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赦之有些尷尬地摸了摸鼻子:“都是些陳年舊事了。”
“楚赦之,你給本小姐出來!”車外一聲嬌嗬,衛明玦緊急刹車:“趙靖柔,你想死嗎?”
“喜歡男人的死變態,離我遠點兒!”
“沒人要的男人婆,有本事你把剛才的話再說一遍?”
我看了看車簾,又看了看楚赦之,長歎一聲,掀開車簾走了出去:“二位施主皆有慧根,何以非要惡語相向?言色常和,莫相違戾,惡語難收,恐傷自身。”
趙靖柔張口便要再罵,陡然看到了從車上下來的人——隻這一眼,快脫口而出的話硬生生被她吞了下去,那人一身棕黃僧袍,合掌一禮,他閉目時素顏清淨,一睜眼,令人隻覺刹那間光瑞殊妙,不敢直視。
“大,大師,”趙靖柔的語氣不自覺地放輕:“敢問大師佛號?”
二人都安靜了,我這才看清剛才與衛明玦對罵的女子容貌,她的容貌並不像她的性格那樣張揚,反而是一對彎彎柳葉眉,雙眼如圓杏,眼角略垂,朱唇生的飽滿,整張臉十分青春俏麗。此刻略紅了臉,我見她吞吞吐吐的樣子與剛才大大不同,不由笑了起來:“不敢稱什麽大師,小僧法號九諫,隻是邊境小寺中一個普通的僧人。”
趙靖柔不覺看得呆了,衛明玦不爽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放空:“你一臉傻笑幹什麽?這可是彷蘭民眾尊為聖僧的九諫大師,給我放尊重點!”
趙靖柔反唇相譏:“像你這樣的人出現在大師身邊才是對大師的不尊重吧,衛明玦,你怎麽會出現在這裏?莫不是找男人找到我鎮北侯府了?”
衛明玦有些緊張地瞟了我一眼,漲紅了臉:“我是查案子路經此地,你嘴裏不幹不淨地說什麽呢,你還是不是個女的?”
“查案?就你?”趙靖柔潑辣地啐了他一口:“我看你隻會給別人添麻煩,快滾快滾,我告訴你,我爹今日可是在家的!”
衛明玦勃然色變,掉頭就要上馬:“你怎麽不早說!我可不想再被師父逮到校場摔跤了,九諫,我們快走!”
楚赦之卻道:“來不及了。”
就像是迫不及待地證實他的話一樣,一杆銀白帶紅纓的長槍從遠處飛擲而來,恰恰釘在衛明玦左腳前三寸遠的地方:“你這臭小子,怎麽聽到我的名字就要跑啊?”
人未到聲先至,馬蹄聲伴隨著一陣爽朗的大笑漸漸逼近,來人留著三綹美髯,長眉入鬢,細目含威,棕紅膚色,整個人看起來好似關公再世,十分正氣凜然
衛明玦苦著臉,訕笑道:“許久不見師父,師父依舊健朗,不減當年雄風。”
這個相貌酷似畫中的關公的男子便是大名鼎鼎的鎮北侯,他翻身下馬,捋著胡須上下打量了衛明玦一番,頗有些陰陽怪氣道:“當年那個嫌習武辛苦躺在地上耍賴的皮猴兒,如今也成了招貓逗狗的風流浪子了,不成器的東西,這些年四處行走也不來看看我,難道為師還會吃了你不成?”
衛明玦低著頭,聲音越說越小:“是徒弟做的事太不像話,無顏麵對師父......”
“罷了,不說這些,好容易來我這兒一趟,正趕上我剛從大營迴來,就同為師敘敘舊吧。”鎮北侯好像此時才注意到我和楚赦之:“明玦,這兩位是?”
衛明玦急忙介紹:“這位是彷蘭白龍寺的九諫師父,是天境大師的弟子。”
我合掌一禮:“貧僧見過趙施主。”
“這個就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紅顏知交遍天下的楚大俠,楚赦之。”
楚赦之微微一笑,拱手道:“草民見過鎮北侯。”
鎮北侯先去看楚赦之,意味深長道:“原來你就是那個考過舉人的江湖人,本侯也是久仰大名了。”
提到這裏,就不得不說明一下楚赦之的過去了。他成名後有許多人查過他,但他就像一個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人一樣,父母不詳,師們不詳,十五歲出來闖蕩江湖,還沒成名時,據說一天正趕上當地縣裏考秀才,他身無分文餓了幾天,聽說考試的人有免費的涼水和饃饃提供,便拿假身份混進去考了試,沒想到真的考上了。因他用的是假名,有人認為不應給他功名,但那地方的縣令聽了這件事後卻起了惜才之心,給他記了個自己家族旁係的身份,又把他帶在身邊,不僅教他四書五經,還把斷案驗屍的本領教授給他,把他當成自己的子侄培養,楚赦之也不負其望,三年後就考上了舉人。若他再繼續往下考,或許今天站在這兒的便不是江湖大俠楚赦之,而是朝廷命官楚大人,但時事就是如此無常,那位縣令在迴家丁憂的途中被山匪殺害,楚赦之孤身一人上山剿匪,活捉山匪一百六十四人,苦求上官再查縣令被殺案,得到的卻是匪徒們再也說不出話的頭顱。楚赦之憤而離去,發誓此生一步不入官場。五年後,楚大俠的名號江湖無人不曉,但他與那位縣令的往事卻塵封於時光的河流中,眾人隻知他曾考上過舉人,好似那隻是對他才華橫溢的一個佐證。
“在下一介庶民,名聲竟能傳到侯爺耳中,實在是慚愧。”楚赦之對鎮北侯別有意味的目光視若無睹,這些年他在江湖上解決過許多大事,但也有兩不沾——不沾朝廷,不沾王侯,雖然他也有一些朝廷的朋友,但一旦涉及的深度超過了某一條線,無論開出什麽條件都留不住他。
鎮北侯最後才去看一直微垂著頭的年輕僧人:“數十年前,本侯母親病故,天境大師曾至家中講盂蘭盆經,寥寥數語便令人有醍醐灌頂之感,不知白龍寺在彷蘭何處,大師可願本侯上門拜訪?”
好虛偽的寒暄,我心裏嗤笑一聲,替老和尚謝過他的問候:“師父修十方眾生道,發菩提心,於寒寺苦修梵行,如今已不問俗世,恐怕不能招待侯爺了。”
鎮北侯一怔,說是拜訪不過是客套,但被這不知名的小和尚如此幹脆的拒絕,鎮北侯依舊有些不虞,他輕哼一聲,對衛明玦道:“來者是客,隨本侯一起迴府吧。”
他對衛明玦可以說是熱情和藹,我卻注意到,在鎮北侯對衛明玦說出第一句話時,趙靖柔就死死地低下了頭,好像在恐懼什麽。
楚赦之也發現了,他在我耳邊悄聲道:“看來,鎮北侯父女關係不算太好。”
我的目光在趙靖柔的臉上一掃而過,他們父女的關係暫時不好說,但趙靖柔和衛明玦的關係卻不像看起來那樣水火不容。趙靖柔雖然剛才一直在罵衛明玦,實際上卻是早早等在路邊,想叫衛明玦快點離開,為什麽?鎮北侯曾教導過衛明玦的武功,對他的抱怨也聽得出親切,為什麽她會不願意讓衛明玦進入鎮北侯府?這其中,存在著什麽隱情呢?
“小師父,此個房間麵水朝陽,風景極佳,是府上表少爺的探親時小住的地方,侯爺特意吩咐我們將這裏收拾出來招待貴客。隻是西北遙遠,表少爺不常來此,屋裏若有什麽缺漏,師父隻管同我說。”衛明玦和我們在侯府前廳就分開了,鎮北侯與他有話要說。管事們殷勤地帶著我和楚赦之分別去了各自的客房。
“阿彌陀佛,此處甚好,請替貧僧多謝侯爺。”甚至有些過於好了。
我禮貌的送走了管事,關上門細細打量這間“表少爺”的屋子——它內部極為寬敞,粗略分為三大塊,外室擺著常見的八仙桌和四個矮凳,桌子中間別出心裁的挖了個洞,下有幾塊擺放精致的紅螺炭可以燒茶,上有從屋頂吊下來的古色古香的銅架,擺著全套的孔雀綠陶製茶具。牆壁上有前朝著名畫師觀千山的十八美人像中的杏花美人圖,兩門一鬥的雞翅木博古架中間擺著一彎蘇杭亭台風景樣式的象牙雕,每年皇家收到的進貢都極為稀少的天青薄胎玲瓏石榴瓶、結合西域技術的並蒂牡丹琺琅葫蘆架......常人一輩子都見不到的珍貴擺件在這間屋子裏比比皆是。
再往裏走,便是平時看書下棋的貴妃榻,塌上有可拆卸的小桌子,桌邊就是窗戶,推開即可看到不遠處的人工鑿池——在西北這樣貧瘠的內陸,這樣一個每天都需換水的人工觀賞池耗費不下萬金,絕對超過一個侯爺應有的用度。
我在屋裏轉了一圈,眉頭漸漸皺起,這樣的擺設,給侯爺自己用都算奢侈,竟隻是“表少爺”臨時的住處嗎?
鎮北侯......鎮北侯......我努力的迴想著曾經看過的資料。
鎮北侯趙無極,昭德二十四年生人,當今聖上還是皇子時曾落難於民間被趙無極母親所救,迴宮後將趙無極安排到沐川剿匪。聖上登基後,為他血戰沙場的趙無極被封為安定伯,後自請守衛西北寒苦之地,加封鎮北侯。他是寒門出身,不過進了兵部後,旁人攀關係時發現他是嘉定趙氏本家五服外的“親戚”,為了在仕途上走得更遠,趙無極也默認了與嘉定趙氏這層關係。鎮北侯夫人是嘉定趙氏本家家主一位至交的千金,複姓南宮,沒什麽名氣,據說家裏是當地首富,十年前染病身亡。如果表少爺是南宮家這邊的,即使此人很受鎮北侯寵愛,這些豪奢珍品的擺設規格對於商戶白丁來說也已是逾矩。
我隨手拿起一塊檀香放入屋內的香爐中點燃,這香爐的造型也十分的別出心裁——青鬆懸蓮台,蓮花內便是焚香的懸掛爐,頗具禪意,看得出添置香爐之人的用心討好。
我笑了。
將我安排進這間屋子,究竟是湊巧,還是別有用心呢?
鎮北侯,真是個有秘密的人。
“楚赦之,你給本小姐出來!”車外一聲嬌嗬,衛明玦緊急刹車:“趙靖柔,你想死嗎?”
“喜歡男人的死變態,離我遠點兒!”
“沒人要的男人婆,有本事你把剛才的話再說一遍?”
我看了看車簾,又看了看楚赦之,長歎一聲,掀開車簾走了出去:“二位施主皆有慧根,何以非要惡語相向?言色常和,莫相違戾,惡語難收,恐傷自身。”
趙靖柔張口便要再罵,陡然看到了從車上下來的人——隻這一眼,快脫口而出的話硬生生被她吞了下去,那人一身棕黃僧袍,合掌一禮,他閉目時素顏清淨,一睜眼,令人隻覺刹那間光瑞殊妙,不敢直視。
“大,大師,”趙靖柔的語氣不自覺地放輕:“敢問大師佛號?”
二人都安靜了,我這才看清剛才與衛明玦對罵的女子容貌,她的容貌並不像她的性格那樣張揚,反而是一對彎彎柳葉眉,雙眼如圓杏,眼角略垂,朱唇生的飽滿,整張臉十分青春俏麗。此刻略紅了臉,我見她吞吞吐吐的樣子與剛才大大不同,不由笑了起來:“不敢稱什麽大師,小僧法號九諫,隻是邊境小寺中一個普通的僧人。”
趙靖柔不覺看得呆了,衛明玦不爽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放空:“你一臉傻笑幹什麽?這可是彷蘭民眾尊為聖僧的九諫大師,給我放尊重點!”
趙靖柔反唇相譏:“像你這樣的人出現在大師身邊才是對大師的不尊重吧,衛明玦,你怎麽會出現在這裏?莫不是找男人找到我鎮北侯府了?”
衛明玦有些緊張地瞟了我一眼,漲紅了臉:“我是查案子路經此地,你嘴裏不幹不淨地說什麽呢,你還是不是個女的?”
“查案?就你?”趙靖柔潑辣地啐了他一口:“我看你隻會給別人添麻煩,快滾快滾,我告訴你,我爹今日可是在家的!”
衛明玦勃然色變,掉頭就要上馬:“你怎麽不早說!我可不想再被師父逮到校場摔跤了,九諫,我們快走!”
楚赦之卻道:“來不及了。”
就像是迫不及待地證實他的話一樣,一杆銀白帶紅纓的長槍從遠處飛擲而來,恰恰釘在衛明玦左腳前三寸遠的地方:“你這臭小子,怎麽聽到我的名字就要跑啊?”
人未到聲先至,馬蹄聲伴隨著一陣爽朗的大笑漸漸逼近,來人留著三綹美髯,長眉入鬢,細目含威,棕紅膚色,整個人看起來好似關公再世,十分正氣凜然
衛明玦苦著臉,訕笑道:“許久不見師父,師父依舊健朗,不減當年雄風。”
這個相貌酷似畫中的關公的男子便是大名鼎鼎的鎮北侯,他翻身下馬,捋著胡須上下打量了衛明玦一番,頗有些陰陽怪氣道:“當年那個嫌習武辛苦躺在地上耍賴的皮猴兒,如今也成了招貓逗狗的風流浪子了,不成器的東西,這些年四處行走也不來看看我,難道為師還會吃了你不成?”
衛明玦低著頭,聲音越說越小:“是徒弟做的事太不像話,無顏麵對師父......”
“罷了,不說這些,好容易來我這兒一趟,正趕上我剛從大營迴來,就同為師敘敘舊吧。”鎮北侯好像此時才注意到我和楚赦之:“明玦,這兩位是?”
衛明玦急忙介紹:“這位是彷蘭白龍寺的九諫師父,是天境大師的弟子。”
我合掌一禮:“貧僧見過趙施主。”
“這個就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紅顏知交遍天下的楚大俠,楚赦之。”
楚赦之微微一笑,拱手道:“草民見過鎮北侯。”
鎮北侯先去看楚赦之,意味深長道:“原來你就是那個考過舉人的江湖人,本侯也是久仰大名了。”
提到這裏,就不得不說明一下楚赦之的過去了。他成名後有許多人查過他,但他就像一個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人一樣,父母不詳,師們不詳,十五歲出來闖蕩江湖,還沒成名時,據說一天正趕上當地縣裏考秀才,他身無分文餓了幾天,聽說考試的人有免費的涼水和饃饃提供,便拿假身份混進去考了試,沒想到真的考上了。因他用的是假名,有人認為不應給他功名,但那地方的縣令聽了這件事後卻起了惜才之心,給他記了個自己家族旁係的身份,又把他帶在身邊,不僅教他四書五經,還把斷案驗屍的本領教授給他,把他當成自己的子侄培養,楚赦之也不負其望,三年後就考上了舉人。若他再繼續往下考,或許今天站在這兒的便不是江湖大俠楚赦之,而是朝廷命官楚大人,但時事就是如此無常,那位縣令在迴家丁憂的途中被山匪殺害,楚赦之孤身一人上山剿匪,活捉山匪一百六十四人,苦求上官再查縣令被殺案,得到的卻是匪徒們再也說不出話的頭顱。楚赦之憤而離去,發誓此生一步不入官場。五年後,楚大俠的名號江湖無人不曉,但他與那位縣令的往事卻塵封於時光的河流中,眾人隻知他曾考上過舉人,好似那隻是對他才華橫溢的一個佐證。
“在下一介庶民,名聲竟能傳到侯爺耳中,實在是慚愧。”楚赦之對鎮北侯別有意味的目光視若無睹,這些年他在江湖上解決過許多大事,但也有兩不沾——不沾朝廷,不沾王侯,雖然他也有一些朝廷的朋友,但一旦涉及的深度超過了某一條線,無論開出什麽條件都留不住他。
鎮北侯最後才去看一直微垂著頭的年輕僧人:“數十年前,本侯母親病故,天境大師曾至家中講盂蘭盆經,寥寥數語便令人有醍醐灌頂之感,不知白龍寺在彷蘭何處,大師可願本侯上門拜訪?”
好虛偽的寒暄,我心裏嗤笑一聲,替老和尚謝過他的問候:“師父修十方眾生道,發菩提心,於寒寺苦修梵行,如今已不問俗世,恐怕不能招待侯爺了。”
鎮北侯一怔,說是拜訪不過是客套,但被這不知名的小和尚如此幹脆的拒絕,鎮北侯依舊有些不虞,他輕哼一聲,對衛明玦道:“來者是客,隨本侯一起迴府吧。”
他對衛明玦可以說是熱情和藹,我卻注意到,在鎮北侯對衛明玦說出第一句話時,趙靖柔就死死地低下了頭,好像在恐懼什麽。
楚赦之也發現了,他在我耳邊悄聲道:“看來,鎮北侯父女關係不算太好。”
我的目光在趙靖柔的臉上一掃而過,他們父女的關係暫時不好說,但趙靖柔和衛明玦的關係卻不像看起來那樣水火不容。趙靖柔雖然剛才一直在罵衛明玦,實際上卻是早早等在路邊,想叫衛明玦快點離開,為什麽?鎮北侯曾教導過衛明玦的武功,對他的抱怨也聽得出親切,為什麽她會不願意讓衛明玦進入鎮北侯府?這其中,存在著什麽隱情呢?
“小師父,此個房間麵水朝陽,風景極佳,是府上表少爺的探親時小住的地方,侯爺特意吩咐我們將這裏收拾出來招待貴客。隻是西北遙遠,表少爺不常來此,屋裏若有什麽缺漏,師父隻管同我說。”衛明玦和我們在侯府前廳就分開了,鎮北侯與他有話要說。管事們殷勤地帶著我和楚赦之分別去了各自的客房。
“阿彌陀佛,此處甚好,請替貧僧多謝侯爺。”甚至有些過於好了。
我禮貌的送走了管事,關上門細細打量這間“表少爺”的屋子——它內部極為寬敞,粗略分為三大塊,外室擺著常見的八仙桌和四個矮凳,桌子中間別出心裁的挖了個洞,下有幾塊擺放精致的紅螺炭可以燒茶,上有從屋頂吊下來的古色古香的銅架,擺著全套的孔雀綠陶製茶具。牆壁上有前朝著名畫師觀千山的十八美人像中的杏花美人圖,兩門一鬥的雞翅木博古架中間擺著一彎蘇杭亭台風景樣式的象牙雕,每年皇家收到的進貢都極為稀少的天青薄胎玲瓏石榴瓶、結合西域技術的並蒂牡丹琺琅葫蘆架......常人一輩子都見不到的珍貴擺件在這間屋子裏比比皆是。
再往裏走,便是平時看書下棋的貴妃榻,塌上有可拆卸的小桌子,桌邊就是窗戶,推開即可看到不遠處的人工鑿池——在西北這樣貧瘠的內陸,這樣一個每天都需換水的人工觀賞池耗費不下萬金,絕對超過一個侯爺應有的用度。
我在屋裏轉了一圈,眉頭漸漸皺起,這樣的擺設,給侯爺自己用都算奢侈,竟隻是“表少爺”臨時的住處嗎?
鎮北侯......鎮北侯......我努力的迴想著曾經看過的資料。
鎮北侯趙無極,昭德二十四年生人,當今聖上還是皇子時曾落難於民間被趙無極母親所救,迴宮後將趙無極安排到沐川剿匪。聖上登基後,為他血戰沙場的趙無極被封為安定伯,後自請守衛西北寒苦之地,加封鎮北侯。他是寒門出身,不過進了兵部後,旁人攀關係時發現他是嘉定趙氏本家五服外的“親戚”,為了在仕途上走得更遠,趙無極也默認了與嘉定趙氏這層關係。鎮北侯夫人是嘉定趙氏本家家主一位至交的千金,複姓南宮,沒什麽名氣,據說家裏是當地首富,十年前染病身亡。如果表少爺是南宮家這邊的,即使此人很受鎮北侯寵愛,這些豪奢珍品的擺設規格對於商戶白丁來說也已是逾矩。
我隨手拿起一塊檀香放入屋內的香爐中點燃,這香爐的造型也十分的別出心裁——青鬆懸蓮台,蓮花內便是焚香的懸掛爐,頗具禪意,看得出添置香爐之人的用心討好。
我笑了。
將我安排進這間屋子,究竟是湊巧,還是別有用心呢?
鎮北侯,真是個有秘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