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自古禦戎無上策,唯憑仁義是中原。
王師問罪固能道,郎主蒙塵爭忍言。
兩國服征成曆史,二軍碾過馬車轅。
公尋好漢何人也,姓解名珍是此言。
話說安道全調理全軍醫食,又請皇甫端到此看治馬匹,以免大瘟肆虐。因此半月不曾出兵。看看正值四月初天氣,當下有盧俊義心係大軍安危,謂吳用道:“若金兵大舉進攻,隻怕史進、楊雄不能抵敵大軍,如之奈何?”吳用道:“這個不妨,且遣一員上將在山前紮營,若敵軍來時,可詐敗穿營而過,等史進、楊雄引兵到時,再卷殺迴去,必然大敗金軍。”當下有董平道:“小將願領一軍前去。”吳用道:“你性子急,恐詐敗被人發現,因此去不得。”又有唿延灼願往,“將軍需守護中軍。”吳用亦不肯。當下隻剩關勝,關勝便道:“既如此,小將願往!”於是引宣讚、郝思文兩個副將並一萬五千人眾出山下擴地安營紮寨。
再說烏古孫臣忠引殘兵敗將迴來,與完顏宗弼說了備細,哭訴道:“誰知宋江那廝竟敢縱火燒山,教俺的手下一個個燒死,如何匹敵,卻才迴來與先鋒報知。”又有赫真一族殘黨來報:“赫哲雅山被宋江俘去,不知生死。”完顏宗弼聞言,不愁反笑,連教三聲好。夾穀烈俊小聲謂徒單捷達道:“先鋒莫非輸的瘋癲,怎地經說胡話?”徒單捷達笑道:“將軍有所不知,把這夥人引入紫荊嶺,便是計劃的一環,隻要踏入這裏,便是宋軍的死地。”烈俊等人不解,於是捷達就把往事說了:“去歲宋軍在本州搶糧,當時你等不在。這正是六路都統完顏撻懶的主意,教佯裝疏忽,送糧草與他,其中便有帶毒之物,料定他不能識破。”又把毒米紫荊之事說了。眾人這才大悟。正說話間,探馬來報:“宋軍陣裏出了大疫,宋江等大半病倒。”完顏宗弼大笑道:“此時不反殺迴去,更待何時!”當下點起大軍,卷殺迴去。
完顏宗弼引大軍殺到太寧山下,就見山上許多寨子,山腳一隊人馬,為首的正是關勝。完顏宗弼一聲令下,兩邊牙將都來爭功。關勝也叫擂鼓,左右宣讚、郝思文引兵上陣廝殺。當下兩個殺了一陣,關勝見金兵勢大,便鳴金收兵,一發穿營而過,望山裏去。完顏宗弼見狀,引金軍卷殺入寨中,亦穿營追去。看看追去不遠,忽聞兩肋下號角聲響動。完顏宗弼迴頭看時,左邊史進、陳達、楊春,右邊楊雄、李忠、周通,圍上來廝殺。遠處關勝見金軍中計,又引兵迴頭殺來。完顏宗弼大驚,隻得引軍望刺斜敗走。
看看走了半日,來至太寧山一側一座矮山下。見宋軍不曾追來,心下稍安。忽有牙將點指山頭,喊道:“宋江軍旗!”完顏宗弼聞言看去,正是一麵大旗,上書十一個大字,寫道:“大宋天下兵馬大元帥宋江”。旗下那匹照夜玉獅子馬,格外亮眼,馬上端坐一人,金盔金甲,手搦寶劍,喊道:“兀術小兒,你以為我宋江死了,卻不知中我計了!”完顏宗弼聞言大驚,心思道:“這廝詐稱得病,卻誆我尋死?”不敢多想,迴馬望易州便走。山上宋江也不去追,看看走得遠了,一眾哈哈大笑。看那“宋江”摘了盔子,卻是鐵麵孔目裴宣,他抹了一臉鍋底灰,假扮得宋江在此。兩邊花榮、張清,後麵鬱保四緊捧軍旗。這都是吳用的計策,用來喝退金兵。此後兩軍相安無事,不在話下。
是日,宋江等大病初愈,又有秦明痊愈歸隊,說了:“阮小七病情才好,隻等痊愈,便也來與哥哥請安。”宋江與眾人商議進兵一事,不見杜遷,這才得知杜遷病逝。欲哭無淚,歎道:“想起杜遷這人,雖然不曾立得奇功,當初梁山泊開創之時,多虧此人。今日卻作泉下之客!”於是叫人立起衣冠塚,便要整理軍馬,東進易州。忽聞解珍、解寶、孫立三個引軍迴來,宋江又喜,忙教入內。三人獻上幾顆土匪頭顱,宋江便問備細,孫立就把備細說來:
三人帶領兵馬行了多日,隻見前方一夥強人正在山林中休息。解珍、解寶麵麵相覷,低聲道:“這夥定是殺害鄒家叔侄的人馬。”孫立便叮囑他二人小心行事,切莫衝動。於是三個商議,教解珍、解寶率步兵隱匿身形,慢慢靠近。而孫立則引馬軍繞後截斷歸路。隻聽二解一聲哨響,林中箭如雨下。解珍揮舞鋼叉,怒吼道:“大宋天兵在此,哪個不怕死的盡管來!”那夥響馬嘍囉們見狀,紛紛抄起兵器殺將過來。雙方頓時殺作一團。此時節,孫立早繞到背後,見形勢危急,拍馬舞鞭衝入敵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他看準時機,一鞭將為首的頭目打翻在地,嘍囉們見首領落馬,頓時軍心大亂。解珍、解寶趁機掩殺過去,一時間死傷無數。三人驅兵截殺,大小頭領不曾跑了一個。解寶擒住一個小頭目問道:“你家頭領何在?”那小廝道:“被一個金人殺了,那人也不知去向。”解寶啐一口道:“卻教他好死,便宜他了。”言畢,掣腰刀砍下頭來。三個就把這一方土匪殺盡了,又把幾個頭目的頭顱砍下,用布包了,一發迴來找宋江。
宋江聽得清楚,重賞三人。後來建造祭壇,把仇人頭顱獻祭鄒淵、鄒潤等在天之靈。又來與杜遷祭祀得當,宋江便引兵東進。大軍來至易州城下,先後教朱仝、穆弘、雷橫、李逵四個輪番叫陣。城上守軍見大宋軍馬如此雄壯,嚇得緊閉城門,隻是堅守不出。宋江無奈,隻得命大軍就地安營紮寨。次日,又命楊雄、石秀、劉唐、薛永、李忠、周通幾個引先登死士攻城,從早到晚,皆不能成。當時迴來又說:“周通被滾木砸傷頭顱,薛永被礌石砸斷腿腳。”宋江不敢怠慢,就叫安道全醫治。第三日又遣穆弘、李逵、項充、李袞、焦挺幾個用掘土法攻城,然敵軍早有防備,城裏挖了戰壕。焦挺方出地洞來,就被金兵亂槍刺死。其餘人等見狀,死命奪迴焦挺屍身,迴來報說。宋江聞言,又是一陣哀傷,讓眾人好生安葬焦挺。有詩歎道:
相撲傳宗大丈夫,拽拳飛腳未曾輸。
一朝不慎被槍刺,麵目全非命也無。
當晚,宋江躊躇,正在帳中思考破城之策,夜不能寐。忽有解珍、解寶二人拜見,宋江就請入內。兩個禮罷,說道:“前日裏聞聽哥哥攻打紫荊嶺犯難,當時俺兄弟不在,如今我二人在此,如何犯難?不敢欺瞞哥哥,這幾日俺兄弟隨白勝、時遷早已探明地形。易州城北有座白馬山,山嘴正與城牆相連,我等兄弟慣使翻山越嶺,不曾展露身手,今日正好翻山攻城,為公明哥哥解憂。”宋江聞言,深知二兄弟本領,當即愁眉自解,便道:“正是此理,你二人可引本部人馬,並白勝兄弟引路,今夜三更翻山去殺開北門,我等就在城外策應。”二人去了。宋江又忙教秦明、關勝兩個到此。二人來拜見宋江,宋江把之前計策說了,便道:“秦明可引自家兵馬去南門搦戰,正是聲東擊西的法子,關勝則引大軍都在北門就近埋伏,隻見城門大開,便一齊衝殺出去。”兩個得令,便出帳外去了。
去不多時,忽見盧俊義並朱武入帳。盧俊義道:“見大軍動作,可是哥哥有了攻城之策?”宋江又說了前事,二人大讚。又有吳用到此,宋江不厭其煩,又說備細。吳用道:“此計雖妙,隻是這等地理,金軍自然知曉,恐他守備森嚴,隻有解珍解寶兩部人馬,恐難成事,可遣一個機敏的頭領,再引一隊助戰。”盧俊義道:“軍師所言既當,我可遣燕青去走一遭。”宋江認理,便從之。當下找到燕青說了備細,燕青道:“哥哥放心,小弟這便去。”禮罷,自去點起人馬,去追解珍、解寶一彪人馬。
不說燕青如何,卻說解珍、解寶兩個急於求成,當即取來白勝,三個引兩隊步兵,一發都來白馬山上。三個不敢打火,借著月光,來至半山腰。解珍尋摸一番,不見守軍,肚內尋思一番,低聲道:“此等要衝,卻無重兵把守,其中莫非有詐。”白勝道:“既然哥哥不放心,俺帶幾個弟兄,先去摸排一迴。”說了,當下引五七個精明的小卒子四散入山裏去。不一時,隻迴來兩三個,卻不見白勝。解珍忙問如何,一個小卒子道:“山中盡是陷阱,俺幾個兄弟都折在裏麵。”解家二兄弟大驚,恐白勝有失,要尋兄弟,隻得小心翼翼入山裏來。二人使盡了渾身手段,排查許多陷阱。轉過山嘴,來至城牆之外,卻見地上有一灘血跡,一旁有個淺坑。二人忙向前看,白勝正在裏麵,身上橫插許多木刺。二人大驚,見白勝尚喘著氣,就來救應白勝,把白勝身上木刺拔了。
原來白勝落入陷阱,唯恐引來金兵,因此忍痛,不敢高聲。二兄弟就把傷口包紮,遣五六個壯士抬迴,教安道全醫治。二兄弟見城牆較近,功在眼前。就叫眾人把撓鉤套索搭在牆上勾住,就來翻牆。翻到一半,忽聽得漫山遍野喊殺聲向,二人看時,四周火把高舉,照亮半邊天去。解珍要走,解寶扯住道:“公明哥哥大軍就在城門等著,怎能撤退?哥哥先帶兵入城,俺在這裏守把!”解珍聞言,也不走了,便:“還是兄弟入城,哥哥在這裏為兄弟守把。”兩個爭執片刻,解寶拗不過,隻得引兵翻牆去了。解珍見走了兄弟,就引小半軍卒迴身來廝殺。
兩軍就在山腰處火並,金軍陣裏為首那員大將,正是夾穀烈俊。當時夾穀烈俊看見解珍教親,自提一把鋼刀來步鬥解珍。解珍自恃本領高強,也不讓他,提了鋼叉,大跨步來鬥。兩個鬥了多時,夾穀烈俊步下不敵,漸漸退卻。解珍便追,兩個從山腰鬥到山崖,夾穀烈俊見退無可退,正不知所措。解珍瞅準時機,一叉刺穿夾穀烈俊右腿。夾穀烈俊吃痛,站不穩腳跟,滾落在地。解珍就把鋼叉猛推,眼見的要把夾穀烈俊推落山崖。那夾穀烈俊一咬牙,猛地一撲,就把手中鋼刀一扔,卻正著解珍左眼。解珍吃痛,捂眼要走。不曾提防腳下,就被夾穀烈俊抱住腳踝。兩個都棄了武器,就來拳腳廝鬥,左翻右滾,一個不慎,雙雙跌落山崖,墜崖而亡。可歎登山能手,慘做崖下之鬼。有首《風入鬆》歎道:
越山翻嶺最如常。奔走展疏狂。傍懷軟甲鋼叉舞,兩首蛇、飛信如芒。擒殺虎狼拿手,戰爭廝鬥剛強。
天星名號也傳揚。憑國好兒郎。金軍偏惱英雄膽,鬥山崖、不懼生亡。哀曲山河淒斷,亂花埋葬忠良。
卻說燕青因陷阱阻隔,慢了許多,這才趕到山腳,先見幾個壯漢啼哭,趕上來看時,卻是自家人馬,在看哭誰?正是白勝。燕青忙來詢問:“白勝兄弟如何?”小卒子道:“白頭領他落入陷阱,隻怕引來金軍,因此不曾唿救。我等發現時,已然流血過度,解珍解寶二位將軍叫俺們將他送下山來與安神醫看治,誰知半路抵捱不過,魂歸西去了。”燕青上前看了,果不見了白勝氣息,隻得歎道:“你等且把屍體,送迴本陣,交付元帥處置。我自引軍去馳援二位將軍。”說罷,又趕路上山。有詩歎道:
山中落陷刺三層,不敢高聲忍劇疼。
白勝難挨流血注,魂歸氣斷便無征。
來至山腰,卻見許多金兵四散,燕青就把大軍一橫,截住金軍,殺敗許多人馬,又抓住一個裨將道:“你家將軍何在?”那裨將不敢扯謊,答道:“在山上崖邊與宋軍一個將領廝鬥。”燕青聽了,教兩個小校綁縛了,自引軍上山。燕青一路殺敗金軍,一路收攏四散宋卒。來至山崖,不見人影,又問左右,小校道:“解珍將軍與敵將廝鬥,雙雙跌落崖下去了。”燕青大驚,又問解寶如何。小校道:“解寶將軍引軍翻過城牆,入城裏去了。”燕青聞言,大叫:“不好!”卻把大軍趕來。正是:關勝大戰易州,金兵聞風喪膽。不知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自古禦戎無上策,唯憑仁義是中原。
王師問罪固能道,郎主蒙塵爭忍言。
兩國服征成曆史,二軍碾過馬車轅。
公尋好漢何人也,姓解名珍是此言。
話說安道全調理全軍醫食,又請皇甫端到此看治馬匹,以免大瘟肆虐。因此半月不曾出兵。看看正值四月初天氣,當下有盧俊義心係大軍安危,謂吳用道:“若金兵大舉進攻,隻怕史進、楊雄不能抵敵大軍,如之奈何?”吳用道:“這個不妨,且遣一員上將在山前紮營,若敵軍來時,可詐敗穿營而過,等史進、楊雄引兵到時,再卷殺迴去,必然大敗金軍。”當下有董平道:“小將願領一軍前去。”吳用道:“你性子急,恐詐敗被人發現,因此去不得。”又有唿延灼願往,“將軍需守護中軍。”吳用亦不肯。當下隻剩關勝,關勝便道:“既如此,小將願往!”於是引宣讚、郝思文兩個副將並一萬五千人眾出山下擴地安營紮寨。
再說烏古孫臣忠引殘兵敗將迴來,與完顏宗弼說了備細,哭訴道:“誰知宋江那廝竟敢縱火燒山,教俺的手下一個個燒死,如何匹敵,卻才迴來與先鋒報知。”又有赫真一族殘黨來報:“赫哲雅山被宋江俘去,不知生死。”完顏宗弼聞言,不愁反笑,連教三聲好。夾穀烈俊小聲謂徒單捷達道:“先鋒莫非輸的瘋癲,怎地經說胡話?”徒單捷達笑道:“將軍有所不知,把這夥人引入紫荊嶺,便是計劃的一環,隻要踏入這裏,便是宋軍的死地。”烈俊等人不解,於是捷達就把往事說了:“去歲宋軍在本州搶糧,當時你等不在。這正是六路都統完顏撻懶的主意,教佯裝疏忽,送糧草與他,其中便有帶毒之物,料定他不能識破。”又把毒米紫荊之事說了。眾人這才大悟。正說話間,探馬來報:“宋軍陣裏出了大疫,宋江等大半病倒。”完顏宗弼大笑道:“此時不反殺迴去,更待何時!”當下點起大軍,卷殺迴去。
完顏宗弼引大軍殺到太寧山下,就見山上許多寨子,山腳一隊人馬,為首的正是關勝。完顏宗弼一聲令下,兩邊牙將都來爭功。關勝也叫擂鼓,左右宣讚、郝思文引兵上陣廝殺。當下兩個殺了一陣,關勝見金兵勢大,便鳴金收兵,一發穿營而過,望山裏去。完顏宗弼見狀,引金軍卷殺入寨中,亦穿營追去。看看追去不遠,忽聞兩肋下號角聲響動。完顏宗弼迴頭看時,左邊史進、陳達、楊春,右邊楊雄、李忠、周通,圍上來廝殺。遠處關勝見金軍中計,又引兵迴頭殺來。完顏宗弼大驚,隻得引軍望刺斜敗走。
看看走了半日,來至太寧山一側一座矮山下。見宋軍不曾追來,心下稍安。忽有牙將點指山頭,喊道:“宋江軍旗!”完顏宗弼聞言看去,正是一麵大旗,上書十一個大字,寫道:“大宋天下兵馬大元帥宋江”。旗下那匹照夜玉獅子馬,格外亮眼,馬上端坐一人,金盔金甲,手搦寶劍,喊道:“兀術小兒,你以為我宋江死了,卻不知中我計了!”完顏宗弼聞言大驚,心思道:“這廝詐稱得病,卻誆我尋死?”不敢多想,迴馬望易州便走。山上宋江也不去追,看看走得遠了,一眾哈哈大笑。看那“宋江”摘了盔子,卻是鐵麵孔目裴宣,他抹了一臉鍋底灰,假扮得宋江在此。兩邊花榮、張清,後麵鬱保四緊捧軍旗。這都是吳用的計策,用來喝退金兵。此後兩軍相安無事,不在話下。
是日,宋江等大病初愈,又有秦明痊愈歸隊,說了:“阮小七病情才好,隻等痊愈,便也來與哥哥請安。”宋江與眾人商議進兵一事,不見杜遷,這才得知杜遷病逝。欲哭無淚,歎道:“想起杜遷這人,雖然不曾立得奇功,當初梁山泊開創之時,多虧此人。今日卻作泉下之客!”於是叫人立起衣冠塚,便要整理軍馬,東進易州。忽聞解珍、解寶、孫立三個引軍迴來,宋江又喜,忙教入內。三人獻上幾顆土匪頭顱,宋江便問備細,孫立就把備細說來:
三人帶領兵馬行了多日,隻見前方一夥強人正在山林中休息。解珍、解寶麵麵相覷,低聲道:“這夥定是殺害鄒家叔侄的人馬。”孫立便叮囑他二人小心行事,切莫衝動。於是三個商議,教解珍、解寶率步兵隱匿身形,慢慢靠近。而孫立則引馬軍繞後截斷歸路。隻聽二解一聲哨響,林中箭如雨下。解珍揮舞鋼叉,怒吼道:“大宋天兵在此,哪個不怕死的盡管來!”那夥響馬嘍囉們見狀,紛紛抄起兵器殺將過來。雙方頓時殺作一團。此時節,孫立早繞到背後,見形勢危急,拍馬舞鞭衝入敵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他看準時機,一鞭將為首的頭目打翻在地,嘍囉們見首領落馬,頓時軍心大亂。解珍、解寶趁機掩殺過去,一時間死傷無數。三人驅兵截殺,大小頭領不曾跑了一個。解寶擒住一個小頭目問道:“你家頭領何在?”那小廝道:“被一個金人殺了,那人也不知去向。”解寶啐一口道:“卻教他好死,便宜他了。”言畢,掣腰刀砍下頭來。三個就把這一方土匪殺盡了,又把幾個頭目的頭顱砍下,用布包了,一發迴來找宋江。
宋江聽得清楚,重賞三人。後來建造祭壇,把仇人頭顱獻祭鄒淵、鄒潤等在天之靈。又來與杜遷祭祀得當,宋江便引兵東進。大軍來至易州城下,先後教朱仝、穆弘、雷橫、李逵四個輪番叫陣。城上守軍見大宋軍馬如此雄壯,嚇得緊閉城門,隻是堅守不出。宋江無奈,隻得命大軍就地安營紮寨。次日,又命楊雄、石秀、劉唐、薛永、李忠、周通幾個引先登死士攻城,從早到晚,皆不能成。當時迴來又說:“周通被滾木砸傷頭顱,薛永被礌石砸斷腿腳。”宋江不敢怠慢,就叫安道全醫治。第三日又遣穆弘、李逵、項充、李袞、焦挺幾個用掘土法攻城,然敵軍早有防備,城裏挖了戰壕。焦挺方出地洞來,就被金兵亂槍刺死。其餘人等見狀,死命奪迴焦挺屍身,迴來報說。宋江聞言,又是一陣哀傷,讓眾人好生安葬焦挺。有詩歎道:
相撲傳宗大丈夫,拽拳飛腳未曾輸。
一朝不慎被槍刺,麵目全非命也無。
當晚,宋江躊躇,正在帳中思考破城之策,夜不能寐。忽有解珍、解寶二人拜見,宋江就請入內。兩個禮罷,說道:“前日裏聞聽哥哥攻打紫荊嶺犯難,當時俺兄弟不在,如今我二人在此,如何犯難?不敢欺瞞哥哥,這幾日俺兄弟隨白勝、時遷早已探明地形。易州城北有座白馬山,山嘴正與城牆相連,我等兄弟慣使翻山越嶺,不曾展露身手,今日正好翻山攻城,為公明哥哥解憂。”宋江聞言,深知二兄弟本領,當即愁眉自解,便道:“正是此理,你二人可引本部人馬,並白勝兄弟引路,今夜三更翻山去殺開北門,我等就在城外策應。”二人去了。宋江又忙教秦明、關勝兩個到此。二人來拜見宋江,宋江把之前計策說了,便道:“秦明可引自家兵馬去南門搦戰,正是聲東擊西的法子,關勝則引大軍都在北門就近埋伏,隻見城門大開,便一齊衝殺出去。”兩個得令,便出帳外去了。
去不多時,忽見盧俊義並朱武入帳。盧俊義道:“見大軍動作,可是哥哥有了攻城之策?”宋江又說了前事,二人大讚。又有吳用到此,宋江不厭其煩,又說備細。吳用道:“此計雖妙,隻是這等地理,金軍自然知曉,恐他守備森嚴,隻有解珍解寶兩部人馬,恐難成事,可遣一個機敏的頭領,再引一隊助戰。”盧俊義道:“軍師所言既當,我可遣燕青去走一遭。”宋江認理,便從之。當下找到燕青說了備細,燕青道:“哥哥放心,小弟這便去。”禮罷,自去點起人馬,去追解珍、解寶一彪人馬。
不說燕青如何,卻說解珍、解寶兩個急於求成,當即取來白勝,三個引兩隊步兵,一發都來白馬山上。三個不敢打火,借著月光,來至半山腰。解珍尋摸一番,不見守軍,肚內尋思一番,低聲道:“此等要衝,卻無重兵把守,其中莫非有詐。”白勝道:“既然哥哥不放心,俺帶幾個弟兄,先去摸排一迴。”說了,當下引五七個精明的小卒子四散入山裏去。不一時,隻迴來兩三個,卻不見白勝。解珍忙問如何,一個小卒子道:“山中盡是陷阱,俺幾個兄弟都折在裏麵。”解家二兄弟大驚,恐白勝有失,要尋兄弟,隻得小心翼翼入山裏來。二人使盡了渾身手段,排查許多陷阱。轉過山嘴,來至城牆之外,卻見地上有一灘血跡,一旁有個淺坑。二人忙向前看,白勝正在裏麵,身上橫插許多木刺。二人大驚,見白勝尚喘著氣,就來救應白勝,把白勝身上木刺拔了。
原來白勝落入陷阱,唯恐引來金兵,因此忍痛,不敢高聲。二兄弟就把傷口包紮,遣五六個壯士抬迴,教安道全醫治。二兄弟見城牆較近,功在眼前。就叫眾人把撓鉤套索搭在牆上勾住,就來翻牆。翻到一半,忽聽得漫山遍野喊殺聲向,二人看時,四周火把高舉,照亮半邊天去。解珍要走,解寶扯住道:“公明哥哥大軍就在城門等著,怎能撤退?哥哥先帶兵入城,俺在這裏守把!”解珍聞言,也不走了,便:“還是兄弟入城,哥哥在這裏為兄弟守把。”兩個爭執片刻,解寶拗不過,隻得引兵翻牆去了。解珍見走了兄弟,就引小半軍卒迴身來廝殺。
兩軍就在山腰處火並,金軍陣裏為首那員大將,正是夾穀烈俊。當時夾穀烈俊看見解珍教親,自提一把鋼刀來步鬥解珍。解珍自恃本領高強,也不讓他,提了鋼叉,大跨步來鬥。兩個鬥了多時,夾穀烈俊步下不敵,漸漸退卻。解珍便追,兩個從山腰鬥到山崖,夾穀烈俊見退無可退,正不知所措。解珍瞅準時機,一叉刺穿夾穀烈俊右腿。夾穀烈俊吃痛,站不穩腳跟,滾落在地。解珍就把鋼叉猛推,眼見的要把夾穀烈俊推落山崖。那夾穀烈俊一咬牙,猛地一撲,就把手中鋼刀一扔,卻正著解珍左眼。解珍吃痛,捂眼要走。不曾提防腳下,就被夾穀烈俊抱住腳踝。兩個都棄了武器,就來拳腳廝鬥,左翻右滾,一個不慎,雙雙跌落山崖,墜崖而亡。可歎登山能手,慘做崖下之鬼。有首《風入鬆》歎道:
越山翻嶺最如常。奔走展疏狂。傍懷軟甲鋼叉舞,兩首蛇、飛信如芒。擒殺虎狼拿手,戰爭廝鬥剛強。
天星名號也傳揚。憑國好兒郎。金軍偏惱英雄膽,鬥山崖、不懼生亡。哀曲山河淒斷,亂花埋葬忠良。
卻說燕青因陷阱阻隔,慢了許多,這才趕到山腳,先見幾個壯漢啼哭,趕上來看時,卻是自家人馬,在看哭誰?正是白勝。燕青忙來詢問:“白勝兄弟如何?”小卒子道:“白頭領他落入陷阱,隻怕引來金軍,因此不曾唿救。我等發現時,已然流血過度,解珍解寶二位將軍叫俺們將他送下山來與安神醫看治,誰知半路抵捱不過,魂歸西去了。”燕青上前看了,果不見了白勝氣息,隻得歎道:“你等且把屍體,送迴本陣,交付元帥處置。我自引軍去馳援二位將軍。”說罷,又趕路上山。有詩歎道:
山中落陷刺三層,不敢高聲忍劇疼。
白勝難挨流血注,魂歸氣斷便無征。
來至山腰,卻見許多金兵四散,燕青就把大軍一橫,截住金軍,殺敗許多人馬,又抓住一個裨將道:“你家將軍何在?”那裨將不敢扯謊,答道:“在山上崖邊與宋軍一個將領廝鬥。”燕青聽了,教兩個小校綁縛了,自引軍上山。燕青一路殺敗金軍,一路收攏四散宋卒。來至山崖,不見人影,又問左右,小校道:“解珍將軍與敵將廝鬥,雙雙跌落崖下去了。”燕青大驚,又問解寶如何。小校道:“解寶將軍引軍翻過城牆,入城裏去了。”燕青聞言,大叫:“不好!”卻把大軍趕來。正是:關勝大戰易州,金兵聞風喪膽。不知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