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劉先生覺得應當如何處置方國珍?”


    郭天敘記得方國珍是善終的,曆史上朱元璋打下浙東後,方國珍投書乞降。


    朱元璋覺得這麽個糟老頭子挺可憐,殺了意義不大,也破壞自己的仁名,就留了條狗命。


    把人接到了應天,安排了個虛職,直到洪武七年,方國珍才掛。


    郭天敘也無所謂這個老頭子的死活,但自己所處的環境與朱元璋畢竟不同。


    劉伯溫當初被自己召來常州,當時允諾拿下方國珍後,把他腦袋給劉伯溫當球踢。


    在抗擊方國珍入侵,以及這次攻下浙東的過程中,劉伯溫屢立大功,那就讓劉伯溫處置吧。


    郭天敘愛護百姓,宅心仁厚著於江南,但他畢竟稱王稱霸多年,早不是剛來時候還帶著那麽些聖母心。


    如今的他眼光宏偉,在乎的是這個國家的統一穩定,長治久安。


    哪怕是曾經的一方霸主,說殺也就殺了!


    “殿下,如今方國珍不過是喪家之犬,無力掀起任何風浪!”


    “臣為元臣時,與他私怨頗重,不過私怨終是私怨!”


    “臣蒙殿下恩遇,自當為國業計,那方國珍雖然無用,但他經營海上多年,手下多有海運熟手!”


    “多次通過海運為元廷納糧,這些人都可收為我軍所用,他日殿下揮師北上,海運糧道比之陸運,漕運不知便宜多少!”


    “臣看就留他一命,更易招降其部屬!”


    郭天敘歎道:“先生,國之棟梁也!”


    劉伯溫說的,自然自己早已經想到,他拿下浙東不僅是開疆拓土,其海運發達,也是重要的原因。


    拿下浙東,等於多了一條北伐的糧道。


    還是最便利,最實惠的海運。


    雖說殺了方國珍,那些海運人才,依舊能為自己所用,想來也不敢有什麽反抗。


    但畢竟方國珍經營多年,殺其主,多少讓人有些離心離德,留方國珍一條狗命還是有那麽一點用處的。


    海運不比漕運,古代的海運那是更加困難,若非是經常漂在海上的熟手,不僅無法有效麵對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


    甚至一入大海,懵然不知如何應對。


    郭天敘當下頒布旨令,命劉伯溫為浙江行省左丞,當下重點就是將浙東三郡完全納入自己的版圖。


    方國珍為浙江行省右丞,但隻是個虛職,跟隨大軍迴蘇州。


    升杜衡為浙江行省參知政事,領慶元平章事,率軍六萬進駐浙東三郡。


    此次平定浙東,收降浙東軍八萬餘人,略作整編就迴師蘇州。


    郭天敘自帶定遠軍和朵顏三衛,與吳瓊先行迴蘇州。


    “大力,我有點暈!”


    吳瓊看著茫茫大海,臉色有些蒼白。


    郭天敘也有些暈,他一時興起,非要坐船從慶元出發,經杭州迴蘇州。


    沒想到正好遇到大風,船身甚是顛簸,連吳瓊這個玉羅刹都有些吃不消。


    “嗯,我們迴船艙吧!”


    郭天敘趕快扶著吳瓊迴去了,不然讓手下的水師,看著兩位高高在上的王上嘔吐不止,那就不好了。


    “你個死大力,你好歹在鄱陽湖漂了一個月,我生在中原,極少坐船,非要我跟你受罪!”


    吳瓊有些沒好氣的道。


    郭天敘也是苦笑,在海上討飯吃,真非易事。


    寧上山,莫下海啊!


    “好了,好了,這浙東的蜜橘不錯,吐完要吃點東西的,不然更難受,下個港口,我們就下下船!”


    郭天敘隻能好言安慰。


    吳瓊白了他一眼,不過又立馬想起其他事。


    “對了,高郵那邊如何了,我們為何不直接揮師去高郵滅了張士城!?”


    郭天敘扶額,顯然自己媳婦沒打過癮。


    “龐鈞來了軍報,一切按原計劃進行,如果他陳兵十二萬在高郵城下,已經圍的密不透風!”


    “多次打退了通州,常熟、淮安的援軍!”


    “他預計,不出一月,就可以拿下高郵,到時候孫思堯也會兵出泗洲,盡拿江北之地!”


    吳瓊點點頭:“在慶元時聞劉先生言,此次拿了浙東,我軍若北伐,多一海運糧道!”


    “想來夫君進軍浙東之前,就意在此處吧?”


    郭天敘也不否認:“沒錯,方國珍屢降屢叛雖是可恨,但不過是疥癬之疾!”


    “我部雖幅員廣闊,也有沿海地區,但論海運,方國珍這浙東地區,強於我部不少!”


    “若得浙東,日後北伐,必不會有昔日之困!”


    當年劉福通三路北伐,毛貴都打到大都了,就是因為後勤不力,援軍和後勤支援不便。


    加上有察罕帖木兒平地崛起,導致功虧一簣!


    自己怎麽能蹈其覆轍?


    吳瓊盯著郭天敘眼睛認真的問道:“大力,你是不是想北伐!?”


    郭天敘默然,半晌後開口:“一切等龐鈞拿下江北再議吧!”


    其實他心裏也拿不準,是先把朱元璋給並了,還是先北伐。


    因為現在曆史完全改變,自己走的每一條路都得好好判斷。


    現在的中華大地郭、朱二人在南方打死打活,北方也是亂七八糟。


    王保保,孛羅帖木兒,李思齊加上各小軍閥互相傾軋,其慘烈程度比之南方那是不遑多讓。


    元廷在幹嘛?


    一個吃飯都成問題的朝廷,除了掛機還能幹嘛,就看著唄。


    你方唱罷我登場。


    南方好歹朱元璋發動下,張士城和方國珍還能統一槍口對準郭天敘。


    北方那是你們兩個打,我一定幫幫場子,打誰全憑好惡,今天幹你一下,明天轉頭懟別人屁股去了。


    元順帝:整個晉西北都亂成一鍋粥了,全部都在打仗,唯獨我這個總部不知道咋迴事。


    所以郭天敘在猶疑,此時北伐亦是良機。


    但朱元璋為掣肘,不除不快,他得好好思量。


    兵馬行了五日,郭天敘和吳瓊迴到了蘇州城。


    李善長、沈卿憐率蘇州留守文武出城十裏迎接王駕凱旋。


    參拜完畢,郭天敘揮手平身。


    等眾官起身,郭天敘眉頭微皺,發現百官之中多了一人,還是熟人。


    不過他也沒有表現什麽異樣,依舊把沈卿憐拉在自己馬上,一起迴了蘇州城。


    等路上與眾文武稍作寒暄,郭天敘輕聲在沈卿憐耳邊低語。


    “胡惟庸怎麽來了蘇州?”


    沈卿憐有些好奇,為何郭天敘會關注到胡惟庸。


    轉念一想,胡惟庸乃濠州時跟隨郭天敘的,亦是定遠老鄉,郭天敘自然也熟識。


    “前些時日,中書省對各地官吏進行了一次考量,提拔了幾名政績突出的!”


    “也斥貶了那些昏弱的官吏!”


    “胡惟庸治理淮西多年,勸課農桑,興修水利,賑濟得宜,淮西如今百姓豐足,賦稅日增!”


    “卿憐和李相、吳相覺得胡惟庸頗有才能,加之胡惟庸亦想來蘇州任職,是故拔擢其為中書郎中,在蘇聽用!”


    “夫君,是有什麽問題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和重八爭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團子敲可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團子敲可愛並收藏大明:我和重八爭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