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休整
穿越宋朝,他們叫我弑君者 作者:山寨版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黑衣少女悄無聲息地出現在男子身後,漆黑的短刀精準切開了脖頸處的大動脈,鮮血瞬間噴湧而出,染紅了這片雪白大地。
張洛麵無表情地收刀入鞘,迴身尋找還未斷氣的敵人。
而另一名高瘦男子也上前挨個排查,但凡遇到還有氣兒的,就補上一刀。這十來個屍體,皆被切斷喉管,溫熱的鮮血同時向外流淌著,慘狀猶如人間地獄。
“師妹,沒有活口了。”高個的走過來登上小山頭,與張洛並排而立,望著這條冰封三尺的灤河,指著兩河岸間最短的那段,說道,“問清楚了,這幫人把‘雷子’都埋在那一段。就等著他們過來時炸冰呢,還好咱們早來一步,不然他們非得凍死在河裏。”
少女一動不動,並不答話,隻是看著遠處冰封的河流發呆。
高個的接著說道:“師妹,從那天開始,咱已殺了幾波人了,後麵的路還長著,這麽殺下去沒完沒了,還能一直給他們擦屁股不成?我看還是先把他救出來要緊。剩下那兩人的死活跟咱何幹?”
又是一陣沉默,少女終於抬頭說道:“你說的對,我要找機會與他先見一麵。”
……
另一邊,孫延召三人正在連夜趕路,這段路還算寬闊好走,但夜裏仍不安全。耶律玄隻能下馬舉著火把在前頭探路,孫延召和於曦則在馬上休息。
耶律玄這一夜還未曾休息過,真要算起來,他們已是一連幾日幾夜未合眼了,別說人,就連馬兒都有些吃不消了。
這一小段上坡路,耶律玄的黃驃馬已走不動路,突然停在原地,四肢跪在了路上,大口地喘著粗氣。
耶律玄趕緊迴身查看,見馬兒已經側身躺在了地上,隻好上前輕輕撫摸著馬兒的鬃毛,嘴裏說道:“這一路真是苦了你。”
另外兩匹馬頗有靈性地停下了腳步,發出兩聲嘶吼。馬背上的孫延召和於曦都驚醒過來。
耶律玄向他們二人搖了搖頭,示意這匹馬恐怕是不行了。
在多日的高度緊張下,精神加上肉體雙疲勞的累計疊加,耶律玄在他們二人的眼中看到了極度的疲憊感。
如今三人皆已是強弩之末,再走下去恐怕……
他沉聲道:“咱們……也該歇歇了。”
於曦也下馬活動活動腿腳,迴道:“如何歇?如今後有追兵,前麵必有埋伏,再歇下去怕是山都出不去了。”
耶律玄迴道:“你說的不錯,可別忘了咱們再往前走,即便是過了北安州、澤州去往大定,那去大定的路是平岡道、盧龍道的兩道合流,途經的大定也是去上京的必經之路,不用想,定有不少人就在那等著咱,你看看咱們如今得這幅模樣,幹糧所剩無幾,馬兒已累死了一匹,再不眠不休下去,不用別人出手,咱自己便廢了。真到了要動手之際,一身的本事又能發揮出幾成。碰不到高手也就罷了,真要碰上了甲等的,你我又該如何抵擋?”
於曦雖不情願,可也不得不承認耶律玄說的是事實,問道:“那你說咱們該怎麽辦?”
耶律玄說道:“前麵北安州下的軍鎮有我一朋友,咱們小心進城,在他那休整一段時日,同時書信一封送予上京,讓他們派些人來南下與我們匯合,到時候恢複好了,再上路便是,以你我的本事,再加上援兵,還愁不能安然北上?”
於曦被耶律玄說動了,問道:“你那朋友可信?”
“按你們漢人的說法,他是我的發小,他爹媽本是渤海遺民,皆在我家做長工,他與我是一起長大的。”
“說的好聽,渤海國遺民,就是你們耶律家擄掠來的下人奴隸吧。”耶律玄不屑地說道。
耶律玄也並未否認,接著說道:“而後他成年後入了南京統軍司的渤海兵部,現如今是北安州軍鎮的統領兵馬都部署。渤海軍各個驍勇善戰,有他們護衛也是一大助力,相信北上定會安然無事。”
於曦聽罷,再沒反對的理由,刺客或許精於暗殺,可真要與精銳的軍隊對抗,絕沒有任何勝算。
孫延召自沒有不同意的理由,他這些日子風餐露宿也有些乏了,早就想好好休息一下。三人隨後小心翼翼過了灤河,直奔北安州治下的軍鎮所在而去。 耶律玄沒了馬,隻能與其餘二人輪流共騎一匹。好在他們三人離北安州軍鎮並不算遠,隻有大半天的路程,待馬兒吃過豆餅恢複體力後,全力奔赴軍鎮。
遼國軍鎮半農半牧,全民皆兵,規模雖不比普通城池,卻是軍隊的駐紮之地。如今正值隆冬,並沒有多少人出城打理草場放牧和耕種糧食,所以也沒有所謂的開城閉城時辰,一天當中無論什麽時辰想要進入軍鎮,都要受到軍鎮城門看守的嚴格審問。
孫延召三人來到軍鎮的城頭前,城頭的弓弩手皆張弓搭箭直衝著三人。耶律玄趕緊摘下頭上的禦寒皮毛,露出顯而易見的契丹貴族髡發,下馬走上前去搭話。
或許是因為耶律玄的契丹樣貌,城門半開走出來兩名披盔戴甲的大漢,問道:“你三人來軍鎮做什麽?”
耶律玄趕緊迴道:“你們都部署今日可在城中?”
這兩門衛相互對視一眼。所答非所問,要是平時有人膽敢這般,非得先賞上兩巴掌,可對方的氣度不凡,又是契丹貴族實不敢怠慢。
“你找俺將軍何事?”漢子沒好氣地說道,“有話隻管跟俺講,俺先進去稟報。”
耶律玄想了想說道:“就說有黃龍塔的故人來見,可還記得曾經的塔下狗洞?。”
“狗洞?你最好莫開玩笑,俺要被將軍責罵,迴來非錘死你解氣,”這漢子又對另一人說道,“給俺看著他們,莫讓他們跑嘍,”說著氣衝衝轉身進城。
另一名大漢則雙手環抱於胸前,一言不發站在城門口,虎視眈眈地盯著耶律玄,隻要三人敢跑,他就叫樓上的弓弩手把他們射成刺蝟。
張洛麵無表情地收刀入鞘,迴身尋找還未斷氣的敵人。
而另一名高瘦男子也上前挨個排查,但凡遇到還有氣兒的,就補上一刀。這十來個屍體,皆被切斷喉管,溫熱的鮮血同時向外流淌著,慘狀猶如人間地獄。
“師妹,沒有活口了。”高個的走過來登上小山頭,與張洛並排而立,望著這條冰封三尺的灤河,指著兩河岸間最短的那段,說道,“問清楚了,這幫人把‘雷子’都埋在那一段。就等著他們過來時炸冰呢,還好咱們早來一步,不然他們非得凍死在河裏。”
少女一動不動,並不答話,隻是看著遠處冰封的河流發呆。
高個的接著說道:“師妹,從那天開始,咱已殺了幾波人了,後麵的路還長著,這麽殺下去沒完沒了,還能一直給他們擦屁股不成?我看還是先把他救出來要緊。剩下那兩人的死活跟咱何幹?”
又是一陣沉默,少女終於抬頭說道:“你說的對,我要找機會與他先見一麵。”
……
另一邊,孫延召三人正在連夜趕路,這段路還算寬闊好走,但夜裏仍不安全。耶律玄隻能下馬舉著火把在前頭探路,孫延召和於曦則在馬上休息。
耶律玄這一夜還未曾休息過,真要算起來,他們已是一連幾日幾夜未合眼了,別說人,就連馬兒都有些吃不消了。
這一小段上坡路,耶律玄的黃驃馬已走不動路,突然停在原地,四肢跪在了路上,大口地喘著粗氣。
耶律玄趕緊迴身查看,見馬兒已經側身躺在了地上,隻好上前輕輕撫摸著馬兒的鬃毛,嘴裏說道:“這一路真是苦了你。”
另外兩匹馬頗有靈性地停下了腳步,發出兩聲嘶吼。馬背上的孫延召和於曦都驚醒過來。
耶律玄向他們二人搖了搖頭,示意這匹馬恐怕是不行了。
在多日的高度緊張下,精神加上肉體雙疲勞的累計疊加,耶律玄在他們二人的眼中看到了極度的疲憊感。
如今三人皆已是強弩之末,再走下去恐怕……
他沉聲道:“咱們……也該歇歇了。”
於曦也下馬活動活動腿腳,迴道:“如何歇?如今後有追兵,前麵必有埋伏,再歇下去怕是山都出不去了。”
耶律玄迴道:“你說的不錯,可別忘了咱們再往前走,即便是過了北安州、澤州去往大定,那去大定的路是平岡道、盧龍道的兩道合流,途經的大定也是去上京的必經之路,不用想,定有不少人就在那等著咱,你看看咱們如今得這幅模樣,幹糧所剩無幾,馬兒已累死了一匹,再不眠不休下去,不用別人出手,咱自己便廢了。真到了要動手之際,一身的本事又能發揮出幾成。碰不到高手也就罷了,真要碰上了甲等的,你我又該如何抵擋?”
於曦雖不情願,可也不得不承認耶律玄說的是事實,問道:“那你說咱們該怎麽辦?”
耶律玄說道:“前麵北安州下的軍鎮有我一朋友,咱們小心進城,在他那休整一段時日,同時書信一封送予上京,讓他們派些人來南下與我們匯合,到時候恢複好了,再上路便是,以你我的本事,再加上援兵,還愁不能安然北上?”
於曦被耶律玄說動了,問道:“你那朋友可信?”
“按你們漢人的說法,他是我的發小,他爹媽本是渤海遺民,皆在我家做長工,他與我是一起長大的。”
“說的好聽,渤海國遺民,就是你們耶律家擄掠來的下人奴隸吧。”耶律玄不屑地說道。
耶律玄也並未否認,接著說道:“而後他成年後入了南京統軍司的渤海兵部,現如今是北安州軍鎮的統領兵馬都部署。渤海軍各個驍勇善戰,有他們護衛也是一大助力,相信北上定會安然無事。”
於曦聽罷,再沒反對的理由,刺客或許精於暗殺,可真要與精銳的軍隊對抗,絕沒有任何勝算。
孫延召自沒有不同意的理由,他這些日子風餐露宿也有些乏了,早就想好好休息一下。三人隨後小心翼翼過了灤河,直奔北安州治下的軍鎮所在而去。 耶律玄沒了馬,隻能與其餘二人輪流共騎一匹。好在他們三人離北安州軍鎮並不算遠,隻有大半天的路程,待馬兒吃過豆餅恢複體力後,全力奔赴軍鎮。
遼國軍鎮半農半牧,全民皆兵,規模雖不比普通城池,卻是軍隊的駐紮之地。如今正值隆冬,並沒有多少人出城打理草場放牧和耕種糧食,所以也沒有所謂的開城閉城時辰,一天當中無論什麽時辰想要進入軍鎮,都要受到軍鎮城門看守的嚴格審問。
孫延召三人來到軍鎮的城頭前,城頭的弓弩手皆張弓搭箭直衝著三人。耶律玄趕緊摘下頭上的禦寒皮毛,露出顯而易見的契丹貴族髡發,下馬走上前去搭話。
或許是因為耶律玄的契丹樣貌,城門半開走出來兩名披盔戴甲的大漢,問道:“你三人來軍鎮做什麽?”
耶律玄趕緊迴道:“你們都部署今日可在城中?”
這兩門衛相互對視一眼。所答非所問,要是平時有人膽敢這般,非得先賞上兩巴掌,可對方的氣度不凡,又是契丹貴族實不敢怠慢。
“你找俺將軍何事?”漢子沒好氣地說道,“有話隻管跟俺講,俺先進去稟報。”
耶律玄想了想說道:“就說有黃龍塔的故人來見,可還記得曾經的塔下狗洞?。”
“狗洞?你最好莫開玩笑,俺要被將軍責罵,迴來非錘死你解氣,”這漢子又對另一人說道,“給俺看著他們,莫讓他們跑嘍,”說著氣衝衝轉身進城。
另一名大漢則雙手環抱於胸前,一言不發站在城門口,虎視眈眈地盯著耶律玄,隻要三人敢跑,他就叫樓上的弓弩手把他們射成刺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