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欲伐楚,問計於管仲。


    管仲安排齊國貴族前往楚國,高價購買楚國特產梅花鹿。


    楚國百姓見有利可圖,便不事農耕,轉而養鹿。楚國高層則認為,有錢就能買到一切,所以也不多加幹預。


    與此同時,齊國用更高的市場價向楚國周邊的國家購買糧食。


    各國見有利可圖,自然來者不拒。


    等到齊國囤積了足夠的軍糧,便直接宣布不再購買梅花鹿的同時,向楚國開戰。


    此時正當地裏糧食青黃不接的時候,楚國急忙向周邊國家求購糧食。


    隻可惜,哪怕楚國開價更高,周邊的國家也沒有多的糧食能夠賣給楚國。


    於是,楚國空抱著一堆錢財,卻沒有足夠的軍糧與齊國交戰,最後落得個喪師失地的下場。


    這個可以算作是人類曆史上有記錄的最早的經濟戰了。


    “主公可還記得夏口城?昔日我勸主公將與揚州相鄰的荊州之地讓了一部分給孫權。獨留夏口,雙方共守。時至今日,夏口已經發展成為江東和我方商賈交易的重點地點。”


    “如今,我想要做的,便是利用通商之便,讓我們鑄造的銅錢逐步變成主流。”


    糜竺開口道,“隻是這新幣不好控製啊……似那王莽所行之事,徒惹人罵……”


    (劉備在益州發行過“直百錢”,漢朝的定製銅錢,一枚五銖重為一錢,也就是說劉備發行的新幣,一枚抵百枚。這也是很多劉黑說他假仁假義,吸取民脂民膏的論點。


    但是直白的說,劉備這個也是真的沒有辦法,“益州疲弊”,不是諸葛亮的自謙之說。不這麽做,他根本沒有辦法籌到足夠北伐的錢。


    東漢末年的貨幣體係基本是崩壞的,一來多年的磨損下來,尋常的五銖錢早已不足分量。此外還有大量世家鑄造三銖,四銖錢流入市場,以次充好。也就是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


    孫權見劉備用“直百錢”來籌錢,他立馬就動了腦筋,直接鑄造起了“大泉當千”,即一枚抵千錢。後來民間甚至流傳出極其離譜的“大泉兩千”和“大泉五千”。


    如果劉備的“直百錢”被黑成吸取民脂民膏,那請問,孫權這叫什麽?


    曹魏那邊是另一個極端,他基本上摒棄了貨幣體係,直接倒退迴了原始的以物易物階段。所有的交易以糧食為基準。


    很巧合地避免了貨幣造成的通脹。


    但是不要以為曹魏的百姓日子要比吳蜀好過。別忘了,曹魏屯田收的是五成到六成的稅,也就是說普通百姓幹一年的農活下來,基本也就保持個能養家餓不死的狀態。


    年收入超過一半上交了,請問,這個叫不叫吸取民脂民膏?


    別的不說,吳和魏兩國起義叛亂的記錄都是上了兩位數的,白地將軍夏侯淵,那可是公認的平叛小能手。


    孫權那邊也是三天兩頭有人造反,程普,蔣欽,徐盛,太史慈等都有平叛記錄。


    蜀國這邊至少在劉備去世之前幾乎沒有叛亂,就憑這一點,劉備對百姓假仁假義的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


    “子仲所言不差,這鑄錢一事自然不能肆無忌憚。流通的貨幣多少,與百姓的生產能力大大相關,可是需要進行嚴格計算的。”


    “況且,我們要鑄的錢,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不能算作是貨幣了。而是代幣。”


    銅在古代本身就是有價值的,用銅錢交易,本質上其實還是以物易物。隻不過用了銅作為了中間等價物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換算,更為方便而已。


    “而作為代幣,首先要明確的,便是中間等價物是什麽。”


    說到這裏,劉備和法正已經開始跟不上陳辰的節奏了,這些東西不常經手商賈之事的話理解起來確實有些困難了。


    雖然有些名詞諸葛亮和糜竺也是第一次聽到,但是聯係到商賈之事,還是可以理解的。


    諸葛亮想了想,“如果是代幣,本質上的中間物其實是信譽。”


    糜竺點了點頭,看著劉備和法正有些不解的眼神,開口解釋了一下,“好比有人來我糜家的肉鋪買肉,數量巨大,肉鋪一下拿不出來,便會給他打個條。改日可以拿著條來取肉。如果這個人同意了,其實這一次他是拿著錢,買了一張條。而之所以他會同意把條拿走,下次再來,便是因為我家肉鋪的信譽很好,不會坑騙他。”


    劉備和法正聽完之後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


    “子仲的例子倒是挺貼切的,正如孔明所說,代幣的中間等價物,便是信譽。我們鑄造的新幣,可能隻有三銖重,但是為什麽能夠用來購買相當於十錢甚至二十錢的東西?


    那是因為我們給他的定義,就是這三銖重的代幣所代表的價值。百姓相信官府給這個代幣的定義,才會願意使用新幣來進行中間交換。”


    其實這件事情的本質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把用來作為一般等價物的銅,替換成能代替同等數量銅的符號。


    這需要買賣雙方對於這個符號有相同的認知和認同。


    如果賣方不認同,買方就沒辦法花。如果買方不認同,就更沒有流通的可能性。


    “憑借主公積累下來的信譽和名望,我覺得新幣的推進應該不會遇到太大的問題。”諸葛亮輕搖羽扇。


    陳辰認同的點了點頭,“確實如此。”


    而後繼續說道,“當然,除了保障信譽之外,我們還需要一個很關鍵的東西。”


    劉備和法正聽得如癡如醉,思路也漸漸打開,“是什麽?”


    “是一個新設機構。”


    “不行!”糜竺一聽又要新設一個機構,立馬就有些應激反應……實在是被陳辰各種新設的吞金機構嚇怕了……


    陳辰翻了個白眼,“在新的代幣,官府的信譽之間,我們需要一個橋梁,要用這個機構把兩者結合在一起。同時負責調查和控製市麵上流通的代幣的總量。除此之外,這個機構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和第三策有關,子仲真的想要反對?”


    糜竺:得,反正我反對也沒人聽……我太難了……


    (ps,這章夾帶了點關於劉備的私貨……有點水了……大家將就一下哈。


    評分6.9啦,繼續繼續。為報諸位大德,願拜為義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和諸葛做鄰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麻了麻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麻了麻瓜並收藏我在三國和諸葛做鄰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