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劉協托付真玉璽
我在三國和諸葛做鄰居 作者:麻了麻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章整理了一下玉璽的下落,廢話多了點,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哈。)
建安十八年便在劉協的焦慮中過去了。
雖然也不是第一次過年了,但是在襄陽的這個年過讓劉協終身難忘。
陳辰將不少後世的習俗帶到了這個時代。
這使得春節的年味更重了不少。
劉協更是親眼看到了襄陽官民、軍民一家親的景象。
這對天子的三觀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尤其是看到了百姓臉上的笑容,那種勃勃生機,是他從來都沒有想象過的。
曆經了不少苦難的天子,第一次開始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
他在位,乃至於他祖宗在位期間,到底給這個天下帶來了什麽?
養肥了無數的世家?
還是給百姓帶來了實惠?
想到自己從北方逃來一路上見到的北方的百姓,劉協甚至懷疑,南方和北方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
若是自己在位的時候,隻能給百姓帶來痛苦,那就算劉漢真的能夠再傳千世萬代,又如何?
過了個年,劉協心中原本還留存著一點的執念徹底消散。
“楚國公,朕來下令了。”
陳辰看著劉協一愣。
天子到襄陽少說也有兩個多月了。
這是這兩個多月來,他第一次這麽強硬地對自己說話。
“朕決定於兩個月之後退位,屆時朕會放下一切……”說著,從懷裏取出了自己的印璽遞給了陳辰。
陳辰一愣,腦子有些發蒙地接過了玉璽。
眾所周知,東漢的玉璽是缺了一個角的。
還是當年王莽篡漢之時,太後王政君摔碎的。
後來,王莽得到了這枚傳國玉璽之後,便用黃金將這個缺掉的邊角補齊,這也是‘金鑲玉’這個詞的由來。
說起來,這枚玉璽也算是顛沛流離了。
到陳辰那會兒,真貨早就已經不知道去哪裏了。
“陛下……您這是?”
劉協臉上顯露出一絲得意之色。
“這才是真的。朕早就擇機從符璽郎處,以假亂真地調包了……可笑那亂臣曹操,拿著個普通的玉石印璽當寶。”
說到這裏,劉協臉上的得色消失不見,歎了口氣,“更可笑的是,滿朝文武即便有人能夠察覺出玉璽有問題,也沒人敢說……”
陳辰是真的沒想到,劉協還有這種能耐。
陳辰小心地打量著這個無價之寶。
其方圓四寸,上鈕交五龍,正麵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
其中一角用黃金補齊。
毫無疑問,這應該是真貨。
當年孫策便是用這小小的玉璽,跟袁術換到了千餘兵馬,由此打下了孫氏江東的基業。
(扭三的玉璽那麽大,純粹是收到了清朝的影響……不愧是《康熙王朝》的編劇豬大便……)
骷髏王稱帝要喝蜜水沒喝到,然後光速下線。
傳國玉璽則被徐璆趁亂取走,北上奉還給了天子劉協。
若是按照原來的曆史走向。
劉協將會在曹丕的逼迫下讓位,玉璽也會因此落入老曹家的手中。
在曹家手裏傳了幾代之後,曹家又被司馬家取代,就這樣,玉璽又落入到了司馬家的手裏。
司馬家建立晉朝之後,僅僅傳了兩位皇帝,便爆發了八王之亂。
此後,北方遊牧民族趁勢南下,紛紛建立政權。最後,西晉被漢趙政權所滅。漢趙大將劉聰攻破洛陽後,晉懷帝出城投降,同時也將這枚玉璽給了劉聰,就這樣,玉璽落到了前趙的手裏。
再之後,前趙政權分裂,以石勒為首的後趙政權,最後滅了前趙,再次搶到了這枚傳國玉璽。
而石勒得到這枚傳國玉璽之後,還特意在玉璽旁邊,加上了‘天命石氏’這四個字。
不過,石勒刻的這四個字,顯然沒什麽作用。
僅僅二十年之後,後趙同樣被冉魏政權取代,所以玉璽就落入到了冉閔的手裏。
再之後,冉閔為了得到東晉的幫助,便被東晉將領騙走了玉璽。
自此之後,傳國玉璽就再次落入到了司馬家的手裏。
再次迴到司馬家手裏之後,這一次,傳國玉璽正統傳承的時間,就比較長了。
東晉滅亡之後,由劉裕建立的劉宋政權,取代了東晉,曆史也正式進入了南北朝時代。
在南北朝時代,南朝先後傳了宋齊梁陳四代,玉璽也就從東晉一路傳到了南陳政權的手裏。
到了南北朝末期,隨著楊堅篡取北周皇位,建立隋朝,並且南下滅陳,中原再次被統一,玉璽也就此落入到了楊家的手裏。
不過,楊家隻傳了兩代之後,就亡國了。
在隋朝滅亡之後,玉璽再一次經曆了一場坎坷的旅程。
這一次的坎坷,主要是被那場隋末戰亂影響的。
因為隋煬帝楊廣,是被麾下的禁軍發動兵變所殺,這場兵變,後世史稱‘江都政變’。
江都政變之後,著名的大奸臣宇文化及,接管了禁軍,玉璽也就此落入到了宇文化及手裏。
在演義小說當中,在這之後,各大勢力開始爭搶玉璽。但最終,卻被李淵的兒子李元霸,壓服群雄,最終搶到了玉璽。但在正史上,李元霸這個人是不存在的,玉璽也不是這樣落入李家的手裏。
在正史上,江都政變後,玉璽先是落入到了宇文化及手裏。
然後,宇文化及率兵和瓦崗軍大戰了一場,最後被瓦崗軍打敗。
此後,宇文化及率領殘存的士兵,裹挾著隋朝的女眷,向北方逃竄,路上卻被另一位隋末梟雄竇建德截殺,玉璽和那些隋朝女眷,就落入到了竇建德手裏。
但是再之後,沒過多久,北方的突厥便前來要人。
這主要是因為,隋朝那會兒,曾經派了一個隋朝公主去北方和親,那位公主此時在突厥地位很高,所以才能派遣突厥前來要人。
竇建德為了得到突厥的支持,直接把人和玉璽都交了出去。
所以在這之後,玉璽就落入到了突厥人的手裏。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唐朝開國,包括李世民登基初期的時候,其實一直都沒有傳國玉璽。
直到李世民登基好幾年之後,大唐戰神李靖,率兵去北方奇襲突厥王帳,一戰滅了突厥的統治核心。此戰之後,李靖把那些隋朝女眷以及玉璽,都帶迴了中原,玉璽這才重歸唐朝。
當然,因為在這段曆史當中,玉璽的經曆比較坎坷,所以後世也有人質疑,真正的玉璽會不會早就丟在了草原上,李靖帶迴的隻是一個贗品,或者說這是唐朝皇帝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秘密偽造的。
這個可能性不是沒有,但絕對很低。
因為當時在李世民麾下,有很多高級文官,是直接從隋朝繼承來的。
在隋朝的時候,他們見過真正的玉璽。
而玉璽迴歸之後,他們又沒有任何質疑,這足以說明,李世民得到的這枚玉璽,確實應該是真正的傳國玉璽。
再之後,玉璽隨著唐朝的皇位一起,傳了兩百多年。
到了唐朝末年,朱溫篡唐,玉璽就落到了朱溫的手裏。
之後,李存勖又滅了後梁,所以玉璽就落到了李存勖的手裏。
但到了後唐末年,後唐滅亡的時候,後唐末帝李從珂,直接帶著玉璽,在皇城當中自焚而死。
在這之前,傳國玉璽雖然多次經曆時代變遷,但基本上可以保證玉璽本身的真實性。但是在這之後,玉璽的傳承就開始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後唐滅亡之後,一直到後麵的宋朝,上百年的時間裏,玉璽都沒有再次現世。
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或許傳國玉璽已經和李從珂一起,徹底毀在了那場大火當中。
但玉璽本身是玉製的,火災的溫度很難達到玉的熔點,所以還是有很多人堅信,玉璽並沒有被毀,隻是暫時找不到了而已。
而到了北宋宋哲宗在位期間,不知道從哪冒出來一個農夫,忽然拿著一枚傳國玉璽前來獻寶,說是在自己家農田裏發現的。
從後唐滅亡到宋哲宗時代,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所以當時也沒人見過真正的玉璽長什麽樣。
最後還是所謂的十三位大學士,根據各種古籍進行考古,確定這枚玉璽就是傳國玉璽。
但對於北宋發現的這枚玉璽,後世始終存在爭議。
很多人認為,或許當時這枚玉璽的出現,根本就是北宋皇帝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性,自導自演的一出戲而已。
那枚傳國玉璽,也不過是北宋皇帝偽造的而已。
不管這枚玉璽是真是假,隻當這枚玉璽是真的。
而接下來,這枚玉璽在北宋隻傳了二十多年之後,便趕上了那場著名的‘靖康之變’。
靖康之變結束後,這枚傳國玉璽,也隨著徽欽二帝一起,被金國帶去了北方。
但有意思的是,後來金國人並沒有對這枚玉璽大肆宣揚。
有這枚玉璽在手,金國完全可以以此來聲稱,自己才是中原正統,但奇怪的是,金國從來沒這麽幹過。
而後來的曆史上,這枚玉璽在金國這邊,也完全失蹤了。
反倒是南宋這邊,還是時常有點消息。
所以,也有人懷疑,或許北宋滅亡的時候,那枚傳國玉璽,被北宋皇族唯一的幸存皇子趙構(完顏構),給帶了出來。
而完顏構建立南宋之後,這枚玉璽也就隨著南宋的皇位,一直往下傳。
直到南宋末年,崖山海戰的時候,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趙昺一起跳海的時候,也把傳國玉璽帶在了身上。
所以,這枚傳國玉璽,便和小皇帝一起掉到海裏了。
再之後,到了元朝,據說忽必烈去世的時候,元大都的市場上,忽然出現了一枚傳國玉璽。
此後,當時的權臣伯顏,便將其買了迴來。
後來,伯顏把之前元朝滅掉的所有國家所得的玉璽,都集中在一起,將其全部磨平,重新製成私人印章,發給了當時的元朝大臣。
所以也有人說,玉璽是毀在了伯顏的手裏。
當然,還有人認為,伯顏當時隻是毀了那些各朝自製的玉璽,而這枚傳國玉璽,則是被留了下來,一直被元朝皇帝保存。
所以再之後,明朝滅了元朝之後,曾經多次派大軍進入草原,征討北元朝廷,並且向北元朝廷索要傳國玉璽,但北元卻始終不給。
再之後,到了明清兩代,雖然仍然不時會有傳國玉璽現世。
但每次現世之後,被大家一番考證,總是被認定為贗品。
到了清朝滅亡之後,所謂的傳國玉璽,就隻剩下一個傳說了。
這個時候,陳辰手中拿著這個傳說中的傳國玉璽,心中要是沒點波瀾,那是不可能的。
他倒是有點害怕剛滿周歲沒多久的陳曼清在他麵前“噗通”一下跪了下來,然後奶聲奶氣地說,“恭喜爹可以稱帝了!”
“陛下還請將玉璽收迴……即便是陛下真欲讓位,那也需要陛下將此國寶交到漢王手中才是……放在臣這裏算怎麽迴事?”
陳辰是真的有些無語了……
說劉協不懂事吧,他還知道把這真正有用的傳承之物偷出來。
說他懂事吧,總感覺差點意思。
“楚國公先替朕保管吧……朕愧對這上麵的字……”
說完,劉協也不再聽陳辰多說什麽,轉身離開。
隻留陳辰捧著玉璽在風中淩亂……
建安十八年便在劉協的焦慮中過去了。
雖然也不是第一次過年了,但是在襄陽的這個年過讓劉協終身難忘。
陳辰將不少後世的習俗帶到了這個時代。
這使得春節的年味更重了不少。
劉協更是親眼看到了襄陽官民、軍民一家親的景象。
這對天子的三觀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尤其是看到了百姓臉上的笑容,那種勃勃生機,是他從來都沒有想象過的。
曆經了不少苦難的天子,第一次開始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
他在位,乃至於他祖宗在位期間,到底給這個天下帶來了什麽?
養肥了無數的世家?
還是給百姓帶來了實惠?
想到自己從北方逃來一路上見到的北方的百姓,劉協甚至懷疑,南方和北方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
若是自己在位的時候,隻能給百姓帶來痛苦,那就算劉漢真的能夠再傳千世萬代,又如何?
過了個年,劉協心中原本還留存著一點的執念徹底消散。
“楚國公,朕來下令了。”
陳辰看著劉協一愣。
天子到襄陽少說也有兩個多月了。
這是這兩個多月來,他第一次這麽強硬地對自己說話。
“朕決定於兩個月之後退位,屆時朕會放下一切……”說著,從懷裏取出了自己的印璽遞給了陳辰。
陳辰一愣,腦子有些發蒙地接過了玉璽。
眾所周知,東漢的玉璽是缺了一個角的。
還是當年王莽篡漢之時,太後王政君摔碎的。
後來,王莽得到了這枚傳國玉璽之後,便用黃金將這個缺掉的邊角補齊,這也是‘金鑲玉’這個詞的由來。
說起來,這枚玉璽也算是顛沛流離了。
到陳辰那會兒,真貨早就已經不知道去哪裏了。
“陛下……您這是?”
劉協臉上顯露出一絲得意之色。
“這才是真的。朕早就擇機從符璽郎處,以假亂真地調包了……可笑那亂臣曹操,拿著個普通的玉石印璽當寶。”
說到這裏,劉協臉上的得色消失不見,歎了口氣,“更可笑的是,滿朝文武即便有人能夠察覺出玉璽有問題,也沒人敢說……”
陳辰是真的沒想到,劉協還有這種能耐。
陳辰小心地打量著這個無價之寶。
其方圓四寸,上鈕交五龍,正麵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
其中一角用黃金補齊。
毫無疑問,這應該是真貨。
當年孫策便是用這小小的玉璽,跟袁術換到了千餘兵馬,由此打下了孫氏江東的基業。
(扭三的玉璽那麽大,純粹是收到了清朝的影響……不愧是《康熙王朝》的編劇豬大便……)
骷髏王稱帝要喝蜜水沒喝到,然後光速下線。
傳國玉璽則被徐璆趁亂取走,北上奉還給了天子劉協。
若是按照原來的曆史走向。
劉協將會在曹丕的逼迫下讓位,玉璽也會因此落入老曹家的手中。
在曹家手裏傳了幾代之後,曹家又被司馬家取代,就這樣,玉璽又落入到了司馬家的手裏。
司馬家建立晉朝之後,僅僅傳了兩位皇帝,便爆發了八王之亂。
此後,北方遊牧民族趁勢南下,紛紛建立政權。最後,西晉被漢趙政權所滅。漢趙大將劉聰攻破洛陽後,晉懷帝出城投降,同時也將這枚玉璽給了劉聰,就這樣,玉璽落到了前趙的手裏。
再之後,前趙政權分裂,以石勒為首的後趙政權,最後滅了前趙,再次搶到了這枚傳國玉璽。
而石勒得到這枚傳國玉璽之後,還特意在玉璽旁邊,加上了‘天命石氏’這四個字。
不過,石勒刻的這四個字,顯然沒什麽作用。
僅僅二十年之後,後趙同樣被冉魏政權取代,所以玉璽就落入到了冉閔的手裏。
再之後,冉閔為了得到東晉的幫助,便被東晉將領騙走了玉璽。
自此之後,傳國玉璽就再次落入到了司馬家的手裏。
再次迴到司馬家手裏之後,這一次,傳國玉璽正統傳承的時間,就比較長了。
東晉滅亡之後,由劉裕建立的劉宋政權,取代了東晉,曆史也正式進入了南北朝時代。
在南北朝時代,南朝先後傳了宋齊梁陳四代,玉璽也就從東晉一路傳到了南陳政權的手裏。
到了南北朝末期,隨著楊堅篡取北周皇位,建立隋朝,並且南下滅陳,中原再次被統一,玉璽也就此落入到了楊家的手裏。
不過,楊家隻傳了兩代之後,就亡國了。
在隋朝滅亡之後,玉璽再一次經曆了一場坎坷的旅程。
這一次的坎坷,主要是被那場隋末戰亂影響的。
因為隋煬帝楊廣,是被麾下的禁軍發動兵變所殺,這場兵變,後世史稱‘江都政變’。
江都政變之後,著名的大奸臣宇文化及,接管了禁軍,玉璽也就此落入到了宇文化及手裏。
在演義小說當中,在這之後,各大勢力開始爭搶玉璽。但最終,卻被李淵的兒子李元霸,壓服群雄,最終搶到了玉璽。但在正史上,李元霸這個人是不存在的,玉璽也不是這樣落入李家的手裏。
在正史上,江都政變後,玉璽先是落入到了宇文化及手裏。
然後,宇文化及率兵和瓦崗軍大戰了一場,最後被瓦崗軍打敗。
此後,宇文化及率領殘存的士兵,裹挾著隋朝的女眷,向北方逃竄,路上卻被另一位隋末梟雄竇建德截殺,玉璽和那些隋朝女眷,就落入到了竇建德手裏。
但是再之後,沒過多久,北方的突厥便前來要人。
這主要是因為,隋朝那會兒,曾經派了一個隋朝公主去北方和親,那位公主此時在突厥地位很高,所以才能派遣突厥前來要人。
竇建德為了得到突厥的支持,直接把人和玉璽都交了出去。
所以在這之後,玉璽就落入到了突厥人的手裏。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唐朝開國,包括李世民登基初期的時候,其實一直都沒有傳國玉璽。
直到李世民登基好幾年之後,大唐戰神李靖,率兵去北方奇襲突厥王帳,一戰滅了突厥的統治核心。此戰之後,李靖把那些隋朝女眷以及玉璽,都帶迴了中原,玉璽這才重歸唐朝。
當然,因為在這段曆史當中,玉璽的經曆比較坎坷,所以後世也有人質疑,真正的玉璽會不會早就丟在了草原上,李靖帶迴的隻是一個贗品,或者說這是唐朝皇帝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秘密偽造的。
這個可能性不是沒有,但絕對很低。
因為當時在李世民麾下,有很多高級文官,是直接從隋朝繼承來的。
在隋朝的時候,他們見過真正的玉璽。
而玉璽迴歸之後,他們又沒有任何質疑,這足以說明,李世民得到的這枚玉璽,確實應該是真正的傳國玉璽。
再之後,玉璽隨著唐朝的皇位一起,傳了兩百多年。
到了唐朝末年,朱溫篡唐,玉璽就落到了朱溫的手裏。
之後,李存勖又滅了後梁,所以玉璽就落到了李存勖的手裏。
但到了後唐末年,後唐滅亡的時候,後唐末帝李從珂,直接帶著玉璽,在皇城當中自焚而死。
在這之前,傳國玉璽雖然多次經曆時代變遷,但基本上可以保證玉璽本身的真實性。但是在這之後,玉璽的傳承就開始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後唐滅亡之後,一直到後麵的宋朝,上百年的時間裏,玉璽都沒有再次現世。
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或許傳國玉璽已經和李從珂一起,徹底毀在了那場大火當中。
但玉璽本身是玉製的,火災的溫度很難達到玉的熔點,所以還是有很多人堅信,玉璽並沒有被毀,隻是暫時找不到了而已。
而到了北宋宋哲宗在位期間,不知道從哪冒出來一個農夫,忽然拿著一枚傳國玉璽前來獻寶,說是在自己家農田裏發現的。
從後唐滅亡到宋哲宗時代,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所以當時也沒人見過真正的玉璽長什麽樣。
最後還是所謂的十三位大學士,根據各種古籍進行考古,確定這枚玉璽就是傳國玉璽。
但對於北宋發現的這枚玉璽,後世始終存在爭議。
很多人認為,或許當時這枚玉璽的出現,根本就是北宋皇帝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性,自導自演的一出戲而已。
那枚傳國玉璽,也不過是北宋皇帝偽造的而已。
不管這枚玉璽是真是假,隻當這枚玉璽是真的。
而接下來,這枚玉璽在北宋隻傳了二十多年之後,便趕上了那場著名的‘靖康之變’。
靖康之變結束後,這枚傳國玉璽,也隨著徽欽二帝一起,被金國帶去了北方。
但有意思的是,後來金國人並沒有對這枚玉璽大肆宣揚。
有這枚玉璽在手,金國完全可以以此來聲稱,自己才是中原正統,但奇怪的是,金國從來沒這麽幹過。
而後來的曆史上,這枚玉璽在金國這邊,也完全失蹤了。
反倒是南宋這邊,還是時常有點消息。
所以,也有人懷疑,或許北宋滅亡的時候,那枚傳國玉璽,被北宋皇族唯一的幸存皇子趙構(完顏構),給帶了出來。
而完顏構建立南宋之後,這枚玉璽也就隨著南宋的皇位,一直往下傳。
直到南宋末年,崖山海戰的時候,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趙昺一起跳海的時候,也把傳國玉璽帶在了身上。
所以,這枚傳國玉璽,便和小皇帝一起掉到海裏了。
再之後,到了元朝,據說忽必烈去世的時候,元大都的市場上,忽然出現了一枚傳國玉璽。
此後,當時的權臣伯顏,便將其買了迴來。
後來,伯顏把之前元朝滅掉的所有國家所得的玉璽,都集中在一起,將其全部磨平,重新製成私人印章,發給了當時的元朝大臣。
所以也有人說,玉璽是毀在了伯顏的手裏。
當然,還有人認為,伯顏當時隻是毀了那些各朝自製的玉璽,而這枚傳國玉璽,則是被留了下來,一直被元朝皇帝保存。
所以再之後,明朝滅了元朝之後,曾經多次派大軍進入草原,征討北元朝廷,並且向北元朝廷索要傳國玉璽,但北元卻始終不給。
再之後,到了明清兩代,雖然仍然不時會有傳國玉璽現世。
但每次現世之後,被大家一番考證,總是被認定為贗品。
到了清朝滅亡之後,所謂的傳國玉璽,就隻剩下一個傳說了。
這個時候,陳辰手中拿著這個傳說中的傳國玉璽,心中要是沒點波瀾,那是不可能的。
他倒是有點害怕剛滿周歲沒多久的陳曼清在他麵前“噗通”一下跪了下來,然後奶聲奶氣地說,“恭喜爹可以稱帝了!”
“陛下還請將玉璽收迴……即便是陛下真欲讓位,那也需要陛下將此國寶交到漢王手中才是……放在臣這裏算怎麽迴事?”
陳辰是真的有些無語了……
說劉協不懂事吧,他還知道把這真正有用的傳承之物偷出來。
說他懂事吧,總感覺差點意思。
“楚國公先替朕保管吧……朕愧對這上麵的字……”
說完,劉協也不再聽陳辰多說什麽,轉身離開。
隻留陳辰捧著玉璽在風中淩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