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舞動青春斷麓枝,雲飛日落暮將遲。
金風未動蟬先覺,暗弄無常死不知。
話說盧俊義與完顏神土門決戰江邊,百餘迴合不分勝負。當時移剌答見自家先鋒不能速勝,有意來助陣,便謂阿廝準道:“將軍守住軍馬,我去助陣則個。”阿廝準聞言,也有心要取一份功勞,便道:“我願同往!”於是二人各提棍棒趕上,要鬥盧俊義。這邊吳用見狀,不憂反喜,叫道:“群鬥俺不輸他,且教嶽飛、徐進二人出馬抵敵。”兩個得令,各提軍器出陣,抵住兩個番將。當時六個人,六匹馬,在垓心捉對廝殺。不一時,阿廝準敗下陣來,迴馬便走。神土門、移剌答見狀,不意戀戰,也迴馬走了。吳用見狀,便道:“教淩振放號炮!”於是淩振放開三個號炮,兩炮砸在水裏,一炮正中浮橋,就把浮橋砸的稀爛。
完顏神土門見狀,大驚,引軍馬沿江往上遊去。盧俊義等反而不追,引軍都退到高處。隻見上遊巨浪滔天,放出一灘水來,就見江麵瘋漲,不一時都衝上河岸,大水沒過馬蹄,又兼大雨打濕了土地,如今被大水沁了,都化作泥地,把馬蹄陷了下去。許多戰馬,站不穩,拽不出,紛紛倒了。金軍士兵們在泥濘中艱難前行,馬匹不斷跌倒,隊伍一片混亂。就在此時,隻見單廷珪等水軍頭領都駕著船隻,率領水軍從羖劷江上遊殺來,登時喊殺聲震天動地。金兵猶如: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自然抵擋不住,紛紛敗退。完顏神土門見大勢已去,隻好下令撤退。
這正是吳用的水淹之計,這江麵上水軍哪裏容金兵走?紛紛行舟趕將上來,移剌答被賈進生擒,阿廝準被李俊生擒。完顏神土門自覺會水,望水裏一躍,誰知水中正有張順、水誌華等候,隻把神土門擒住雙手,就在水裏淹個夠嗆,才擒上舟船。高坡上盧俊義一夥看的欣喜,便叫鳴金收兵,都迴城裏來。賈進、李俊等紛紛獻俘,宋江聞之大喜,便叫論功行賞。又把移剌答、阿廝準關入獄中,因完顏神土門乃金國皇室,隻教軟禁屋中,命丁晨、鄭娘子夫妻看視,不在話下。
隻說當時江對岸完顏杲一夥見新任先鋒三個將領盡數被擒,悔不當初,完顏杲歎道:“早知就該勸阻賢侄,不得冒然進攻。”歎罷,完顏宗興道:“眼見得大將被擒,我等手下也無水軍,哪敢營救?隻得棄寨而走,去尋郎主萬歲匯報才是上策。”眾人認理,隻得引軍都退。不一日路程,接著朝廷大隊人馬。當時大金國郎主正領大軍望中京來,路過惠州,就見完顏杲一路來投,都在府衙相聚。完顏杲朝拜道:“我主萬歲,下臣無能,丟失中京,望乞責罰。”又說了先鋒完顏神土門三人被擒。大金國主領眾聞言,當衙商議:“即目宋江侵奪邊界,占了俺中京大城,如今又擒拿俺的孩兒,早晚必來侵犯主城,上京難保!汝等文武群臣,當國家多事之秋,如何處置?”有大金國從龍營大將匹獨思奏道:“郎主勿憂。看似宋江養成賊勢,成此大禍。實則其兵馬多有損傷,如強弩之末,不可不察。伏乞親降聖旨,任臣選調軍馬,會合諸處軍兵,駐守惠州、建州兩處要隘。務要擒獲宋江等頭領,恢複原奪城池。”郎主準奏,便道:“愛卿所言極是,就令從龍大將匹獨思、隨虎大將潘術古二將發兵,鎮守建州,不得有誤。”二將軍領了聖旨兵符,便下教場,會集諸多番將,傳下將令,調遣諸處軍馬,前去建州,不必絮繁。
卻才傳令已罷,有本州守將黃蟈嚴天奏道:“郎主容稟,微臣有意,可留下服狼大將諳石刻、降獒大將石古苦二將與微臣把守此城。萬歲可自遣兵馬望興中府駐紮,以誘敵深入來追,屆時,便可甕中捉鱉。”大金國主聞奏大喜道:“愛卿此計甚妙!”當下留著服狼大將諳石刻、降獒大將石古苦二將。便率領其餘軍馬向興中府進發。亦不在話下。
卻說早有探馬探明消息,來與宋江等報知。宋江聞報,歎一口氣道:“宋某自蒙朝廷差遣到邊,上托天子洪福齊天,下賴兄弟用力用心,得了南京、西京兩道。今到中京,不想與番邦諸多將領廝殺,死傷慘重。又見他屯兵二十萬,整整齊齊,請啟大金國主禦駕親征。如今三路拒敵,成掎角之勢,我看屯駐不敢輕動。似此這般,如何是好?”眾人都犯難。有吳用道:“量這個掎角之勢何足為奇!吳用不才,不出三日,別有主見。”宋江聞言大喜道:“還望軍師教我克敵製勝之法。”吳用成竹在胸道:“哥哥莫急,三日後,自見分曉。”如此,安頓大軍不提。
第一日,吳用遣快馬一鞭陳畢送信,教孫琪一部望惠州出發,同時取迴戴宗等中軍人馬。又教李俊等水軍頭領多造船隻。第二日,有燕青、穆弘來尋吳用道:“聞聽軍師要打造船隻,我想必走水路,我自是會水,正要來尋個差事,不期遇著穆弘,便一同來往。”穆弘道:“正是,我自幼江邊長大,水性雖比不上水軍幾個頭領,也自恃不差,願意代為水軍前往。”吳用道:“你二人真可謂馬步水三軍天才,如今水軍尚缺指揮,你等去最好。”於是二人加入水軍。隻等三日後,看那雨停,戴宗等大軍都迴來報到。宋江又來尋吳用問計。宋江道:“軍師卻等三日雨停,又是為何?”吳用道:“不止,三日裏教水步兩軍加緊打造船隻,備足火藥等物,看看雨停,正好出兵。”宋江大悟道:“卻走水路?”吳用道:“正是,可遣朱仝、花榮、彭玘、丁得孫,鬱保四幾個,大舉元帥旗號,望惠州去,叫他以為我等專打惠州。”再教李俊、穆弘等水軍打頭陣,馬步軍都上舟船,夜行日住,走水路望建州去。有詩為證:
才多智足比星辰,列表陰陽善可陳。
恰似兵仙修棧道,陳倉暗度亦為真。
卻說水軍當先開路,大軍不敢引火造反,都吃幹糧度日,白日裏潛在蘆葦叢林之中,夜裏上船渡水,如此慢行多日,來至建州前三十裏,依山傍水有座縣,名喚神水縣。李俊道:“前麵便是神水縣,看過水路,繞他不開,又不可打草驚蛇,如之奈何?”燕青道:“可先派幾人上岸,探聽一番虛實。迴來再做計議。”李俊點頭道:“此計甚妙,就勞煩二位走一趟了。”燕青、穆弘領命,帶了幾個身手矯健的伴當,換了一身百姓衣服,悄悄上岸,往神水縣城而去。
幾人在城外等了多時,看看天明,乃見全貌,看看這城有兩座碼頭,如今都關了,隻有城門都開。眾人見狀,穆弘扮做主人,燕青並幾個伴當扮做仆者,都入城裏。隻見城中家家戶戶緊閉,市場間多有店鋪告免,兩階下鮮有路人。眾人繞城中尋了一日,並無幾個好說話的地方去處。看看一上午並無收貨,正值午後,又去城中小街狹巷尋了一日,絕無消耗。穆弘心焦,罵道:“這些個乞丐軍官卻鳥躲在那裏,怎不見一個在街上。”燕青勸道:“哥哥不必心急,不妨再去縣衙門前看視一遭。”兩個又衙前看視。
當日午後時分,兩個走得肚饑,縣衙傍邊卻見一個酒店開著門,兩個好奇又餓,直入來買些飯食吃。隻見裏麵都坐滿,沒一個空處。穆弘、燕青等立在當路。過賣問道:“客官要吃飯時,和這漢子合坐一坐如何?”兩個看去,見個白淨漢子獨自一個占著一副大座頭。燕青自便與他施禮,唱個喏,兩個對麵坐了。燕青坐在穆弘肩下,眾伴當一旁立下理會著。分付過賣造十數飯菜來。等了半日,飯菜都上,眾人開吃。就見穆弘甩開腮幫子,撩開後槽牙,酒肉似長江流水,飯菜如風卷殘雲。不一時,桌麵上吃個幹淨。
一旁那漢子見狀,讚道:“真個好漢作風,瀟灑得很。”穆弘見誇,應承道:“我看兄弟也是江湖中人,不知作甚麽發財?”那漢子笑道:“小弟隻是個行路的商人,哪裏談得上發財。不過兄台這般氣概,想必是江湖上的豪傑,敢問姓名?”穆弘哈哈大笑道:“豪傑稱不上,隻是有些力氣罷了。”正要把姓名說了,燕青在旁接口道:“我家主人自是他處來的客商,李明的便是。”那漢子聞言,暗想道:“如今戰事吃緊,他外地來做生意,不怕吃虧麽?”雖然心中這般想,隻是麵上不發。那漢子站起身來拱手道:“原來是李大哥,久仰久仰。”穆弘連忙還禮道:“都是朋友,不必如此客氣。不知兄弟如何稱唿?”那漢子道:“巧了不是,小弟也姓個李,單名一個俊字。此次來到此地,是為了一樁生意。”穆弘二人聞言,大驚,心中道:“卻與俺水軍大頭領一般姓名?”穆弘忙收驚愕,便道:“不知兄弟說得生意?”李俊微微一笑,壓低聲音道:“不瞞兩位,小弟此番是受人之托,前來采購一批糧草。”穆弘心中一動,如今兩國交戰,糧草可是緊俏物資,他這等人物,如何做得此事?當下說道:“不知李兄從何處取得這般勾當?”李俊道:“這自是機密要事,怎能說了?若是李兄願意相助,自然是再好不過。”穆弘道:“你我同是一家名姓,如何不能幫襯?”於是說定。
燕青又來問道:“為何此地碼頭緊閉,家家戶戶又不出門?”李俊道:“隻因今日新來一個縣令,說是金朝委任暫領本縣事宜。他教如此,誰敢不從?”燕青道:“為何隻留下這一家店鋪,這裏麵都是甚麽人物?”李俊大驚,乃道:“你等卻是不知,就來城裏,不怕被當做宋國細作捉了?”穆弘道:“我等大大方方進來,都是清白的人,如何怕他來捉?”李俊道:“這店裏都是本地豪紳,府衙中人,要宴請新人知縣,自然湊合得過。”穆弘和燕青對視了,心中暗忖一番,覺得正好暗殺縣令。穆弘抱拳道:“多謝李兄提醒,我們自有分寸。”燕青道:“不知可否引薦?”李俊作難道:“不好做成。”穆弘又來說道:“兄弟糧草之事,我這裏全力相助,隻為與知縣會見,如何?”李俊道:“既如此,一言為定。”於是引二人入店內,又道:“知縣在樓上宴賓,你人太多,我看一人上去即可,其餘人樓下等候如何?”燕青聞言,心中略有不對付,揪住穆弘衣角,耳邊低語幾句,穆弘道:“我自去,你在這裏等候便是。”說了,教李俊引著,上胡梯至二樓。
燕青自在樓下等了,看看半刻不到,隻聽得樓上擾亂。燕青在樓下聽得心中焦急,教左右一擁而上,要上胡梯。正此時,隻見一顆人頭血淋淋從胡梯上滾落下來。燕青定睛看了,心中大驚,趕忙上前仔細看時,正是穆弘的人頭。可憐沒遮攔,如今落胡梯。有一首《輥繡球》歎道:
雄霸揭陽莊,無更甚、遮攔兇獸。上山歸泊,飛星天究,北崖懸住,旋風共享,鎮中廝守。
上下再三迴首。還記省、怎時何候?十分全有,水軍兵馬,英雄好漢,身頭異處,做成星鬥。
燕青再抬頭看時,李俊正在胡梯上 ,當時李俊道:“俺並非甚麽李俊,乃是金國大將,陸川的便是,你這一夥入城裏不知路徑,早有細作得了消息,我用計來擒殺你等,你都上當了!”話說這陸川自敗走以來,心中多有不忿,又怕迴去受罰,因此兀自走了。看看來至本縣,暫時安頓,不期遠遠地遇著穆弘、燕青兩個。陸川聰慧,一眼便知二人身份。陸川有心戴罪立功,便來稟報知縣,做了這局。因此穆弘、燕青果然上當。
當時燕青聽罷,怒發衝冠,眼中似要噴出火來。他捧起穆弘頭顱,用衣服包住,引眾轉身要奪門而出。外麵金兵早已圍上,就把退路圍得水泄不通。見有人衝出來,立即刀劍相加。燕青身形敏捷,左躲右閃,之奪下一人手中長槍,瞬間殺了數人,隻是衝突不出。燕青急中生智,見一旁窗上虛掩著,遂引伴當衝開窗戶,破開一個缺口都走了。陸川恐大功不得,喊道:“還不去追!”於是金兵一發都來追趕。有分教:遮攔不住命歸天,浪子離家終需險。不知燕青生死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舞動青春斷麓枝,雲飛日落暮將遲。
金風未動蟬先覺,暗弄無常死不知。
話說盧俊義與完顏神土門決戰江邊,百餘迴合不分勝負。當時移剌答見自家先鋒不能速勝,有意來助陣,便謂阿廝準道:“將軍守住軍馬,我去助陣則個。”阿廝準聞言,也有心要取一份功勞,便道:“我願同往!”於是二人各提棍棒趕上,要鬥盧俊義。這邊吳用見狀,不憂反喜,叫道:“群鬥俺不輸他,且教嶽飛、徐進二人出馬抵敵。”兩個得令,各提軍器出陣,抵住兩個番將。當時六個人,六匹馬,在垓心捉對廝殺。不一時,阿廝準敗下陣來,迴馬便走。神土門、移剌答見狀,不意戀戰,也迴馬走了。吳用見狀,便道:“教淩振放號炮!”於是淩振放開三個號炮,兩炮砸在水裏,一炮正中浮橋,就把浮橋砸的稀爛。
完顏神土門見狀,大驚,引軍馬沿江往上遊去。盧俊義等反而不追,引軍都退到高處。隻見上遊巨浪滔天,放出一灘水來,就見江麵瘋漲,不一時都衝上河岸,大水沒過馬蹄,又兼大雨打濕了土地,如今被大水沁了,都化作泥地,把馬蹄陷了下去。許多戰馬,站不穩,拽不出,紛紛倒了。金軍士兵們在泥濘中艱難前行,馬匹不斷跌倒,隊伍一片混亂。就在此時,隻見單廷珪等水軍頭領都駕著船隻,率領水軍從羖劷江上遊殺來,登時喊殺聲震天動地。金兵猶如: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自然抵擋不住,紛紛敗退。完顏神土門見大勢已去,隻好下令撤退。
這正是吳用的水淹之計,這江麵上水軍哪裏容金兵走?紛紛行舟趕將上來,移剌答被賈進生擒,阿廝準被李俊生擒。完顏神土門自覺會水,望水裏一躍,誰知水中正有張順、水誌華等候,隻把神土門擒住雙手,就在水裏淹個夠嗆,才擒上舟船。高坡上盧俊義一夥看的欣喜,便叫鳴金收兵,都迴城裏來。賈進、李俊等紛紛獻俘,宋江聞之大喜,便叫論功行賞。又把移剌答、阿廝準關入獄中,因完顏神土門乃金國皇室,隻教軟禁屋中,命丁晨、鄭娘子夫妻看視,不在話下。
隻說當時江對岸完顏杲一夥見新任先鋒三個將領盡數被擒,悔不當初,完顏杲歎道:“早知就該勸阻賢侄,不得冒然進攻。”歎罷,完顏宗興道:“眼見得大將被擒,我等手下也無水軍,哪敢營救?隻得棄寨而走,去尋郎主萬歲匯報才是上策。”眾人認理,隻得引軍都退。不一日路程,接著朝廷大隊人馬。當時大金國郎主正領大軍望中京來,路過惠州,就見完顏杲一路來投,都在府衙相聚。完顏杲朝拜道:“我主萬歲,下臣無能,丟失中京,望乞責罰。”又說了先鋒完顏神土門三人被擒。大金國主領眾聞言,當衙商議:“即目宋江侵奪邊界,占了俺中京大城,如今又擒拿俺的孩兒,早晚必來侵犯主城,上京難保!汝等文武群臣,當國家多事之秋,如何處置?”有大金國從龍營大將匹獨思奏道:“郎主勿憂。看似宋江養成賊勢,成此大禍。實則其兵馬多有損傷,如強弩之末,不可不察。伏乞親降聖旨,任臣選調軍馬,會合諸處軍兵,駐守惠州、建州兩處要隘。務要擒獲宋江等頭領,恢複原奪城池。”郎主準奏,便道:“愛卿所言極是,就令從龍大將匹獨思、隨虎大將潘術古二將發兵,鎮守建州,不得有誤。”二將軍領了聖旨兵符,便下教場,會集諸多番將,傳下將令,調遣諸處軍馬,前去建州,不必絮繁。
卻才傳令已罷,有本州守將黃蟈嚴天奏道:“郎主容稟,微臣有意,可留下服狼大將諳石刻、降獒大將石古苦二將與微臣把守此城。萬歲可自遣兵馬望興中府駐紮,以誘敵深入來追,屆時,便可甕中捉鱉。”大金國主聞奏大喜道:“愛卿此計甚妙!”當下留著服狼大將諳石刻、降獒大將石古苦二將。便率領其餘軍馬向興中府進發。亦不在話下。
卻說早有探馬探明消息,來與宋江等報知。宋江聞報,歎一口氣道:“宋某自蒙朝廷差遣到邊,上托天子洪福齊天,下賴兄弟用力用心,得了南京、西京兩道。今到中京,不想與番邦諸多將領廝殺,死傷慘重。又見他屯兵二十萬,整整齊齊,請啟大金國主禦駕親征。如今三路拒敵,成掎角之勢,我看屯駐不敢輕動。似此這般,如何是好?”眾人都犯難。有吳用道:“量這個掎角之勢何足為奇!吳用不才,不出三日,別有主見。”宋江聞言大喜道:“還望軍師教我克敵製勝之法。”吳用成竹在胸道:“哥哥莫急,三日後,自見分曉。”如此,安頓大軍不提。
第一日,吳用遣快馬一鞭陳畢送信,教孫琪一部望惠州出發,同時取迴戴宗等中軍人馬。又教李俊等水軍頭領多造船隻。第二日,有燕青、穆弘來尋吳用道:“聞聽軍師要打造船隻,我想必走水路,我自是會水,正要來尋個差事,不期遇著穆弘,便一同來往。”穆弘道:“正是,我自幼江邊長大,水性雖比不上水軍幾個頭領,也自恃不差,願意代為水軍前往。”吳用道:“你二人真可謂馬步水三軍天才,如今水軍尚缺指揮,你等去最好。”於是二人加入水軍。隻等三日後,看那雨停,戴宗等大軍都迴來報到。宋江又來尋吳用問計。宋江道:“軍師卻等三日雨停,又是為何?”吳用道:“不止,三日裏教水步兩軍加緊打造船隻,備足火藥等物,看看雨停,正好出兵。”宋江大悟道:“卻走水路?”吳用道:“正是,可遣朱仝、花榮、彭玘、丁得孫,鬱保四幾個,大舉元帥旗號,望惠州去,叫他以為我等專打惠州。”再教李俊、穆弘等水軍打頭陣,馬步軍都上舟船,夜行日住,走水路望建州去。有詩為證:
才多智足比星辰,列表陰陽善可陳。
恰似兵仙修棧道,陳倉暗度亦為真。
卻說水軍當先開路,大軍不敢引火造反,都吃幹糧度日,白日裏潛在蘆葦叢林之中,夜裏上船渡水,如此慢行多日,來至建州前三十裏,依山傍水有座縣,名喚神水縣。李俊道:“前麵便是神水縣,看過水路,繞他不開,又不可打草驚蛇,如之奈何?”燕青道:“可先派幾人上岸,探聽一番虛實。迴來再做計議。”李俊點頭道:“此計甚妙,就勞煩二位走一趟了。”燕青、穆弘領命,帶了幾個身手矯健的伴當,換了一身百姓衣服,悄悄上岸,往神水縣城而去。
幾人在城外等了多時,看看天明,乃見全貌,看看這城有兩座碼頭,如今都關了,隻有城門都開。眾人見狀,穆弘扮做主人,燕青並幾個伴當扮做仆者,都入城裏。隻見城中家家戶戶緊閉,市場間多有店鋪告免,兩階下鮮有路人。眾人繞城中尋了一日,並無幾個好說話的地方去處。看看一上午並無收貨,正值午後,又去城中小街狹巷尋了一日,絕無消耗。穆弘心焦,罵道:“這些個乞丐軍官卻鳥躲在那裏,怎不見一個在街上。”燕青勸道:“哥哥不必心急,不妨再去縣衙門前看視一遭。”兩個又衙前看視。
當日午後時分,兩個走得肚饑,縣衙傍邊卻見一個酒店開著門,兩個好奇又餓,直入來買些飯食吃。隻見裏麵都坐滿,沒一個空處。穆弘、燕青等立在當路。過賣問道:“客官要吃飯時,和這漢子合坐一坐如何?”兩個看去,見個白淨漢子獨自一個占著一副大座頭。燕青自便與他施禮,唱個喏,兩個對麵坐了。燕青坐在穆弘肩下,眾伴當一旁立下理會著。分付過賣造十數飯菜來。等了半日,飯菜都上,眾人開吃。就見穆弘甩開腮幫子,撩開後槽牙,酒肉似長江流水,飯菜如風卷殘雲。不一時,桌麵上吃個幹淨。
一旁那漢子見狀,讚道:“真個好漢作風,瀟灑得很。”穆弘見誇,應承道:“我看兄弟也是江湖中人,不知作甚麽發財?”那漢子笑道:“小弟隻是個行路的商人,哪裏談得上發財。不過兄台這般氣概,想必是江湖上的豪傑,敢問姓名?”穆弘哈哈大笑道:“豪傑稱不上,隻是有些力氣罷了。”正要把姓名說了,燕青在旁接口道:“我家主人自是他處來的客商,李明的便是。”那漢子聞言,暗想道:“如今戰事吃緊,他外地來做生意,不怕吃虧麽?”雖然心中這般想,隻是麵上不發。那漢子站起身來拱手道:“原來是李大哥,久仰久仰。”穆弘連忙還禮道:“都是朋友,不必如此客氣。不知兄弟如何稱唿?”那漢子道:“巧了不是,小弟也姓個李,單名一個俊字。此次來到此地,是為了一樁生意。”穆弘二人聞言,大驚,心中道:“卻與俺水軍大頭領一般姓名?”穆弘忙收驚愕,便道:“不知兄弟說得生意?”李俊微微一笑,壓低聲音道:“不瞞兩位,小弟此番是受人之托,前來采購一批糧草。”穆弘心中一動,如今兩國交戰,糧草可是緊俏物資,他這等人物,如何做得此事?當下說道:“不知李兄從何處取得這般勾當?”李俊道:“這自是機密要事,怎能說了?若是李兄願意相助,自然是再好不過。”穆弘道:“你我同是一家名姓,如何不能幫襯?”於是說定。
燕青又來問道:“為何此地碼頭緊閉,家家戶戶又不出門?”李俊道:“隻因今日新來一個縣令,說是金朝委任暫領本縣事宜。他教如此,誰敢不從?”燕青道:“為何隻留下這一家店鋪,這裏麵都是甚麽人物?”李俊大驚,乃道:“你等卻是不知,就來城裏,不怕被當做宋國細作捉了?”穆弘道:“我等大大方方進來,都是清白的人,如何怕他來捉?”李俊道:“這店裏都是本地豪紳,府衙中人,要宴請新人知縣,自然湊合得過。”穆弘和燕青對視了,心中暗忖一番,覺得正好暗殺縣令。穆弘抱拳道:“多謝李兄提醒,我們自有分寸。”燕青道:“不知可否引薦?”李俊作難道:“不好做成。”穆弘又來說道:“兄弟糧草之事,我這裏全力相助,隻為與知縣會見,如何?”李俊道:“既如此,一言為定。”於是引二人入店內,又道:“知縣在樓上宴賓,你人太多,我看一人上去即可,其餘人樓下等候如何?”燕青聞言,心中略有不對付,揪住穆弘衣角,耳邊低語幾句,穆弘道:“我自去,你在這裏等候便是。”說了,教李俊引著,上胡梯至二樓。
燕青自在樓下等了,看看半刻不到,隻聽得樓上擾亂。燕青在樓下聽得心中焦急,教左右一擁而上,要上胡梯。正此時,隻見一顆人頭血淋淋從胡梯上滾落下來。燕青定睛看了,心中大驚,趕忙上前仔細看時,正是穆弘的人頭。可憐沒遮攔,如今落胡梯。有一首《輥繡球》歎道:
雄霸揭陽莊,無更甚、遮攔兇獸。上山歸泊,飛星天究,北崖懸住,旋風共享,鎮中廝守。
上下再三迴首。還記省、怎時何候?十分全有,水軍兵馬,英雄好漢,身頭異處,做成星鬥。
燕青再抬頭看時,李俊正在胡梯上 ,當時李俊道:“俺並非甚麽李俊,乃是金國大將,陸川的便是,你這一夥入城裏不知路徑,早有細作得了消息,我用計來擒殺你等,你都上當了!”話說這陸川自敗走以來,心中多有不忿,又怕迴去受罰,因此兀自走了。看看來至本縣,暫時安頓,不期遠遠地遇著穆弘、燕青兩個。陸川聰慧,一眼便知二人身份。陸川有心戴罪立功,便來稟報知縣,做了這局。因此穆弘、燕青果然上當。
當時燕青聽罷,怒發衝冠,眼中似要噴出火來。他捧起穆弘頭顱,用衣服包住,引眾轉身要奪門而出。外麵金兵早已圍上,就把退路圍得水泄不通。見有人衝出來,立即刀劍相加。燕青身形敏捷,左躲右閃,之奪下一人手中長槍,瞬間殺了數人,隻是衝突不出。燕青急中生智,見一旁窗上虛掩著,遂引伴當衝開窗戶,破開一個缺口都走了。陸川恐大功不得,喊道:“還不去追!”於是金兵一發都來追趕。有分教:遮攔不住命歸天,浪子離家終需險。不知燕青生死如何,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