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如拍照發過來時,司雨正和王詩討論多書名測試功能。


    “按你這個方案,豈不是同一本書,讀者前後會看到不一樣的書名?”


    王詩非常認同司雨的方案,就這一點想不明白。


    書籍推流會持續很長時間。


    某個讀者,對同一本書,20萬前,看到的是a書名。


    20萬字後,看到b書名,以為是新書。


    興致勃勃點進去,看半天,發現自己看過。


    又看到c書名,打開一看:我暈,又是同一本。


    這豈不是拉低了閱讀體驗?


    司雨放下手機,解釋說:


    “不會,多書名測試,隻測試沒有閱讀過的新讀者。”


    “看過的老讀者,大數據會做標記,哪怕書名做變更,他看到的書名也不會變。”


    見王詩聽不太懂,司雨起身,坐到王詩大班台,舉例:


    “你是一位讀者,看到某本書是a書名。”


    “這本書做過多書名測試後,書名改成b。”


    “你在書測前看過這本書,那無論什麽時候,你永遠看到得是a書名。”


    “書測後看到的讀者,則永遠看到得是b。”


    王詩煥然大悟,追問:


    “同一本書,會根據群體,實時展示不同書名?同一時間,會有多個書名在分發?”


    “對。”


    “書名和封麵是配套的,讀者也會看到不同封麵?”


    “對。”


    王詩眉頭緊皺,想到一個可能:


    “萬一兩個認識的人,討論兩本書,討論半天,發現是同一本?”


    司雨摸摸鼻子:“不得不說,有這種可能“。


    聳肩,輕鬆隨意:“那又怎樣?這種概率很小。”


    王詩說的情況,確實存在。


    番茄的讀者曾在書籍討論群裏吵架,說自己追的書更好看。


    吵得臉紅脖子粗。


    最後發現,兩人說得同一本書。


    神奇得是,無論你怎麽更改看到的路徑,從推薦榜進去也好,從書荒廣場進去也好,從書城也好。


    兩人看到的書名都不一樣,是各自那一個。


    除非你用新賬號。


    這時他們才明白,番茄會用大數據給讀者賬號打標簽,把同一本書展示不同書名。


    和醜團利用大數據,根據用戶的消費記錄和經濟實力,把用戶分為三六九等的行為一樣。


    同一個商品,可能展示出不同價格。


    屌絲看到的五塊錢商品,在中產眼裏可能會變成七塊錢。


    一句話定義:大數據殺熟。


    多書名測試的底層原理、邏輯,和它一樣。


    最終實現“千人千麵”的多書名效果——同一本書,不同標簽的讀者看到的書名封麵不一樣。


    這個時候,大數據殺熟還沒流行,會在今年逐漸蔓延開,愈演愈烈。


    王詩現在不好理解這個邏輯,理所當然。


    如果她在2023年看到司雨的方案,肯定秒懂。


    這就是跨時代的見識、閱曆帶來的認知碾壓。


    王詩徹底搞懂了底層邏輯,問:“你計劃什麽時候上線?”


    “忙完這一陣就著手落實吧,”司雨斟酌道:


    “可以分批次進行,先測試20萬字,再測試100萬字。”


    “也可以嚐試把這個功能當做作者福利,先開放給優秀作者。”


    幾乎在司雨說出“作者福利”的同時,王詩已想到一係列推廣策劃。


    在功能上線時,用功能當核心賣點,推出第二波作者加盟計劃。


    這個功能,對作者太有吸引力了。


    不僅有“逆天改命”的機會,還同時伴隨一大波流量曝光,相當於奇點一次強推。


    哪個作者看了不眼饞?


    王詩已經麻了,司雨的鬼點子一個接一個,應接不暇。


    更麻的在後麵!


    見她搞懂了“多書名測試”,司雨問:“你聽過‘武俠世界’這個網文網站嗎?”


    王詩努力在腦海搜索半天,硬是沒搜出來。


    不應該啊?


    自己苦心鑽研網文行業近50天,當操盤手一個月,對網文行業了解相當深刻。


    怎麽還有自己沒聽過的網文網站?


    “沒有,這是哪家站點?”


    給出的答案,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這是家英文網文站點,專門將華國的經典網文翻譯到海外。”


    怪不得沒聽說過,原來是英文站。


    誰能想到“武俠世界”這麽有華文特色的名字,居然是英文站?


    王詩坐直身體,皺眉:“英文站?”


    三秒之後,鳳眼圓睜,驚訝問道:“你想網文出海?”


    “bingo!”


    司雨掀起眉毛,眼神得意,好像在說:我這個點子不錯吧?


    網文出海,是他下定決心幹西紅柿時,定好的策略。


    重生前的最後幾年,華國國力飆漲。


    不僅經濟實力大增,文化軟實力亦是如此。


    從一直被動接受外來文化入侵,開啟全球化文化輸出。


    除傳統文化之外,更有三項新文化內容,成為文化輸出主力。


    號稱華國文化出海新三樣:


    網文、短劇、遊戲!


    99.999%的普通華國人,不知道歪果仁有多癡迷華國的網文。


    曾經的好萊塢電影、日漫、韓劇有多讓華國人上頭。


    華國的新時代網文就多讓外國道友下飯!


    到2023年,華國網文,已與好萊塢電影、日漫、韓劇平起平坐,號稱:


    “世界文化四大奇觀”。


    網文,就此成為華國文化的新質生產力。


    擁有2.2億海外道友,覆蓋190個國家和地區。


    想想看,華國人當初追過的那些外國文化產品:


    小鬼子的《火影忍者》、《海賊王》、《為愛獻身女老師係列》等;


    醜鷹的超級英雄係列;《權利的遊戲》、《老友記》等;


    約翰牛的《哈利波特》;


    以及棒子的《藍色生死戀》,《來自星星的你》等。


    咱們當初怎麽追這些,他們就怎麽追網文。


    “車禍、癌症、治不好”,“長腿、歐巴、愛洗澡”。


    這些套路,跟咱們網文裏的套路根本沒法比。


    哪有重生穿越、裝逼打臉來得爽。


    華文出海,先鋒是閱文集團旗下的webnovel網站。


    它不僅翻譯經典老網文作品,還將華國網文的模式輸出到海外。


    培養40萬+海外作者,原創出新網文60萬+,全麵覆蓋主流經濟區。


    這世,司雨既然幹出西紅柿小說,當然要和閱文爭個高下,當網文出海的司令官。


    一個短劇出海,一個網文出海,兩項業務,綁定發展,相輔相成。


    和國內的思路一樣,搞好網文基礎,孵化出ip,進行版權改編:影視+遊戲+動漫。


    國內+海外,打造出全球化ip打造和開發的能力。


    想想《慶餘年》,閱文不僅在國內賺翻了,還轉手把版權賣給迪士尼。


    網文市場規模400億,ip改編市場3000億,這是2023年的數據。


    網文用400億盤子,撬動7.5倍ip改編市場規模。


    肥美。


    垂涎欲滴。


    屆時,完全可以針對不同地區文化特征,做出針對性的網絡小說和短劇,分頭收割。


    譬如,針對中東的波斯王子題材,針對歐美的吸血鬼題材等。


    這塊計劃相當龐大,幾個小時說不完。


    目前隻是思路,雛形。


    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幹好西紅柿是第一步,收購“武俠世界”是第二步。


    西紅柿上線半個月,大勢已成,該讓王詩知曉後續的思路了。


    司雨把上麵這些內容的關鍵點粗略講一講,讓她知曉自己思路和方向。


    交代道:“武俠世界是最早一家做網文出海的網站,作品全部是翻譯我國經典網文作品。”


    “他家有完整的翻譯團隊和海外運營團隊,有完整的收費體係。”


    “你想辦法把它收購過來,應該不貴,咱們海內、海外兩條腿同步走。”


    說完這些,司雨走了,留下王詩靜靜消化這些內容。


    她已被司雨震驚到無以複加,三觀俱碎。


    這位22歲的小男人腦子裏到底在想什麽!


    國內大好市場還沒挖掘完,和奇點激戰正酣,他就已經想到文化出海、收割全球了!


    網紅孵化、短視頻帶貨、影視製作,還有即將開始的短劇、直播電商......


    這麽多業務,還滿足不了你的胃口嗎?


    簡直是饕餮......


    司雨也是沒辦法,必須趕時間。


    他是網文骨灰級愛好者,知道網文出海的所有動作。


    “武俠世界”以翻譯唐家三勺的作品切入海外市場。


    嚐到甜頭後,從閱文手裏買到20部經典網文的海外版權。


    奇點看他家賺錢,自己也做了一個海外網文網站,webnovel 。


    網站已上線,運營一年有餘,以翻譯為主,不溫不火。


    奇點的吃相一向很難看。


    本來,賣給武俠世界的版權是十年,它將在今年下半年收迴版權。


    前世,武俠世界沒幹贏南山必勝客,輸掉官司,失去核心作品版權。


    最終,被棒子收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拍抖音:重生打造美女網紅天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瑤瑤靈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瑤瑤靈仙並收藏拍抖音:重生打造美女網紅天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