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謀局
大明:我和重八爭天下 作者:團子敲可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六將手中信件交給了郭天敘。
“嗯,今兒個怎麽你值班,莫大和牛二呢!”
郭天敘邊打開信件邊隨口問道。
小六苦笑一下。
“殿下,那兩個昨晚慶功宴喝的稀裏糊塗,然後又吃不得辣,還非要嚐這邊特色,結果鬧一天肚子!”
“我和小五就替他們頂下了!”
郭天敘嗬嗬一笑:“這兩貨,沒口福,江西菜鮮辣,還挺不錯的!”
說著打開信細細看了下,然後露出會心的微笑。
信是左君弼寫的,李歪歪實在是寫不出這麽好的字,信末聯名用了印鑒落款。
廬州即現在的安徽合肥!
自龐鈞收降左君弼後,郭天敘依舊封左君弼為廬州府平章政事,原先的軍隊還是其節製。
李歪歪則為都督府同知,專管軍務,兩人分治廬州的軍隊。
兩人聯名來信,是希望郭天敘此次班師,可以經廬州迴太平。
陳友諒既敗,廬州就是郭部進取江西和湖廣的最前線。
信中提到,如今二人又募精壯兩萬餘,廬州府現有兵七萬,西可進取江西、湖廣,東可拔朱元璋的滁州。
廬州拿下後,郭天敘從沒過去,可這個地方對郭部的地盤非常重要。
鄱陽湖之戰後,他的作用更加凸顯。
左君弼和李歪歪在廬州厲兵秣馬久矣,也知道郭天敘打完此戰,不是拿江西湖廣,那就得把滁州拔了。
此次邀請郭天敘去廬州,一則穩軍心、民心。
二來就是主持製定戰略規劃。
“把眾將召來!”
郭天敘也不願意拂逆兩人的意思,廬州對自己很重要,又是郭部在淮地第一重鎮,自己這個大boss確實該出麵。
沒多久,郭天敘麾下大將齊聚。
“眾位,左君弼和歪歪讓孤去廬州主持下軍務,你們看我們該怎麽分兵班師呢?”
謝天寶皺眉道:“殿下,大軍經廬州迴太平,還得在那宿上幾日,恐怕不妥!”
郭天敘疑惑道:“為何?”
“殿下,有密報,徐達和李文忠帶迴三萬朱部主力,直接進入了安慶,不知所蹤!”
謝天寶立刻匯報了剛探查來的消息。
郭天敘眼睛眯起,就知道朱元璋肯定有動作。
安慶可直下自己的寧國、太平等地,難道朱元璋準備直接開幹?
太平僅有五千守軍了,加上朵顏三位也就一萬多,寧國也不過區區八千兵馬!
“還有,殿下,朱部馮勝已經開始整備大軍、船隻準備下長江!”
謝天寶繼續匯報。
郭天敘越覺得不對,俘虜了陳漢將士三十萬有餘,雖說陳友諒死了,但不代表歸降的陳漢將士一下子就軍心穩定,整編工作可是非常繁巨的。
就是初期粗略整編也是非常耗人力和時間,郭天敘根據自己的經驗,沒有十日根本做不好初期的整編。
為什麽朱元璋那麽急,他有什麽謀劃?
那這樣自己的大軍得立刻開動。
可廬州那邊也確實需要自己去主持一下,沒人能代替自己。
現在兩部的勢力盤根錯節,曆史也改變了,郭天敘沒有了穿越者的上帝視角,實在沒弄明白朱元璋意欲何為!
“大軍立刻安排分批起行!”
“丁普郎和傅友德,你們先初期歸攏十萬大軍,立刻從江州出發,前往太平!”
不管怎麽說,既然朱元璋這麽急開動大軍,必有所謀。
為了鄱陽湖大戰,郭天敘能抽調的兵力都抽調了!
留在蘇州的五萬大軍,也是防禦張士誠的,不可能調去太平前線。
傅友德是可以和徐達抗衡的帥才,有他先期迴去,郭天敘還是比較放心的!
“末將遵命!”
二人立馬下去,加快時間整編出十萬大軍,必須老兵和俘虜穿插!
郭天敘又安排張天佑、程東樓、廖家兄弟等,整頓兵馬,分批迴江南!
“孤自帶三千定遠軍和孤的親衛去廬州!”
“殿下你還要去廬州麽?”
劉山武好奇道,既然要去,為何隻帶三千定遠軍。
郭天敘點點頭:“如今廬州擁兵七萬,那就不需要大軍前往!”
“爾等先迴江南,若朱元璋有異動,孤正好從廬州出兵,經和州殺向采石磯,直取金陵!”
眾將聞言驚愕,郭天敘居然直接想打集慶。
也瞬間明悟,這樣不管朱元璋耍什麽花招,郭天敘前有二十餘萬大軍,後有七萬廬州軍,已然立於不敗之地!
“殿下英明!”
眾將欽服!
定遠軍此次也是大損失,郭天敘再怎麽省著用,都死傷了兩千人,他留下五千人押送俘虜,自己帶三千人。
議定後,郭天敘就讓手下將領最快效率的整編那十五萬俘虜,爭取三日內第一批能出發,後麵的五日內都要下長江。
郭天敘則帶著劉山武和葉勝,率領三千定遠軍,卞元亨帶著五百親衛從陸路先行出發去廬州。
另外五千人則由馮鵬程率領迴太平!
這樣安排,不管朱元璋有什麽謀劃,郭天敘都可以東西兩線作戰。
第二日,朱元璋也早早來到郭天敘的住處。
“義兄,元璋此來是辭別的!”
朱元璋直接開宗明義。
郭天敘眼中冷芒一閃,老朱果然有動作,現在兩邊在江州的實力幾無差別。
投誠軍軍心不穩!
打起來實在不知道會成什麽亂局。
朱元璋肯定謀劃著迴江南有大動作。
“哦,元璋兄弟這麽早就迴金陵啦!”
郭天敘麵色毫無波瀾。
朱元璋苦笑了下:“是妹子來信,說標兒病重,咱得迴去看看!”
郭天敘心裏直翻白眼,徐達是老婆要生,你是兒子生病,怎麽找借口都往下一代身上去找。
“哦,是大侄兒啊,沒事吧?”
朱元璋道:“咱也不清楚,這不急著迴去看看麽!”
郭天敘點點頭:“那是要的,那元璋兄弟趕快迴去吧!”
朱元璋恭恭敬敬的對郭天敘行了一禮。
“義兄……保重!”
語氣竟然有幾分真誠。
這讓郭天敘更篤定,這家夥是在算計自己了。
雖然不清楚朱元璋的具體規劃,但郭天敘感覺自己能掌控全局。
有傅友德和吳瓊在太平主持大軍,自己和李歪歪、左君弼執掌廬州軍。
朱元璋就是再有本事,也翻不起什麽浪花。
“元璋兄弟,你也保重!”
朱元璋再行一禮,就離開了郭天敘的住所。
等離開一段路後,朱元璋轉過身看向遠處的房舍。
“義兄,此次應當就是你的末日了,別怪咱,咱懼你,畏你,隻能出此下策了!”
“等咱一統天下,咱自會去義父和你的墓前祭奠!”
說完也不再遲疑,唿來自己的親衛,就朝著安慶方向打馬而去。
太平府。
“阿嬌見過毅武瓊英王!”
達阿嬌並沒有按照郭天敘的交代直接去往蘇州,而是停在了太平。
她一路都在思量郭天敘的話,總覺得這個男人真的是不一樣。
也和隨行的錦衣衛聊天試著了解郭天敘。
可那錦衣衛比較木訥,半天也就憋出一句評價。
“淮王殿下是個很好的人!嗯,真的很好!”
達阿嬌卻從這話中品出的別的意思,一個品級不高的錦衣衛去評價高高在上的君王,不用英明神武之類的詞語形容。
而是用很好的人來形容,這很奇怪,但達阿嬌卻感覺這才是郭天敘最好的評價。
郭天敘首先是個好人,然後才是個好君王。
對於郭天敘她感覺怎麽也恨不起來,他說的很有道理,如果敗的是郭天敘,那現在死的就是他。
天下那麽多的梟雄,到最後隻有一個可以坐上至尊寶座。
誰都有求存下去的權力。
走上這條路,生死都應當無悔!
“嗯,今兒個怎麽你值班,莫大和牛二呢!”
郭天敘邊打開信件邊隨口問道。
小六苦笑一下。
“殿下,那兩個昨晚慶功宴喝的稀裏糊塗,然後又吃不得辣,還非要嚐這邊特色,結果鬧一天肚子!”
“我和小五就替他們頂下了!”
郭天敘嗬嗬一笑:“這兩貨,沒口福,江西菜鮮辣,還挺不錯的!”
說著打開信細細看了下,然後露出會心的微笑。
信是左君弼寫的,李歪歪實在是寫不出這麽好的字,信末聯名用了印鑒落款。
廬州即現在的安徽合肥!
自龐鈞收降左君弼後,郭天敘依舊封左君弼為廬州府平章政事,原先的軍隊還是其節製。
李歪歪則為都督府同知,專管軍務,兩人分治廬州的軍隊。
兩人聯名來信,是希望郭天敘此次班師,可以經廬州迴太平。
陳友諒既敗,廬州就是郭部進取江西和湖廣的最前線。
信中提到,如今二人又募精壯兩萬餘,廬州府現有兵七萬,西可進取江西、湖廣,東可拔朱元璋的滁州。
廬州拿下後,郭天敘從沒過去,可這個地方對郭部的地盤非常重要。
鄱陽湖之戰後,他的作用更加凸顯。
左君弼和李歪歪在廬州厲兵秣馬久矣,也知道郭天敘打完此戰,不是拿江西湖廣,那就得把滁州拔了。
此次邀請郭天敘去廬州,一則穩軍心、民心。
二來就是主持製定戰略規劃。
“把眾將召來!”
郭天敘也不願意拂逆兩人的意思,廬州對自己很重要,又是郭部在淮地第一重鎮,自己這個大boss確實該出麵。
沒多久,郭天敘麾下大將齊聚。
“眾位,左君弼和歪歪讓孤去廬州主持下軍務,你們看我們該怎麽分兵班師呢?”
謝天寶皺眉道:“殿下,大軍經廬州迴太平,還得在那宿上幾日,恐怕不妥!”
郭天敘疑惑道:“為何?”
“殿下,有密報,徐達和李文忠帶迴三萬朱部主力,直接進入了安慶,不知所蹤!”
謝天寶立刻匯報了剛探查來的消息。
郭天敘眼睛眯起,就知道朱元璋肯定有動作。
安慶可直下自己的寧國、太平等地,難道朱元璋準備直接開幹?
太平僅有五千守軍了,加上朵顏三位也就一萬多,寧國也不過區區八千兵馬!
“還有,殿下,朱部馮勝已經開始整備大軍、船隻準備下長江!”
謝天寶繼續匯報。
郭天敘越覺得不對,俘虜了陳漢將士三十萬有餘,雖說陳友諒死了,但不代表歸降的陳漢將士一下子就軍心穩定,整編工作可是非常繁巨的。
就是初期粗略整編也是非常耗人力和時間,郭天敘根據自己的經驗,沒有十日根本做不好初期的整編。
為什麽朱元璋那麽急,他有什麽謀劃?
那這樣自己的大軍得立刻開動。
可廬州那邊也確實需要自己去主持一下,沒人能代替自己。
現在兩部的勢力盤根錯節,曆史也改變了,郭天敘沒有了穿越者的上帝視角,實在沒弄明白朱元璋意欲何為!
“大軍立刻安排分批起行!”
“丁普郎和傅友德,你們先初期歸攏十萬大軍,立刻從江州出發,前往太平!”
不管怎麽說,既然朱元璋這麽急開動大軍,必有所謀。
為了鄱陽湖大戰,郭天敘能抽調的兵力都抽調了!
留在蘇州的五萬大軍,也是防禦張士誠的,不可能調去太平前線。
傅友德是可以和徐達抗衡的帥才,有他先期迴去,郭天敘還是比較放心的!
“末將遵命!”
二人立馬下去,加快時間整編出十萬大軍,必須老兵和俘虜穿插!
郭天敘又安排張天佑、程東樓、廖家兄弟等,整頓兵馬,分批迴江南!
“孤自帶三千定遠軍和孤的親衛去廬州!”
“殿下你還要去廬州麽?”
劉山武好奇道,既然要去,為何隻帶三千定遠軍。
郭天敘點點頭:“如今廬州擁兵七萬,那就不需要大軍前往!”
“爾等先迴江南,若朱元璋有異動,孤正好從廬州出兵,經和州殺向采石磯,直取金陵!”
眾將聞言驚愕,郭天敘居然直接想打集慶。
也瞬間明悟,這樣不管朱元璋耍什麽花招,郭天敘前有二十餘萬大軍,後有七萬廬州軍,已然立於不敗之地!
“殿下英明!”
眾將欽服!
定遠軍此次也是大損失,郭天敘再怎麽省著用,都死傷了兩千人,他留下五千人押送俘虜,自己帶三千人。
議定後,郭天敘就讓手下將領最快效率的整編那十五萬俘虜,爭取三日內第一批能出發,後麵的五日內都要下長江。
郭天敘則帶著劉山武和葉勝,率領三千定遠軍,卞元亨帶著五百親衛從陸路先行出發去廬州。
另外五千人則由馮鵬程率領迴太平!
這樣安排,不管朱元璋有什麽謀劃,郭天敘都可以東西兩線作戰。
第二日,朱元璋也早早來到郭天敘的住處。
“義兄,元璋此來是辭別的!”
朱元璋直接開宗明義。
郭天敘眼中冷芒一閃,老朱果然有動作,現在兩邊在江州的實力幾無差別。
投誠軍軍心不穩!
打起來實在不知道會成什麽亂局。
朱元璋肯定謀劃著迴江南有大動作。
“哦,元璋兄弟這麽早就迴金陵啦!”
郭天敘麵色毫無波瀾。
朱元璋苦笑了下:“是妹子來信,說標兒病重,咱得迴去看看!”
郭天敘心裏直翻白眼,徐達是老婆要生,你是兒子生病,怎麽找借口都往下一代身上去找。
“哦,是大侄兒啊,沒事吧?”
朱元璋道:“咱也不清楚,這不急著迴去看看麽!”
郭天敘點點頭:“那是要的,那元璋兄弟趕快迴去吧!”
朱元璋恭恭敬敬的對郭天敘行了一禮。
“義兄……保重!”
語氣竟然有幾分真誠。
這讓郭天敘更篤定,這家夥是在算計自己了。
雖然不清楚朱元璋的具體規劃,但郭天敘感覺自己能掌控全局。
有傅友德和吳瓊在太平主持大軍,自己和李歪歪、左君弼執掌廬州軍。
朱元璋就是再有本事,也翻不起什麽浪花。
“元璋兄弟,你也保重!”
朱元璋再行一禮,就離開了郭天敘的住所。
等離開一段路後,朱元璋轉過身看向遠處的房舍。
“義兄,此次應當就是你的末日了,別怪咱,咱懼你,畏你,隻能出此下策了!”
“等咱一統天下,咱自會去義父和你的墓前祭奠!”
說完也不再遲疑,唿來自己的親衛,就朝著安慶方向打馬而去。
太平府。
“阿嬌見過毅武瓊英王!”
達阿嬌並沒有按照郭天敘的交代直接去往蘇州,而是停在了太平。
她一路都在思量郭天敘的話,總覺得這個男人真的是不一樣。
也和隨行的錦衣衛聊天試著了解郭天敘。
可那錦衣衛比較木訥,半天也就憋出一句評價。
“淮王殿下是個很好的人!嗯,真的很好!”
達阿嬌卻從這話中品出的別的意思,一個品級不高的錦衣衛去評價高高在上的君王,不用英明神武之類的詞語形容。
而是用很好的人來形容,這很奇怪,但達阿嬌卻感覺這才是郭天敘最好的評價。
郭天敘首先是個好人,然後才是個好君王。
對於郭天敘她感覺怎麽也恨不起來,他說的很有道理,如果敗的是郭天敘,那現在死的就是他。
天下那麽多的梟雄,到最後隻有一個可以坐上至尊寶座。
誰都有求存下去的權力。
走上這條路,生死都應當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