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若筠醒來的時候覺得腹中收緊,眼未睜就本能的去摸肚子,手剛摸上,手背上便搭上了一隻溫暖的手。
她慌忙睜開眼,入眼便是謝鴻卓一雙哭紅的淚眼。
她顧不得許多,一把撲上去抱住了人。
不是謝鴻卓就好。
她心裏一萬個安心,可是等心裏漸漸平複下來,又想起謝母那句“我的兒呀”。
陶若筠撒開了抱住謝鴻卓的手,看見他眼睛通紅,此刻仍然抽泣著。
“是誰?”
謝鴻卓道:“大嫂迴來了。”
大嫂迴來了......
死的是謝鴻山,死在從廣州運糧,支援福建抗倭的路上。一夥被擊散的倭寇襲擊了他們,謝鴻山不幸身亡。
得知這個消息的陶若筠人也傻了。
她與謝鴻山接觸不多,她嫁過來之後沒多久,謝鴻山就去了廣州,而沒走的時候多數時間也是帶著謝鴻卓出門,晚上才會迴來,因此見麵次數實在有限,了解更加有限。
隻是後來從青荷的口中得知,他在外有著謝大秀的稱唿,對謝鴻卓更是猶如父親一般的存在,是謝家的頂梁柱。
而此刻,這個頂梁柱就躺在茶廳裏的那口黑色大棺槨裏。
謝鴻卓哭的不能自已,陶若筠把他抱在懷中思索了一陣,告訴他:
“你不能留在這裏,你得去前麵,我陪你一起去。”
謝家三子,一個不在家,一個躺在棺材裏,眼下隻有他了,他得出來主持喪事。
陶若筠強撐著身子爬起來,要跟著一起去前麵。
“你別去了,萬一再暈倒了,危險。”
陶若筠搖搖頭,她暈倒是因為她以為那是謝鴻卓,她被嚇到了。
此刻情況都已經知曉,她也不似原先那般慌亂。眼下謝家人都在前麵,她不能因為有身孕就窩在翠竹軒。
陶若筠陪著謝鴻卓一起去了茶廳,茶廳裏站滿了人。
那具黑色棺槨還是安靜的躺在那裏,謝母哭的脫力,整個人都趴在了桌子上,身邊陳媽媽不斷的幫著摩挲著背,幫她順氣。
趙瑾容站在一個中年陌生男子麵前,一邊抹淚一邊說著話,見到謝鴻卓來了,忙叫他過去,陶若筠跟著一起過去了。
“徐大人需要先去安置老夫人,同我請辭。”
謝鴻卓聽了,忙道:“徐大人何必如此匆忙?”
那位徐大人道:“在下到蘇州赴任,雖不必立刻到職,卻也要先安置好母親。待我安置好母親,必來吊唁。”
這位徐大人,名叫徐同光,紹興人士,本是謝鴻山在京師的同學,後於廣州任職。
謝鴻川赴任時,謝鴻山曾去信,拜托照應兄長,二人因此結識。
兩人相處雖時日不長,卻在諸多事情上有著相同的觀點,彼此引為知己,恰似管鮑,故而兄弟相稱。
今年年初,徐同光調任蘇州知州,恰在此時謝鴻川意外亡故,隻留下一妻二子在廣州,因而一路幫扶,共同扶柩迴蘇州。
眼下靈柩已送至謝家,他非蘇州本地人,需要先去安置母親,再來吊唁謝鴻山。
謝鴻卓聽了這話,便道:“徐大人既非本地人,又暫無住所,與哥哥又是兄弟相稱,還幫著嫂嫂一同扶柩歸來。我謝家無以為報,不如就先在寒舍住下,剛好有兩間空屋。”
徐同光聽了這話,略有猶豫。
陶若筠定眼瞧他,就見這人頭戴玄色唐巾,身穿湖藍縐紗道袍,身型高大,眉目疏朗,下巴顯露些許胡渣。
不知是不是一路勞累,陶若筠覺得他不似一般書生的柔弱模樣,反倒多些成熟和滄桑。
“隻怕叨擾了諸位。”
“隻要大人不嫌棄我們怠慢,也就不存在叨擾了。一間空房子,大人安心住下,待找到新的住處再搬,也不遲的。”
陶若筠出言幫著留人,她猜的出這人在猶豫什麽。
這人看起來雖不是柔弱書生,卻是一身正氣的模樣。身在官場,如果愛惜名聲,和富家子弟結交,都是小心翼翼。要不是謝鴻山同他意氣相投,隻怕也不會走的如此親近。
眼下謝鴻山不在了,他又初到蘇州任職,未到任先入住謝家,會給人帶去何種猜想,稍微經事的人都能看的明白。
可是謝家就這麽讓一個沒有住所的人走了,就是禮數不周了,因此都是極力挽留。
陶若筠瞧見他捏緊了拳頭,又鬆開了,道:“那就打擾了。”
陶若筠道:“就由我來安排吧。”
說著便叫青荷去取鑰匙,開了春雨堂的門,安排徐母和徐同光住下了。
“大人安心住下,這幾日隻怕家中忙碌,如有怠慢,還請多多包涵。”
徐同光聽了忙道:“哪裏,對鴻山兄的亡故,在下深感悲痛,未能完成同學囑托,問心有愧。”
“大人哪裏的話,倭寇行兇,豈能責怪大人。”陶若筠說著話,向二人行禮道:“前頭事忙,我得過去幫忙照應,今日就不陪老夫人敘話了。”
徐同光忙拱手相送,陶若筠扶著青荷離了春雨堂。待行至廊下,陶若筠吩咐青荷:
“你先迴院裏,叫蔓草帶著花影過來這邊伺候。”
青荷道:“可不敢離了您,之前花影跑到前頭來報,說您到前頭來了,攔都攔不住。我們想迴去都來不及,您就暈過去了,可嚇死我們了。”
陶若筠這才想起來花影那時往外頭直奔,原來是去找人了,便道:
“你把我送去茶廳,我去瞧瞧,你迴去安排好了,再迴來找我。”
青荷這才應下了。
陶若筠靠在茶廳的一個角落裏,看著眼前混亂的一切。
廳裏人人痛哭,謝家派出數名家丁前去報喪,明日就會有人前來吊喪了。
林管事的叫了諸多裁縫,臨時在鬆月樓裏趕製喪服,今夜要將全家上下喪服趕製出來,眼下更是白布生眼布大桶大桶的往裏送去。
除了趕製喪服,正廳裏正布置著靈堂。
原先掛著的各色書畫全都卸下,圍上白幃屏,安放幾筵香案。
天井裏搭彩匠用麻布和黃絲孝絹搭彩棚,待布置妥當,便將停在茶廳的棺槨挪往正廳。
她慌忙睜開眼,入眼便是謝鴻卓一雙哭紅的淚眼。
她顧不得許多,一把撲上去抱住了人。
不是謝鴻卓就好。
她心裏一萬個安心,可是等心裏漸漸平複下來,又想起謝母那句“我的兒呀”。
陶若筠撒開了抱住謝鴻卓的手,看見他眼睛通紅,此刻仍然抽泣著。
“是誰?”
謝鴻卓道:“大嫂迴來了。”
大嫂迴來了......
死的是謝鴻山,死在從廣州運糧,支援福建抗倭的路上。一夥被擊散的倭寇襲擊了他們,謝鴻山不幸身亡。
得知這個消息的陶若筠人也傻了。
她與謝鴻山接觸不多,她嫁過來之後沒多久,謝鴻山就去了廣州,而沒走的時候多數時間也是帶著謝鴻卓出門,晚上才會迴來,因此見麵次數實在有限,了解更加有限。
隻是後來從青荷的口中得知,他在外有著謝大秀的稱唿,對謝鴻卓更是猶如父親一般的存在,是謝家的頂梁柱。
而此刻,這個頂梁柱就躺在茶廳裏的那口黑色大棺槨裏。
謝鴻卓哭的不能自已,陶若筠把他抱在懷中思索了一陣,告訴他:
“你不能留在這裏,你得去前麵,我陪你一起去。”
謝家三子,一個不在家,一個躺在棺材裏,眼下隻有他了,他得出來主持喪事。
陶若筠強撐著身子爬起來,要跟著一起去前麵。
“你別去了,萬一再暈倒了,危險。”
陶若筠搖搖頭,她暈倒是因為她以為那是謝鴻卓,她被嚇到了。
此刻情況都已經知曉,她也不似原先那般慌亂。眼下謝家人都在前麵,她不能因為有身孕就窩在翠竹軒。
陶若筠陪著謝鴻卓一起去了茶廳,茶廳裏站滿了人。
那具黑色棺槨還是安靜的躺在那裏,謝母哭的脫力,整個人都趴在了桌子上,身邊陳媽媽不斷的幫著摩挲著背,幫她順氣。
趙瑾容站在一個中年陌生男子麵前,一邊抹淚一邊說著話,見到謝鴻卓來了,忙叫他過去,陶若筠跟著一起過去了。
“徐大人需要先去安置老夫人,同我請辭。”
謝鴻卓聽了,忙道:“徐大人何必如此匆忙?”
那位徐大人道:“在下到蘇州赴任,雖不必立刻到職,卻也要先安置好母親。待我安置好母親,必來吊唁。”
這位徐大人,名叫徐同光,紹興人士,本是謝鴻山在京師的同學,後於廣州任職。
謝鴻川赴任時,謝鴻山曾去信,拜托照應兄長,二人因此結識。
兩人相處雖時日不長,卻在諸多事情上有著相同的觀點,彼此引為知己,恰似管鮑,故而兄弟相稱。
今年年初,徐同光調任蘇州知州,恰在此時謝鴻川意外亡故,隻留下一妻二子在廣州,因而一路幫扶,共同扶柩迴蘇州。
眼下靈柩已送至謝家,他非蘇州本地人,需要先去安置母親,再來吊唁謝鴻山。
謝鴻卓聽了這話,便道:“徐大人既非本地人,又暫無住所,與哥哥又是兄弟相稱,還幫著嫂嫂一同扶柩歸來。我謝家無以為報,不如就先在寒舍住下,剛好有兩間空屋。”
徐同光聽了這話,略有猶豫。
陶若筠定眼瞧他,就見這人頭戴玄色唐巾,身穿湖藍縐紗道袍,身型高大,眉目疏朗,下巴顯露些許胡渣。
不知是不是一路勞累,陶若筠覺得他不似一般書生的柔弱模樣,反倒多些成熟和滄桑。
“隻怕叨擾了諸位。”
“隻要大人不嫌棄我們怠慢,也就不存在叨擾了。一間空房子,大人安心住下,待找到新的住處再搬,也不遲的。”
陶若筠出言幫著留人,她猜的出這人在猶豫什麽。
這人看起來雖不是柔弱書生,卻是一身正氣的模樣。身在官場,如果愛惜名聲,和富家子弟結交,都是小心翼翼。要不是謝鴻山同他意氣相投,隻怕也不會走的如此親近。
眼下謝鴻山不在了,他又初到蘇州任職,未到任先入住謝家,會給人帶去何種猜想,稍微經事的人都能看的明白。
可是謝家就這麽讓一個沒有住所的人走了,就是禮數不周了,因此都是極力挽留。
陶若筠瞧見他捏緊了拳頭,又鬆開了,道:“那就打擾了。”
陶若筠道:“就由我來安排吧。”
說著便叫青荷去取鑰匙,開了春雨堂的門,安排徐母和徐同光住下了。
“大人安心住下,這幾日隻怕家中忙碌,如有怠慢,還請多多包涵。”
徐同光聽了忙道:“哪裏,對鴻山兄的亡故,在下深感悲痛,未能完成同學囑托,問心有愧。”
“大人哪裏的話,倭寇行兇,豈能責怪大人。”陶若筠說著話,向二人行禮道:“前頭事忙,我得過去幫忙照應,今日就不陪老夫人敘話了。”
徐同光忙拱手相送,陶若筠扶著青荷離了春雨堂。待行至廊下,陶若筠吩咐青荷:
“你先迴院裏,叫蔓草帶著花影過來這邊伺候。”
青荷道:“可不敢離了您,之前花影跑到前頭來報,說您到前頭來了,攔都攔不住。我們想迴去都來不及,您就暈過去了,可嚇死我們了。”
陶若筠這才想起來花影那時往外頭直奔,原來是去找人了,便道:
“你把我送去茶廳,我去瞧瞧,你迴去安排好了,再迴來找我。”
青荷這才應下了。
陶若筠靠在茶廳的一個角落裏,看著眼前混亂的一切。
廳裏人人痛哭,謝家派出數名家丁前去報喪,明日就會有人前來吊喪了。
林管事的叫了諸多裁縫,臨時在鬆月樓裏趕製喪服,今夜要將全家上下喪服趕製出來,眼下更是白布生眼布大桶大桶的往裏送去。
除了趕製喪服,正廳裏正布置著靈堂。
原先掛著的各色書畫全都卸下,圍上白幃屏,安放幾筵香案。
天井裏搭彩匠用麻布和黃絲孝絹搭彩棚,待布置妥當,便將停在茶廳的棺槨挪往正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