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你是女……
穿越宋朝,他們叫我弑君者 作者:山寨版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延召的跟蹤手段雖說不上多高超,卻也曾在梟巢中認真學習過,比起一般人還是要強上不少。
而且這些追蹤手段,是經過了夜梟們多年的實踐和反複更改,完全可以適應大部分的場景。
其中有幾個要領,比如:跟蹤時不要孤立於人群之外,要融入人群之中,這樣既不會顯得突兀,也可以用人群來做掩體。
還有跟蹤時要表現得自然,好像若無其事,尤其不要盯著人看,看腿看腳或者時不時地瞥上一眼也就足夠。時刻注意對方的腳步變化,來判斷對方後續要走的方向。
同時為了防止跟丟,目標轉彎時要快步跟上,轉彎前一定要往反方向跨步觀察,防止對方的埋伏。
之前孫延召能夠發覺有人在背後跟蹤,就是因為對方長時間盯著看才被察覺出了異樣。
從二仙河開始,孫延召就跟在這人身後,來到了幽州府最繁華的鳳陽大街上,這條街足有二十步寬,幾百步遠。街的最北麵就是內城康定門,南麵則連著外城南寧門。
此時的鳳陽大街上人頭攢動,許是快到了飯點,街上的人反而越來越多了,大街兩側的鋪席不僅沒有關門打烊,反而張燈結彩。各大酒樓的合歡門前賓客絡繹不絕,店小二忙裏忙外沒有閑時,不停向樓裏吆喝著。酒菜的香氣與胭脂味混合在了一起,這個組合確實十分誘人。
孫延召走在大街的西側,注視著大街東側穿著青衣道袍,頭戴鬥笠的那人。隻要那人停下腳步,他也停下腳步,那人往前走,他也跟著往前走。反正始終隔著一條街的安全距離,既可以安心觀察,也不擔心會被發現。
說來這人也奇怪,好像才過了一會就把方才跟丟了的事給忘記了,就這麽愉快地逛起街來。沿街鋪席少有不進的,一路走走停停,進去逛上一圈,卻隻看不買,許是囊中羞澀也說不準。
在鳳陽大街上逛了快大半個時辰,卻也隻走了不到百步遠,要不是對自己的跟蹤手段很自信,還真以為此人大智若愚,發現了自己在故意磨時間。
好在逛街終於結束了,隻見此人進了一間糕點店,不大一會工夫,手裏提著幾個紙包,興致滿滿地走了出來,然後在下個十字路口,向東拐出了鳳陽大街,走進了一條巷子裏去。
才剛出了繁華的鳳陽大街,路上的行人瞬間就少了。沒了行人,孫延召也不敢跟的太近,怕被對方察覺。
等對方拐進巷子,他才悄悄來到巷子口,看了一眼牆上的標識,上麵寫著“銅鈴巷”三個字。
“銅鈴巷?”孫延召總覺得銅鈴巷聽的有些耳熟,好像在哪裏聽到過。哪裏呢?可無論他怎麽想也想不起來。
此時,巷子裏空蕩蕩的,索性也就沒跟進去,眼看著那人拐進了一家院子裏。他謹慎地迴頭看了看,確認周邊沒人注意自己,這才慢慢悠悠進了巷子。
這巷子不長,大概也就十來戶的人家。
他邊走邊觀察,巷子裏的每家宅子起碼也是兩進或三進的,雖說不上多富庶,但按現代的標準絕對稱得上是中產階級的小康之家。
他也沒時間瞎逛,徑直來到那間宅子門前,方才那人就是從這裏進去的,左右看了看,普普通通,沒什麽特別的。
他輕輕推了推大門,大門紋絲不動,顯然在裏麵被鎖了,如此也隻能用老辦法了,側過頭去,此時巷子裏一個人都沒的。
隻見孫延召一個箭步扒上牆沿,撐起身體,翻了進去,一套動作幹淨利落。
他的腳一著地,就已到了前院,院裏青石地磚上被打掃的幹幹淨淨,可有感覺過於幹淨了,院子裏毫無生活的氣息。
他穿過左手邊的遊廊,眼前屋子是一間廚房。他走進去,見廚房一側擺著灶台,架子上沒有碗筷,角落沒有柴火,四周左右同樣幹幹淨淨沒有任何食物,就連灶台上的大鍋也沒有丁點使用痕跡,看來這間宅子也並非是居家過日子用的。
隨後他又穿過遊廊,迴到了前院,跨過門檻,進了內院。
內院是宅子主人日常起居之所,分為正房和東西廂房,他掃了一眼,也不知方才那人到底進了哪間廂房,要一間一間的進去找還真……自從上迴進了房間看見人彘,要說沒有心理陰影那是騙人的。如今對進入未知的房間實在有些抗拒。
此時太陽即將落山,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就當他猶豫不決時,突然東廂房亮起了燈,一道人影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在窗上。
他冷笑一聲,心道這倒是省的我去找,既然如此倒要看看你是何許人也。他借著酒勁,悄悄來到廂房的門前,聽到裏麵傳來了嘩嘩的水聲,心中猜測對方十有八九正在洗漱。
他就要來一個迅雷不及掩耳,直衝進去,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想罷,他深吸一口氣,雙手猛地一推房門,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大跨步衝了進去,而就在此時,燭光之下一人身上未著寸縷,正用清水衝洗身體,孫延召的推門聲也嚇了此人一跳。
“啊!”
兩人同時驚唿,就這麽麵麵相覷。就在這時,整個世界的時間都好像停止了,兩人眼中皆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
誰能想到跟蹤自己,眼前未著寸縷的人正是公孫離的小書童明月,且這個明月還是個……女兒身。
明月同時也沒想到孫延召會這麽突然的出現,然後又想起自己光著身子,腦袋嗡的一下子。
隻聽孫延召開口道:“明月,你是女……”
話音還未落,隻見明月渾身上下漲的通紅,臉上的表情由驚愕轉為憤怒,瞬間迸發出一陣強烈的殺意。
孫延召一看不妙,尬笑一聲,說道:“打擾了,我走錯了!”轉身就想離開。
可身後的明月快如閃電,身體化作一道殘影,瞬間出現在孫延召的身前。
待孫延召反應過來時,已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覺。
而且這些追蹤手段,是經過了夜梟們多年的實踐和反複更改,完全可以適應大部分的場景。
其中有幾個要領,比如:跟蹤時不要孤立於人群之外,要融入人群之中,這樣既不會顯得突兀,也可以用人群來做掩體。
還有跟蹤時要表現得自然,好像若無其事,尤其不要盯著人看,看腿看腳或者時不時地瞥上一眼也就足夠。時刻注意對方的腳步變化,來判斷對方後續要走的方向。
同時為了防止跟丟,目標轉彎時要快步跟上,轉彎前一定要往反方向跨步觀察,防止對方的埋伏。
之前孫延召能夠發覺有人在背後跟蹤,就是因為對方長時間盯著看才被察覺出了異樣。
從二仙河開始,孫延召就跟在這人身後,來到了幽州府最繁華的鳳陽大街上,這條街足有二十步寬,幾百步遠。街的最北麵就是內城康定門,南麵則連著外城南寧門。
此時的鳳陽大街上人頭攢動,許是快到了飯點,街上的人反而越來越多了,大街兩側的鋪席不僅沒有關門打烊,反而張燈結彩。各大酒樓的合歡門前賓客絡繹不絕,店小二忙裏忙外沒有閑時,不停向樓裏吆喝著。酒菜的香氣與胭脂味混合在了一起,這個組合確實十分誘人。
孫延召走在大街的西側,注視著大街東側穿著青衣道袍,頭戴鬥笠的那人。隻要那人停下腳步,他也停下腳步,那人往前走,他也跟著往前走。反正始終隔著一條街的安全距離,既可以安心觀察,也不擔心會被發現。
說來這人也奇怪,好像才過了一會就把方才跟丟了的事給忘記了,就這麽愉快地逛起街來。沿街鋪席少有不進的,一路走走停停,進去逛上一圈,卻隻看不買,許是囊中羞澀也說不準。
在鳳陽大街上逛了快大半個時辰,卻也隻走了不到百步遠,要不是對自己的跟蹤手段很自信,還真以為此人大智若愚,發現了自己在故意磨時間。
好在逛街終於結束了,隻見此人進了一間糕點店,不大一會工夫,手裏提著幾個紙包,興致滿滿地走了出來,然後在下個十字路口,向東拐出了鳳陽大街,走進了一條巷子裏去。
才剛出了繁華的鳳陽大街,路上的行人瞬間就少了。沒了行人,孫延召也不敢跟的太近,怕被對方察覺。
等對方拐進巷子,他才悄悄來到巷子口,看了一眼牆上的標識,上麵寫著“銅鈴巷”三個字。
“銅鈴巷?”孫延召總覺得銅鈴巷聽的有些耳熟,好像在哪裏聽到過。哪裏呢?可無論他怎麽想也想不起來。
此時,巷子裏空蕩蕩的,索性也就沒跟進去,眼看著那人拐進了一家院子裏。他謹慎地迴頭看了看,確認周邊沒人注意自己,這才慢慢悠悠進了巷子。
這巷子不長,大概也就十來戶的人家。
他邊走邊觀察,巷子裏的每家宅子起碼也是兩進或三進的,雖說不上多富庶,但按現代的標準絕對稱得上是中產階級的小康之家。
他也沒時間瞎逛,徑直來到那間宅子門前,方才那人就是從這裏進去的,左右看了看,普普通通,沒什麽特別的。
他輕輕推了推大門,大門紋絲不動,顯然在裏麵被鎖了,如此也隻能用老辦法了,側過頭去,此時巷子裏一個人都沒的。
隻見孫延召一個箭步扒上牆沿,撐起身體,翻了進去,一套動作幹淨利落。
他的腳一著地,就已到了前院,院裏青石地磚上被打掃的幹幹淨淨,可有感覺過於幹淨了,院子裏毫無生活的氣息。
他穿過左手邊的遊廊,眼前屋子是一間廚房。他走進去,見廚房一側擺著灶台,架子上沒有碗筷,角落沒有柴火,四周左右同樣幹幹淨淨沒有任何食物,就連灶台上的大鍋也沒有丁點使用痕跡,看來這間宅子也並非是居家過日子用的。
隨後他又穿過遊廊,迴到了前院,跨過門檻,進了內院。
內院是宅子主人日常起居之所,分為正房和東西廂房,他掃了一眼,也不知方才那人到底進了哪間廂房,要一間一間的進去找還真……自從上迴進了房間看見人彘,要說沒有心理陰影那是騙人的。如今對進入未知的房間實在有些抗拒。
此時太陽即將落山,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就當他猶豫不決時,突然東廂房亮起了燈,一道人影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在窗上。
他冷笑一聲,心道這倒是省的我去找,既然如此倒要看看你是何許人也。他借著酒勁,悄悄來到廂房的門前,聽到裏麵傳來了嘩嘩的水聲,心中猜測對方十有八九正在洗漱。
他就要來一個迅雷不及掩耳,直衝進去,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想罷,他深吸一口氣,雙手猛地一推房門,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大跨步衝了進去,而就在此時,燭光之下一人身上未著寸縷,正用清水衝洗身體,孫延召的推門聲也嚇了此人一跳。
“啊!”
兩人同時驚唿,就這麽麵麵相覷。就在這時,整個世界的時間都好像停止了,兩人眼中皆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
誰能想到跟蹤自己,眼前未著寸縷的人正是公孫離的小書童明月,且這個明月還是個……女兒身。
明月同時也沒想到孫延召會這麽突然的出現,然後又想起自己光著身子,腦袋嗡的一下子。
隻聽孫延召開口道:“明月,你是女……”
話音還未落,隻見明月渾身上下漲的通紅,臉上的表情由驚愕轉為憤怒,瞬間迸發出一陣強烈的殺意。
孫延召一看不妙,尬笑一聲,說道:“打擾了,我走錯了!”轉身就想離開。
可身後的明月快如閃電,身體化作一道殘影,瞬間出現在孫延召的身前。
待孫延召反應過來時,已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