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盡管如此,還是有些官吏膽敢以身試法,明太祖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有人告發二司與戶部侍郎郭桓勾結貪汙,朱元璋迅速查勘,追出贓糧七百萬石。朱元璋大怒,把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的官吏全部處死。經過拷問,又牽連了許多人,最後殺人總數,包括官吏和地主竟達數萬人之多。在這種嚴刑峻法和“運動”打擊的綜合治理下,洪武年間的吏治總算呈現出了新的麵貌。
其三是對官吏實行特務統治。朱元璋設立了巡檢司和錦衣衛,讓巡檢司專門負責盤查全國各地的過往行人,人們被限製在方圓一百裏的活動範圍之內,如有超出,須事先弄到“路引”,這是防止人民串連造反的重要措施。錦衣衛則是專門負責監視百官的動靜,就連街衢之上,也滿布錦衣衛,這樣,吏民的一言一行都逃不過皇帝的耳目。
《問刑條例》
一次,博士錢宰罷朝迴家,在路上信口吟道:“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對錢宰說:“昨天做得好詩!不過我並未‘嫌’你啊,改做‘憂’字怎麽樣?”錢宰一聽,連忙跪下叩頭,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好在朱元璋並不是要追究他的罪責,隻是要顯示自己的無所不知,錢宰才算沒有倒黴。
吏部尚書吳琳告老還鄉,已是無所作為,但朱元璋還是不放心,常派錦衣衛去監視他。
一天,一個特務向田間插秧的一個老農夫問訊道:“這裏可有個退了休的吳尚書?”那老人措手答道:“我吳琳便是。”朱元璋得知這一消息,知道吳琳並無異誌,十分高興,獎賞了吳琳。
大學士宋濂是著名的學者,對朱元璋可謂赤膽忠心。
一天,宋濂在家請客,特務竟把赴宴人等乃至菜餚全都列單匯報給了朱元璋。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問宋濂請客及菜餚的情況,宋濂把所請客人和菜餚情況一一據實迴答,朱元璋聽後十分滿意地說:“宋學士所說皆實,沒有騙我!”
國子監祭酒宋訥有一天在家生悶氣,監視他的人認為有可能是對皇上不滿,就偷偷地把他生氣的樣子畫了下來,交給了朱元璋。第二天上朝時,朱元璋問他何故生氣,宋訥作了解釋,朱元璋知道他生悶氣與朝事無關,才不追究。宋訥非常奇怪地問太祖怎麽知道他的家事,太祖就把那張畫像拿出來給他看,結果宋訥幾被驚倒。就這樣,朱元璋掌握了臣下的一言一行,臣下深恐動輒得咎,真正做到了前人所謂的“慎獨”,哪裏還敢有不臣之心?
------------
11蔽淞開國與暴力固權(2)
------------
其四是實行輿論控製,以建明太祖像
立皇帝在人們意識中的崇高地位。在時人看來,朱元璋的出身十分微賤,祖祖輩輩都是替地主幹活的農夫,而且朱元璋本人還做過和尚,因此,朱元璋做皇帝,不僅不符合當時的標準,簡直對民眾是一種汙辱。尤其是許多貴族出身的文人,更是看不起朱元璋,至於出來做明朝的官,他們更是不幹。對於這部分文人,朱元璋毫不留情。例如貴溪儒士夏伯啟叔侄兩人為了找藉口不出來做官,竟致把手指截斷,朱元璋聽說了,就特意把他們召來,當麵質問:“過去世道動亂的時候,你們住在哪裏?”他們迴答說:“紅寇竄亂之時,我們住在閩、贛一帶。”朱元璋一聽,勃然大怒,他起自紅巾軍,夏伯啟竟敢把紅巾軍稱為寇,實是膽大包天,當即下令把他們處死,並命令凡是不聽徵召,不與政府合作的知識分子,一律殺頭抄家。
朱元璋識字不多,卻特別忌諱別人在文字上衝撞他,對於能合他心意的一些詩文詞句,他也格外見愛。一次,朱元璋微服出訪,到了江淮一帶的多寶寺,見寺中多宣“多寶如來”的佛號,就對侍從說:“寺名多寶,有許多多寶如來。”隨行的學士江懷素知道太祖又在考較群臣,就馬上趨奉道:“國號大明,無更大大明皇帝。”朱元璋一聽大喜,把江懷素提升為吏部侍郎。
朱元璋在江淮一帶遇到以朱元璋手書軍令
前的故友陳君佐,陳君佐年少有才名,朱元璋就帶他出入淮揚一帶。一天,朱元璋在一家小店吃飯,忽有所思,又出對道:“小村店三杯五盞,沒有東西。”陳君佐脫口而出對道:“大明君一統萬方,不分南北。”朱元璋極其高興,想讓他隨侍左右,當一詞臣,陳君佐過慣了逍遙自在的生活,卻不願意,朱元璋也未勉強。又過了幾天,朱元璋遇一士人,見他文採風流,相問之下,知他是重慶府監生,朱元璋便命他屬對,自出上聯道:“千裏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那士人也不假思索,開口對道:“一人為大,大邦大國大明君。”朱元璋聞言大喜,第二天,就遣人送去了千兩黃金。
如果無意當中冒犯了他,甚至被人無中生有地構陷,朱元璋也橫加殺害。例如,尉氏縣教諭許元為本府作的《萬壽賀表》中有“體幹發坤,藻飾太平”之句,其中“發坤”讀做“發髡”,即剃去頭髮,朱元璋懷疑是諷刺自己當過和尚,“藻飾太平”與“早失太平”同音,這位教諭當然也就成了枉死城裏的新鬼。懷慶府學訓導呂睿為本府作《謝賜馬表》中有“送瞻帝扉”,“帝扉”可讀作“帝非”,朱元璋也懷疑這是呂睿暗示他不能當皇帝,也將之處死。亳州訓導林雲為本州作《謝東宮賜宴箋》中有“式君父以班爵祿”,其中“式君父”可讀作“失君父”,祥府縣學諭賈翥為本縣作《正旦賀表》中有“取法象魏”,其中“取法”可讀作“去發”,朱元璋都以為是對自己不敬,均處以死刑。
</br>
其三是對官吏實行特務統治。朱元璋設立了巡檢司和錦衣衛,讓巡檢司專門負責盤查全國各地的過往行人,人們被限製在方圓一百裏的活動範圍之內,如有超出,須事先弄到“路引”,這是防止人民串連造反的重要措施。錦衣衛則是專門負責監視百官的動靜,就連街衢之上,也滿布錦衣衛,這樣,吏民的一言一行都逃不過皇帝的耳目。
《問刑條例》
一次,博士錢宰罷朝迴家,在路上信口吟道:“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對錢宰說:“昨天做得好詩!不過我並未‘嫌’你啊,改做‘憂’字怎麽樣?”錢宰一聽,連忙跪下叩頭,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好在朱元璋並不是要追究他的罪責,隻是要顯示自己的無所不知,錢宰才算沒有倒黴。
吏部尚書吳琳告老還鄉,已是無所作為,但朱元璋還是不放心,常派錦衣衛去監視他。
一天,一個特務向田間插秧的一個老農夫問訊道:“這裏可有個退了休的吳尚書?”那老人措手答道:“我吳琳便是。”朱元璋得知這一消息,知道吳琳並無異誌,十分高興,獎賞了吳琳。
大學士宋濂是著名的學者,對朱元璋可謂赤膽忠心。
一天,宋濂在家請客,特務竟把赴宴人等乃至菜餚全都列單匯報給了朱元璋。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問宋濂請客及菜餚的情況,宋濂把所請客人和菜餚情況一一據實迴答,朱元璋聽後十分滿意地說:“宋學士所說皆實,沒有騙我!”
國子監祭酒宋訥有一天在家生悶氣,監視他的人認為有可能是對皇上不滿,就偷偷地把他生氣的樣子畫了下來,交給了朱元璋。第二天上朝時,朱元璋問他何故生氣,宋訥作了解釋,朱元璋知道他生悶氣與朝事無關,才不追究。宋訥非常奇怪地問太祖怎麽知道他的家事,太祖就把那張畫像拿出來給他看,結果宋訥幾被驚倒。就這樣,朱元璋掌握了臣下的一言一行,臣下深恐動輒得咎,真正做到了前人所謂的“慎獨”,哪裏還敢有不臣之心?
------------
11蔽淞開國與暴力固權(2)
------------
其四是實行輿論控製,以建明太祖像
立皇帝在人們意識中的崇高地位。在時人看來,朱元璋的出身十分微賤,祖祖輩輩都是替地主幹活的農夫,而且朱元璋本人還做過和尚,因此,朱元璋做皇帝,不僅不符合當時的標準,簡直對民眾是一種汙辱。尤其是許多貴族出身的文人,更是看不起朱元璋,至於出來做明朝的官,他們更是不幹。對於這部分文人,朱元璋毫不留情。例如貴溪儒士夏伯啟叔侄兩人為了找藉口不出來做官,竟致把手指截斷,朱元璋聽說了,就特意把他們召來,當麵質問:“過去世道動亂的時候,你們住在哪裏?”他們迴答說:“紅寇竄亂之時,我們住在閩、贛一帶。”朱元璋一聽,勃然大怒,他起自紅巾軍,夏伯啟竟敢把紅巾軍稱為寇,實是膽大包天,當即下令把他們處死,並命令凡是不聽徵召,不與政府合作的知識分子,一律殺頭抄家。
朱元璋識字不多,卻特別忌諱別人在文字上衝撞他,對於能合他心意的一些詩文詞句,他也格外見愛。一次,朱元璋微服出訪,到了江淮一帶的多寶寺,見寺中多宣“多寶如來”的佛號,就對侍從說:“寺名多寶,有許多多寶如來。”隨行的學士江懷素知道太祖又在考較群臣,就馬上趨奉道:“國號大明,無更大大明皇帝。”朱元璋一聽大喜,把江懷素提升為吏部侍郎。
朱元璋在江淮一帶遇到以朱元璋手書軍令
前的故友陳君佐,陳君佐年少有才名,朱元璋就帶他出入淮揚一帶。一天,朱元璋在一家小店吃飯,忽有所思,又出對道:“小村店三杯五盞,沒有東西。”陳君佐脫口而出對道:“大明君一統萬方,不分南北。”朱元璋極其高興,想讓他隨侍左右,當一詞臣,陳君佐過慣了逍遙自在的生活,卻不願意,朱元璋也未勉強。又過了幾天,朱元璋遇一士人,見他文採風流,相問之下,知他是重慶府監生,朱元璋便命他屬對,自出上聯道:“千裏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那士人也不假思索,開口對道:“一人為大,大邦大國大明君。”朱元璋聞言大喜,第二天,就遣人送去了千兩黃金。
如果無意當中冒犯了他,甚至被人無中生有地構陷,朱元璋也橫加殺害。例如,尉氏縣教諭許元為本府作的《萬壽賀表》中有“體幹發坤,藻飾太平”之句,其中“發坤”讀做“發髡”,即剃去頭髮,朱元璋懷疑是諷刺自己當過和尚,“藻飾太平”與“早失太平”同音,這位教諭當然也就成了枉死城裏的新鬼。懷慶府學訓導呂睿為本府作《謝賜馬表》中有“送瞻帝扉”,“帝扉”可讀作“帝非”,朱元璋也懷疑這是呂睿暗示他不能當皇帝,也將之處死。亳州訓導林雲為本州作《謝東宮賜宴箋》中有“式君父以班爵祿”,其中“式君父”可讀作“失君父”,祥府縣學諭賈翥為本縣作《正旦賀表》中有“取法象魏”,其中“取法”可讀作“去發”,朱元璋都以為是對自己不敬,均處以死刑。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