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得趙佶當下就把奏摺扔在地上。此時恰好老將宗澤在場,時逢科舉,嶽飛之名早在民間流傳開去,但是張邦昌偏偏從中作梗,以聚眾械鬥,擾亂京城治安為名,竟要取消嶽飛的舉人資格。宗澤看不慣,與張邦昌爭論起來,親自入宮麵聖,備說嶽飛的情況。不料正趕上兀朮的奏摺。
宗澤仗著膽子從地上揀起了奏摺,略略一看,心頭大急。張叔夜和宗澤是多年的老朋友,兀朮的奏章分明是要置張叔夜於死地,宗澤慌忙跪倒,“啟奏萬歲,這奏摺卻是大有文章。”
趙佶如何不知,張叔夜戍守河間要塞十數年,又怎會是兀朮輕描淡寫幾句話就可以抹殺的。但是有人敢劫欽差和“公主”卻是大大出乎意料,謝堊的生死關係到自己身邊那兩個寶貝女兒,而周鈺如果還能迴來,可還是自己的淑妃。
宗澤哪知道趙佶竟還會動這些歪腦筋,隻顧為張叔夜開脫,“番邦之言,多不可信。”
趙佶一揮手,“朕自有處置,傳朕的口喻,宣童貫晉見。”
宗澤隻得告退,臨末還不忘再說了一句“張叔夜公忠體國……”
“行了行了,朕知道。”
第25卷 第197節:第三十五章 密議(1)
童貫聞得皇帝召喚,急急入見,“陛下這麽急召臣前來,不知有何吩咐?”
趙佶道,“謝愛卿和崇國公主失蹤的事情,你可知曉?”
“臣略有所聞。”童貫偷眼卻見趙佶甚是急切,心中一動。
“朕命你徹查此事,務必把謝愛卿和崇國公主帶迴來!”趙佶的語氣算不上嚴厲,也不見震怒,倒是讓童貫一時吃不準趙佶的心思。
童貫應聲出去,卻沒有直接迴樞密院,而來找梁師成商議。
童貫道,“今日皇上命我前去尋找謝堊和公主,事有蹊蹺。”
梁師成是知道“崇國公主”的真實身份的,聽童貫問起,不置可否,“願聞其詳。”
童貫一楞,平日梁師成對自己點頭哈腰的,最近卻也開始擠兌起自己來,心裏嘀咕,便留了個心眼,“謝堊受命遣婚使,會不會讒涎公主美貌,監守自盜?”
梁師成暗暗好笑,謝堊和公主相睦,卻是不假,關鍵這個公主已經是個“西貝貨”,但是謝堊垂涎淑妃的美色,竟是非常靠譜。梁師成不敢表態,卻可以默許。畢竟兩人對謝堊都不感冒,藉此把謝堊踩得永世不得翻身,對兩人都沒壞處。況且梁師成不直接幹涉此事,童貫就算把天給翻過來,跟自己也沒關係。
童貫仔細地留意梁師成的反應,不少兩可的立場卻都是微微帶有支持的意味,童貫漸漸地拿了主意。兩人又扯了會其他事情,童貫出了宮,急忙召己的親信張浚。張浚,字德遠,時任太常寺主簿,是此次科舉的主考官之一。童貫執掌樞密院,與張浚往來最密,張浚幾乎是童貫最可信賴的人。
張浚進士出身,又深曉兵法,可謂文武全才,為人玲瓏,善於交際。惟有一點,張浚是朝中為數極少的幾個反對聯金抗遼的之一,張浚對女真人保持著很深的警戒之心。張浚道,“兀朮迎親之舉,本就非常可疑。而現在出事的地點卻是河間,河間守將張叔夜乃我大宋棟樑之才,兀朮不是與我聯合,而是圖謀河間,藉以南侵。”
第25卷 第198節:第三十五章 密議(2)
童貫不理會張浚怎麽評價兀朮,微一蹙眉,“德遠之意,謝堊拐走公主的可能性有幾成?”
張浚想了想,答道,“實在不足三成。”
“此話怎講?”
“謝堊名滿京城,可謂飛黃騰達,若為了一個遠嫁的公主而得罪兀朮,同時犯下欺君之罪,換了誰都不會那麽做。除非……”
童貫聽到此處,登時來了精神,“除非什麽?”
張浚一開始就幫著童貫打聽過謝堊的底細,但是除了清河縣確實有個謝希大之外,別無所獲。張浚始終覺得謝堊的身份非常蹊蹺,“謝堊根本就是別有用心!”
“哦?”
“恩相請想,目前我大宋和金國關係因此而變得驟然緊張,兀朮更是口口聲聲要求我大宋交出兇手,這樣的情形隻會對一種人有利……”
童貫倒是不相信謝堊有多大的野心,但是隻要給謝堊能按上罪名,不管多大都行,笑嗬嗬道,“德遠果然深得我心,如此,我們該怎麽辦?”
“挖地三尺也要找出謝堊,把謝堊交給女真人了事。”張浚也是一肚子私心,謝堊在京城的名望,確實引得不少人嫉妒,張浚就是其中之一。
張浚給童貫出的主意非常險惡,皇上不是要找謝堊嘛,幹脆就從謝堊身邊的人入手,王海王德已經老太監張辛首當其衝。
要說這幾人雖然和謝堊關係密切,但是對謝堊都非常維護。張辛本來就知道得不多,而王家兄弟非常義氣,凡是涉及謝堊私事的,一律推說不知。皇帝沒有明確的指示,要把謝堊怎麽樣,因此童貫沒敢把幾人怎麽樣,問過話就草草收場。
壞就壞在張浚身上。張浚和高衙內走得很近,太白樓那天高衙內去了進酒軒,本來就是約了張浚,不過那日張浚有事來晚了,卻在樓下碰到了高衙內。之後張浚開始留意起太白樓,發現謝堊出了皇宮,就隻有太白樓一個去處,當然,謝堊去張力府上卻是非常小心,極有人知曉。張浚此時就把疑點注意到太白樓。因為童貫追查的出發點是認定謝堊拐帶了公主,偏偏這還真是事實。這一切,謝堊全然不知。
</br>
宗澤仗著膽子從地上揀起了奏摺,略略一看,心頭大急。張叔夜和宗澤是多年的老朋友,兀朮的奏章分明是要置張叔夜於死地,宗澤慌忙跪倒,“啟奏萬歲,這奏摺卻是大有文章。”
趙佶如何不知,張叔夜戍守河間要塞十數年,又怎會是兀朮輕描淡寫幾句話就可以抹殺的。但是有人敢劫欽差和“公主”卻是大大出乎意料,謝堊的生死關係到自己身邊那兩個寶貝女兒,而周鈺如果還能迴來,可還是自己的淑妃。
宗澤哪知道趙佶竟還會動這些歪腦筋,隻顧為張叔夜開脫,“番邦之言,多不可信。”
趙佶一揮手,“朕自有處置,傳朕的口喻,宣童貫晉見。”
宗澤隻得告退,臨末還不忘再說了一句“張叔夜公忠體國……”
“行了行了,朕知道。”
第25卷 第197節:第三十五章 密議(1)
童貫聞得皇帝召喚,急急入見,“陛下這麽急召臣前來,不知有何吩咐?”
趙佶道,“謝愛卿和崇國公主失蹤的事情,你可知曉?”
“臣略有所聞。”童貫偷眼卻見趙佶甚是急切,心中一動。
“朕命你徹查此事,務必把謝愛卿和崇國公主帶迴來!”趙佶的語氣算不上嚴厲,也不見震怒,倒是讓童貫一時吃不準趙佶的心思。
童貫應聲出去,卻沒有直接迴樞密院,而來找梁師成商議。
童貫道,“今日皇上命我前去尋找謝堊和公主,事有蹊蹺。”
梁師成是知道“崇國公主”的真實身份的,聽童貫問起,不置可否,“願聞其詳。”
童貫一楞,平日梁師成對自己點頭哈腰的,最近卻也開始擠兌起自己來,心裏嘀咕,便留了個心眼,“謝堊受命遣婚使,會不會讒涎公主美貌,監守自盜?”
梁師成暗暗好笑,謝堊和公主相睦,卻是不假,關鍵這個公主已經是個“西貝貨”,但是謝堊垂涎淑妃的美色,竟是非常靠譜。梁師成不敢表態,卻可以默許。畢竟兩人對謝堊都不感冒,藉此把謝堊踩得永世不得翻身,對兩人都沒壞處。況且梁師成不直接幹涉此事,童貫就算把天給翻過來,跟自己也沒關係。
童貫仔細地留意梁師成的反應,不少兩可的立場卻都是微微帶有支持的意味,童貫漸漸地拿了主意。兩人又扯了會其他事情,童貫出了宮,急忙召己的親信張浚。張浚,字德遠,時任太常寺主簿,是此次科舉的主考官之一。童貫執掌樞密院,與張浚往來最密,張浚幾乎是童貫最可信賴的人。
張浚進士出身,又深曉兵法,可謂文武全才,為人玲瓏,善於交際。惟有一點,張浚是朝中為數極少的幾個反對聯金抗遼的之一,張浚對女真人保持著很深的警戒之心。張浚道,“兀朮迎親之舉,本就非常可疑。而現在出事的地點卻是河間,河間守將張叔夜乃我大宋棟樑之才,兀朮不是與我聯合,而是圖謀河間,藉以南侵。”
第25卷 第198節:第三十五章 密議(2)
童貫不理會張浚怎麽評價兀朮,微一蹙眉,“德遠之意,謝堊拐走公主的可能性有幾成?”
張浚想了想,答道,“實在不足三成。”
“此話怎講?”
“謝堊名滿京城,可謂飛黃騰達,若為了一個遠嫁的公主而得罪兀朮,同時犯下欺君之罪,換了誰都不會那麽做。除非……”
童貫聽到此處,登時來了精神,“除非什麽?”
張浚一開始就幫著童貫打聽過謝堊的底細,但是除了清河縣確實有個謝希大之外,別無所獲。張浚始終覺得謝堊的身份非常蹊蹺,“謝堊根本就是別有用心!”
“哦?”
“恩相請想,目前我大宋和金國關係因此而變得驟然緊張,兀朮更是口口聲聲要求我大宋交出兇手,這樣的情形隻會對一種人有利……”
童貫倒是不相信謝堊有多大的野心,但是隻要給謝堊能按上罪名,不管多大都行,笑嗬嗬道,“德遠果然深得我心,如此,我們該怎麽辦?”
“挖地三尺也要找出謝堊,把謝堊交給女真人了事。”張浚也是一肚子私心,謝堊在京城的名望,確實引得不少人嫉妒,張浚就是其中之一。
張浚給童貫出的主意非常險惡,皇上不是要找謝堊嘛,幹脆就從謝堊身邊的人入手,王海王德已經老太監張辛首當其衝。
要說這幾人雖然和謝堊關係密切,但是對謝堊都非常維護。張辛本來就知道得不多,而王家兄弟非常義氣,凡是涉及謝堊私事的,一律推說不知。皇帝沒有明確的指示,要把謝堊怎麽樣,因此童貫沒敢把幾人怎麽樣,問過話就草草收場。
壞就壞在張浚身上。張浚和高衙內走得很近,太白樓那天高衙內去了進酒軒,本來就是約了張浚,不過那日張浚有事來晚了,卻在樓下碰到了高衙內。之後張浚開始留意起太白樓,發現謝堊出了皇宮,就隻有太白樓一個去處,當然,謝堊去張力府上卻是非常小心,極有人知曉。張浚此時就把疑點注意到太白樓。因為童貫追查的出發點是認定謝堊拐帶了公主,偏偏這還真是事實。這一切,謝堊全然不知。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