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孫秘書覺得自己的雙手似有神助,竟然如此靈動,一下子就衝著逃走的野兔子開槍了。


    等等,剛才,李秘書不是開了一槍嗎,那短杆獵槍裏應該沒有火藥了啊,怎麽又轟的一聲響了。


    這個,等會兒去問常永慧吧,她會告訴你答案。


    孫秘書開槍之後,生怕自己打得不準。


    他怕這一槍不能讓野兔子斃命,所以,他趕緊向著野兔子的方向衝了過去。


    孫秘書衝到了野兔子麵前時,他驚喜地發現,他這一槍打得太準了。


    不知道多少粒鐵砂打中了野兔子的腦袋,幾乎把野兔子的腦袋打爆了!


    孫秘書重複了剛才李秘書的動作,左手握著短杆獵槍,右手拎起野兔子。


    然後,孫秘書轉過身來,雙手高舉,左手裏是短杆獵槍,右手裏是野兔子。


    孫秘書的嘴裏大叫道:“哈哈,我也打中啦!”


    孫秘書這個造型太典型了,跟著來照相的小胡趕緊把孫秘書這個造型拍了下來。


    剛才,李秘書打野兔子時,小胡也拍照了,但是,僅僅拍了李秘書優美的彎腰撅臀持槍向前的背影。


    現在,那兩位老司機更傻眼了。


    啥?!


    一個灌木叢裏竟然有兩隻野兔子?


    而且,女秘書打死了一隻野兔子,另一隻野兔子居然沒有跑掉?!


    兩位老司機中的張司機平時也打獵,他有這方麵的經驗。


    剛才,李秘書開槍打死一隻野兔子之後,緊接著常永慧就把短杆獵槍給了孫秘書,接下來孫秘書也開槍打死一隻野兔子。


    張司機就納悶了:那短杆獵槍裏的火藥和鐵砂是怎樣裝填進去的?!


    這時候,人們紛紛過來,圍著李秘書和孫秘書,紛紛誇獎他倆,就這麽一會兒的工夫,兩人打到了兩隻野兔子。


    受到這麽多人的誇獎,兩位秘書先前沒有打到鳥的心頭陰影一掃而光了。


    張司機也誇獎了兩位秘書,他一邊誇獎,一邊從孫秘書手裏拿過短杆獵槍,上下左右的看。


    終於,他發現了槍托裏的秘密。


    原來,常永慧把短杆獵槍改造了,在槍托裏設置了一個機關,可以自動裝填火藥和鐵砂。


    好了,滿滿一桶魚,七隻大肥鳥,兩個野兔子,午餐的肉類已經足夠了。


    至於蔬菜類,現在還沒有,過會兒到村裏再說吧。


    男男女女,大大小小,十個人,按照來時分配的車輛座位上車。


    對附近地形地物最熟悉的張司機的車子開在前麵,以便找一個比較合適的村莊。


    孫秘書就在張司機這輛車上,張司機給孫秘書引導和介紹附近的村莊,由孫秘書來決定到哪個村裏去做飯吃。


    張司機一邊開車一邊介紹經過的一個村莊。


    張司機道:“這個村裏的人家很少,總共隻有三十多戶。”


    孫秘書道:“老張,繼續向前開,找一個人家比較多的村莊。”


    過了一會兒,張司機又道:“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村子,不過這個村子風景一般。”


    孫秘書道:“老張,繼續向前開,找一個風景好的村莊,今天是安排常永慧同誌和嶽縣長出來玩的啊,一定要讓她們盡興。”


    車子繼續向前開。


    車子開著開著,道路越來越窄了。


    原來,不知不覺地,兩輛車子居然開到山區裏了。


    前麵是一座小山,一條狹窄的黃沙路依山而建,道路彎彎曲曲的,寬度隻容一輛車通過。


    好在這裏太荒僻了,幾乎沒有機動車,所以用不著擔心會車會不了。


    兩輛車子車子沿著山路小心謹慎地向前開,繞過了小山之後,大家突然眼睛一開。


    隻見前麵有一個村莊,群峰環抱,西、北、東三麵都是山,而南麵是一片清澈的湖水。


    這是一個典型的依山傍水的美麗村莊。


    孫秘書道:“好!咱們就在這個村子找戶人家做飯吃!”


    張司機的車子在前,趙司機的車子在後,繼續沿著黃沙路,加快速度向著村子開去。


    及至車子到了村口時,眾人的眼睛又是一亮。


    卻見村口處,立著一個一看便知很有年頭的古老石碑。


    那古老石碑的碑體有三米多高,上麵刻有三個大字:杏花村。


    杏花村?!


    難道這就是那首著名的古詩裏描寫的杏花村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走來斷腸人,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因為這是一個古碑,而且石碑上麵又有杏花村三個大字,所有人都產生了興趣。


    所以,孫秘書讓張司機停車,以便讓大家下車看看古碑。


    前麵的這輛車一停,後麵的車跟著就停下了。


    沒有人發話,大家都知道為什麽停車,而且全都自行下了車,都到了古碑前觀看。


    趙司機一看古碑上的小字,道:“哈哈,咱們不知不覺地,已經跨省了,竟然到了s省的地盤上了。”


    孫秘書聽了,一愣:“啊?居然跨省了?咱們不知不覺地跑得太遠了啊。”


    兩位司機也沒有來過這裏,所以,對這裏也都感到陌生。


    張司機問趙司機:“老趙,你說,這個杏花村,就是古詩裏描寫的杏花村嗎?”


    趙司機道:“嗨!我一個開車的,才疏學淺,哪裏知道這個啊!”


    宣傳部的新聞幹部小胡給大家照完相之後,道:“我來告訴你們吧,這個村子真的就是那首著名的古詩裏描寫的杏花村,因為,這裏是唐代大詩人杜牡的老家。”


    張司機聽了,笑道:“哈哈,小胡,沒有想到,你這個小姑娘知識還挺多!”


    小胡臉一紅,道:“什麽我這個小姑娘知識還挺多呀,上次我在s省參加華夏國新聞幹部聯訓,會議組織所有與會人員來這裏參觀,所以我知道這個村莊的來曆!”


    常永慧默默地看著古碑,心裏感慨道:“在他們看來,這個村莊夠古老的,然而,唐代,遠在我那個時代之後了。”


    嶽淑萍對杏花村非常感興趣,道:“真沒想到,咱們無意之中竟然到了杜牡的老家了,那就在這裏玩玩,在村裏做頓飯吃吧,這倒是很有意思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她從四歲開始成為國家棟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成由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成由天並收藏七零:她從四歲開始成為國家棟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