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公,出了什麽事了?”
“相爺,出宮時,曹總管特意囑咐我,讓我跟您說,邊疆出大事了,盧城失守,蒙人鐵騎長驅直入了。”
第一百零八章 :驚宮
“蒙人撕毀了和約?侵入了大越邊境?”曹儀一驚。
張公公點點頭,“具體情況小人也不知道,隻知道陛下大為震怒。”
“陛下還召見了那些人?”
“還有大王爺,兵部尚書關大將軍,副相何大人。”張公公道。
曹儀點點頭,心知這一迴算是出了大事了,蒙人數十年未曾大舉入侵,更是在一年前與大越簽定了和平協議,想不到僅僅過了一年,便撕毀盟約,悍然入侵,而且一舉打破了盧城,盧城是大越封鎖蒙人的一道大鎖,現在這道大鎖被打斷,從盧城到潭州之間,上千平方公裏的土地必將淪為敵手。
馬車在通往皇宮的路上慢悠悠地走著,騎在馬上的張公公不由著急起來,“相爺,能不能快一點,時候太久了,陛下會著急的。”
曹儀在車內輕哼了一聲,“慌什麽,現在天尚未黑,路上行人眾多,我的車仗在京城內眾人都是識得的,要是慌不擇路地一路狂奔,豈不是會引起不必要的猜疑甚至恐慌,區區蒙人而已,占領的亦隻不過是邊疆的一些不毛之地,有什麽可擔憂的。”
“是,是小人不懂事。”張公公不由敬佩地看了一眼馬車,心道,難怪車內這人能成為大越的宰相,果然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大家風範盡顯無疑啊。
車內的曹儀自然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說辭讓張公公佩服不已,其實除了上麵所說的理由之外,他是需要一些時間來思考這件事情對大越政局的影響,以及對自己和曹家的影響。
盧城守將原本是馮從義,準備在盧城設立榷場,一腳踢開馮從義,而讓司馬家的人去那裏主持,是大王子提議的,但自己當時卻也是支持的,誰也想不到,那個司馬瑞上任不過一年有餘,蒙人便占了盧城,很顯然,蒙人是早有謀劃,這是一個蓄謀已久的計劃,隻能說司馬瑞的命太衰了一點。
問題是,皇帝是不會採納這種說法的,陛下隻會看到馮從義鎮守盧城二十餘載,盧城安然無恙,但走馬換將不過年餘,盧城便失守了。
雖說走馬換將,最直接的責任者是兵部,是關大將軍,但很顯然,當初自己的附議也是脫不了爪爪的,皇帝雖然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但心思卻是明鏡似的。
怎樣才能將自己從這起事件之中摘出來呢?
慢悠悠地到了紫禁城,早有一個小黃門候在宮門口,看到張公公一行人,趕緊迎了上來,“張公公,怎麽現在才來?陛下問了幾次了?”
張公公不由有些緊張起來,曹儀下了車,道:“大王爺,關大將軍,何大人他們都到了?”
“迴相爺的話,大王爺,關大將軍,何大人他們到了有一會子了,現在都是文華殿裏。”
“怎麽是文華殿?”曹儀奇怪地道,一般議事,不是在太極殿,就是在禦書房,今天怎麽到了文華殿?
“迴相爺的話,小人不知。”小黃門彎著腰,一路小跑地在前麵帶著路。
文華殿外,一個臉色白淨,長得富態之極的太監守在門外,看到曹儀等走過來,趕緊迎了上去,揮揮手對張公公與小黃門道:“你們下去吧。”
“是,曹總管。”張公公與小黃門兩人躬身而退。
“大哥,你怎麽才來?”富態的太監正是曹儀的兄弟,現在的大內總管曹旦。
“裏麵現在怎麽樣?”曹儀問道。
曹旦迴頭看了一眼裏頭,小聲道:“陛下是在用晚膳時得到消息的,當時就大怒,摔了碗,掀了桌子。”
“陛下的病經不得大喜大悲,這個樣子,陛上的身體怎麽經得住?”曹儀驚道。
“誰說不是呢?”曹旦湊到曹儀耳邊,“陛下又吐血了。”
曹儀身子一僵。邁步便向內行。
“大哥,有一件事要跟你說一下。”曹旦道。
“什麽事?”曹儀迴頭看著曹旦。
“潭州和邊城的告急文書今天到京的,同時我還收到現任潭州知州司馬仁的一封信和一份禮物。”
“想讓你為他侄兒說說情?現在陛下這個心情,我勸你還是不要觸黴頭的好,也不要指望我。”曹儀道。
“司馬仁隨信送給我的禮物是沈風的人頭。”曹旦看著曹儀,“大哥,這份人情我肯定得收,二十年了,你知道我的苦處,既然司馬家為我送來了這份禮,我總得還他們這個人情,大哥,你不會不幫我吧?”
曹儀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看了一眼曹旦,一言不發,轉身便走進了文華殿。
曹旦事件,是曹氏家族最為忌誨提起的事件,曹儀與曹旦兩人是同袍兄弟,當年曹氏家族走得便是一文一武的路子,但曹旦卻在盧城因為行為不檢而引發了那樁大事,以致於當年的北征不得不草草結束,失去了一舉解決蒙人的最好時機。雖然這件事情因為曹家強大的而將其最終壓下,並將涉案的其它人都打成了叛國賊,但在極少數高層之中,真相卻是隱瞞不了的,即便是皇帝,恐怕也是心知肚明。
</br>
“相爺,出宮時,曹總管特意囑咐我,讓我跟您說,邊疆出大事了,盧城失守,蒙人鐵騎長驅直入了。”
第一百零八章 :驚宮
“蒙人撕毀了和約?侵入了大越邊境?”曹儀一驚。
張公公點點頭,“具體情況小人也不知道,隻知道陛下大為震怒。”
“陛下還召見了那些人?”
“還有大王爺,兵部尚書關大將軍,副相何大人。”張公公道。
曹儀點點頭,心知這一迴算是出了大事了,蒙人數十年未曾大舉入侵,更是在一年前與大越簽定了和平協議,想不到僅僅過了一年,便撕毀盟約,悍然入侵,而且一舉打破了盧城,盧城是大越封鎖蒙人的一道大鎖,現在這道大鎖被打斷,從盧城到潭州之間,上千平方公裏的土地必將淪為敵手。
馬車在通往皇宮的路上慢悠悠地走著,騎在馬上的張公公不由著急起來,“相爺,能不能快一點,時候太久了,陛下會著急的。”
曹儀在車內輕哼了一聲,“慌什麽,現在天尚未黑,路上行人眾多,我的車仗在京城內眾人都是識得的,要是慌不擇路地一路狂奔,豈不是會引起不必要的猜疑甚至恐慌,區區蒙人而已,占領的亦隻不過是邊疆的一些不毛之地,有什麽可擔憂的。”
“是,是小人不懂事。”張公公不由敬佩地看了一眼馬車,心道,難怪車內這人能成為大越的宰相,果然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大家風範盡顯無疑啊。
車內的曹儀自然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說辭讓張公公佩服不已,其實除了上麵所說的理由之外,他是需要一些時間來思考這件事情對大越政局的影響,以及對自己和曹家的影響。
盧城守將原本是馮從義,準備在盧城設立榷場,一腳踢開馮從義,而讓司馬家的人去那裏主持,是大王子提議的,但自己當時卻也是支持的,誰也想不到,那個司馬瑞上任不過一年有餘,蒙人便占了盧城,很顯然,蒙人是早有謀劃,這是一個蓄謀已久的計劃,隻能說司馬瑞的命太衰了一點。
問題是,皇帝是不會採納這種說法的,陛下隻會看到馮從義鎮守盧城二十餘載,盧城安然無恙,但走馬換將不過年餘,盧城便失守了。
雖說走馬換將,最直接的責任者是兵部,是關大將軍,但很顯然,當初自己的附議也是脫不了爪爪的,皇帝雖然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但心思卻是明鏡似的。
怎樣才能將自己從這起事件之中摘出來呢?
慢悠悠地到了紫禁城,早有一個小黃門候在宮門口,看到張公公一行人,趕緊迎了上來,“張公公,怎麽現在才來?陛下問了幾次了?”
張公公不由有些緊張起來,曹儀下了車,道:“大王爺,關大將軍,何大人他們都到了?”
“迴相爺的話,大王爺,關大將軍,何大人他們到了有一會子了,現在都是文華殿裏。”
“怎麽是文華殿?”曹儀奇怪地道,一般議事,不是在太極殿,就是在禦書房,今天怎麽到了文華殿?
“迴相爺的話,小人不知。”小黃門彎著腰,一路小跑地在前麵帶著路。
文華殿外,一個臉色白淨,長得富態之極的太監守在門外,看到曹儀等走過來,趕緊迎了上去,揮揮手對張公公與小黃門道:“你們下去吧。”
“是,曹總管。”張公公與小黃門兩人躬身而退。
“大哥,你怎麽才來?”富態的太監正是曹儀的兄弟,現在的大內總管曹旦。
“裏麵現在怎麽樣?”曹儀問道。
曹旦迴頭看了一眼裏頭,小聲道:“陛下是在用晚膳時得到消息的,當時就大怒,摔了碗,掀了桌子。”
“陛下的病經不得大喜大悲,這個樣子,陛上的身體怎麽經得住?”曹儀驚道。
“誰說不是呢?”曹旦湊到曹儀耳邊,“陛下又吐血了。”
曹儀身子一僵。邁步便向內行。
“大哥,有一件事要跟你說一下。”曹旦道。
“什麽事?”曹儀迴頭看著曹旦。
“潭州和邊城的告急文書今天到京的,同時我還收到現任潭州知州司馬仁的一封信和一份禮物。”
“想讓你為他侄兒說說情?現在陛下這個心情,我勸你還是不要觸黴頭的好,也不要指望我。”曹儀道。
“司馬仁隨信送給我的禮物是沈風的人頭。”曹旦看著曹儀,“大哥,這份人情我肯定得收,二十年了,你知道我的苦處,既然司馬家為我送來了這份禮,我總得還他們這個人情,大哥,你不會不幫我吧?”
曹儀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看了一眼曹旦,一言不發,轉身便走進了文華殿。
曹旦事件,是曹氏家族最為忌誨提起的事件,曹儀與曹旦兩人是同袍兄弟,當年曹氏家族走得便是一文一武的路子,但曹旦卻在盧城因為行為不檢而引發了那樁大事,以致於當年的北征不得不草草結束,失去了一舉解決蒙人的最好時機。雖然這件事情因為曹家強大的而將其最終壓下,並將涉案的其它人都打成了叛國賊,但在極少數高層之中,真相卻是隱瞞不了的,即便是皇帝,恐怕也是心知肚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