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將軍,是雲昭雲將軍?”馬友驚道。


    “正是!”全益鳳笑道。“安慶邊軍鎮守,四品宣威將軍雲昭雲將軍馬上就要抵達這裏了。”


    馬友驚疑不定,雲昭是安慶鎮守,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莫非,他們在安慶戰敗了,丟了安慶,這才退到榆林來?如果是一幫潰兵,榆林說不定便要倒大黴了。


    “安慶,安慶失守了麽?”他顫聲道。


    “安慶穩如泰山,牢如磐石,就憑蒙人也想攻破安慶,想也別想!”全益鳳冷笑。


    “那,那雲昭將軍怎麽會離開安慶?”馬友問道。


    全益鳳將嘴巴湊到馬友的耳邊,低聲道:“不瞞馬兄弟,益州要出大事了,我家將軍急地趕來,可是為了救你們的命。”


    益州要出大事了!這是馬友從第二個人嘴裏聽到這幾句話,到底要出什麽大事,他卻仍是一無所知。


    第二百七十一章 :益州之亂(4)


    雲昭抵達鳳凰山哨所的時候,全益鳳早已準備好了一切,數十口大鍋熱氣騰騰,荒寂了數月的鳳凰山再一次人聲鼎沸,馬友麾下的百多名士兵被全益鳳毫不客氣地抓了苦力,砍柴,擔水,燒火,當安慶邊軍主力抵達之時,不但準備好了熱水,空氣之中更是飄蕩著淡淡的肉香。


    “益州鎮軍致果校尉馬友見過將軍!”馬友啪地一聲,向著雲昭行了一個軍禮,垂首肅立在烏雲踏雪的馬頭前,對於馬友來說,他見過的最高長官亦不過是一位營將,遊擊將軍而已,正四品的宣威將軍,他還真是沒福氣見過。


    翻身下馬,拍拍烏雲踏雪的馬頭,雲昭看了一眼馬友,“免了罷,你是這鳳凰山哨所的指揮?”


    “是,將軍!屬下奉命在此駐守。保證轉運到安慶的物資的安全。”


    雲昭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轉頭看了一眼四周,身著益州鎮軍軍服的士兵正自忙得滿頭大汗,“你做得不錯。”


    “多謝將軍誇獎,這是屬下應當做的!”馬友恭聲道。


    應該做的?雲昭嘴角不由露出一絲笑容,“你是益州那一位將軍的部屬?簡將軍,潘少將軍還是潘知州的親軍?”


    “都不是!”馬友臉上露出一絲慚愧的神色,“屬下是益州鎮軍負責地方防務的守備軍,隸屬潘大人麾下守備將軍裘德望將軍。”


    “你不錯。等我見到了簡述將軍,便給你知會一聲,讓你調到他麾下去,這身衣服嘛!”雲昭拍了拍馬友。“到時也可以換一換!”


    聽了此語,馬友頓時又驚又喜,簡述的部隊那可是益州的四大王牌之一。無論是待遇,裝備。都不是地方守備軍能比的。正想說幾句感謝的話時,全益鳳已是匆匆奔了過來,向雲昭行禮道:“將軍,屋裏已備下了熱水和酒菜,請將軍去屋裏休息一下吧!”


    “好!”雲昭將韁繩子扔給蔣旭,背著手走向房門,全益鳳笑看了一眼馬友,“馬兄弟。我家將軍與簡述將軍可是八拜之交的結義兄弟,有我家將軍一句話,你不但調動是板上釘釘,說不定一過去便會換上昭武校尉的軍裝了!”


    走到門口的雲昭轉過身來,“益鳳,讓馬校尉進來陪我說幾句話。關於榆林,我還想跟他多了解一些呢!”


    全益鳳捅了捅馬友,“兄弟。機會可要自己抓緊了!”


    馬友早已歡喜的不辯東南西北,全益鳳一推,他立即屁顛顛地跟了上去,“將軍,我是榆林本地人。榆林縣我熟得很,你想知道什麽,我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看著馬友的背影,全益鳳無聲地笑了一下,轉身去找蘇定方。雲昭的中軍將會在鳳凰山小息,蘇定方和燕小乙的部隊可是隻能在此洗個澡,用過飯之後就是馬上發起軍事行動,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控製住縣城,三盤鎮和長亙鎮。


    榆林縣境內多山,在益州屬於一個典型的下縣,全縣戶頭亦不過十萬戶左右,約三四十萬人,這在富庶的益州來說,的確有些可憐,除了西部那些少數民族盤族的窮山惡水之外,就算榆林最窮了,但這窮也是相對而言,對雲昭而言,這裏可是有著大大的油水,不說別的,光是三四十萬人丁都夠他垂涎三尺了。


    走出鳳凰山,向東約五十裏,便是榆林縣城所在,榆林下轄十餘個鎮鄉,但除了縣城和三盤,長亙,其它都是山地,全縣可供耕種的田地大多集中在這三個地方,全縣最大的豪坤馬家便盤踞在三盤,而另一家林家的勢力則集中在長亙鎮,這兩家是榆林最大的豪紳,亦是最大的地主,在榆林縣的影響力,不亞於榆林縣令潘仁智。


    “亂臣賊子,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此時,榆林縣衙的辦公廂房內,縣令潘仁智哆嗦著嘴唇,手握著一封書信,破口大罵。


    就在今天晚上,來自益州的一紙命令將益州王好古叛亂,引蒙軍侵入益州之事公開告知了各縣官員,潘仁智接到潘浩然的命令,要在十天之內,徵集五千丁壯作為民夫,集中到益州城,準備為大軍的後勤服務,同時還需同時輸送二十萬斤糧草,另外牲畜近萬頭,一併押送到益州城,益州全州動員,準備與入侵的蒙軍與王好古叛軍決戰。


    潘仁智雖然也姓潘,但卻與益州最高統治者潘浩然沒有絲毫關係,他是正兒八板地通過科舉考中進士,由朝廷委派到益州來任職的,到益州赴任數年,雖然兩袖清風,治立地方亦頗有政績,不過為人方正,對於潘浩然的種種違規逾製之事,大大地看不過眼,多次上書直斥其非,讓潘浩然甚是厭憎,隻是此人頗得民心,除了指責自己之外,倒也沒有其它的諸如告黑狀之類,潘浩然便也忍了下來,不過潘仁智這個榆林縣令的位子就坐得極牢實了,政績再佳,也難以得到升遷,在榆林縣已足足做了兩任縣令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征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槍 手1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槍 手1號並收藏征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