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多政治家而少學者,少文人,少藝術家,更少科學家。在西方人看來,中國人似乎每個人都是政治家(在西方人眼裏,政治家有時和陰謀家相通),他們害怕同中國人接觸。確實,中國歷來的政治運動實在太多了。那些醉心於當政治家的人,如果能好好地考察一下自己,覺得應該改行當學者、科學家、藝術家的改行,那將是我們民族的大幸!
------------
6筆檣與政治(1)
------------
漢朝自建國以後直至漢武帝時期,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劉姓諸侯王勢力過大,中央不易控製。漢景帝時期的晁錯曾經試圖用武力和法令直接削藩,結果是吳、楚等七國聯合叛亂,叛亂各國打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使得晁錯被誅,但叛亂的諸侯國並沒有因此收兵,漢景帝這才明白諸侯叛亂並不因為晁錯削藩,而是要奪取漢朝的政權。最後,漢景帝傾盡全國之力,才勉強把叛亂鎮壓下去。
到了漢武帝時期,主父偃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能夠巧妙而又十分有效地解決軍閥割據問題,漢武帝聽了十分高興,就採納了他的建議,頒布“推恩令”,終於解決了漢朝自建國以來一直無法解決的諸侯勢力不易控製的問題。
所謂“推恩令”,意思是說皇帝很想讓每一位皇家後裔都得到一份土地,但皇帝自己又沒有那麽多的土地分給他們,要求各諸侯國廢除嫡長子繼承製,不僅把自己的國土分給嫡長子,還要分給其他的子孫,以顯示皇帝的恩德。這樣一來,諸侯國內部就起了矛盾,他們的土地就被分得七零八落,再也無法統一起來,諸侯國的勢力就自然而然地被削弱了。諸侯國完全明白這是中央政權在削弱自己的勢力,但由於各諸侯國內部的子孫都希望得到一份土地,所以,他們無法抗拒這一法令。主父偃的主張實在是十分高明的謀略。
然而,晁錯卻沒有這樣高明,他本不是一個政治家,他以書生的本色來參與政治,終於落得個腰斬的結局。
漢文帝死後,太子啟即位,是為漢景帝。這時,自劉邦以來分封的諸劉藩王勢力逐漸強大,有的靠煮海為鹽、冶山為錢,有了很強的經濟實力和獨立性。對於漢朝中央政權來講,漸成尾大不掉之勢。晁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登上歷史舞台的。但晁錯雖然才識過人,卻不諳人情世故,不知自謀後路,隻知一味前行,終不免落入敗亡的境地。晁錯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悲劇性的結局,而這種性格又是因缺乏社會磨練,“坐直升飛機上來”做官而造成的。
晁錯原是太子家人,景帝即位後,由於晁錯的對策言論很合景帝的心意,就被由中大夫提升至內史。晁錯是景帝的舊屬,又格外受信任,因此,晁錯經常參予景帝的一些謀議活動,他的建議和意見也多被採納,朝廷的法令製度,晁錯大多數都動了一遍。這樣一來,朝中大臣都知道景帝器重寵信晁錯,沒有人敢與他發生頂撞,這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宰相申屠嘉覺得自己受到冷落,就心懷不忿,暗中尋找時機,想把晁錯除去。晁錯在這時也有點忘乎所以、膽大妄為起來。
一次,晁錯未經任何人批準,擅自將他的內史署舍開了一個角門,穿過了太上皇廟的短牆。原來,晁錯的署舍座落於太上皇廟的後邊,如果從署捨去大街,就必須繞很大的圈子,如果能穿牆而過就方便得多了,這樣,他就找人來開門拆牆。這件事讓宰相申屠嘉知道了,立刻令府吏草擬奏章,說晁錯未曾奏聞,擅自拆牆,實是蔑視太上皇,應以大不敬論罪,按律當誅。有人聞知這件事,忙給晁錯通信,晁錯一聽,真是嚇得魂飛魄散,深夜中即跑進皇宮,去見皇帝。景帝本允許他隨時奏事,這時忽然深夜來見,不知何事,連忙召見。待晁錯說明白,景帝卻說無妨,盡管照辦。
第二天上朝,申屠嘉呈上奏章,滿擬景帝會治晁錯的罪,誰知景帝看後卻淡淡地說:“晁錯另闢新門以求方便,僅是穿過太上皇外牆,與廟無損。且早已告朕,丞相不必多心。”申屠嘉下朝後妒怒交加,吐血而死。景帝就讓禦史大夫陶青做丞相,將晁錯升為禦史大夫。晁錯不僅未得罪,反更受寵,也就不思其他,隻顧報效皇上了。
晁錯接連升任,就像一般人在順境當中一樣,容易失去謹慎,晁錯更是如此。他年輕氣盛,覺得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情,更想趁此機會做幾件大事,一方麵壓服人心,一方麵效忠皇上,於是,上書景帝,請求首先從吳國開刀削藩。其書大意說:
當初高祖初定天下,諸兄弟年少,子侄柔弱,所以才大封同姓諸王。齊國有七十餘城,吳國有五十餘城,楚國有四十餘城,幾乎把半個天下封給了他們。現在,吳王詐病不朝,按照古法應當誅殺,文帝不忍,特別賜予他幾杖,這是最厚的仁德了。吳王本當改過自新,但反而更加驕橫無禮。靠山冶銅鑄錢,煮海水製鹽,誘收天下逃亡的罪犯,陰謀叛亂。現在看來,削藩吳、楚等國要反,不削藩也要反。如果削藩,可促成他們早反,這樣,其準備不充分,為禍就會小一些;如果不削藩,他們準備得充分了,雖反得遲一些,卻是為禍甚大,不易平定。
景帝平時就有削藩的想法,這次晁錯提出來,他就把晁錯的奏章交給大臣們討論。大臣們懾於晁錯的權勢,沒有什麽人敢提出異議,隻有詹事竇嬰,極力阻止。竇嬰雖無很高的職位,但因是竇太後的侄子,有著內援,才不懼晁錯,敢於抗言直陳。因有竇嬰的反對,削藩之事也隻有暫且作罷。晁錯不得削藩,便暗恨竇嬰。
</br>
------------
6筆檣與政治(1)
------------
漢朝自建國以後直至漢武帝時期,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劉姓諸侯王勢力過大,中央不易控製。漢景帝時期的晁錯曾經試圖用武力和法令直接削藩,結果是吳、楚等七國聯合叛亂,叛亂各國打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使得晁錯被誅,但叛亂的諸侯國並沒有因此收兵,漢景帝這才明白諸侯叛亂並不因為晁錯削藩,而是要奪取漢朝的政權。最後,漢景帝傾盡全國之力,才勉強把叛亂鎮壓下去。
到了漢武帝時期,主父偃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能夠巧妙而又十分有效地解決軍閥割據問題,漢武帝聽了十分高興,就採納了他的建議,頒布“推恩令”,終於解決了漢朝自建國以來一直無法解決的諸侯勢力不易控製的問題。
所謂“推恩令”,意思是說皇帝很想讓每一位皇家後裔都得到一份土地,但皇帝自己又沒有那麽多的土地分給他們,要求各諸侯國廢除嫡長子繼承製,不僅把自己的國土分給嫡長子,還要分給其他的子孫,以顯示皇帝的恩德。這樣一來,諸侯國內部就起了矛盾,他們的土地就被分得七零八落,再也無法統一起來,諸侯國的勢力就自然而然地被削弱了。諸侯國完全明白這是中央政權在削弱自己的勢力,但由於各諸侯國內部的子孫都希望得到一份土地,所以,他們無法抗拒這一法令。主父偃的主張實在是十分高明的謀略。
然而,晁錯卻沒有這樣高明,他本不是一個政治家,他以書生的本色來參與政治,終於落得個腰斬的結局。
漢文帝死後,太子啟即位,是為漢景帝。這時,自劉邦以來分封的諸劉藩王勢力逐漸強大,有的靠煮海為鹽、冶山為錢,有了很強的經濟實力和獨立性。對於漢朝中央政權來講,漸成尾大不掉之勢。晁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登上歷史舞台的。但晁錯雖然才識過人,卻不諳人情世故,不知自謀後路,隻知一味前行,終不免落入敗亡的境地。晁錯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悲劇性的結局,而這種性格又是因缺乏社會磨練,“坐直升飛機上來”做官而造成的。
晁錯原是太子家人,景帝即位後,由於晁錯的對策言論很合景帝的心意,就被由中大夫提升至內史。晁錯是景帝的舊屬,又格外受信任,因此,晁錯經常參予景帝的一些謀議活動,他的建議和意見也多被採納,朝廷的法令製度,晁錯大多數都動了一遍。這樣一來,朝中大臣都知道景帝器重寵信晁錯,沒有人敢與他發生頂撞,這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宰相申屠嘉覺得自己受到冷落,就心懷不忿,暗中尋找時機,想把晁錯除去。晁錯在這時也有點忘乎所以、膽大妄為起來。
一次,晁錯未經任何人批準,擅自將他的內史署舍開了一個角門,穿過了太上皇廟的短牆。原來,晁錯的署舍座落於太上皇廟的後邊,如果從署捨去大街,就必須繞很大的圈子,如果能穿牆而過就方便得多了,這樣,他就找人來開門拆牆。這件事讓宰相申屠嘉知道了,立刻令府吏草擬奏章,說晁錯未曾奏聞,擅自拆牆,實是蔑視太上皇,應以大不敬論罪,按律當誅。有人聞知這件事,忙給晁錯通信,晁錯一聽,真是嚇得魂飛魄散,深夜中即跑進皇宮,去見皇帝。景帝本允許他隨時奏事,這時忽然深夜來見,不知何事,連忙召見。待晁錯說明白,景帝卻說無妨,盡管照辦。
第二天上朝,申屠嘉呈上奏章,滿擬景帝會治晁錯的罪,誰知景帝看後卻淡淡地說:“晁錯另闢新門以求方便,僅是穿過太上皇外牆,與廟無損。且早已告朕,丞相不必多心。”申屠嘉下朝後妒怒交加,吐血而死。景帝就讓禦史大夫陶青做丞相,將晁錯升為禦史大夫。晁錯不僅未得罪,反更受寵,也就不思其他,隻顧報效皇上了。
晁錯接連升任,就像一般人在順境當中一樣,容易失去謹慎,晁錯更是如此。他年輕氣盛,覺得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情,更想趁此機會做幾件大事,一方麵壓服人心,一方麵效忠皇上,於是,上書景帝,請求首先從吳國開刀削藩。其書大意說:
當初高祖初定天下,諸兄弟年少,子侄柔弱,所以才大封同姓諸王。齊國有七十餘城,吳國有五十餘城,楚國有四十餘城,幾乎把半個天下封給了他們。現在,吳王詐病不朝,按照古法應當誅殺,文帝不忍,特別賜予他幾杖,這是最厚的仁德了。吳王本當改過自新,但反而更加驕橫無禮。靠山冶銅鑄錢,煮海水製鹽,誘收天下逃亡的罪犯,陰謀叛亂。現在看來,削藩吳、楚等國要反,不削藩也要反。如果削藩,可促成他們早反,這樣,其準備不充分,為禍就會小一些;如果不削藩,他們準備得充分了,雖反得遲一些,卻是為禍甚大,不易平定。
景帝平時就有削藩的想法,這次晁錯提出來,他就把晁錯的奏章交給大臣們討論。大臣們懾於晁錯的權勢,沒有什麽人敢提出異議,隻有詹事竇嬰,極力阻止。竇嬰雖無很高的職位,但因是竇太後的侄子,有著內援,才不懼晁錯,敢於抗言直陳。因有竇嬰的反對,削藩之事也隻有暫且作罷。晁錯不得削藩,便暗恨竇嬰。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