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的鑽頭隻用了三天,後麵的鑽頭據估算需要4-11天不等,反正他們是沒等“拖後腿”的鑽完,直接換“快鑽”了。這也是因為天冷河道結冰了,若是能用上水力鏜床,李子園估摸著一兩天就能鑽好一根槍管。也正是因為整鑽頭和其他工具耽擱了,這才等到快一個月了才出成果。
不過錘打的時間相差不大,不代表難度也相同。雙層複合式的槍管顯然需要耗費更多的心力,而直接在長鐵板上鍛打難度可比短的要高多了,平添不少麻煩。
但說實話,一般人的第一反應是長鐵板+多層複合式打造看著就讓人放心,那可是真真yyds。就讓工匠們練練技術吧。
定下了槍管的製造方式,接下來還有一些其他的標準需要商議。首先是槍管長度定為1.1米,最小極限內徑為18毫米,公差1毫米。這樣的標準李子園覺得不高,畢竟鐵匠工坊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而且待遇又好。十八世紀法軍使用的一款製式燧發槍,在革命戰爭時期槍支質量大幅下降,子彈與槍管間的遊隙普遍達到了1.48毫米,而之前還不到1毫米。百米靶命中率由之前的九成降至74%,這還是訓練有素士兵的命中率。
當然了,他們使用的是2米的正方形木靶,寬度足足5個人的站位了。而在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要求鳥銃手80步(約128米)射5尺(1米6)高,2尺闊的木牌,三發中一合格,十發七中為精。而每月考校時,三發中一無賞罰,中二發賞銀一分(以那時的銀銅比,一分銀值七八文),三發全中賞銀五分,這樣的優秀的鳥銃手考核賞銀居然才40文銅錢。
這個標準可比18世紀拿著劣質槍的法軍高多了。同樣訓練有素,戚家軍可以在更遠距離上命中更小的靶子,至少能說明當時的造槍精度是足夠的,而且,戚繼光可沒少吐槽倭亂時期工匠偷工減料。
至於為什麽如此多人吐槽“排隊槍斃”戰術是因為命中率低才發明的,李子園覺得他們肯定不知道歐洲大平原上的騎兵是多麽的兇殘。不結成陣的火槍手拿什麽對抗來去如風的騎兵,哪怕是後裝線膛槍時代在寬闊平地上拿刀衝鋒的騎兵依然是鬆散步兵的噩夢。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裝填速度。敵人都不是傻子,你一直放槍我還不能衝鋒跟你近戰?著甲的遠了未必能擊殺,未著甲的拿著武器小跑一百米體力消耗也沒那麽大吧?一分鍾一到兩發的火槍哪來的火力密度,沒放幾槍步兵忍著點傷亡也都衝麵前了,這時候你鬆散的陣型跟對麵玩白刃戰那是在想屁吃。
當然了,理論上若是想在一百米外不停朝敵人射擊其實是可以的,但實際上射過幾輪之後,黑火藥燃燒產生的煙霧嚴重遮擋了己方的視線,很容易讓敵人趁機突襲成功。不玩近戰敵人要麽被擊潰跑了,要麽突入你陣中,你若是不“排隊”,連個陣型都沒有那就不好意思了,你的兵我統統笑納。
臨陣不過三兩槍,大家千萬別小看了“排隊槍斃”,這個戰術對士兵的素質和紀律要求相當的高,密集的人群也有利於士氣的維持。英法亞伯拉罕平原戰役中,英軍能忍受25%的傷亡而不開槍,直到敵人足夠近才開第一槍,這樣的素質此時世界上非常少有,若是滑膛槍真的這麽遜,以英格蘭長弓手為精銳,火槍兵為炮灰不香嗎?
“排隊槍斃”,錯了,應該叫「線列步兵」,一般每線3-6列士兵,在四分之一的傷亡率下,前排的士兵基本都犧牲了,怎麽看都不會讓人覺得他們打不準,而且當時法軍人數比英軍少,軍中還有不少是印第安人,拿的是什麽武器還有待商榷。
扯了一堆沒用的,李子園隻想努力造好槍炮,打造一支強大的軍隊。
火槍的擊發裝置李子園早已抽空做好木頭的交給他們了,接下來讓他們自己照著弄就行。鑄造鍛造都隨意,隻要夠用。
彈簧鋼李子園采用了對簧片淬火之後,又進行鉛浴迴火的工藝,嚐試之後效果還不錯。
槍身李子園則找了木匠周圖過來,專門負責將其製成李子園認知中“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樣子。
10天後,兩支新鮮出爐的18毫米口徑燧發槍入列。此槍全長1米5,配件除了尚未測試的40厘米刃長的刺刀,還有通條、準星、槍帶。值得一提的是,刺刀的位置在槍口側麵,這樣裝彈和瞄準都不會受到影響。
拿到新槍的李子園當即試槍。按照操作手冊應該怎麽弄呢?首先拉開擊錘,打開火藥池的蓋子,拿出準備好的紙殼包彈藥,咬開後部倒出少量火藥進藥池,蓋好蓋子,把槍立起後將剩餘的彈藥包開口朝下一股腦塞進槍管,拔出通條夯實,插迴通條,瞄準,「嘭」!
精度一時不好比較,但李子園的燧發槍使用的至少是18世紀的先進理念,理論裝彈速度每分鍾可以達到3-4發。
李子園連射了三槍,體驗相當不錯,哪怕熏得滿臉黑煙。他拿著新槍愛不釋手,那眼神仿佛在看自己的愛人。
“咳咳。東家,這個燧發槍可以吧?”李子園的豬哥樣劉閑看不下去了,刻意出聲打斷他傻笑。
李子園趕緊收斂了下表情,道:“不錯,可以大批量製造了。記住,我要在質量達標的基礎上得到數量,質量若能繼續提升那更好。”
劉閑打包票:“沒問題。”
李子園想了想,道:“以後鐵匠工坊下麵要成立一個槍炮組,專門生產槍炮,槍炮組的出品要有質量檢測。後麵我會給出各種特定產品的等級劃分標準,工匠也要按技能等級和良品率進行評級,工資以後按級別來劃分。每個工匠的作品都要有他的名字、生產日期,方便追溯。同理,等你手下人多了還要劃分出盔甲組,刀劍組,箭頭的生產也劃入刀劍組,一樣要質檢和分級,你要給我上點心。”
劉閑無奈地閉上眼睛,有氣無力道:“知道了,就你事多。”
不過錘打的時間相差不大,不代表難度也相同。雙層複合式的槍管顯然需要耗費更多的心力,而直接在長鐵板上鍛打難度可比短的要高多了,平添不少麻煩。
但說實話,一般人的第一反應是長鐵板+多層複合式打造看著就讓人放心,那可是真真yyds。就讓工匠們練練技術吧。
定下了槍管的製造方式,接下來還有一些其他的標準需要商議。首先是槍管長度定為1.1米,最小極限內徑為18毫米,公差1毫米。這樣的標準李子園覺得不高,畢竟鐵匠工坊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而且待遇又好。十八世紀法軍使用的一款製式燧發槍,在革命戰爭時期槍支質量大幅下降,子彈與槍管間的遊隙普遍達到了1.48毫米,而之前還不到1毫米。百米靶命中率由之前的九成降至74%,這還是訓練有素士兵的命中率。
當然了,他們使用的是2米的正方形木靶,寬度足足5個人的站位了。而在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要求鳥銃手80步(約128米)射5尺(1米6)高,2尺闊的木牌,三發中一合格,十發七中為精。而每月考校時,三發中一無賞罰,中二發賞銀一分(以那時的銀銅比,一分銀值七八文),三發全中賞銀五分,這樣的優秀的鳥銃手考核賞銀居然才40文銅錢。
這個標準可比18世紀拿著劣質槍的法軍高多了。同樣訓練有素,戚家軍可以在更遠距離上命中更小的靶子,至少能說明當時的造槍精度是足夠的,而且,戚繼光可沒少吐槽倭亂時期工匠偷工減料。
至於為什麽如此多人吐槽“排隊槍斃”戰術是因為命中率低才發明的,李子園覺得他們肯定不知道歐洲大平原上的騎兵是多麽的兇殘。不結成陣的火槍手拿什麽對抗來去如風的騎兵,哪怕是後裝線膛槍時代在寬闊平地上拿刀衝鋒的騎兵依然是鬆散步兵的噩夢。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裝填速度。敵人都不是傻子,你一直放槍我還不能衝鋒跟你近戰?著甲的遠了未必能擊殺,未著甲的拿著武器小跑一百米體力消耗也沒那麽大吧?一分鍾一到兩發的火槍哪來的火力密度,沒放幾槍步兵忍著點傷亡也都衝麵前了,這時候你鬆散的陣型跟對麵玩白刃戰那是在想屁吃。
當然了,理論上若是想在一百米外不停朝敵人射擊其實是可以的,但實際上射過幾輪之後,黑火藥燃燒產生的煙霧嚴重遮擋了己方的視線,很容易讓敵人趁機突襲成功。不玩近戰敵人要麽被擊潰跑了,要麽突入你陣中,你若是不“排隊”,連個陣型都沒有那就不好意思了,你的兵我統統笑納。
臨陣不過三兩槍,大家千萬別小看了“排隊槍斃”,這個戰術對士兵的素質和紀律要求相當的高,密集的人群也有利於士氣的維持。英法亞伯拉罕平原戰役中,英軍能忍受25%的傷亡而不開槍,直到敵人足夠近才開第一槍,這樣的素質此時世界上非常少有,若是滑膛槍真的這麽遜,以英格蘭長弓手為精銳,火槍兵為炮灰不香嗎?
“排隊槍斃”,錯了,應該叫「線列步兵」,一般每線3-6列士兵,在四分之一的傷亡率下,前排的士兵基本都犧牲了,怎麽看都不會讓人覺得他們打不準,而且當時法軍人數比英軍少,軍中還有不少是印第安人,拿的是什麽武器還有待商榷。
扯了一堆沒用的,李子園隻想努力造好槍炮,打造一支強大的軍隊。
火槍的擊發裝置李子園早已抽空做好木頭的交給他們了,接下來讓他們自己照著弄就行。鑄造鍛造都隨意,隻要夠用。
彈簧鋼李子園采用了對簧片淬火之後,又進行鉛浴迴火的工藝,嚐試之後效果還不錯。
槍身李子園則找了木匠周圖過來,專門負責將其製成李子園認知中“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樣子。
10天後,兩支新鮮出爐的18毫米口徑燧發槍入列。此槍全長1米5,配件除了尚未測試的40厘米刃長的刺刀,還有通條、準星、槍帶。值得一提的是,刺刀的位置在槍口側麵,這樣裝彈和瞄準都不會受到影響。
拿到新槍的李子園當即試槍。按照操作手冊應該怎麽弄呢?首先拉開擊錘,打開火藥池的蓋子,拿出準備好的紙殼包彈藥,咬開後部倒出少量火藥進藥池,蓋好蓋子,把槍立起後將剩餘的彈藥包開口朝下一股腦塞進槍管,拔出通條夯實,插迴通條,瞄準,「嘭」!
精度一時不好比較,但李子園的燧發槍使用的至少是18世紀的先進理念,理論裝彈速度每分鍾可以達到3-4發。
李子園連射了三槍,體驗相當不錯,哪怕熏得滿臉黑煙。他拿著新槍愛不釋手,那眼神仿佛在看自己的愛人。
“咳咳。東家,這個燧發槍可以吧?”李子園的豬哥樣劉閑看不下去了,刻意出聲打斷他傻笑。
李子園趕緊收斂了下表情,道:“不錯,可以大批量製造了。記住,我要在質量達標的基礎上得到數量,質量若能繼續提升那更好。”
劉閑打包票:“沒問題。”
李子園想了想,道:“以後鐵匠工坊下麵要成立一個槍炮組,專門生產槍炮,槍炮組的出品要有質量檢測。後麵我會給出各種特定產品的等級劃分標準,工匠也要按技能等級和良品率進行評級,工資以後按級別來劃分。每個工匠的作品都要有他的名字、生產日期,方便追溯。同理,等你手下人多了還要劃分出盔甲組,刀劍組,箭頭的生產也劃入刀劍組,一樣要質檢和分級,你要給我上點心。”
劉閑無奈地閉上眼睛,有氣無力道:“知道了,就你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