:“我習慣吃飯前,先付錢!”
漢子一愣,卻不敢接過錢,這太多,就是把自己家所有吃食都做了,也夠不上這麽多啊。
郭天敘雖聽不太懂兩人說的什麽,但知道那婦人擔心自己吃飯不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