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兩協推兵維國都,奈何塵裏滾成珠。


    公明統將方消暑,遙想當年兄弟無。


    小醜胡言來勸降,頑皮不濟把心誅。


    完顏擺下龍門陣,走馬魁罡退漫籲。


    話說左右兩路敗軍迴來,說合圍計謀被破,又死了顏盞、兀顏兩個將軍。完顏宗望歎道:“天不遂人願,這等也被發覺,如之奈何?”完顏齊被唿延灼耍的團團轉,心下不忿,出列道:“父帥容稟,那個姓甚唿延的說,要大軍正麵決鬥。兒臣以為所言當是,男兒大丈夫當以馬革裹屍還,不耍些計謀,坦坦蕩蕩正麵廝殺過去也好。”完顏文、完顏武兩個不以為意,忙來勸解哥哥道:“兄長所言不實,隻聽聞商周尚有禮樂之製,自秦統一六國以來,兩軍交戰都用詭計,如何不能使用?哥哥卻聽信一個漢人將軍的言語。豈不知各路兵法大都是漢人著作,如何要信?如何能信?”當下完顏京勸道:“正是此理,去歲我等征程,用武尚不能取勝,怎能舍了計謀?”三個都說一個,完顏齊這才認理。又歎道:“那又該如何?”正說之間,有監軍耶律餘睹道:“元帥怎地忘了,你我曾在國內時,便曾研習陣法諸多,又有新創大陣。我意明日可與宋江鬥陣,屆時便見分曉。”完顏宗望也無他法,隻得從之。


    此時節宋江得了左右關勝、唿延灼戰報,正與眾將商議:“金軍欲要包圍我等中軍,萬幸有軍師提前部署左右兩軍,這才未中其計。隻是連日來兩軍遙望下寨,不曾動武,不知為何?”吳用道:“哥哥勿憂,我已遣戴宗去與石秀、燕青等接頭,若有消息,早晚來報。”宋江讚道:“軍師用心,我心安也。”正說之間,戴宗正轉迴來,宋江忙問備細。戴宗道:“元帥容稟,我去北軍陣裏探了,遇著石秀迴報:‘我幾個都是漢人模樣,隻在幾個總管下麵漢營裏勾當,勾不得中軍大帳,卻隻有李雲因似番人,被調到內裏,探了消息迴來,金軍正收拾兵馬,每日操練,又分發下來許多甲仗,怕是有大的動作。’因此特迴來報說。”宋江聽了戴宗所言,與吳用道:“既然如此,我等也需加緊防備。”吳用道:“傳我軍令,各營整頓軍馬,隨時聽候調遣。”眾將得令而去。


    是日,正值五月份上下,看看暑氣正旺,天上掛著那一輪銷金鑠鐵般烈日,四處都是蜩蟬亂鳴,一周遭烏雀藏匿。宋江見了,迴想起當年,驀然歎道:“想當年征討王慶之時,也是這般天地。多虧有公孫勝神功道德,又得安道全療人,皇甫端調馬,才去了大軍暑氣,一往而成。今年不同往日,公孫勝不在,安道全、皇甫端亦被金人生擒,怎叫人不傷感。”當下有樊瑞道:“哥哥,俺也懂一些唿風喚雨之術,隻是不曾像師父那樣廣遠,隻把中軍蓋住也好。”宋江便請施法。樊瑞得令,仗劍作法,向巽方取了生氣一口,念咒一遍。須臾,涼風颯颯,雲去冉冉,再起清涼之霧,隻把中軍罩定。又有朱貴、李立幾個管理夥食的道:“哥哥不必掛懷,俺們自把清涼解暑的藥物與食材同做,也算藥食調理。”宋江從之。如此軍兵漸漸強健,不在話下。


    卻說金兵許多時日不曾出兵,隻是吩咐旌旗衣甲等物,就把眾軍打扮的整齊。此後日日辛勤操練,就把諸多陣勢學成,看看半月之上,完顏宗望就教耶律餘睹寫了戰書,問左右道:“哪一個敢去宋江處下戰書?”當下一員文書出列道:“下臣願往,萬死不辭,必送信到!”完顏宗望看時,是個漢人。此人姓張,雙名友極,累在軍中做個籌糧算草的事。完顏宗望看了此人,一臉疙瘩怪肉,三撇胡須溜長,青光眼,破鑼嗓,也是神鬼莫近之相。當下便道:“便依你。”於是張友極懷裏揣了戰書,取兩個小童,駕一輛馬車,穿街過巷出城去了。


    原來這張友極自入軍營以來,無甚功勞。平日裏算籌糧草,更絕乏味,每每暗道:“想我一身治國之功,理兵之能,雖比不上諸葛孔明,也是大賢之人。如今元帥重用金人,他們本是一族,我不以為意。後來破遼,諸多遼人投效,也能重用,真不該的。如今宋朝舉起大旗,要恢複遼國,諸多遼軍都投靠了。元帥萬不得已,才啟用漢人。如今正是俺大展身手的時機,若能說動宋江來投,絕對大功一件,屆時吃香的,喝辣的,美人兒嬌妻更足,豈不美哉。”此人越想越好,後來樂得吱呀怪笑。正是:懷揣戰書與夢想,南下口舌對宋江。有詩為證:


    自覺是懷才不遇,未曾有不爛之舌。


    到頭來空著歡喜,怎說動諸般豪傑?


    張友極行了一陣,忽聽得水響,探窗看時,正是玉河就近,又是清晨,果然一派山清水秀,但見:


    無風卷起三疊浪,水打高石響震天。


    對對鴛鴦來取水,雙雙鸕鶿臥沙灘。


    又行一陣,卻到宋軍大營跟前,張友極抬頭看時,但見:


    轅門肅靜寬,高塔架橫欄。


    木寨四圍下,灰瓶兩處盤。


    長弓搭箭矢,火炮簇成團。


    滾木礌石並,兵卒將領看。


    當下守將正是轟天雷淩振,遠遠望見一輛馬車到此。看看離得近了,忙射一支箭去,落在馬前。口喊止步,便道:“爾等不準靠前,再走一步,俺便送你等去黃泉路上休憩!”兩個小童聞言,嚇得抖若篩糠,忙請張友極下車。張友極不慌不忙下來,整理衣物,就來拱手道:“將軍且慢動手,小可張友極,乃是大金國完顏右副元帥麾下使者,今有要事要與你家元帥宋公明詳談。”淩振聞言,叫道:“捎待,俺去稟報則個。”言畢轉下高塔,來至帳前。這一日正是盧俊義當值,當下正與關勝幾個商議軍務。忽見淩振來報:“金元帥完顏宗望遣使者張友極到此,已在寨外轅門候令。”盧俊義道:“請他進來。”於是淩振去了。不一刻,引張友極入內,參拜已了,盧俊義問道:“先生此來何幹?”張友極昂首挺胸,問道:“你是何人,怎不見宋公明?”左右關勝聞言,正要發怒,盧俊義按住道:“吾乃玉麒麟盧俊義。”張友極道:“俺認得你。”關勝則道:“既然認得俺家副元帥,如何還問?”張友極道:“俺隻與宋公明說道。”關勝怒喝道:“俺家大元帥怎會見你?滾了出去!”隻是滾字尚未出口,早被盧俊義攔著道:“兄弟不必動肝火,此時想必公明哥哥早醒了,請來到此也好。”關勝這才領命去了。


    此時節李立端來茶點等物,請宋江早起吃食,兩個聊些軍務,吃得也好。李立笑道:“看哥哥玉體安然,正是大宋之幸,我眾兄弟之福。”宋江也道:“兄弟手藝見長,也比當日的蒙汗藥好吃。”李立道:“哥哥又來取笑小弟。”兩個說說笑笑,也算樂嗬。兩個正笑時,忽有呂方推門進來,口喊哥哥道:“金兵元帥完顏宗望遣人來下戰書,說非元帥不見,如今盧哥哥教關勝哥哥到此請元帥入帳內議事!”宋江聞言,暗忖一番,便道:“速去請吳用、朱武二位軍師一同前往。”言罷,和衣望中軍大帳內去。


    卻說宋江到時,吳用、朱武等早到。當下三個見禮,都來轉屏風入座。盧俊義自讓了上首,到一旁坐了。宋江問盧俊義備細,盧俊義一一說了。宋江聽罷,再來看張友極,一臉醜怪模樣。宋江自不是以貌取人的,但見了張友極,也難免生三分嫌棄。當下宋江道:“我便是宋江,不知來使有何貴幹?”張友極深鞠一禮,起身道:“正是來下戰書。”宋江便要取戰書來看。張友極擺手道:“不急,且容我說理。”宋江道:“有何理可說?”張友極道:“不知元帥知曉我大金全軍多少人馬?”宋江道:“號稱百萬,實則一路不過十七八萬,如今更少。”張友極又問:“不知元帥麾下多少人馬?”宋江笑道:“亦號稱百萬。”張友極道:“實則多少?”宋江不語,吳用笑道:“七十餘萬。”張友極道:“卻不誠實!”又道:“如今你等北進以來,死傷慘重,一路能有十萬否?”宋江暗暗地,也不說話。張友極笑道:“想你自詡天罡地煞臨凡,如今多少將佐死在俺大將山獅駝刃下?”見宋江不搭話,又道:“你縱有盧、關等將,堪稱英豪天縱,怎當我山獅駝一人爾?再數兵馬,也是俺的多,看看俺大金兵馬,龍驤虎視,專殺你等,你卻不自知,要北進尋死?”說了,又來點指吳用道:“這位便是人號智多星的吳學究?”吳用也不鳥他,他卻自顧自道:“我看你今已是山窮水盡,黔驢技窮,耗死多少兄弟,才換來一州之地,怎的做得軍師?”吳用這才皺眉,說道:“你說家人多勢眾,我覷他數十萬兵馬如螻蟻沙蟲,爭勝負、定天下,豈能自恃勇武?須巧計明謀,秉仁德民心,才是上策。”張友極聽了又道:“都是大話,你大宋幾代帝王,氣數將盡,且看天下半壁都歸我大金所有,正如古人雲:‘識時務者為俊傑。’正是天道正統,你等人力焉能抗拒天工?”宋江聞言,拍案道:“說甚麽:‘大宋氣數將盡。’你看忠臣義士遍布寰宇,我右路敢熾一軍正是這般豪傑!說甚麽:‘天下半壁江山歸金國。’你不見西夏,大宋皆存繼。說甚麽:‘識時務者為俊傑。’若為俊傑,豈能事異族?”吳用道:“虎狼從來嗜血,怎能安分守己?看你似讀過幾頁聖賢書,怎不知為虎作倀的道理?我等投了,後麵百姓紛紛要死,卻都是你的罪過!”張友極道:“你等殘兵少將,怎能抵敵我大軍到此?”宋江道:“俺有眾家兄弟,正是齊心協力殺賊!”言畢,左右兄弟齊聲喊:“是!”卻嚇得張友極步下不穩,險些兒踉蹌摔倒。宋江道:“若隻是這等話語,休要再提,若再開口,我必將你亂棍打了出去!”當下張友極見說不動,隻得從懷裏取出戰書,向宋江呈上金國戰書。


    宋江拆開看了,隻見上麵寫道:“明日辰時,於兩軍垓心處擺陣,一決勝負。若宋軍取勝,則金國願稱臣;若金軍勝出,則宋國需割地賠款。”宋江看後,傳閱眾人,問道:“諸位有何看法?”吳用沉思片刻,答道:“如今我等優勢甚大,不必理會,何必與他打賭?我軍隻需當全力以赴,一戰定乾坤。”朱武附和道:“吳軍師所言甚是,明日可一決勝負。”宋江點頭讚許,教蕭讓寫了迴書,說:“一決勝負可也,不必用賭輸贏。”著張友極送迴。當下張友極得了迴書,出了軍寨,一旁淩振送得遠了,道別迴來路上笑道:“好個酸秀才,來俺哥哥這裏說些這話。”不必絮繁


    次日清晨,宋江就把大軍開拔,向東北行十餘裏遠近,繞過錯落山河,來至一處擴地,名喚宛平。兩邊無樹無山亦無水,隻一片平原。宋江見了風景,歎道:“江山美好,戰爭多難,望早日平定蠻夷,班師迴朝,才敢享受安樂。”說罷,又口占一首《宜男草》道:


    “明月晨光日相候。飲長風、暗藏星鬥。抬望眸、社稷蔥蘢萬裏,應是我、將軍鎮守。


    斬旗驅虜勝歸後。散陰雲、水清山秀。抬望眸、四海三山未改,猶國家、英雄不朽。”


    一旁吳用聽得,便知宋江心事,也不說明,當下就把軍馬展開。不一時,就聽北麵一遭畫角戰鼓聲響,張望時一片都是各色旌旗,為首幾個將軍,後麵兩排牙將,再後麵都是排頭兵,嚴肅整齊。來的正是金兵。當下兩邊擺定軍馬,金兵陣裏有完顏宗望出馬,後麵引十幾個壯士,抬兩把椅子,一張桌子,都到垓心擺定。又有探馬藍騎望宋軍來道:“俺家元帥擺下龍門陣,請你家元帥宋江到垓心敘話!”說了便走。當下宋江出馬,左右盧俊義勸道:“恐其有詐!”宋江道:“見得也是,兄弟敢隨我一起麽?”盧俊義道:“哥哥不懼,小弟怎怕?”當下又有呂方、孔明、孔亮爭先恐後要護元帥周全。宋江道:“我隻帶盧賢弟一人便可,不需這許多人,惹金人恥笑。”說了,兩個便去。正是:誰勸君王迴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不知宋江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換天改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人哉15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人哉1566並收藏水滸:換天改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