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圓滿完成
四合院之真滴木有係統 作者:一陀大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春晚按照流程,有條不紊的進行,足足三個小時。
但是沒有一個人退場,一是不敢,二是不想,連上廁所的都沒有,憋住了也得看完。
這種形式的晚會在這個時代無異於一個核彈,轟炸著觀眾的神經,原來文藝演出還能這麽搞。
不少有心的人都偷眼瞧向指揮台的丁一,這年輕人!臥槽!
老馬和喬氏看看節目看看女婿,那叫一個滿意,笑的都沒褶子了。
丁一穩坐釣魚台,這晚會的導演難度真是照比後來的低太多,說實話,節目真沒有多精彩,丁一也沒有過多幹涉,也沒有瞎出主意搬出以後的文藝形式和作品。
可是架不住觀眾愛看,要知道,現在民間什麽文藝演出都少,天橋早停了,廟會也停辦,賣藝的說唱的都關起來了,隻有樣板戲。
就樣板戲也不是你想看就能看的,那得打申請,還得看批不批,除了大工廠單位有自己的文藝隊方便點,其他的小集體那看個文藝演出都跟抽獎似的。
節目雖然不精彩,但是質量過硬,這批文藝工作者們不說人品道德,隻說專業,那可是都非常過硬,大多是有童子功的,基本功紮實,不像後來那幫王八蛋假唱尬舞瞎幾把說。
特別是丁一弄得幹冰造霧,隔三差五就往外一噴,好多觀眾就專門等著看這個,燈光一打,有點迪廳的感覺,去過迪廳的都知道,那玩意就是氛圍神器,極度的刺激神經,特別容易沉迷其中。
演出大廳裏時不時掌聲雷動,叫好聲口哨聲不斷,丁一事先埋的托都沒有發揮的空間,根本不用領,跟都跟不上呢,索性也都不管了,看節目要緊,誰還不是個托啊。
指揮台的麥克風就是個擺設,隻要沒有大事故是用不上的,不能影響晚會的流暢度,都是跑腿的幹事把丁一的命令轉達到工作人員處,之前都排練過,進行的有條不紊。
三台攝影機是八一電影廠能提供的最高規格的設備了,正中間一台,側麵一台,還有一台在舞台前的滑軌上移動,妥妥的大製作,一般拍電影的都沒這待遇。
摒棄了傳統的開幕閉幕的節目銜接,直接在主持人串詞的時,後麵的工作人員收拾布置道具,沒有了神秘感,但是更讓觀眾看著親切,這讓一些老文藝工作者受到了啟發,這樣搞真不錯,怪不得人家能當組長,這腦子就比別人好使,我們反了半天四舊,還真是反的不徹底,迴去要不要把後台也露出來,直播演員換衣服?豈不更美?
更新鮮的也有,念賀電,念來信,都讓這個時代的人耳目一新,這種創新剛拿出來時真真正正的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主持人沒控製好情緒,念得有點哽咽了,好在沒哭出聲來,台下的觀眾也是激動地直抹眼淚,彩排時沒有,臨場發揮有點欠缺。
周吳鄭王和丁一咬耳朵要不要重新來,被丁一否決了,開什麽玩笑,要的就是真情實感,還再來一遍,沒有這個效果了怎麽辦,叫過小幹事來,去轉告八一電影廠的工作人員,這個鏡頭務必保留,不,是得給特寫!
老藝術家還是轉不過彎來,他們對演出的要求是一板一眼,一點不能差的,演員流露自己的情緒,那就是嚴重的舞台事故。
丁一給他們上課:觀眾看演出,看假的也看真的,假的是戲,真的是情感,這種演出晚會,真情實感更能體現我們對武警官兵邊防戰士的感激,這必須讓觀眾看到,這個是不能演的,也不能是假的。
四個人掏出小本本記下來,好好學,下迴也這麽搞。
晚會的高潮出在對時傳祥,張秉貴,還有戰鬥英雄,以及各行業代表的采訪環節,主持人按部就班的采訪提問,雖然簡單的問答,卻贏得了最熱烈的掌聲,差點把演播廳的房頂子給掀了。
先進模範在這個時代有著無與倫比的號召力,鼓舞人心,激勵奮進。尤其是這種站在自己身邊近距離看先進模範接受采訪,一問一答,那真是有種心貼心的效果,比起聽先進模範坐在會場裏做報告,更接地氣。
受訪者也很激動,按照事先對好的詞,自我介紹,感謝領袖人民,再向全國人民拜年。
這並不影響他們的神格,反倒多了親切感。這也是上級領導點名表揚這個環節的原因。
隨著《難忘今宵》的響起,第一屆春晚落下了帷幕。
大廳的燈光亮起,一下子把人們拉迴了現實,全體演職員都上台鞠躬,觀眾們掌聲再次響起,經久不息。
丁一和周吳鄭王也是互相用力握手,激動地慶祝圓滿結束。
主持人說完結束語後,丁一又拍了一下麥克風,噗!“全體工作人員,文藝工作者,全體觀眾同誌們,我宣布,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圓滿結束!”
又是一陣掌聲,等平息下來,丁一開始攆人了,“請觀眾同誌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退場。”
觀眾們意猶未盡的紛紛起身,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啊。
丁一又說道:“我們也歡迎觀眾朋友們提出批評和建議,請致信四九城報社,春晚籌備工作小組收,再次感謝大家!”
這下交頭接耳起來,邊往外走邊互相詢問,你寫不寫信?寫?那我也寫!你寫不寫信?不寫?哼,那我也寫!
信件是這個時代的特色,自打手機出現後,寫信成了一種上古聯絡方式,時至今日,別說寫信,寫字都少。
這些信件並不是丁一關心群眾意見,群眾意見算個毛,我這這麽多專業的文藝工作者,用得著你們一幫業餘的來提意見?
這些是給上級領導看的群眾反饋,做事得有頭有尾。
送走了觀眾,丁一又讓侯主編做總結發言,讓周吳鄭王講話,這個麵子得給,人家也不是擺設,具體工作還是得這四位來,沒少出力。
四個人也挺高興,丁一給麵子,那就抬花花轎子,大口號說完,就感謝丁組長了。
走了遍形式,客氣了一番,丁一大聲說道:“感謝全體工作人員和文藝工作者,大家辛苦了,經過這麽長時間的奮戰,我們的工作,圓滿完成!”
但是沒有一個人退場,一是不敢,二是不想,連上廁所的都沒有,憋住了也得看完。
這種形式的晚會在這個時代無異於一個核彈,轟炸著觀眾的神經,原來文藝演出還能這麽搞。
不少有心的人都偷眼瞧向指揮台的丁一,這年輕人!臥槽!
老馬和喬氏看看節目看看女婿,那叫一個滿意,笑的都沒褶子了。
丁一穩坐釣魚台,這晚會的導演難度真是照比後來的低太多,說實話,節目真沒有多精彩,丁一也沒有過多幹涉,也沒有瞎出主意搬出以後的文藝形式和作品。
可是架不住觀眾愛看,要知道,現在民間什麽文藝演出都少,天橋早停了,廟會也停辦,賣藝的說唱的都關起來了,隻有樣板戲。
就樣板戲也不是你想看就能看的,那得打申請,還得看批不批,除了大工廠單位有自己的文藝隊方便點,其他的小集體那看個文藝演出都跟抽獎似的。
節目雖然不精彩,但是質量過硬,這批文藝工作者們不說人品道德,隻說專業,那可是都非常過硬,大多是有童子功的,基本功紮實,不像後來那幫王八蛋假唱尬舞瞎幾把說。
特別是丁一弄得幹冰造霧,隔三差五就往外一噴,好多觀眾就專門等著看這個,燈光一打,有點迪廳的感覺,去過迪廳的都知道,那玩意就是氛圍神器,極度的刺激神經,特別容易沉迷其中。
演出大廳裏時不時掌聲雷動,叫好聲口哨聲不斷,丁一事先埋的托都沒有發揮的空間,根本不用領,跟都跟不上呢,索性也都不管了,看節目要緊,誰還不是個托啊。
指揮台的麥克風就是個擺設,隻要沒有大事故是用不上的,不能影響晚會的流暢度,都是跑腿的幹事把丁一的命令轉達到工作人員處,之前都排練過,進行的有條不紊。
三台攝影機是八一電影廠能提供的最高規格的設備了,正中間一台,側麵一台,還有一台在舞台前的滑軌上移動,妥妥的大製作,一般拍電影的都沒這待遇。
摒棄了傳統的開幕閉幕的節目銜接,直接在主持人串詞的時,後麵的工作人員收拾布置道具,沒有了神秘感,但是更讓觀眾看著親切,這讓一些老文藝工作者受到了啟發,這樣搞真不錯,怪不得人家能當組長,這腦子就比別人好使,我們反了半天四舊,還真是反的不徹底,迴去要不要把後台也露出來,直播演員換衣服?豈不更美?
更新鮮的也有,念賀電,念來信,都讓這個時代的人耳目一新,這種創新剛拿出來時真真正正的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主持人沒控製好情緒,念得有點哽咽了,好在沒哭出聲來,台下的觀眾也是激動地直抹眼淚,彩排時沒有,臨場發揮有點欠缺。
周吳鄭王和丁一咬耳朵要不要重新來,被丁一否決了,開什麽玩笑,要的就是真情實感,還再來一遍,沒有這個效果了怎麽辦,叫過小幹事來,去轉告八一電影廠的工作人員,這個鏡頭務必保留,不,是得給特寫!
老藝術家還是轉不過彎來,他們對演出的要求是一板一眼,一點不能差的,演員流露自己的情緒,那就是嚴重的舞台事故。
丁一給他們上課:觀眾看演出,看假的也看真的,假的是戲,真的是情感,這種演出晚會,真情實感更能體現我們對武警官兵邊防戰士的感激,這必須讓觀眾看到,這個是不能演的,也不能是假的。
四個人掏出小本本記下來,好好學,下迴也這麽搞。
晚會的高潮出在對時傳祥,張秉貴,還有戰鬥英雄,以及各行業代表的采訪環節,主持人按部就班的采訪提問,雖然簡單的問答,卻贏得了最熱烈的掌聲,差點把演播廳的房頂子給掀了。
先進模範在這個時代有著無與倫比的號召力,鼓舞人心,激勵奮進。尤其是這種站在自己身邊近距離看先進模範接受采訪,一問一答,那真是有種心貼心的效果,比起聽先進模範坐在會場裏做報告,更接地氣。
受訪者也很激動,按照事先對好的詞,自我介紹,感謝領袖人民,再向全國人民拜年。
這並不影響他們的神格,反倒多了親切感。這也是上級領導點名表揚這個環節的原因。
隨著《難忘今宵》的響起,第一屆春晚落下了帷幕。
大廳的燈光亮起,一下子把人們拉迴了現實,全體演職員都上台鞠躬,觀眾們掌聲再次響起,經久不息。
丁一和周吳鄭王也是互相用力握手,激動地慶祝圓滿結束。
主持人說完結束語後,丁一又拍了一下麥克風,噗!“全體工作人員,文藝工作者,全體觀眾同誌們,我宣布,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圓滿結束!”
又是一陣掌聲,等平息下來,丁一開始攆人了,“請觀眾同誌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退場。”
觀眾們意猶未盡的紛紛起身,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啊。
丁一又說道:“我們也歡迎觀眾朋友們提出批評和建議,請致信四九城報社,春晚籌備工作小組收,再次感謝大家!”
這下交頭接耳起來,邊往外走邊互相詢問,你寫不寫信?寫?那我也寫!你寫不寫信?不寫?哼,那我也寫!
信件是這個時代的特色,自打手機出現後,寫信成了一種上古聯絡方式,時至今日,別說寫信,寫字都少。
這些信件並不是丁一關心群眾意見,群眾意見算個毛,我這這麽多專業的文藝工作者,用得著你們一幫業餘的來提意見?
這些是給上級領導看的群眾反饋,做事得有頭有尾。
送走了觀眾,丁一又讓侯主編做總結發言,讓周吳鄭王講話,這個麵子得給,人家也不是擺設,具體工作還是得這四位來,沒少出力。
四個人也挺高興,丁一給麵子,那就抬花花轎子,大口號說完,就感謝丁組長了。
走了遍形式,客氣了一番,丁一大聲說道:“感謝全體工作人員和文藝工作者,大家辛苦了,經過這麽長時間的奮戰,我們的工作,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