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韓文參大顛,東坡訪玉泉。
僧來白馬寺,經到赤烏年。
葉葉風中樹,重重火裏蓮。
無塵心鏡淨,隻此是金仙。
隻說道君皇帝準奸臣之言,遣天使降詔,就齎賞賜金銀段匹裝載,一共滿滿二十五車,一路經到濟州。此時正是四月間天氣,但見:
春風撫柳,夏天氣候。鶯鶯燕燕鳴,說不盡雲雨千般事;花花草草茂,畫不完山河萬裏清。
張太守攜濟州官吏並宋江等一百八人與天使禮畢。但見宋江一夥,都穿夾羅戰襖,跪在堂上,拱聽開讀。天使於詔書匣內取出詔書,度與蕭讓。裴宣讚禮,眾將拜罷。蕭讓展開詔書,高聲讀道:
“製曰:朕膺昊天之眷命,惟賴傑宏股肱,讚勷大業。邇來邊庭多儆,國祚少寧。爾先鋒使宋江等,跋履山川,逾越險阻,先成平虜之功,次奏靜寇之績。茲者,前番強賊陳希真,作亂山東,傾覆我城池,芟夷我人民,虔劉我邊陲,蕩搖我府城。又賴張叔夜宋江等匡扶,賊首盡皆鏟除,朕實嘉賴。今特差天使,齎捧詔書,給賜太守張叔夜及宋江、盧俊義等,金銀袍段,名馬衣甲等物,用彰爾功。詔書到日,即燒毀陳賊巢穴,統領軍馬,星馳歸京,守企陳橋,不可延誤。爾等將士,協力盡忠,功奏蕩平,定行對賞。爾其欽哉!特諭。
宣和四年孟夏四月十八日詔示。”
眾人拜罷,天使與宋江就齎賞賜金銀緞匹,分散下去。頭領們自去領賞,張太守並宋江來與天使敘言。兩相言語以畢,天使麵帶不悅,宋江即刻取出兩錠紋銀,交付天使道:“上差一路勞苦,些許薄禮,以資往來路費,務必收下。”天使這才滿臉堆笑收下,頒命迴京去了。
隻說宋江領旨,張太守與宋江作別,張太守道:“陛下旨意裏如此急切你等迴京,又教你等燒毀梁山泊巢穴,恐是奸臣胡亂說個甚麽,怕公明又做山賊了。”宋江笑道:“今日歸了聖上管轄,何來落草的念頭,如今我等需速歸,這燒毀陳賊巢穴及其後事,還望太守用心。”張太守道:“不需多言。”兩個再拜一遭,就此拜別去了。張太守燒毀巢穴雲雲,此時後話,不必絮繁。
宋江等一路無話,直到東京拜於道君皇帝,天子說過前事,宋江一一應答。天子大喜,乃問曰:“聞先前奏章道,賊首陳希真有遁走妖法,因此不能受凡間刑法伏誅。隻能由卿公明麾下有法師一清道人拘押,朕不曾聞,此事可真?”宋江奏道:“萬不敢欺瞞聖上,此事為真,臣等並濟州太守張叔夜並濟州全軍全民皆都看了。”天子複問此事,宋江把陳希真遁走,公孫勝擒獲之事備細說了,天子大喜。宋江又道:“臣有洞玄國師所賜群妖譜一卷,盡皆是賊寇姓名本身。”天子好奇其中內容,喚黃門官拿來己閱。天子閱罷,複問曰:“賊首何在?”公孫勝取出水晶球獻上,道君皇帝見其中有禿毛老鶴翻騰,登時大驚,乃曰:“天下果有神奇處也。”兩列文武俱奇,都爭相要看,道君皇帝便使黃門官傳閱,一眾文武看罷,又驚又喜。公孫勝奏罷前事,天子應允。而後定功論爵,官職差遣,各有不同。宋江等升官加爵,謝恩歸營,管理軍陣以畢。忽想起前番征田虎、王慶所降孫琪一眾將領,遂差人詢問,往來者皆說:“一眾將軍各有官爵賞賜,等不及宋先鋒使歸來,相繼述職去了。”宋江聽罷,略帶悲意,複問所留五萬餘兵馬如何,又說是:“盡叫樞密院取走候用,不剩一個。”宋江歎道:“如今不能相見也。”吳用道:“失去五萬精兵,如失一臂。”宋江道:“你我都是朝廷兵馬,自然受朝廷節製,不可妄言。”吳用從之,幾日無話。宋江等管理軍務,統計人員馬匹器械等,共十萬大軍。命馬步軍頭領各自練兵,每日校場習武,演練軍陣,促成精兵,止一月有餘。
是日,正值五月五日天中節,宋江教宋清大排筵席,慶賀太平。就請周邊佐貳等官共賀,其中官吏往來者甚多。宋江其一百八人整整齊齊,排坐幾桌。怎見的好宴?但見:
香焚銅爐,花插鐵瓶。掛絳絲織錦簾櫳,懸綠珠銷金帳幕。陳橋驛裏,屏幃畫舞雀飛鳶;駐軍營中,諸座描臥虎走獸。屏開錦雉,列華筵官員共樂;褥隱芙蓉,設豪宴兄弟同歡。百翠碟羅香桃富果;千瑞盤鋪山珍海味。鱗鱗膾切出銀絲;細細茶烹入玉蕊。雲竹作箸,好似碧玉琉璃;沉木成匙,有如紅絲瑪瑙。天目碗滿泛馬乳羊羔;白瓷杯淺酌瑤池玉液。合驛金花翠葉;滿筵錦繡綺羅。鐵叫子並馬麟聽唱新詞;雙槍將共燕青吹彈歌曲。幾多食味,出自曹正刀下;無限香醪,乃從朱富壇中。皇城司內,天罡起意脫俗世;百香案前,地煞落心應凡塵。正是:將軍邊塞久勞心,會宴皇城長閑適。佳人齊賀升平曲,畫鼓頻敲安樂音。
當下席間,眾人稱讚宋江等功勳。有當地官員道:“宋先鋒等一眾將軍,南征北戰,曆經大小百餘次戰役,縱然有過,如何蓋功?如此功績,如何隻得了個皇城使?豈不虧煞天人。”宋江歎道:“如今奸臣當道,蒙蔽聖聰,蓋吾等忠臣良將,早無進賢之路,非我之一人不幸,乃諸位忠臣不幸,於國家聖上不幸。”宋江正說之間,吳用輕咳三聲道:“公明哥哥想必不勝酒力,怎地三五杯就醉了?”宋江大悟,乃歎道:“醉了,確實醉了,方才醉言醉語,諸位姑妄聽之,莫往心裏去。”眾人都知其中意思,隻來與宋江、吳用等敬酒,宋江一道感激不已。至此或論朝事,或訴衷曲。觥籌交錯,燈燭輝煌,直飲至夜半方散。
此後十數日往來無話,算來已是五月中旬,正值酷暑,天氣炎熱。宋江在帳中無事,自覺悶熱,早已難捱。故著便衣入城裏散心。左右自有呂方郭盛跟著,寸步不離。三人正行間,忽見三五個孩童,成群奔跑穿街而過,手中盡是風車、串鼓、戲蝶之類,嘶嘶轉動,鳴鳴有聲。宋江看罷欣慰不已,笑道:“誰說俺這幾番苦勞無功?天下太平,幼兒無憂,便是功了。”呂方郭盛頻頻稱是。宋江興起,乃口占一首詩道:
招安從此征,鎮國乃罷兵。
無事繁城過,聽聞串鼓鳴。
孩童嬉戲去,歡語滿東京。
問世無餘說,都來賀太平。
宋江又自轉入巷子背陰處遊玩。逛了一遭,望見市井繁華,心中愉悅,便與左右道:“隻買些禮物於兄弟們。”便采買些東西。正走之間,忽聞一陣異香撲鼻,問道:“此甚麽味道?”呂方郭盛也拿鼻子來嗅,卻是酒香。宋江疑惑,尋香而走。不出百十步,望見一家酒肆,兩層樓高,挨著巷角。便於門前道:“此酒香氣,敢比朱富兄弟釀的了。”呂方道:“現是正午,不妨歇腳,飲他幾碗也好。”宋江認理,入內飲食。這一樓都是散座,二樓都是房間,隻給貴客留的。宋江見一樓滿了,正要走,有小二接著,打個叉手禮道:“幾位客官不巧,一樓客滿了,但二樓卻有位置。”宋江便要了雅間。小二引著宋江等從胡梯上了二樓雅間坐了。宋江要了一壺酒,幾碟菜。不一時,美酒肴饌都到。宋江與呂方郭盛同飲。飲至半酣,忽聞窗外雁鳴淒厲,宋江推窗便望,正有一行大雁飛過。宋江望時,但見有幾隻大雁忽地落下。宋江又驚又歎,乃道:“我想賓鴻翻飛,隨風翩躚。似是扡食彩雲,或者彰顯自由。此賓鴻仁義之禽,或數十,或三五十隻,遞相謙讓。尊者在前,卑者在後,次序而飛,不越群伴。遇晚宿歇,亦有當更之報。且雄失其雌,雌失其雄,至死不配,不失其意。此禽仁、義、禮、智、信,五常俱備。今空中遙見死雁,盡有哀鳴之意。我心亦哀。”呂方郭盛都來勸慰,宋江擺手,口占一首詩道:
羽入杯中影渺茫,橫空雁陣兩三行。
忽然失卻雙飛伴,雲冷風清也斷腸。
宋江吟詩罷,不覺自己心中淒慘,睹物傷情。當下又來飲酒,複感歎落雁之事,叫小二取過紙筆,作詞一首:
滿天空闊,雁離群萬裏,恍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孤塘,正草繁花映,水平天遠。寫不成書,隻寄的想思一點。暮日空濠,曉煙古汴,訴不盡許多哀怨。揀盡蘆花無處宿,歎何時玉關重見!嘹嚦憂愁鳴咽,恨江渚難留戀。請觀他春晝歸來,畫梁雙燕。
宋江寫畢,遞與呂方郭盛看。呂方郭盛哪知其中寓意,隻一顧誇讚宋江文采。宋江不言,當即打些酒帶迴,要與朱富品鑒,以備複用,自迴營去了。
卻說宋江迴到陳橋驛,吩咐人將禮物酒肉等散去,隻見吳用匆匆趕來迎住宋江道:“哥哥哪裏去了,卻教小弟好找。”宋江道:“賢弟找我何事?”吳用說來一事,卻原來是前日天中節宋江請宴的言語,被童貫等知悉,那童貫上奏道說:“宋江一夥借機結黨營私,構陷朝廷。”道君皇帝誤信讒言,龍顏不悅,幸有宿太尉等一班忠臣諫言,如此隻做宋江罰俸半年。宋江聽罷,長歎一口氣,鬱鬱不已。吳用等又來寬心,此後宋江隻得小心謹慎,不曾放任。隻因酷熱,其中諸多將士浮躁心氣頗多,隻礙宋江、盧俊義等嚴管,不好發作,各自悶悶不樂,無需贅述。
隻說數月之後,天氣轉秋,金風颯爽。天子欲望城外南山秋圍,號與百官同樂,無論官職大小,所在京職員,一律同往伺候。宋江等聚在帳內,宋江道:“此番禦獵秋圍,我等三十六員正將亦可同往。”吳用道:“話雖如此,唯一人不可往。”下麵李逵大喇喇道:“那個不能去?”吳用道:“便是你這黑廝,去定惹禍。”不待李逵答話,宋江認理,就要留下李逵。下麵李俊等一眾水軍頭領道:“我等不會狩獵,亦不樂得去,忒沒意思,隻留下與黑廝解悶。”宋江依允。李逵樂嗬嗬道:“還是咱老李家的疼和俺。”宋江教其餘人等駐留,不得亂事,自帶剩餘二十八人同往天子狩獵。
圍獵苑內,文武百官同至,簇擁著一乘香車,車上坐定的便是大宋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果然莊嚴,但見:
祥雲彌圍苑,瑞氣罩南山。含煙禦柳拂旌旗,帶露宮花迎劍戟。雄鷹展翅,撲天專抓狐兔;忠犬奔爪,獵地隻擒獐鹿。寶弓攢弦,騰龍紋興雲吐霧;金鈚裹袋,飛鳳羽映霞噴光。兩排文武簇鑾駕,八匹駿馬徹香車。
道君皇帝說罷祭事,乃來狩獵。不一時,見遠處有鹿在彼,取天子禦用盤龍弓、著金鈚箭在手,彎弓搭箭,一箭射出,那鹿,懶噠噠不躲,被一箭射翻。天子見了大喜,擢人取來。複又有鹿現身,天子連射連中。諸位看官要問,那些個兒畜生如何不去逃命?原來天子狩獵,並非野物,盡是宮內專人飼養,不時以弓弦驚之、人生喝之。如此養成,固都不懼人與弓弦之聲。那裏自有宦官放生這些獐鹿等物,隻待狩獵時放入苑內,供天子享樂,故而易中。
天子正巡視間,望見一隻野獐子,那獐子與前者不同,甚是活躍,天子彎弓搭箭,瞄視良久,意不好射,乃曰:“眾文武射中,朕便賞之。”兩下裏早出來一個將軍,那將軍見天子射箭,也自技癢。隻彎弓搭箭,喊聲:“中!”那獐子聽得弓弦響動,亂跑一氣。不想那箭,迎風便轉,卻正中那獐,一箭射翻。天子見中,連聲叫好。再問那將軍曰:“愛卿是誰的部將?有此神射。”那將不是別人,正是小李廣花榮。花榮下馬跪地奏道:“小將乃保義郎皇城使宋先鋒麾下正將花榮。”天子聞奏,喚宋江曰:“愛卿部下果有能手。”宋江伏地拜奏道:“全賴陛下洪福。”天子大喜,乃曰:“朕觀此人善射,如若再中,朕重重有賞。”花榮奏問道:“不知陛下教微臣所射何物?”天子指一物曰:“便射此物!”花榮領命上馬,覷見天子所指,乃一野狐。花榮心思,此物最靈,不好射中,複取弓箭虛射之。那狐聽得弓弦響動,左跑右奔,鑽入草裏去。一眾文官早望不見那野狐去向,剩下一批武官指指點點。花榮駕馬去追,隻用弓虛射。追不過二三裏遠近,花榮覷見那狐身影,彎弓搭箭,望草叢裏便射。不消片刻,花榮擒野狐而歸,下馬跪伏覲見陛下。眾人見了,連連稱讚。天子亦讚,乃問曰:“將軍如何幾番虛射?”花榮稟奏道:“末將觀此物最是伶俐,不好力取。便與其鬥智,前幾次虛射,乃認清牠來躲箭慣走何處。之後一箭必中。”天子大喜曰:“正如書中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後賜宋江、花榮金銀五十兩。又賜花榮名馬一匹,寶雕弓一副,禦製利箭三十支。宋江、花榮謝恩以畢,此後狩獵雲雲,不必絮繁。
隻說一眾文武裏,有蔡京、高俅、童貫等,見賞了宋江、花榮一夥,心裏惱怒。麵上不發,隻暗暗記下這一迴,日後好來發作。因此上數月無話,直到近歲寒冬,才惹出一番事來,正是:落雁射狐悲喜交,兄弟奸臣幾分知?畢竟蔡京、高俅等做出甚事情來,且聽下迴分解。
韓文參大顛,東坡訪玉泉。
僧來白馬寺,經到赤烏年。
葉葉風中樹,重重火裏蓮。
無塵心鏡淨,隻此是金仙。
隻說道君皇帝準奸臣之言,遣天使降詔,就齎賞賜金銀段匹裝載,一共滿滿二十五車,一路經到濟州。此時正是四月間天氣,但見:
春風撫柳,夏天氣候。鶯鶯燕燕鳴,說不盡雲雨千般事;花花草草茂,畫不完山河萬裏清。
張太守攜濟州官吏並宋江等一百八人與天使禮畢。但見宋江一夥,都穿夾羅戰襖,跪在堂上,拱聽開讀。天使於詔書匣內取出詔書,度與蕭讓。裴宣讚禮,眾將拜罷。蕭讓展開詔書,高聲讀道:
“製曰:朕膺昊天之眷命,惟賴傑宏股肱,讚勷大業。邇來邊庭多儆,國祚少寧。爾先鋒使宋江等,跋履山川,逾越險阻,先成平虜之功,次奏靜寇之績。茲者,前番強賊陳希真,作亂山東,傾覆我城池,芟夷我人民,虔劉我邊陲,蕩搖我府城。又賴張叔夜宋江等匡扶,賊首盡皆鏟除,朕實嘉賴。今特差天使,齎捧詔書,給賜太守張叔夜及宋江、盧俊義等,金銀袍段,名馬衣甲等物,用彰爾功。詔書到日,即燒毀陳賊巢穴,統領軍馬,星馳歸京,守企陳橋,不可延誤。爾等將士,協力盡忠,功奏蕩平,定行對賞。爾其欽哉!特諭。
宣和四年孟夏四月十八日詔示。”
眾人拜罷,天使與宋江就齎賞賜金銀緞匹,分散下去。頭領們自去領賞,張太守並宋江來與天使敘言。兩相言語以畢,天使麵帶不悅,宋江即刻取出兩錠紋銀,交付天使道:“上差一路勞苦,些許薄禮,以資往來路費,務必收下。”天使這才滿臉堆笑收下,頒命迴京去了。
隻說宋江領旨,張太守與宋江作別,張太守道:“陛下旨意裏如此急切你等迴京,又教你等燒毀梁山泊巢穴,恐是奸臣胡亂說個甚麽,怕公明又做山賊了。”宋江笑道:“今日歸了聖上管轄,何來落草的念頭,如今我等需速歸,這燒毀陳賊巢穴及其後事,還望太守用心。”張太守道:“不需多言。”兩個再拜一遭,就此拜別去了。張太守燒毀巢穴雲雲,此時後話,不必絮繁。
宋江等一路無話,直到東京拜於道君皇帝,天子說過前事,宋江一一應答。天子大喜,乃問曰:“聞先前奏章道,賊首陳希真有遁走妖法,因此不能受凡間刑法伏誅。隻能由卿公明麾下有法師一清道人拘押,朕不曾聞,此事可真?”宋江奏道:“萬不敢欺瞞聖上,此事為真,臣等並濟州太守張叔夜並濟州全軍全民皆都看了。”天子複問此事,宋江把陳希真遁走,公孫勝擒獲之事備細說了,天子大喜。宋江又道:“臣有洞玄國師所賜群妖譜一卷,盡皆是賊寇姓名本身。”天子好奇其中內容,喚黃門官拿來己閱。天子閱罷,複問曰:“賊首何在?”公孫勝取出水晶球獻上,道君皇帝見其中有禿毛老鶴翻騰,登時大驚,乃曰:“天下果有神奇處也。”兩列文武俱奇,都爭相要看,道君皇帝便使黃門官傳閱,一眾文武看罷,又驚又喜。公孫勝奏罷前事,天子應允。而後定功論爵,官職差遣,各有不同。宋江等升官加爵,謝恩歸營,管理軍陣以畢。忽想起前番征田虎、王慶所降孫琪一眾將領,遂差人詢問,往來者皆說:“一眾將軍各有官爵賞賜,等不及宋先鋒使歸來,相繼述職去了。”宋江聽罷,略帶悲意,複問所留五萬餘兵馬如何,又說是:“盡叫樞密院取走候用,不剩一個。”宋江歎道:“如今不能相見也。”吳用道:“失去五萬精兵,如失一臂。”宋江道:“你我都是朝廷兵馬,自然受朝廷節製,不可妄言。”吳用從之,幾日無話。宋江等管理軍務,統計人員馬匹器械等,共十萬大軍。命馬步軍頭領各自練兵,每日校場習武,演練軍陣,促成精兵,止一月有餘。
是日,正值五月五日天中節,宋江教宋清大排筵席,慶賀太平。就請周邊佐貳等官共賀,其中官吏往來者甚多。宋江其一百八人整整齊齊,排坐幾桌。怎見的好宴?但見:
香焚銅爐,花插鐵瓶。掛絳絲織錦簾櫳,懸綠珠銷金帳幕。陳橋驛裏,屏幃畫舞雀飛鳶;駐軍營中,諸座描臥虎走獸。屏開錦雉,列華筵官員共樂;褥隱芙蓉,設豪宴兄弟同歡。百翠碟羅香桃富果;千瑞盤鋪山珍海味。鱗鱗膾切出銀絲;細細茶烹入玉蕊。雲竹作箸,好似碧玉琉璃;沉木成匙,有如紅絲瑪瑙。天目碗滿泛馬乳羊羔;白瓷杯淺酌瑤池玉液。合驛金花翠葉;滿筵錦繡綺羅。鐵叫子並馬麟聽唱新詞;雙槍將共燕青吹彈歌曲。幾多食味,出自曹正刀下;無限香醪,乃從朱富壇中。皇城司內,天罡起意脫俗世;百香案前,地煞落心應凡塵。正是:將軍邊塞久勞心,會宴皇城長閑適。佳人齊賀升平曲,畫鼓頻敲安樂音。
當下席間,眾人稱讚宋江等功勳。有當地官員道:“宋先鋒等一眾將軍,南征北戰,曆經大小百餘次戰役,縱然有過,如何蓋功?如此功績,如何隻得了個皇城使?豈不虧煞天人。”宋江歎道:“如今奸臣當道,蒙蔽聖聰,蓋吾等忠臣良將,早無進賢之路,非我之一人不幸,乃諸位忠臣不幸,於國家聖上不幸。”宋江正說之間,吳用輕咳三聲道:“公明哥哥想必不勝酒力,怎地三五杯就醉了?”宋江大悟,乃歎道:“醉了,確實醉了,方才醉言醉語,諸位姑妄聽之,莫往心裏去。”眾人都知其中意思,隻來與宋江、吳用等敬酒,宋江一道感激不已。至此或論朝事,或訴衷曲。觥籌交錯,燈燭輝煌,直飲至夜半方散。
此後十數日往來無話,算來已是五月中旬,正值酷暑,天氣炎熱。宋江在帳中無事,自覺悶熱,早已難捱。故著便衣入城裏散心。左右自有呂方郭盛跟著,寸步不離。三人正行間,忽見三五個孩童,成群奔跑穿街而過,手中盡是風車、串鼓、戲蝶之類,嘶嘶轉動,鳴鳴有聲。宋江看罷欣慰不已,笑道:“誰說俺這幾番苦勞無功?天下太平,幼兒無憂,便是功了。”呂方郭盛頻頻稱是。宋江興起,乃口占一首詩道:
招安從此征,鎮國乃罷兵。
無事繁城過,聽聞串鼓鳴。
孩童嬉戲去,歡語滿東京。
問世無餘說,都來賀太平。
宋江又自轉入巷子背陰處遊玩。逛了一遭,望見市井繁華,心中愉悅,便與左右道:“隻買些禮物於兄弟們。”便采買些東西。正走之間,忽聞一陣異香撲鼻,問道:“此甚麽味道?”呂方郭盛也拿鼻子來嗅,卻是酒香。宋江疑惑,尋香而走。不出百十步,望見一家酒肆,兩層樓高,挨著巷角。便於門前道:“此酒香氣,敢比朱富兄弟釀的了。”呂方道:“現是正午,不妨歇腳,飲他幾碗也好。”宋江認理,入內飲食。這一樓都是散座,二樓都是房間,隻給貴客留的。宋江見一樓滿了,正要走,有小二接著,打個叉手禮道:“幾位客官不巧,一樓客滿了,但二樓卻有位置。”宋江便要了雅間。小二引著宋江等從胡梯上了二樓雅間坐了。宋江要了一壺酒,幾碟菜。不一時,美酒肴饌都到。宋江與呂方郭盛同飲。飲至半酣,忽聞窗外雁鳴淒厲,宋江推窗便望,正有一行大雁飛過。宋江望時,但見有幾隻大雁忽地落下。宋江又驚又歎,乃道:“我想賓鴻翻飛,隨風翩躚。似是扡食彩雲,或者彰顯自由。此賓鴻仁義之禽,或數十,或三五十隻,遞相謙讓。尊者在前,卑者在後,次序而飛,不越群伴。遇晚宿歇,亦有當更之報。且雄失其雌,雌失其雄,至死不配,不失其意。此禽仁、義、禮、智、信,五常俱備。今空中遙見死雁,盡有哀鳴之意。我心亦哀。”呂方郭盛都來勸慰,宋江擺手,口占一首詩道:
羽入杯中影渺茫,橫空雁陣兩三行。
忽然失卻雙飛伴,雲冷風清也斷腸。
宋江吟詩罷,不覺自己心中淒慘,睹物傷情。當下又來飲酒,複感歎落雁之事,叫小二取過紙筆,作詞一首:
滿天空闊,雁離群萬裏,恍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孤塘,正草繁花映,水平天遠。寫不成書,隻寄的想思一點。暮日空濠,曉煙古汴,訴不盡許多哀怨。揀盡蘆花無處宿,歎何時玉關重見!嘹嚦憂愁鳴咽,恨江渚難留戀。請觀他春晝歸來,畫梁雙燕。
宋江寫畢,遞與呂方郭盛看。呂方郭盛哪知其中寓意,隻一顧誇讚宋江文采。宋江不言,當即打些酒帶迴,要與朱富品鑒,以備複用,自迴營去了。
卻說宋江迴到陳橋驛,吩咐人將禮物酒肉等散去,隻見吳用匆匆趕來迎住宋江道:“哥哥哪裏去了,卻教小弟好找。”宋江道:“賢弟找我何事?”吳用說來一事,卻原來是前日天中節宋江請宴的言語,被童貫等知悉,那童貫上奏道說:“宋江一夥借機結黨營私,構陷朝廷。”道君皇帝誤信讒言,龍顏不悅,幸有宿太尉等一班忠臣諫言,如此隻做宋江罰俸半年。宋江聽罷,長歎一口氣,鬱鬱不已。吳用等又來寬心,此後宋江隻得小心謹慎,不曾放任。隻因酷熱,其中諸多將士浮躁心氣頗多,隻礙宋江、盧俊義等嚴管,不好發作,各自悶悶不樂,無需贅述。
隻說數月之後,天氣轉秋,金風颯爽。天子欲望城外南山秋圍,號與百官同樂,無論官職大小,所在京職員,一律同往伺候。宋江等聚在帳內,宋江道:“此番禦獵秋圍,我等三十六員正將亦可同往。”吳用道:“話雖如此,唯一人不可往。”下麵李逵大喇喇道:“那個不能去?”吳用道:“便是你這黑廝,去定惹禍。”不待李逵答話,宋江認理,就要留下李逵。下麵李俊等一眾水軍頭領道:“我等不會狩獵,亦不樂得去,忒沒意思,隻留下與黑廝解悶。”宋江依允。李逵樂嗬嗬道:“還是咱老李家的疼和俺。”宋江教其餘人等駐留,不得亂事,自帶剩餘二十八人同往天子狩獵。
圍獵苑內,文武百官同至,簇擁著一乘香車,車上坐定的便是大宋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果然莊嚴,但見:
祥雲彌圍苑,瑞氣罩南山。含煙禦柳拂旌旗,帶露宮花迎劍戟。雄鷹展翅,撲天專抓狐兔;忠犬奔爪,獵地隻擒獐鹿。寶弓攢弦,騰龍紋興雲吐霧;金鈚裹袋,飛鳳羽映霞噴光。兩排文武簇鑾駕,八匹駿馬徹香車。
道君皇帝說罷祭事,乃來狩獵。不一時,見遠處有鹿在彼,取天子禦用盤龍弓、著金鈚箭在手,彎弓搭箭,一箭射出,那鹿,懶噠噠不躲,被一箭射翻。天子見了大喜,擢人取來。複又有鹿現身,天子連射連中。諸位看官要問,那些個兒畜生如何不去逃命?原來天子狩獵,並非野物,盡是宮內專人飼養,不時以弓弦驚之、人生喝之。如此養成,固都不懼人與弓弦之聲。那裏自有宦官放生這些獐鹿等物,隻待狩獵時放入苑內,供天子享樂,故而易中。
天子正巡視間,望見一隻野獐子,那獐子與前者不同,甚是活躍,天子彎弓搭箭,瞄視良久,意不好射,乃曰:“眾文武射中,朕便賞之。”兩下裏早出來一個將軍,那將軍見天子射箭,也自技癢。隻彎弓搭箭,喊聲:“中!”那獐子聽得弓弦響動,亂跑一氣。不想那箭,迎風便轉,卻正中那獐,一箭射翻。天子見中,連聲叫好。再問那將軍曰:“愛卿是誰的部將?有此神射。”那將不是別人,正是小李廣花榮。花榮下馬跪地奏道:“小將乃保義郎皇城使宋先鋒麾下正將花榮。”天子聞奏,喚宋江曰:“愛卿部下果有能手。”宋江伏地拜奏道:“全賴陛下洪福。”天子大喜,乃曰:“朕觀此人善射,如若再中,朕重重有賞。”花榮奏問道:“不知陛下教微臣所射何物?”天子指一物曰:“便射此物!”花榮領命上馬,覷見天子所指,乃一野狐。花榮心思,此物最靈,不好射中,複取弓箭虛射之。那狐聽得弓弦響動,左跑右奔,鑽入草裏去。一眾文官早望不見那野狐去向,剩下一批武官指指點點。花榮駕馬去追,隻用弓虛射。追不過二三裏遠近,花榮覷見那狐身影,彎弓搭箭,望草叢裏便射。不消片刻,花榮擒野狐而歸,下馬跪伏覲見陛下。眾人見了,連連稱讚。天子亦讚,乃問曰:“將軍如何幾番虛射?”花榮稟奏道:“末將觀此物最是伶俐,不好力取。便與其鬥智,前幾次虛射,乃認清牠來躲箭慣走何處。之後一箭必中。”天子大喜曰:“正如書中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後賜宋江、花榮金銀五十兩。又賜花榮名馬一匹,寶雕弓一副,禦製利箭三十支。宋江、花榮謝恩以畢,此後狩獵雲雲,不必絮繁。
隻說一眾文武裏,有蔡京、高俅、童貫等,見賞了宋江、花榮一夥,心裏惱怒。麵上不發,隻暗暗記下這一迴,日後好來發作。因此上數月無話,直到近歲寒冬,才惹出一番事來,正是:落雁射狐悲喜交,兄弟奸臣幾分知?畢竟蔡京、高俅等做出甚事情來,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