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搶婚64
歸來我的口糧拐走了我老婆 作者:梔十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世有陰陽,人有是非,關於太子妃究竟是男兒身,還是女兒身,眾說紛紜。
知當今太子莫慕辭真實性向著,自是相信此事為真,覺得是太子來了一出暗度陳倉。
也有不知其因,而胡亂猜測者,認為一國太子妃,若是真為男兒,那當今太子豈不就是犯了欺君之罪,為一介男子,實在是不值當。
也有猜測,也許隻是同名同姓罷了,現下大黎誰不知太子妃因為身子不好,正在山莊內養病,這荊丘突然出現和太子妃一模一樣的名字,也隻當是巧合。
外界的紛紛擾擾,不管是黎民百姓,亦或是朝廷命官,誰也不敢將這件事情舞到聖上亦或是太子麵前。
若為真,聖上自是會出手,若為假,為了這麽一件不知真相的事情,汙蔑太子最寵愛的太子妃,和去太子那記名有何區別。
而遠在千裏的祈南言,通過莫慕辭的信件,自是知曉他的真實身份,在榮興暗地裏已然掀起了不小的風波。
但他不想去管,一是沒必要,因為他深刻明白一件事,若是想堵住那幫百官的嘴,要麽有切實的利益,要麽就有強大的能力。
他不想給討厭的人利益,自然隻能展現展現他的能力,這也和他不想管的第二點有關,他決定先從突厥開始,一個月內收複那些自立的小國,再加上荊丘哥哥的相助,足矣讓他以男兒身趙歡言在朝中立足,且讓他們自己閉緊嘴巴。
說做便做,祈南言利用七天時間,從荊丘兵營中悄無聲息分批調走九千兵馬,直奔突厥而去。
祈南言在天界便已是遇戰便勝的戰神,加之這個世界有天道的相助,他如魚得水,僅三天便殺進了突厥的王帳。
逼得突厥在位的汗王,獻上降書後,自盡於王帳之中,由於天高皇帝遠,加之祈南言三令五申不準傳揚,又與眾將士皆帶麵具,一時間,竟然沒什麽人知曉,突擊一夕之間便已物是人非。
突厥隻是開始,接下來昌平,武定,天弘等幾國陸續被降,而這隻突然出現且百戰百勝的軍隊,鬧得其他小國也是人心惶惶,趕忙主動獻上了降書,生怕這支煞神軍隊打過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此事終究還是傳到了大黎和晟北,但除了莫慕辭和祈南白知道真相十分安靜之外,兩國上下雖有浮動,但也都按耐不動。畢竟現在都還提防著對方。
擔心自己這一出手,這支神秘的軍隊便會倒向對方,聯合對方轉過頭來對付自己,於是兩方形成了詭異的平衡。
待祈南言鳴金收兵之時,這股奇異的平衡終將被他親手打破。
他迴到荊丘,以剿滅戰神軍隊為由,公然出兵,且眾目睽睽之下露了臉。
這下當真是掀起了軒然大波,太子妃究竟是男是女又重新被議論起來。
民間尚且爭論不休,更遑論朝廷更是波雲詭譎,隻不過他們爭論的不是太子妃是男還是女,而是按大黎律非詔而出兵者,當按謀逆論算。
衡安帝坐在龍椅上,首次覺得屁股下的這把椅子燙人的很,台下的百官如同身在鬧市場砍價一般,吵吵嚷嚷,吵的他頭疼不已。
進福瞧著聖上蹙眉煩躁的模樣,當即開口道,“肅靜。”
衡安帝也適時一把抄起桌上的東西往下一丟,怒道,“這是朝中,不是菜市場,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百官唿啦啦跪在地上高唿,“臣等有罪,請聖上恕罪。”
衡安帝也不想聽他們在和掰扯,當即沉聲問道,“太子你來說說,怎麽迴事。”
莫慕辭心中暗爽,表麵卻老神在在的開口,“這事,太子妃已然同兒臣說過,是兒臣允他出兵,不能任由一支不受控的軍隊突然崛起,成為一患。”
莫慕辭太子妃三字一出口,徹底坐實了,荊丘那人確實是當朝太子妃趙歡言之這個謠傳。
衡安帝又看向底下那群官員,“既是太子準允,各位愛卿還有何話可說。”
也不知道是誰在底下嘀咕了一句,“女子之身上戰場,豈不笑話。”
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本就對當今太子妃疑似男兒身的一些老學究頓時坐不住了,身穿一品官員服飾學士上前一步道,“聖上容稟,臣有本啟奏。”
衡安帝道:“準奏。”
“老臣有一疑問,還請太子殿下為老臣解惑。”
莫慕辭臉上掛著笑,“孤準允,學士大人,但問無妨。”
“稟太子,老臣想知曉,近日京中有傳言,說太子妃娘娘乃是一介男兒身,是否為真。”
正當莫慕辭思索著要如何開口之時,大殿外傳來一道肆意的男聲,“學士大人這個問題,與其問太子,不如問問本宮。”
所有人視線緊緊盯著門口,莫慕辭眸中滿是愕然之色,按照兩人的約定,為期兩月,可現下才過了一月二十天,他的阿言便迴來了。
震驚過後,便是巨大的喜悅撲騰而來,不管是二月還是一個多月,隻要他的阿言安然無恙歸來便好,想到這,莫慕辭眼神灼灼的看著門口。
祈南言於所有人目光中,逆光走來,厚重的靴子踏入殿內,發出沉重的聲響,將所有人驚醒,許多人後知後覺,原來不是逆著光,而是銀色甲胄讓他周身泛起了淡淡的銀光。
少年將軍,意氣風發,五官似被精雕一般英朗,眸深遂似寒星,目光銳利入刃,隱含鋒芒。
脫去女裙,換上銀鎧,多日來的征戰疆場,浴血殺伐讓祈南言渾身流轉著駭人的血腥氣,竟再無昔日太子妃溫婉平淡的模樣。
見此情形,答案已經在眾人麵前唿之欲出,
——太子妃竟真是一介男兒身。
祈南言無視所有人的打量,闊步上前道,“兒臣趙歡言參見父皇。”
先不管後續會發生什麽,目前衡安帝隻能扯出一抹笑,“太子妃多日來為大黎奔波,勞苦功高,平身。”
“兒臣不辛苦,多謝父皇體恤。”說完這句,祈南言轉頭看著仍跪在殿中央的學士大人,
唇畔牽起一抹看似溫和的笑意,不再特意壓住的聲音清冷且富有磁性。僅之前一開口,便無需在特意言明,眾人猜疑的太子妃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男人。
學士大人哆嗦這嘴唇,手顫顫巍巍抬起指著祈南言,正欲開口之時,江北鎮跳了出來手指祈南言,一副忠軍的模樣說,“大膽趙歡言,麵聖竟敢不卸佩劍,此乃是對聖上的大不敬,按律當斬。”
莫慕辭看了一眼對麵站的筆直的莫尋池。
察覺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視線,莫尋池仰頭望望天,在低頭看看地麵,總是啥都看,就是不看他的太子皇兄,以及江北鎮那個沒腦子的蠢貨。
沒錯,自打江北鎮跳出來後,在莫尋池心裏,就已經打算放棄江北鎮這個蠢貨了。
祈南言目光落在江北鎮身上,眸中劃過一絲危險,嗓音淡然道:“江大人手指莫不是不想要了?”
江北鎮唰的一下收迴手。
卻又聽趙歡言說:“手指著本宮,莫不是想以下犯上不成?”
明白自己因為一句話就撤迴手,著實太過膽小了點,江北鎮硬氣梗著脖子道:“你說話莫要張冠李戴,老臣說的是你膽敢麵聖佩劍,此乃不敬之罪,按律當斬。”
“江大人,父皇都還未說什麽,你便如此急不可耐的跳出來,莫不是你能代表父皇不成?還是”,祈南言說到這故意頓了頓,麵上露出一絲諷意。
“還是江大人你想當本宮父皇?”
此話一出,殿內頓時鴉雀無聲,江北鎮更是嚇得跪在地上不停磕頭,“聖上明查,老臣對聖上您的忠心天地可鑒,萬不敢有此等大逆不道的想法,聖上明鑒啊。”
莫慕辭終是按耐不住開了口,“江大人是不敢有,還是沒有呢?”
輕飄飄的一句話,霎時又將江北鎮打入萬劫不複之地,就連高位上的衡安帝,看著江北鎮的眼神都有些許的探究之意。
不等他開口,莫慕辭又接著道,“先不論其他,太子妃是同孤拜了祖宗廟堂的人,乃是君,父皇都還未說什麽,豈容你一介臣子開口指責。”
“依太子妃所言,江大人的忠君還真是……”莫慕辭沒明說,可在場哪個人精不明白,這江北鎮可以說是完了,在太子這被記了名,又被君上生了疑了,仕途估摸著也就到這了。
一時間,站在江北鎮身邊的人,都稍稍遠離了他一些。
江北鎮垂死掙紮,想為自己辯解,衡安帝此時開口了,“行了,江愛卿也算是我大黎肱骨之臣,今日許是昏頭了,來人將江愛卿帶下去,叫個太醫給他看看。”
此話一出,基本就是為此次事件定了一個結尾。
佩劍的事情告一段落,可男扮女裝的事情可還未解決,隻見學士大人剛要張嘴。
便被衡安帝揮手打斷,“行了,愛卿要上奏的事情,朕早已知道,不用再論。”
學士大人一副忠君愛國的模樣,臉一橫,揚聲道,“聖上,分桃斷袖,有違天合,更何況是一國太子與太子妃,將來的聖上與皇後。”
“江山誰繼,皇朝誰續啊,聖上。”
學士大人哀泣的一聲高唿,朝中大半人全跪了下來,高聲道,“請聖上三思,為太子殿下另立新妃,以嗣繼江山。”
餘音繞梁,十分大義凜然,任誰看了一句不得說,忠君愛國好臣子。
祈南言心中門清,有些是真的為了大黎江山著想,有些則是為了一己私心,想送自家女兒上位。
衡安帝臉色沉了下來,他都已經說了,此事不必再論,這幫人竟還敢違逆他的意思,公然逼迫於他這個皇帝。
祈南言卻搶先一步開口,神色淡然道,“本宮問諸位大人一個問題,諸位大人覺得是一個矗立第一強國大黎好,還是一個必須要由太子殿下嗣子繼承大黎好。”
“這”
“這”
剛還忠君愛國高唿的人,此刻卻都是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希冀與別人能夠開口。
“兩件事怎可同日而語。”學士大人怒視祈南言道。
“為何不可同日而語。”祈南言反問道,麵對他的怒視也沒有任何的不悅,神情也是絲毫未改。
學士大人:“江山後繼有人,才可國祚不滅,國之傳承才能不滅。”
“況且老臣相信,太子殿下既能祈雨成功,必是上天眷顧,福澤深厚,能夠佑我大黎,他的子嗣亦是身有福運,才降生於大黎。”
祈南言笑著拱手,麵上滿是欽佩之色,開口道,“學士大人如此肯定,莫不是擁有那預測占卜能力,預知的了未來?”
學士大人冷哼一聲,“你莫要左顧而言他,老臣的意思是有太子殿下在,何愁我大黎不盛。”
“孤怎麽不知,孤還有這種本事,孤難道不是人盡皆知的紈絝嗎?何時又有了能振興大黎的能耐了。”莫慕辭笑著半是玩笑般開口。
衡安帝聞言輕咳了一聲,示意他閉嘴。
學士大人麵紅耳赤,囁嚅著說不話來。
畢竟當事人都開口了,他還能說什麽?難道還要去反駁太子不成,那豈不是他之前說的話,全部都打到了他自個臉上。
另一名剛入朝的五品員外郎站了出來,手持笏板道,“聖上容稟,臣以為學士大人言之有理,分桃斷袖有違天理人倫,太子妃此舉更是在斷我大黎百年根基,其心可誅。”
“還請聖上下旨,廢除趙歡言太子妃之位,為太子殿下另擇良人,續大黎根基,不致使江山後繼無人。”
“且臣等相信,大黎在聖上和太子殿下的勵精圖治下,必然百姓和樂,國家富強,何愁不能位於第一強盛之國。”
祈南言眯了眯眼眸,看著麵前這個滿口為國著想的邵景謙邵員外郎。
不知為何,邵景謙忽然覺得背後發涼,似是被什麽猛獸盯上了一般。
莫尋池:他是真的眼瞎嗎?怎麽一個兩個都這麽蠢,真是上趕著找死,沒點眼色的東西。
祈南言抬頭似笑非笑的看了邵景謙一眼,“學士大人以及這位……員外郎大人,兩位說了那麽多,不是靠聖上,就是看太子的,請問要你們何用?”
“要你們在這給聖上給太子施加壓力嗎?”祈南言麵色突然一變,厲聲質問道。
“還是你們聽不懂本宮的話,那本宮便大發慈悲再問一句,究竟是太子的孩子重要,還是第一重要。”
若是江北鎮在這,就會發現,祈南言的問題,與當初太子質問他時一模一樣,可惜他不在這。
知當今太子莫慕辭真實性向著,自是相信此事為真,覺得是太子來了一出暗度陳倉。
也有不知其因,而胡亂猜測者,認為一國太子妃,若是真為男兒,那當今太子豈不就是犯了欺君之罪,為一介男子,實在是不值當。
也有猜測,也許隻是同名同姓罷了,現下大黎誰不知太子妃因為身子不好,正在山莊內養病,這荊丘突然出現和太子妃一模一樣的名字,也隻當是巧合。
外界的紛紛擾擾,不管是黎民百姓,亦或是朝廷命官,誰也不敢將這件事情舞到聖上亦或是太子麵前。
若為真,聖上自是會出手,若為假,為了這麽一件不知真相的事情,汙蔑太子最寵愛的太子妃,和去太子那記名有何區別。
而遠在千裏的祈南言,通過莫慕辭的信件,自是知曉他的真實身份,在榮興暗地裏已然掀起了不小的風波。
但他不想去管,一是沒必要,因為他深刻明白一件事,若是想堵住那幫百官的嘴,要麽有切實的利益,要麽就有強大的能力。
他不想給討厭的人利益,自然隻能展現展現他的能力,這也和他不想管的第二點有關,他決定先從突厥開始,一個月內收複那些自立的小國,再加上荊丘哥哥的相助,足矣讓他以男兒身趙歡言在朝中立足,且讓他們自己閉緊嘴巴。
說做便做,祈南言利用七天時間,從荊丘兵營中悄無聲息分批調走九千兵馬,直奔突厥而去。
祈南言在天界便已是遇戰便勝的戰神,加之這個世界有天道的相助,他如魚得水,僅三天便殺進了突厥的王帳。
逼得突厥在位的汗王,獻上降書後,自盡於王帳之中,由於天高皇帝遠,加之祈南言三令五申不準傳揚,又與眾將士皆帶麵具,一時間,竟然沒什麽人知曉,突擊一夕之間便已物是人非。
突厥隻是開始,接下來昌平,武定,天弘等幾國陸續被降,而這隻突然出現且百戰百勝的軍隊,鬧得其他小國也是人心惶惶,趕忙主動獻上了降書,生怕這支煞神軍隊打過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此事終究還是傳到了大黎和晟北,但除了莫慕辭和祈南白知道真相十分安靜之外,兩國上下雖有浮動,但也都按耐不動。畢竟現在都還提防著對方。
擔心自己這一出手,這支神秘的軍隊便會倒向對方,聯合對方轉過頭來對付自己,於是兩方形成了詭異的平衡。
待祈南言鳴金收兵之時,這股奇異的平衡終將被他親手打破。
他迴到荊丘,以剿滅戰神軍隊為由,公然出兵,且眾目睽睽之下露了臉。
這下當真是掀起了軒然大波,太子妃究竟是男是女又重新被議論起來。
民間尚且爭論不休,更遑論朝廷更是波雲詭譎,隻不過他們爭論的不是太子妃是男還是女,而是按大黎律非詔而出兵者,當按謀逆論算。
衡安帝坐在龍椅上,首次覺得屁股下的這把椅子燙人的很,台下的百官如同身在鬧市場砍價一般,吵吵嚷嚷,吵的他頭疼不已。
進福瞧著聖上蹙眉煩躁的模樣,當即開口道,“肅靜。”
衡安帝也適時一把抄起桌上的東西往下一丟,怒道,“這是朝中,不是菜市場,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百官唿啦啦跪在地上高唿,“臣等有罪,請聖上恕罪。”
衡安帝也不想聽他們在和掰扯,當即沉聲問道,“太子你來說說,怎麽迴事。”
莫慕辭心中暗爽,表麵卻老神在在的開口,“這事,太子妃已然同兒臣說過,是兒臣允他出兵,不能任由一支不受控的軍隊突然崛起,成為一患。”
莫慕辭太子妃三字一出口,徹底坐實了,荊丘那人確實是當朝太子妃趙歡言之這個謠傳。
衡安帝又看向底下那群官員,“既是太子準允,各位愛卿還有何話可說。”
也不知道是誰在底下嘀咕了一句,“女子之身上戰場,豈不笑話。”
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本就對當今太子妃疑似男兒身的一些老學究頓時坐不住了,身穿一品官員服飾學士上前一步道,“聖上容稟,臣有本啟奏。”
衡安帝道:“準奏。”
“老臣有一疑問,還請太子殿下為老臣解惑。”
莫慕辭臉上掛著笑,“孤準允,學士大人,但問無妨。”
“稟太子,老臣想知曉,近日京中有傳言,說太子妃娘娘乃是一介男兒身,是否為真。”
正當莫慕辭思索著要如何開口之時,大殿外傳來一道肆意的男聲,“學士大人這個問題,與其問太子,不如問問本宮。”
所有人視線緊緊盯著門口,莫慕辭眸中滿是愕然之色,按照兩人的約定,為期兩月,可現下才過了一月二十天,他的阿言便迴來了。
震驚過後,便是巨大的喜悅撲騰而來,不管是二月還是一個多月,隻要他的阿言安然無恙歸來便好,想到這,莫慕辭眼神灼灼的看著門口。
祈南言於所有人目光中,逆光走來,厚重的靴子踏入殿內,發出沉重的聲響,將所有人驚醒,許多人後知後覺,原來不是逆著光,而是銀色甲胄讓他周身泛起了淡淡的銀光。
少年將軍,意氣風發,五官似被精雕一般英朗,眸深遂似寒星,目光銳利入刃,隱含鋒芒。
脫去女裙,換上銀鎧,多日來的征戰疆場,浴血殺伐讓祈南言渾身流轉著駭人的血腥氣,竟再無昔日太子妃溫婉平淡的模樣。
見此情形,答案已經在眾人麵前唿之欲出,
——太子妃竟真是一介男兒身。
祈南言無視所有人的打量,闊步上前道,“兒臣趙歡言參見父皇。”
先不管後續會發生什麽,目前衡安帝隻能扯出一抹笑,“太子妃多日來為大黎奔波,勞苦功高,平身。”
“兒臣不辛苦,多謝父皇體恤。”說完這句,祈南言轉頭看著仍跪在殿中央的學士大人,
唇畔牽起一抹看似溫和的笑意,不再特意壓住的聲音清冷且富有磁性。僅之前一開口,便無需在特意言明,眾人猜疑的太子妃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男人。
學士大人哆嗦這嘴唇,手顫顫巍巍抬起指著祈南言,正欲開口之時,江北鎮跳了出來手指祈南言,一副忠軍的模樣說,“大膽趙歡言,麵聖竟敢不卸佩劍,此乃是對聖上的大不敬,按律當斬。”
莫慕辭看了一眼對麵站的筆直的莫尋池。
察覺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視線,莫尋池仰頭望望天,在低頭看看地麵,總是啥都看,就是不看他的太子皇兄,以及江北鎮那個沒腦子的蠢貨。
沒錯,自打江北鎮跳出來後,在莫尋池心裏,就已經打算放棄江北鎮這個蠢貨了。
祈南言目光落在江北鎮身上,眸中劃過一絲危險,嗓音淡然道:“江大人手指莫不是不想要了?”
江北鎮唰的一下收迴手。
卻又聽趙歡言說:“手指著本宮,莫不是想以下犯上不成?”
明白自己因為一句話就撤迴手,著實太過膽小了點,江北鎮硬氣梗著脖子道:“你說話莫要張冠李戴,老臣說的是你膽敢麵聖佩劍,此乃不敬之罪,按律當斬。”
“江大人,父皇都還未說什麽,你便如此急不可耐的跳出來,莫不是你能代表父皇不成?還是”,祈南言說到這故意頓了頓,麵上露出一絲諷意。
“還是江大人你想當本宮父皇?”
此話一出,殿內頓時鴉雀無聲,江北鎮更是嚇得跪在地上不停磕頭,“聖上明查,老臣對聖上您的忠心天地可鑒,萬不敢有此等大逆不道的想法,聖上明鑒啊。”
莫慕辭終是按耐不住開了口,“江大人是不敢有,還是沒有呢?”
輕飄飄的一句話,霎時又將江北鎮打入萬劫不複之地,就連高位上的衡安帝,看著江北鎮的眼神都有些許的探究之意。
不等他開口,莫慕辭又接著道,“先不論其他,太子妃是同孤拜了祖宗廟堂的人,乃是君,父皇都還未說什麽,豈容你一介臣子開口指責。”
“依太子妃所言,江大人的忠君還真是……”莫慕辭沒明說,可在場哪個人精不明白,這江北鎮可以說是完了,在太子這被記了名,又被君上生了疑了,仕途估摸著也就到這了。
一時間,站在江北鎮身邊的人,都稍稍遠離了他一些。
江北鎮垂死掙紮,想為自己辯解,衡安帝此時開口了,“行了,江愛卿也算是我大黎肱骨之臣,今日許是昏頭了,來人將江愛卿帶下去,叫個太醫給他看看。”
此話一出,基本就是為此次事件定了一個結尾。
佩劍的事情告一段落,可男扮女裝的事情可還未解決,隻見學士大人剛要張嘴。
便被衡安帝揮手打斷,“行了,愛卿要上奏的事情,朕早已知道,不用再論。”
學士大人一副忠君愛國的模樣,臉一橫,揚聲道,“聖上,分桃斷袖,有違天合,更何況是一國太子與太子妃,將來的聖上與皇後。”
“江山誰繼,皇朝誰續啊,聖上。”
學士大人哀泣的一聲高唿,朝中大半人全跪了下來,高聲道,“請聖上三思,為太子殿下另立新妃,以嗣繼江山。”
餘音繞梁,十分大義凜然,任誰看了一句不得說,忠君愛國好臣子。
祈南言心中門清,有些是真的為了大黎江山著想,有些則是為了一己私心,想送自家女兒上位。
衡安帝臉色沉了下來,他都已經說了,此事不必再論,這幫人竟還敢違逆他的意思,公然逼迫於他這個皇帝。
祈南言卻搶先一步開口,神色淡然道,“本宮問諸位大人一個問題,諸位大人覺得是一個矗立第一強國大黎好,還是一個必須要由太子殿下嗣子繼承大黎好。”
“這”
“這”
剛還忠君愛國高唿的人,此刻卻都是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希冀與別人能夠開口。
“兩件事怎可同日而語。”學士大人怒視祈南言道。
“為何不可同日而語。”祈南言反問道,麵對他的怒視也沒有任何的不悅,神情也是絲毫未改。
學士大人:“江山後繼有人,才可國祚不滅,國之傳承才能不滅。”
“況且老臣相信,太子殿下既能祈雨成功,必是上天眷顧,福澤深厚,能夠佑我大黎,他的子嗣亦是身有福運,才降生於大黎。”
祈南言笑著拱手,麵上滿是欽佩之色,開口道,“學士大人如此肯定,莫不是擁有那預測占卜能力,預知的了未來?”
學士大人冷哼一聲,“你莫要左顧而言他,老臣的意思是有太子殿下在,何愁我大黎不盛。”
“孤怎麽不知,孤還有這種本事,孤難道不是人盡皆知的紈絝嗎?何時又有了能振興大黎的能耐了。”莫慕辭笑著半是玩笑般開口。
衡安帝聞言輕咳了一聲,示意他閉嘴。
學士大人麵紅耳赤,囁嚅著說不話來。
畢竟當事人都開口了,他還能說什麽?難道還要去反駁太子不成,那豈不是他之前說的話,全部都打到了他自個臉上。
另一名剛入朝的五品員外郎站了出來,手持笏板道,“聖上容稟,臣以為學士大人言之有理,分桃斷袖有違天理人倫,太子妃此舉更是在斷我大黎百年根基,其心可誅。”
“還請聖上下旨,廢除趙歡言太子妃之位,為太子殿下另擇良人,續大黎根基,不致使江山後繼無人。”
“且臣等相信,大黎在聖上和太子殿下的勵精圖治下,必然百姓和樂,國家富強,何愁不能位於第一強盛之國。”
祈南言眯了眯眼眸,看著麵前這個滿口為國著想的邵景謙邵員外郎。
不知為何,邵景謙忽然覺得背後發涼,似是被什麽猛獸盯上了一般。
莫尋池:他是真的眼瞎嗎?怎麽一個兩個都這麽蠢,真是上趕著找死,沒點眼色的東西。
祈南言抬頭似笑非笑的看了邵景謙一眼,“學士大人以及這位……員外郎大人,兩位說了那麽多,不是靠聖上,就是看太子的,請問要你們何用?”
“要你們在這給聖上給太子施加壓力嗎?”祈南言麵色突然一變,厲聲質問道。
“還是你們聽不懂本宮的話,那本宮便大發慈悲再問一句,究竟是太子的孩子重要,還是第一重要。”
若是江北鎮在這,就會發現,祈南言的問題,與當初太子質問他時一模一樣,可惜他不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