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到袁慎和程少商的相識……


    那還是不得不先提一下太子殿下和袁善見的初見!


    那是袁善見十八歲時,文帝邀請天下大儒前往都城講經。但清流領袖,白鹿山書院,皇甫儀大儒卻沒有來,隻派了弟子袁善見代師出席。


    而袁善見其人,也不愧是膠東袁氏的麒麟兒,白鹿山學子中公認的第一人,年僅十八,就才高八鬥。最終於辯經會上一戰成名,才名遠揚。


    隱約有了天下第一才子之名……


    這點讓孫若清一度非常驚訝,因為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袁善見頂著那麽個招刀的名號三年了,難得,至今還沒被人打落神壇。


    咳咳咳,扯遠了。


    袁善見成名後這三年裏,是怎麽穩坐自己第一才子美譽的事,姑且不論。


    重點是他成名之後,儲妃娘娘見獵心喜,便請太子出麵,邀他去抄書大隊裏,給裏麵一群半大小子開了一堂特邀課。


    太子本身也是愛好結交才子的,袁善見作為世家公子代表,當代儒家接班人,對太子也有親近、考察之意,他就去了。


    去了以後,發現抄書大隊裏,好苗子是有的,但是師資水平就比較一般,而且畢竟學生都是貧苦出身,大部分人連寒門都算不上。從小眼界見識擺在這裏,和白鹿山裏群英薈萃的士子們差別略大。


    太子對於袁慎直白說出的他的發現,麵不改色心不跳。


    因為雖然孫家抄書大隊裏,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吃的用的住的一切,都來自於儲妃私房。


    並因為儲妃和太子的關係,而在畢業之後,常以太子門生自居。


    但太子殿下從來不在外麵反駁抄書大隊的自稱,隻是因為和儲妃夫妻情深,不分你我而已。


    本質上說,太子並不認為曆屆抄書大隊成員,真和自己有什麽師徒關係。


    所以袁慎擺明了看不起“太子門生”的學習水平,太子殿下當然也不會因此覺得羞辱或其他。


    反而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並坦然告訴袁慎,請他來這邊友情講課,就是為了讓抄書大隊的孩子們見賢思齊的。


    袁善見因此倒對太子高看了眼。


    覺得這位儲君看著才幹不顯——但為君者,本與臣子不同,也不需要才華橫溢,隻需心懷仁德,看重賢才,納諫如流,知人善用。也就能夠成為一代仁君、聖君了。


    袁善見就留在抄書大隊裏,幹了三個月先生。


    期間以他過目不忘的能力,詳細了解了抄書大隊,一千多號人的能力水平。


    然後判斷,


    這一千多號人裏麵,不看所謂“太子門生”的虛名,平均每人外放出去,做個小吏都綽綽有餘。


    再磨練兩年,當個六品小官也八成不失職。


    這個數據,令袁善見一時悚然。


    因為他算算便知,現在全國上下,官員數目加一起也就六千多人而已。


    而一件眾所周知的秘密: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自古天下,無論誰做皇帝,都必須要禮敬世家。原因就是,皇帝是國家的頭腦心髒,百姓是國家的血,將士是國家的骨骼,世家卻是國家的經絡……


    如果沒有世家的支撐,頭腦心髒是無法將營養傳輸入血液裏,骨骼也撐不住身體的。


    因為世家裏的各種人才儲備多。


    世家占據了天下八成的書籍、知識、各種文化結晶……世家子弟出身高貴,眼界開闊。不愁吃穿,可以專心向學……


    這種種條件,都是普通庶民終生可望而不可即的。


    但現在,


    袁善見發現,太子竟在試圖打破這種世家對社會的主控地位。


    一千多號,甚至更多官員儲備,一旦全放出去。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極端條件下,太子完全可以興兵抄了世家滿門,然後用自己的嫡係治理地方!


    終究,這天下還是姓文的。


    任何一個世家,哪怕是袁家這種累世公卿,單論武力,也完全無法與皇家相比。


    ………………


    袁善見覺得,他可能是太小瞧這位不顯山不露水的當朝太子了。


    太子殿下:(^_-)


    無形腦補,最為致命啊!


    但袁善見作為名門世家下一代代表,白鹿書院新一代領袖,能對儲君保有敬畏,於他而言,隻有好處。


    太子就很單純的覺得,這是袁善見其人忠君愛國,又是儒家士子,看重嫡長,年紀不大,才格外親近於他了。


    對此,自然禮賢下士。


    又一再表示了自己尊敬、看重世家之念。袁善見幾次試探提起那些“太子門生”,太子都隻道:


    “這是若清心善,收養的家境不好,活的艱難的孩子。”


    “若清幼時家世不顯,讀書也不多。嫁予吾後,蒙受母後教導,深覺己身不足。明白了讀書明理的可貴之處……便很喜歡帶著身邊的人也讀書進步。”


    “而這些孩子幼時多吃了苦,自己有機會讀書、進學時,也都很爭氣。學幾年,出來後,或做賬房,或當官吏,或者從軍入伍,每每都能當個於國有益之人。吾亦甚是欣慰。”


    袁善見幾次去套太子的話,太子不解他的用意,迴答的都不盡如袁慎心意。


    最後袁慎隻能故作調笑的說一句:太子育才有方,今日見得殿下門生若何,想來再有十年,朝堂上便不再需要世家薦官了。


    太子以為袁慎在說謙詞。


    立馬表示,先生說笑了,抄書小隊的人做小官吏員還可。能入主中樞,指點山河者,還是得要世家賢才啊!


    那話說的,要一個情真意切。


    把袁慎聽得將信將疑……


    但他迴頭想想也覺得,如果太子不打算用極端手段清除世家,而隻是想培養一批庶族親信,為他辦事。其實也是情理中事。


    待迴到了白鹿山後,便示意了幾個新要出山的,與袁家親善的世家公子,去接近太子。


    又不肯入朝,口口聲聲才疏學淺,還要學習兩年。


    孫若清聞訊,就給太子殿下吹枕頭風。又把那幾位公子吹到抄書大隊當先生去了。


    美其名曰,教書育人,溫故知新。


    幾位公子欣然從之。


    在抄書大隊裏還看見了太傅樓氏,二房的公子樓犇。


    樓犇的意思,是指望在抄書大隊裏磨練些年。等太子登基,儲君成為皇帝,他亦可以一躍登高……


    便不太含蓄的告訴了幾位世家公子,現在積極親近太子是對的。別以為進抄書大隊當先生有失身份。


    文帝多年征戰下來,哪怕現在看著春秋鼎盛,實際案牘勞形,莫非還真能萬歲不成?


    這天下是皇帝的,也是太子的。


    等將來儲君登基,滿朝文武,高官重臣,都要出自天子門下!才是正統。


    ——————————


    消息傳迴白鹿書院。


    袁善見很為太子殿下氣魄震驚。


    但因世家子弟自有傲氣,也不可能納頭就拜,輕易臣服。


    次年便又尋了機會,進京訪友。


    一封拜貼進入東宮,


    太子溫和親切的邀他進了後院賞花。


    孫若清亦對這位天下第一才子頗感好奇,便帶了嫋嫋過去看他……


    嫋嫋當時正沉迷做水車,但有幾個尺寸問題一直沒有算好。聽說袁善見是天下第一才子嘛,便拿了圖紙問他。


    袁善見有理由懷疑這是太子存心在考較和震懾他。


    最後那問題他當然也是做出來了。


    並且,通過水車製作過程中和嫋嫋的一係列交流可知,這水車不是誰做好了,刻意讓她拿到袁慎麵前問的。


    ——結果很是驚豔。


    城郊儲妃新入手的小山上,被開辟出了層層梯田,種滿了金燦燦的稻穀。


    嫋嫋記住了很聰明的小袁叔叔。


    袁慎也認識了個,聰慧機靈的太子養女。


    ………………


    轉眼間,又是一年花開落,


    嫋嫋十三歲,而袁善見也已到了弱冠之年。


    都城中有別的如袁善見一樣大的郎君,除了久在邊關的淩不疑外,都成親了。就他和淩不疑一文一武,兩人還單著。


    孫若清也還是在都城適齡郎君中,尋摸起了適合做嫋嫋將來夫君的人選。還特意托付了袁善見也在白鹿山書院裏多多注意適齡二郎。


    若有人品才貌俱佳的,便給嫋嫋留著。讓太子殿下去說親。


    袁慎隻道嫋嫋還小,離及笄都要有兩年,不必太急著婚事。


    孫若清聞言一笑,也道:“妾私心裏,是想要多留嫋嫋幾年的,不會太早嫁她。但好的郎君搶手,她出閣一事不急,婚約卻能先訂。”


    又勞袁慎費心。


    袁善見隻得答應了。


    背後卻為嫋嫋歎惋:你這樣聰慧,將來卻不知要嫁何種庸人,可會鬱悶不甘?


    嫋嫋於是給了袁善見一個漂亮的白眼,道:娘娘說,好男人不看才高,溫柔敦厚最重要。


    我聰明就夠了!


    一家裏麵太多聰明人,沒得要人心累呢。


    袁善見氣悶之餘,問嫋嫋道:你覺得,太子和儲妃,誰是家裏的聰明人?


    嫋嫋對此毫不猶豫道:小允暄最聰明!


    (文允暄:是的,我最聰明!)


    ………………


    ………………


    “好吧,這人聰明歸聰明,可惜就是還太小了點啊……”袁慎輕歎。


    程少商聞言不以為然:“暄兒再過幾年就長大了。”


    皇孫殿下再過幾年就長大了。


    ——那你呢?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影視之惡毒女配重生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1684063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16840638並收藏綜影視之惡毒女配重生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