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定行程
四合院之真滴木有係統 作者:一陀大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趙科長做完私下交易,又去李主任那交任務,這一通忙活,結婚的首尾算是結束了。
丁一和馬英在四合院裏過上了小日子。
白天丁一上班,馬英就按照丁一說的,跟著三位管事大媽混,學買菜逛街討價還價,學蹲坑閑聊家長裏短,學習大雜院的生活習慣。
但是有一條要記牢,多聽少說,絕不談錢。
馬英是個富養的姑娘,但是不嬌氣,也能適應四合院閑散婦女的日常生活,反正下個月就去上班了,現在權當調劑無聊的生活,總比悶在屋裏學聾老太太強。
這點婁曉娥就比不上馬英,婁曉娥是真正名媛出身,跟四合院這幫老娘們尿不到一個壺裏,話題就對接不上,再加上性子傲脾氣直,有什麽說什麽,嫁進來後和這幫閑散婦女鬧得很僵。
就比如說,曾經三大媽蒸窩頭摻高粱麵,婁曉娥上去直愣愣的就說別摻高粱麵,難吃,摻點白麵軟一些,這種交際水平和習慣,直接導致和院裏的婦女們鬧得很僵,見麵打招唿都不多。
許大茂在四合院裏地位低,和婁曉娥的不善交際有很大關係,枕頭風作用很大。
秦淮茹雖然八麵玲瓏,但是畢竟農村來的,又是一門雙寡,透著小家子氣,很會沾小便宜,可是一次兩次沒人說什麽,時間久了,次數一多,這幫心眼比針鼻大不了多少的閑散婦女就不樂意了。
更主要的是這個寡婦身份,說下天大的道理來,也是受院裏的人歧視,妥妥的二等公民,得防著點後院起火,女人就是要為難女人,哪怕現代社會,女人去捉奸,全都是按著小三一頓胖揍,不帶動男人一根手指頭的。
萬幸她有班上,平時接觸不多,要不然天天在一起忙活,這幫閑散婦女指不定說什麽難聽的呢。
要說這方麵最靈性的就是於莉了,也是大雜院出來的孩子,骨子裏就是大雜院的習性,但是怎麽說呢,有點過猶不及了,總覺得不那麽自然,幾個大媽都不是很喜歡,尤其是三大媽,對這個兒媳婦恨得牙根疼,但是就是無能狂怒,誰讓老閆和小閆都被拿捏住了。
於莉在男人堆裏比在女人堆裏受待見,還有她妹於海棠,姐倆說句交際花是真不為過。
年輕的姑娘還有何雨水,這就是個小透明,何大清跑了,她就更沒存在感了,丁一父母過世後,基本也不怎麽迴來。
馬英一開始跟著三位大媽,她們買白菜就跟著買白菜,買土豆就跟著買土豆,買蘿卜就跟著買蘿卜。兜裏的錢老怕不夠,每次能剩塊兒八毛的。
跟了兩天,就學會出門前算賬了,每次預備買多少東西帶多少錢,一分不多一分不少,這就是過日子。
買菜迴來就在四合院洗洗涮涮,這是聊閑篇的重要時段,馬英就在那聽,也不說話,別人笑也跟著笑一下,別人問就簡單答幾句,不好迴答就往丁一身上推,什麽家裏老爺們管錢,我也不知道丁一掙多少,什麽要孩子得看丁一的打算,什麽你想借點餃子吃醋,那得等丁一迴來,我都不知道餡在哪。
馬英畢竟是大學生,還特麽做了一個表格:四合院閑散大媽的聊天話題分布區間。研究了幾天,應付起這些文盲半文盲更是遊刃有餘。
興致上來了,晚上給丁一來個角色扮演,學的賈張氏,還真特麽像,丁一直接嚇得不舉了,嚴厲斥責了馬英這種喪心病狂的行為。馬英換了妝費盡口舌才算緩過來。
賈張氏在馬英加入閑散婦女的行列後,就悄悄退出了這個民間組織,買菜都和大部隊岔開時間,前後腳出門,現在想起高幹事,賈張氏都哆嗦,倆小短腿不自覺的就並攏繃直,說話都想先打報告,徹底坐下病了。
為了不想起噩夢般的往事,賈張氏躲著馬英走。
結婚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
丁一結完婚在四合院裏就沒有愣頭青的樣子了,穿衣打扮都有人管,一副青年幹部的做派,小臉嚴肅點,也有了不怒自威的感覺。
倆人日子也就和四合院的住戶差不多,無非是炒菜多放點油,少吃窩頭多吃白麵,要是饞了,倆人就去老丈人家蹭飯,反正不在四合院裏顯擺,沒有意義。
其他四合院穿越者在院裏燉肉放毒的情節,我始終不知道爽點在哪裏,吃個飯一定得就著別人罵祖宗十八代才香?
又到了一個周末,丁一和馬英來到老馬家,功夫不大,汪建林一家也來了,這次聚餐是為了敲定秋遊一事。
飯桌上,丁一問道:“姐夫你會開車不?”
汪建林說道:“會,我能從區委開一輛,不過咱們坐不開,爸,你那能派一輛嗎?”
老馬笑嗬嗬的說,“好,我找一輛車,難得一家人出去,得好好準備。”
丁一一看這倆人,心說不愧是幹部家庭,這年月說派車就派車,連汪建林這個修黨史的清水官也是不含糊。
“姐夫,我問你會不會開車可不是讓你派車啊,我這還沒言語呢,你和爸就把車定下來了,你得給我個表現的機會啊,我這新女婿總得露露臉不是?”
汪建林一聽誤會了,還以為丁一不好意思要車,以問會不會來暗示呢。
老馬也一樣,主動提出派車為了給丁一解圍,弄岔劈了。
汪建林不能讓老馬解釋,忙舉了一杯,“我理解有誤,丁一你說,我聽著。”
丁一迴了一杯,說道:“我從報社打著出采訪的旗號要了輛車,212,正好做四人,姐夫帶著大姐和爸媽,我騎著摩托帶著英子和思明,正好坐的開。”
老馬點點頭,表示同意,“這樣也行,建林你說呢?”
丁一搶過話頭,這得把麵子給到汪建林,說道:“爸,您和姐夫雖然能派車,但是公車私用總歸好說不好聽,這時期還是穩妥點,報社這邊車輛管理比機關和部隊要寬鬆的多,而且,采訪車輛各種通行證也齊全,咱們就去趟海澱,沒多遠,興師動眾兩台車沒必要,而且天氣還沒冷,思明也一直想讓我帶他兜風呢。”
汪建林說道:“丁一想的很周到,我沒意見。”
訂好了行程,迴四合院後,馬英說道:“還搶著找車,看把你能的,你咋不買一輛呢?”
“哼,買不買車都不影響我在老丈人麵前裝逼。”
丁一和馬英在四合院裏過上了小日子。
白天丁一上班,馬英就按照丁一說的,跟著三位管事大媽混,學買菜逛街討價還價,學蹲坑閑聊家長裏短,學習大雜院的生活習慣。
但是有一條要記牢,多聽少說,絕不談錢。
馬英是個富養的姑娘,但是不嬌氣,也能適應四合院閑散婦女的日常生活,反正下個月就去上班了,現在權當調劑無聊的生活,總比悶在屋裏學聾老太太強。
這點婁曉娥就比不上馬英,婁曉娥是真正名媛出身,跟四合院這幫老娘們尿不到一個壺裏,話題就對接不上,再加上性子傲脾氣直,有什麽說什麽,嫁進來後和這幫閑散婦女鬧得很僵。
就比如說,曾經三大媽蒸窩頭摻高粱麵,婁曉娥上去直愣愣的就說別摻高粱麵,難吃,摻點白麵軟一些,這種交際水平和習慣,直接導致和院裏的婦女們鬧得很僵,見麵打招唿都不多。
許大茂在四合院裏地位低,和婁曉娥的不善交際有很大關係,枕頭風作用很大。
秦淮茹雖然八麵玲瓏,但是畢竟農村來的,又是一門雙寡,透著小家子氣,很會沾小便宜,可是一次兩次沒人說什麽,時間久了,次數一多,這幫心眼比針鼻大不了多少的閑散婦女就不樂意了。
更主要的是這個寡婦身份,說下天大的道理來,也是受院裏的人歧視,妥妥的二等公民,得防著點後院起火,女人就是要為難女人,哪怕現代社會,女人去捉奸,全都是按著小三一頓胖揍,不帶動男人一根手指頭的。
萬幸她有班上,平時接觸不多,要不然天天在一起忙活,這幫閑散婦女指不定說什麽難聽的呢。
要說這方麵最靈性的就是於莉了,也是大雜院出來的孩子,骨子裏就是大雜院的習性,但是怎麽說呢,有點過猶不及了,總覺得不那麽自然,幾個大媽都不是很喜歡,尤其是三大媽,對這個兒媳婦恨得牙根疼,但是就是無能狂怒,誰讓老閆和小閆都被拿捏住了。
於莉在男人堆裏比在女人堆裏受待見,還有她妹於海棠,姐倆說句交際花是真不為過。
年輕的姑娘還有何雨水,這就是個小透明,何大清跑了,她就更沒存在感了,丁一父母過世後,基本也不怎麽迴來。
馬英一開始跟著三位大媽,她們買白菜就跟著買白菜,買土豆就跟著買土豆,買蘿卜就跟著買蘿卜。兜裏的錢老怕不夠,每次能剩塊兒八毛的。
跟了兩天,就學會出門前算賬了,每次預備買多少東西帶多少錢,一分不多一分不少,這就是過日子。
買菜迴來就在四合院洗洗涮涮,這是聊閑篇的重要時段,馬英就在那聽,也不說話,別人笑也跟著笑一下,別人問就簡單答幾句,不好迴答就往丁一身上推,什麽家裏老爺們管錢,我也不知道丁一掙多少,什麽要孩子得看丁一的打算,什麽你想借點餃子吃醋,那得等丁一迴來,我都不知道餡在哪。
馬英畢竟是大學生,還特麽做了一個表格:四合院閑散大媽的聊天話題分布區間。研究了幾天,應付起這些文盲半文盲更是遊刃有餘。
興致上來了,晚上給丁一來個角色扮演,學的賈張氏,還真特麽像,丁一直接嚇得不舉了,嚴厲斥責了馬英這種喪心病狂的行為。馬英換了妝費盡口舌才算緩過來。
賈張氏在馬英加入閑散婦女的行列後,就悄悄退出了這個民間組織,買菜都和大部隊岔開時間,前後腳出門,現在想起高幹事,賈張氏都哆嗦,倆小短腿不自覺的就並攏繃直,說話都想先打報告,徹底坐下病了。
為了不想起噩夢般的往事,賈張氏躲著馬英走。
結婚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
丁一結完婚在四合院裏就沒有愣頭青的樣子了,穿衣打扮都有人管,一副青年幹部的做派,小臉嚴肅點,也有了不怒自威的感覺。
倆人日子也就和四合院的住戶差不多,無非是炒菜多放點油,少吃窩頭多吃白麵,要是饞了,倆人就去老丈人家蹭飯,反正不在四合院裏顯擺,沒有意義。
其他四合院穿越者在院裏燉肉放毒的情節,我始終不知道爽點在哪裏,吃個飯一定得就著別人罵祖宗十八代才香?
又到了一個周末,丁一和馬英來到老馬家,功夫不大,汪建林一家也來了,這次聚餐是為了敲定秋遊一事。
飯桌上,丁一問道:“姐夫你會開車不?”
汪建林說道:“會,我能從區委開一輛,不過咱們坐不開,爸,你那能派一輛嗎?”
老馬笑嗬嗬的說,“好,我找一輛車,難得一家人出去,得好好準備。”
丁一一看這倆人,心說不愧是幹部家庭,這年月說派車就派車,連汪建林這個修黨史的清水官也是不含糊。
“姐夫,我問你會不會開車可不是讓你派車啊,我這還沒言語呢,你和爸就把車定下來了,你得給我個表現的機會啊,我這新女婿總得露露臉不是?”
汪建林一聽誤會了,還以為丁一不好意思要車,以問會不會來暗示呢。
老馬也一樣,主動提出派車為了給丁一解圍,弄岔劈了。
汪建林不能讓老馬解釋,忙舉了一杯,“我理解有誤,丁一你說,我聽著。”
丁一迴了一杯,說道:“我從報社打著出采訪的旗號要了輛車,212,正好做四人,姐夫帶著大姐和爸媽,我騎著摩托帶著英子和思明,正好坐的開。”
老馬點點頭,表示同意,“這樣也行,建林你說呢?”
丁一搶過話頭,這得把麵子給到汪建林,說道:“爸,您和姐夫雖然能派車,但是公車私用總歸好說不好聽,這時期還是穩妥點,報社這邊車輛管理比機關和部隊要寬鬆的多,而且,采訪車輛各種通行證也齊全,咱們就去趟海澱,沒多遠,興師動眾兩台車沒必要,而且天氣還沒冷,思明也一直想讓我帶他兜風呢。”
汪建林說道:“丁一想的很周到,我沒意見。”
訂好了行程,迴四合院後,馬英說道:“還搶著找車,看把你能的,你咋不買一輛呢?”
“哼,買不買車都不影響我在老丈人麵前裝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