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鼎羽沉浸在祁二叔的講述中,思索裏麵的各種線索的時候,一個沒心沒肺的聲音傳進了耳朵:
“哎呦喂,有懸念了,這故事精彩了。”
“羽哥,你也學學二叔,動不動就弄個懸念來個反轉,看你那些旅行視頻搞的,都是平鋪直敘的,稍微多看一會兒就犯迷糊。”
“你說這事兒也夠科幻的,就咱兩家這背景,這經曆,寫本小說出來必須得爆火。到時候光收稿費賣版權就發了。”
“你就別瞎琢磨了,迴頭我讓二叔出個自傳得了。”
鼎羽趕緊打斷祁胖子的白日夢:
“別瞎扯淡,知道你神經粗大。不知道你發現沒有,二叔的經曆裏麵有幾個點說不通的。”
“首先一個,就是那盒子上的文字,覺得海叔跟我家老家夥倆人有點鑽牛角尖了,使勁兒研究文字的意思,估計研究不出什麽結果。就這兩句話,我分分鍾就能想出幾十種解釋方法,而且都能說得通。”
“我倒是覺得應該結合發生的那場怪異的火災來思考。”
“最大的可能銘文裏麵的‘陰、陽’應該是指‘男性’,‘女性’。這跟我媽和嬸子接觸到這東西以後發生的‘爆炸自燃’有直接關係。”
“但是這又引出另外一個問題,這倆‘紐扣’是咱們倆先得到的,然後是兩個媽媽,最後落到我爸和海叔手裏。為什麽這麽久時間了,除了那場大火,為什麽咱們四個人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呢?”
“從正麵那句“陽者盛,興;陰者噬,亡”來看,就有說不通的地方。無論是咱倆還是我爸跟海叔,都沒一點兒“興盛”的意思,反倒是家破人亡。從背麵那句‘陽者炙,終;陰者異,更’就更說不通了,咱倆也沒被火化了,海叔跟我爸也活蹦亂跳的挺好的。”
把腦子裏的分析簡單的說了出來以後,鼎羽問了祁連海一句:
“海叔,後來我爸來燕京找專家問過這幾句話的意思沒有?有什麽結果嗎?”
“你爸後來又專門到燕京大學找了個古漢語專業的教授諮詢過這兩句話的意思。不過當時我們留了個心眼,沒帶實物去,隻是告訴教授說是家傳石碑上的碑刻。教授也沒給出明確的答案,跟你爸猜想的意思差不多,說是祭祀或者占卜用的東西上多數都有類似意思的文字。”
祁胖子接茬問了一句:
“後來呢?文字沒研究出啥名堂,那盒子呢?還有那倆‘紐扣’呢?現在在哪兒呢?拿出來讓我倆也開開眼,好歹也是我們倆發現的。”
祁連海歎了口氣,安撫了一下祁胖子:
“現在這兩樣東西都不在我手裏,你也別著急,慢慢往後聽你就知道怎麽迴事了。”
……
鼎福山從燕京迴家以後,更是鬱悶了。
從發生大火開始到現在已經兩三個月了,依然沒有一點兒進展。
除了得到兩個摔不壞、砸不爛,水火不侵的奇怪“紐扣”,還有裝“紐扣”的一個實心“鐵盒子”,加上盒子上的兩句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銘文,幾乎每個線索都是死胡同,怎麽能不讓他鬱悶呢?
可是他還是不肯放棄,隻要是閑下來,就拿著那個“鐵盒子”開始研究,兩顆“紐扣”也被放迴了鐵盒子裏。
一天晚上,哄睡了祁胖子和鼎羽以後,鼎福山又坐在寫字台前麵開始研究這個“鐵盒子”。看著盒子上麵被鼎羽他們倆暴力砸開留下的各種痕跡,還有盒子表麵花紋都被灰塵沾滿。
於是就拿起窗台上扔著的一塊滿是機油的破油布,準備擦拭一下這個盒子。
花了不少的時間,用牙簽頂著油布把花紋縫隙裏的灰塵清理幹淨,裏裏外外都擦個幹幹淨淨以後隨手放在寫字台上就睡下了。
一直到第二天的晚上,當鼎福山習慣性的拿起“鐵盒子”準備研究一下的時候,突然發現盒子裏麵,圍繞著外邊框出現了一條細細的黑線。趕緊把祁連海叫醒,讓他跟著一起參詳這突然冒出來的細線。
祁連海在工廠裏待過,一眼就看出來這條細細的黑線是什麽東西滲透到看不見的裂縫中了:
“山哥,你是往這上麵抹什麽東西了嗎?”
“昨天閑的無聊,用一塊油布裏裏外外擦了擦這個盒子,誰知道放了一夜今天就出現這麽條黑線。”
“我估計是油布上麵的油脂滲到肉眼看不見的裂縫裏麵去了,看這個裂縫的形狀,估計這個盒子還有個夾層。”
“趕緊去拿改錐,撬開看看裏麵有什麽東西。”
鼎福山猶豫了一下,說道:
“別這麽搞,最好能在不破壞盒子的情況下打開這個夾層。我總覺得這個盒子還有什麽特殊的地方。別迴頭咱直接暴力撬開,損壞了盒子以後再出什麽問題。畢竟這玩意跟‘人體自燃’有直接關係。”
“還是去你廠子裏,想辦法試試看能不能不破壞盒子就打開。”
稍微一琢磨也是這麽迴事兒,祁連海也同意了鼎福山的說法。
兩人火急火燎地來到祁連海工作的廠子,還特地找了祁連海以前的鉗工師傅來幫忙,告訴他是家裏祖傳的盒子想要打開,看看怎麽弄才能不傷盒子把夾層打開。
三個人研究了一下,除了暴力從縫隙的地方撬開,還真沒什麽好辦法。可是一旦從縫隙撬開那基本上盒子就算是廢了,就算不裂開,扭曲變形是跑不了的。
最後還是高級鉗工有辦法,想要保證盒子不破,隻能在一圈裂縫的地方四個角落分別鑽四個小孔,如果裏麵是空心的有夾層,直接鑽透以後,就可以用鉤子穿過小孔把內盒勾出來,實在不行用線鋸穿過小孔直接把內盒和外盒連接處鋸開也可以。畢竟這不是一整塊金屬,而是兩層金屬鑲嵌在一起的。
倆人琢磨了一下,這是不破壞盒子整體性的最好辦法了。
三個人小心翼翼的在邊緣處先打了個孔,確認了裏麵真是空心的就開始放心的操作。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才把外盒和內盒分開。中間的夾層中有一個用油紙封住信封大小的薄薄物件。
給師傅留下一條香煙兩張“大團結”以後,兩人帶著打開夾層的“鐵盒子”迴到了家裏。攆走搗亂的鼎羽和祁胖子,迫不及待的打開了油紙包裹的物件。
裏麵是一疊整整齊齊的“羅紋灑金紙”,看樣子是個筆記之類的記錄,上麵用密密麻麻的小楷寫滿了字。簡單翻了翻,封皮寫著:“字諭鼎家子孫”,結尾寫著:“五獄山人絕筆”,看似是留給後人的遺書。
鼎福山和祁連海湊在一起看著這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沒超過五分鍾,祁連海就放棄了:
“我沒文化實在看不下去了,這又是‘餘’,又是‘孤’的,山哥你研究好了講給我聽就行了。”
鼎福山點點頭開始一頁一頁細讀這些記錄。
一個埋藏在曆史中的驚天的秘密慢慢的在他的眼前顯露出駭人的一角……
“哎呦喂,有懸念了,這故事精彩了。”
“羽哥,你也學學二叔,動不動就弄個懸念來個反轉,看你那些旅行視頻搞的,都是平鋪直敘的,稍微多看一會兒就犯迷糊。”
“你說這事兒也夠科幻的,就咱兩家這背景,這經曆,寫本小說出來必須得爆火。到時候光收稿費賣版權就發了。”
“你就別瞎琢磨了,迴頭我讓二叔出個自傳得了。”
鼎羽趕緊打斷祁胖子的白日夢:
“別瞎扯淡,知道你神經粗大。不知道你發現沒有,二叔的經曆裏麵有幾個點說不通的。”
“首先一個,就是那盒子上的文字,覺得海叔跟我家老家夥倆人有點鑽牛角尖了,使勁兒研究文字的意思,估計研究不出什麽結果。就這兩句話,我分分鍾就能想出幾十種解釋方法,而且都能說得通。”
“我倒是覺得應該結合發生的那場怪異的火災來思考。”
“最大的可能銘文裏麵的‘陰、陽’應該是指‘男性’,‘女性’。這跟我媽和嬸子接觸到這東西以後發生的‘爆炸自燃’有直接關係。”
“但是這又引出另外一個問題,這倆‘紐扣’是咱們倆先得到的,然後是兩個媽媽,最後落到我爸和海叔手裏。為什麽這麽久時間了,除了那場大火,為什麽咱們四個人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呢?”
“從正麵那句“陽者盛,興;陰者噬,亡”來看,就有說不通的地方。無論是咱倆還是我爸跟海叔,都沒一點兒“興盛”的意思,反倒是家破人亡。從背麵那句‘陽者炙,終;陰者異,更’就更說不通了,咱倆也沒被火化了,海叔跟我爸也活蹦亂跳的挺好的。”
把腦子裏的分析簡單的說了出來以後,鼎羽問了祁連海一句:
“海叔,後來我爸來燕京找專家問過這幾句話的意思沒有?有什麽結果嗎?”
“你爸後來又專門到燕京大學找了個古漢語專業的教授諮詢過這兩句話的意思。不過當時我們留了個心眼,沒帶實物去,隻是告訴教授說是家傳石碑上的碑刻。教授也沒給出明確的答案,跟你爸猜想的意思差不多,說是祭祀或者占卜用的東西上多數都有類似意思的文字。”
祁胖子接茬問了一句:
“後來呢?文字沒研究出啥名堂,那盒子呢?還有那倆‘紐扣’呢?現在在哪兒呢?拿出來讓我倆也開開眼,好歹也是我們倆發現的。”
祁連海歎了口氣,安撫了一下祁胖子:
“現在這兩樣東西都不在我手裏,你也別著急,慢慢往後聽你就知道怎麽迴事了。”
……
鼎福山從燕京迴家以後,更是鬱悶了。
從發生大火開始到現在已經兩三個月了,依然沒有一點兒進展。
除了得到兩個摔不壞、砸不爛,水火不侵的奇怪“紐扣”,還有裝“紐扣”的一個實心“鐵盒子”,加上盒子上的兩句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銘文,幾乎每個線索都是死胡同,怎麽能不讓他鬱悶呢?
可是他還是不肯放棄,隻要是閑下來,就拿著那個“鐵盒子”開始研究,兩顆“紐扣”也被放迴了鐵盒子裏。
一天晚上,哄睡了祁胖子和鼎羽以後,鼎福山又坐在寫字台前麵開始研究這個“鐵盒子”。看著盒子上麵被鼎羽他們倆暴力砸開留下的各種痕跡,還有盒子表麵花紋都被灰塵沾滿。
於是就拿起窗台上扔著的一塊滿是機油的破油布,準備擦拭一下這個盒子。
花了不少的時間,用牙簽頂著油布把花紋縫隙裏的灰塵清理幹淨,裏裏外外都擦個幹幹淨淨以後隨手放在寫字台上就睡下了。
一直到第二天的晚上,當鼎福山習慣性的拿起“鐵盒子”準備研究一下的時候,突然發現盒子裏麵,圍繞著外邊框出現了一條細細的黑線。趕緊把祁連海叫醒,讓他跟著一起參詳這突然冒出來的細線。
祁連海在工廠裏待過,一眼就看出來這條細細的黑線是什麽東西滲透到看不見的裂縫中了:
“山哥,你是往這上麵抹什麽東西了嗎?”
“昨天閑的無聊,用一塊油布裏裏外外擦了擦這個盒子,誰知道放了一夜今天就出現這麽條黑線。”
“我估計是油布上麵的油脂滲到肉眼看不見的裂縫裏麵去了,看這個裂縫的形狀,估計這個盒子還有個夾層。”
“趕緊去拿改錐,撬開看看裏麵有什麽東西。”
鼎福山猶豫了一下,說道:
“別這麽搞,最好能在不破壞盒子的情況下打開這個夾層。我總覺得這個盒子還有什麽特殊的地方。別迴頭咱直接暴力撬開,損壞了盒子以後再出什麽問題。畢竟這玩意跟‘人體自燃’有直接關係。”
“還是去你廠子裏,想辦法試試看能不能不破壞盒子就打開。”
稍微一琢磨也是這麽迴事兒,祁連海也同意了鼎福山的說法。
兩人火急火燎地來到祁連海工作的廠子,還特地找了祁連海以前的鉗工師傅來幫忙,告訴他是家裏祖傳的盒子想要打開,看看怎麽弄才能不傷盒子把夾層打開。
三個人研究了一下,除了暴力從縫隙的地方撬開,還真沒什麽好辦法。可是一旦從縫隙撬開那基本上盒子就算是廢了,就算不裂開,扭曲變形是跑不了的。
最後還是高級鉗工有辦法,想要保證盒子不破,隻能在一圈裂縫的地方四個角落分別鑽四個小孔,如果裏麵是空心的有夾層,直接鑽透以後,就可以用鉤子穿過小孔把內盒勾出來,實在不行用線鋸穿過小孔直接把內盒和外盒連接處鋸開也可以。畢竟這不是一整塊金屬,而是兩層金屬鑲嵌在一起的。
倆人琢磨了一下,這是不破壞盒子整體性的最好辦法了。
三個人小心翼翼的在邊緣處先打了個孔,確認了裏麵真是空心的就開始放心的操作。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才把外盒和內盒分開。中間的夾層中有一個用油紙封住信封大小的薄薄物件。
給師傅留下一條香煙兩張“大團結”以後,兩人帶著打開夾層的“鐵盒子”迴到了家裏。攆走搗亂的鼎羽和祁胖子,迫不及待的打開了油紙包裹的物件。
裏麵是一疊整整齊齊的“羅紋灑金紙”,看樣子是個筆記之類的記錄,上麵用密密麻麻的小楷寫滿了字。簡單翻了翻,封皮寫著:“字諭鼎家子孫”,結尾寫著:“五獄山人絕筆”,看似是留給後人的遺書。
鼎福山和祁連海湊在一起看著這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沒超過五分鍾,祁連海就放棄了:
“我沒文化實在看不下去了,這又是‘餘’,又是‘孤’的,山哥你研究好了講給我聽就行了。”
鼎福山點點頭開始一頁一頁細讀這些記錄。
一個埋藏在曆史中的驚天的秘密慢慢的在他的眼前顯露出駭人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