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校企合作方案現場出爐


    從迪奧馬麵裙事件之後,華國消費者積極的將漢服作為表達民族身份的方式。


    馬麵裙,就此成為國民頂流,成為熱度最高的時尚單品。


    在2022、2023年,更成為各大綜藝晚會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各位女頂流明星,紛紛身穿漢服、馬麵裙出席盛典。


    引發消費者熱烈跟風。


    40歲以下中青年女性,號稱人手一件國風戰袍。


    馬麵裙爆紅,也有她款式特殊的原因。


    傳統漢服,僅適用於漢服活動、藝術拍攝、傳統節日等典型穿搭場景。


    而馬麵裙,更日常化,能拓寬漢服穿著場景邊界,可以更加方便的融合到愛好者的日常穿搭中。


    根據這些,司雨選中馬麵裙當漢服項目突破口。


    她能當做日常穿搭,和各類風格時裝完美融合,形成時尚潮流。


    這個世界裏,司雨既然決定做漢服,當然輪不到迪奧出頭。


    咱堂堂華夏文化,必須得華夏兒女當帶頭大哥,振臂高唿,應者萬千——哪輪得到白皮蠻夷。


    咱們基爺,必須支棱起來,當一迴漢服文化的引領者。


    這個帶頭大哥,非他莫屬。


    掀起漢服消費高潮,帶領全國女同胞進入“馬麵裙+”新時代。


    這是司雨龐大“國風文化”中的一環:


    網文出海、短劇出海、漢服文化、馬麵裙+.......


    以及龍章鳳彩、西紅柿、八王茶姬、安踏、白象、鴻星爾克、故宮文創、泡泡瑪特.......


    國潮興起,國風文化爆紅......


    重生迴來,司雨不僅想多掙錢,快樂享受人生。


    還想多做點什麽——精神層麵的。


    引領國風消費、搞文化輸出怎麽樣?


    即掙錢,又得名,還能將華國文化推向全球。


    自己搞一批民族品牌,利用直播電商契機,帶活、帶火、帶爆一大批國潮品牌。


    引領全國消費國風品牌的熱潮。


    成為國潮消費風的商業領袖。


    要在商業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因為這些,司雨選擇用馬麵裙當突破口,切入漢服領域。


    麵對司雨的問題,張副院長指向身邊一位五十出頭的教授說:


    “王教授是明製漢服專家,國內排名前三。”


    王教授是位五十出頭的婦女,戴著黑框眼鏡,知性端莊,穿著考究。


    她謙虛擺擺手:“張院謬讚,小有研究。”


    轉頭看向司雨問:“司董,我研究明製漢服很多年,比較熟悉馬麵裙,您有什麽需要了解的嗎?”


    得來全不費工夫,找湖城紡大,找對了。


    司雨大喜,朗聲道:


    “王教授,漢服項目,我個人非常注重新麵料、新染色技術的研發,時尚流行與古典的設計融合,以及在日常使用場景的落地。”


    “我感覺馬麵裙這個款非常有潛力,可以和當代流行服裝完美搭配。”


    “它有獨特的褶襇設計和優美的裙擺,不僅有傳統漢服的韻味,還具有很強的時尚可塑性。”


    “咱們需要用馬麵裙當突破口,設計出一係列時尚的漢服融合服裝。”


    “以馬麵裙為基礎,結合現代服裝版型、剪裁和流行元素,


    加入獨特的拚接設計和個性配飾搭配,打造出風格各異的馬麵裙+服飾,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審美和需求。”


    “通過這樣的設計思路,我們能進一步擴大漢服使用場景,讓它成為可以日常穿搭的服飾。”


    這番話一說出來,幾位教授看司雨的眼神都變了。


    教授們,隻關心學術領域,研究漢服文化,哪裏想過如何將漢服全麵化推向市場?


    更沒有奢望漢服會成為時尚熱銷服裝品類。


    論專業程度,司雨拍馬也趕不上他們。


    但論服裝商業化,司雨剛才說的,說在核心點上,一語中的。


    一語驚醒夢中人。


    讓漢服成為日常穿搭服飾,漢服銷售才能迎來爆發。


    大眾的,才是最好的。


    否則,永遠是小眾品類,隻能在盛典、婚禮、節日場景中出現。


    想不到這位互聯網大佬,居然這麽懂服裝、懂漢服,將漢服文化商業化思考的如此深入、透徹。


    一時間,大家陷入沉默,在腦海反複思考司雨說的話。


    司雨身邊的陸倩倩,睜大明亮的眸子,閃著驚奇的目光看著他,猶如發現一塊新大陸。


    和司雨“深入交流”這麽久,從未聽他深聊過服裝。


    僅在昨天,才第一次說到漢服項目。


    沒想到自己的小情郎,居然對明製漢服馬麵裙有如此深入的研究。


    思維角度也比較清奇。


    從擴大漢服使用場景入手,讓其成為日常穿搭。


    按這個思路,馬麵裙確實很合適當切入點。


    小斯基啊小斯基,你到底懂多少東西.......


    陸倩倩看向司雨的眼神,愈發充滿欽佩和感慨。


    ——落在方華眼裏,全成了肆無忌憚的愛意表達。


    明製漢服專家王教授,則雙目茫然,喃喃自語“馬麵裙+”,反複念著這個詞語。


    腦海裏,浮現出用馬麵裙當基礎形成的各種服裝穿搭:


    馬麵裙+交領長衫,營造出端莊典雅的氣質,適合正式場合穿搭。


    馬麵裙+短襖,活潑、溫婉,適合日常穿著。


    馬麵裙+普通白t,簡約休閑,展現出青春活力。


    馬麵裙+白色、黑色襯衫,低調珍貴,適合職場穿搭。


    馬麵裙+毛衣、+大衣,+羽絨服......


    再加上腰帶、圍巾、披肩.......


    一幅幅穿搭圖在王教授腦海裏如幻燈片一樣播放。


    眼神從茫然,變得越來越亮,最後變成神采奕奕,炙熱無比。


    以前怎麽沒有想到馬麵裙有這種優點?


    非常適合和其他風格服飾形成完美搭配?


    這種古典+現代的融合穿搭風,消費者能接受嗎?會喜歡嗎?


    強忍內心激動,王教授沉聲道:


    “司董,您說的讓我眼界大開,確實有很大落地實施可能性。但......”


    她斟酌語言,婉轉提示道:


    “服裝消費比較特殊,有時候,潮流並不以我們的意誌為轉移,消費者喜不喜歡這種風格,還需要市場的檢驗。”


    司雨微笑,頷首道:


    “您的意思我明白,引領消費潮流,打造時尚風口,這塊任務交給我,貴校隻負責解決設計、工藝等問題。”


    “市場培養需要時間,消費習慣養成需要時間,我可以等。”


    聽到這句話,教授們最後一點擔憂消失了。


    搞服裝設計他們擅長,有一百二十個信心,但不精通商業化。


    誰也不敢百分百保證,設計出的服裝一定受消費者喜歡。


    司雨對馬麵裙抱這麽高希望,會不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如果把課題和銷售指標強行掛鉤,那就有待商榷。


    聽司雨意思,學校隻負責後台設計工藝, 不關聯銷售指標。


    這樣最好不過。


    學校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其他的,交給思雨文化。


    完美無缺的課題項目。


    接下來的飯局,大家都無心吃飯,聊得多,吃得少。


    從漢服聊到網紅,從網紅聊到電商,從電商聊到服裝消費。


    一個小時吃完,沒做休息,迴到會議室繼續開會。


    合作大框架、總體合作思路已達成,需要落實細節和甲乙雙方責任。


    司雨隻談框架,細節由擅長討價還價的姚興思和女主leader張念真負責。


    兩個小時後,校企合作方案現場出爐,核心點如下:


    甲方,漢唐文化;


    乙方,湖城紡織大學服裝設計學院。


    乙方派出張副院長、王教授等多位教職工,組成顧問小組,組長為張副院長。


    甲方聘請顧問小組,擔任漢服設計顧問。


    聘任期為兩年,聘金為一年80萬。


    雙方共同設立“漢服創新設計與工藝研究”課題,甲方提供課題經費200萬元。


    乙方組織團隊開展研究,成果雙方共有,甲方有唯一商業化使用權和優先使用權。


    乙方有責任和義務,竭盡所能,為甲方提升漢服設計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開發引領潮流的漢服產品。


    以及新麵料、新工藝,包括不限於:新科技麵料、刺繡、染色等工藝。


    將以馬麵裙為突破口,重點開發。


    如科研經費不夠,乙方可打申請追加,甲方酌情考慮。


    等等。


    按司雨估計,如果隻搞設計這塊,年80聘金和200萬課題經費,綽綽有餘。


    如果涉及到新科技麵料研發、探索新工藝,280萬肯定不夠。


    遠遠不夠,上千萬都打不住。


    麵料是核心競爭力之一。


    如果其他廠家把設計水平提上來,誰能搞出新麵料,誰就能大幅提高產品競爭力。


    越高端的產品越是如此。


    類比衝鋒衣領域,各種高科技麵料層出不窮。


    始祖鳥,有看家法寶gore tex pro。


    凱樂石,有filtertec。


    猛獁象,有 membrain。


    這塊的研究經費不好預估,也沒深入到這一步。


    先從設計開始。


    等幹出成績,見到效果,大張旗鼓進軍高奢、高定漢服領域時,再追加經費。


    合作框架裏,寫了句活話,給大家都留有餘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拍抖音:重生打造美女網紅天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瑤瑤靈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瑤瑤靈仙並收藏拍抖音:重生打造美女網紅天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