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堊絕倒。
周鈺啞然失笑,不過周鈺的眼光卻是大有深意,似乎在說,好你個謝堊,這樣的承諾你都敢對人家說出來?那我呢?你又何曾把我當這麽迴事?不錯,凝兒是受了那麽多委屈,可是我呢?掛名是你的表妹,在前世更是你的……周鈺鬱悶了,氣惱地甩了甩手,“那兩個傢夥不是在等你嗎?趕緊快去吧,辦你的正事要緊……”周鈺分明還想說什麽,偏偏就是硬生生閉上了嘴巴。
得,謝堊原本以為這一節就算是這麽揭過去了,誰料想還埋下這麽個火種。此時謝堊卻是半點都不敢違逆周鈺,更不敢輕易矢口否認那是小丫頭一廂情願的,謝堊自問做不到這麽決絕地傷害到一個支離破碎的少女之心。
謝堊暗自嘆息著,“那好,你們就在這裏等我,我讓燕青留下陪你們,我與石秀去見張浚。”
第70卷 第558節:第六卷 新秩序 第二十三章 喬裝改扮
謝堊與石秀的到來,尤其是謝堊的出現,令張浚著實高興了一番,從而立即修正了原先的計劃。行刺張邦昌,對於整個局麵並無多大改觀,女真人大可以換一個傀儡,而且願意充當這傀儡的,大有人在,謝堊立即否決了張浚的計劃。
張浚忙問道,“不知大人有何高見?”
謝堊笑道,“如果換了張大人您是丞相,您會怎麽打算?”
張浚微怔,想了想,“身為漢人,無論如何都擔不起‘漢奸’這個罪名,而且以張某對丞相的了解,其實他一直表現得很猶豫。不能排除他有想要自立的野心,但是他是屬於那種顧全名聲的人,而且並不輕易願冒此大不韙。如果我是他,至少首先應該想辦法使韃子退兵之後再作計議……”張浚漸漸地明白了謝堊的意思。
謝堊點了點頭,“如果張邦昌現在迫不及待地有了行動,那就說明情況有了變化,不排除金兵撤退的可能,當然也不能排除有其它因素影響——比如,他張邦昌得到了實際性的援助,或者幹脆金兵留下相當一部分供他支配……”
張浚微一沉吟,一撚須髯,乃道,“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張邦昌可就成了徹頭徹尾的賣國賊了,這個決計不可能。不過大人說到這援助的話,倒也確實不無可能,聽說孟太後那頭曾經頻繁地與相府接觸,朝中更有相府心腹王時雍、吳拜、莫儔、範瓊等人,羽翼漸為豐滿。”
“孟太後?”謝堊微微一驚,頓時陷入了沉思。孟太後可謂是一位傳奇人物,本是哲宗皇帝的第一任皇後,與向太後的關係非同小可,此時向太後已然病故,她便成為了宮中最德高望重的老太後,而且廣有權勢,擁護著極多。金兵入侵,卻是並未把老太後當成迴事兒,而事實上,若不是整個皇族都做了俘虜的話,確實還真輪不到老太後出來主持局麵,當然就是因為這一點,正是提供了雙方達成協議的可能性。
張浚再三思索,仍然還是感覺金兵即將撤退這個事實更符合目前的狀況。時值開春,萬物復甦,但是可以被掠奪的東西都已經被掠奪光了,又憑什麽再去耕種再去恢復生產?糧草問題早就成為了金兵繼續南下最大的障礙,根本就等不到夏末收割季節,城外的金兵早就開始靠圍獵接濟糧草的不足,當然不得已的情況下,並不排除非正常流血事件和莫名人口失蹤事件的發生。撤兵成為必然,這一點粘罕與兀朮的觀點空前一致,目的已經完成,正是迴到北國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又何必在流連於日漸荒蕪的中原!
如此一來,一旦張邦昌受到了生命威脅,甚至死於非命的話,那就迫使侵略者延緩北還的腳步,而且其中還充滿了變數。謝堊道,“不如這樣,既然定在明日上朝,那我就湊一湊這個熱鬧。”
張浚疑道,“大人的意思是……”說好不行動,謝堊竟然還想入宮,張浚有點摸不著頭腦。
謝堊一笑,“不知明日出席者,皆何等人物?”
張浚忙答道,“百官除武職多有陣亡者,吏部侍郎李若水等人隨駕在金營之外,其餘都在京城,皆不敢妄動。其中王時雍等一幹相府心腹得以自由出入之外,皆聚居於相府。”
謝堊清楚,這必是張邦昌的鬼主意,藉以禁錮百官的行動來威脅,不禁眉頭大皺,“這麽說,每個人都受到了軟禁?”
張浚果然心思細密,轉念就猜出了幾分,忙道,“也不盡然。原禦史中丞、現任兵部尚書呂好問,與張邦昌有故舊之情,故不曾受得軟禁,現閑居於尚書府。”
謝堊還是很驚訝於張浚的敏捷反應,讚許地點點頭,“呂大人可是相府一黨?”
張浚想都沒想,搖頭道,“此人剛正不阿,與張邦昌政見素有齟齬,隻是如今非常時期,張邦昌盛意相邀,呂大人現在負責京城的治安,卻正是張某的頂頭上司。”
“噢?!”謝堊相信張浚的眼光,而且呂好問居然就這麽巧是張浚的上司,張浚的評價可信度極高。謝堊忙問道,“如果我以呂好問的身份去上朝的話,你覺得會不會有問題?”
張浚知道謝堊的意思,卻是先打量了謝堊,“高矮倒是差不多,身材也有些相似。隻是……呂尚書已經年過六旬,恐怕不太好矇混,不過如果大人想要以呂尚書的身份上朝,須知會老尚書一聲,而且混入朝中,且不得言語,不然必為人識破。”
</br>
周鈺啞然失笑,不過周鈺的眼光卻是大有深意,似乎在說,好你個謝堊,這樣的承諾你都敢對人家說出來?那我呢?你又何曾把我當這麽迴事?不錯,凝兒是受了那麽多委屈,可是我呢?掛名是你的表妹,在前世更是你的……周鈺鬱悶了,氣惱地甩了甩手,“那兩個傢夥不是在等你嗎?趕緊快去吧,辦你的正事要緊……”周鈺分明還想說什麽,偏偏就是硬生生閉上了嘴巴。
得,謝堊原本以為這一節就算是這麽揭過去了,誰料想還埋下這麽個火種。此時謝堊卻是半點都不敢違逆周鈺,更不敢輕易矢口否認那是小丫頭一廂情願的,謝堊自問做不到這麽決絕地傷害到一個支離破碎的少女之心。
謝堊暗自嘆息著,“那好,你們就在這裏等我,我讓燕青留下陪你們,我與石秀去見張浚。”
第70卷 第558節:第六卷 新秩序 第二十三章 喬裝改扮
謝堊與石秀的到來,尤其是謝堊的出現,令張浚著實高興了一番,從而立即修正了原先的計劃。行刺張邦昌,對於整個局麵並無多大改觀,女真人大可以換一個傀儡,而且願意充當這傀儡的,大有人在,謝堊立即否決了張浚的計劃。
張浚忙問道,“不知大人有何高見?”
謝堊笑道,“如果換了張大人您是丞相,您會怎麽打算?”
張浚微怔,想了想,“身為漢人,無論如何都擔不起‘漢奸’這個罪名,而且以張某對丞相的了解,其實他一直表現得很猶豫。不能排除他有想要自立的野心,但是他是屬於那種顧全名聲的人,而且並不輕易願冒此大不韙。如果我是他,至少首先應該想辦法使韃子退兵之後再作計議……”張浚漸漸地明白了謝堊的意思。
謝堊點了點頭,“如果張邦昌現在迫不及待地有了行動,那就說明情況有了變化,不排除金兵撤退的可能,當然也不能排除有其它因素影響——比如,他張邦昌得到了實際性的援助,或者幹脆金兵留下相當一部分供他支配……”
張浚微一沉吟,一撚須髯,乃道,“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張邦昌可就成了徹頭徹尾的賣國賊了,這個決計不可能。不過大人說到這援助的話,倒也確實不無可能,聽說孟太後那頭曾經頻繁地與相府接觸,朝中更有相府心腹王時雍、吳拜、莫儔、範瓊等人,羽翼漸為豐滿。”
“孟太後?”謝堊微微一驚,頓時陷入了沉思。孟太後可謂是一位傳奇人物,本是哲宗皇帝的第一任皇後,與向太後的關係非同小可,此時向太後已然病故,她便成為了宮中最德高望重的老太後,而且廣有權勢,擁護著極多。金兵入侵,卻是並未把老太後當成迴事兒,而事實上,若不是整個皇族都做了俘虜的話,確實還真輪不到老太後出來主持局麵,當然就是因為這一點,正是提供了雙方達成協議的可能性。
張浚再三思索,仍然還是感覺金兵即將撤退這個事實更符合目前的狀況。時值開春,萬物復甦,但是可以被掠奪的東西都已經被掠奪光了,又憑什麽再去耕種再去恢復生產?糧草問題早就成為了金兵繼續南下最大的障礙,根本就等不到夏末收割季節,城外的金兵早就開始靠圍獵接濟糧草的不足,當然不得已的情況下,並不排除非正常流血事件和莫名人口失蹤事件的發生。撤兵成為必然,這一點粘罕與兀朮的觀點空前一致,目的已經完成,正是迴到北國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又何必在流連於日漸荒蕪的中原!
如此一來,一旦張邦昌受到了生命威脅,甚至死於非命的話,那就迫使侵略者延緩北還的腳步,而且其中還充滿了變數。謝堊道,“不如這樣,既然定在明日上朝,那我就湊一湊這個熱鬧。”
張浚疑道,“大人的意思是……”說好不行動,謝堊竟然還想入宮,張浚有點摸不著頭腦。
謝堊一笑,“不知明日出席者,皆何等人物?”
張浚忙答道,“百官除武職多有陣亡者,吏部侍郎李若水等人隨駕在金營之外,其餘都在京城,皆不敢妄動。其中王時雍等一幹相府心腹得以自由出入之外,皆聚居於相府。”
謝堊清楚,這必是張邦昌的鬼主意,藉以禁錮百官的行動來威脅,不禁眉頭大皺,“這麽說,每個人都受到了軟禁?”
張浚果然心思細密,轉念就猜出了幾分,忙道,“也不盡然。原禦史中丞、現任兵部尚書呂好問,與張邦昌有故舊之情,故不曾受得軟禁,現閑居於尚書府。”
謝堊還是很驚訝於張浚的敏捷反應,讚許地點點頭,“呂大人可是相府一黨?”
張浚想都沒想,搖頭道,“此人剛正不阿,與張邦昌政見素有齟齬,隻是如今非常時期,張邦昌盛意相邀,呂大人現在負責京城的治安,卻正是張某的頂頭上司。”
“噢?!”謝堊相信張浚的眼光,而且呂好問居然就這麽巧是張浚的上司,張浚的評價可信度極高。謝堊忙問道,“如果我以呂好問的身份去上朝的話,你覺得會不會有問題?”
張浚知道謝堊的意思,卻是先打量了謝堊,“高矮倒是差不多,身材也有些相似。隻是……呂尚書已經年過六旬,恐怕不太好矇混,不過如果大人想要以呂尚書的身份上朝,須知會老尚書一聲,而且混入朝中,且不得言語,不然必為人識破。”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