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常永慧會宣傳,常豐牌拖拉機暢銷全省
七零:她從四歲開始成為國家棟梁 作者:成由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昨天晚上,楊誌峰是明確反對衛麗珊駕駛拖拉機的樣機進行實地試驗的幹部之一,而且當時他的態度還比較堅決。
而現在,楊誌峰的態度完全變了。
接受完人們的紛紛祝賀之後,衛麗珊來到常永慧麵前。
“師父……”
周圍有很多的人,所以衛麗珊的這一聲師父並沒有喊出聲來,隻是用嘴形向師父傳遞了自己的意思。
常永慧對自己的得意徒弟微笑了一下。
這時候,常國棟,工廠其他技術骨幹,村幹部們,全都過來了。
支書楊誌峰道:“永慧,你覺得試驗結果怎麽樣?”
常永慧說了一句讓大家放心的話:“輪胎式拖拉機基本上是成功的,沒有大問題,隻是把馬力加大五分之一就行了。”
常永慧這不是瞎說,她是經過計算的。
剛才,關鍵時刻,常永慧施加在衛麗珊開的拖拉機上的能量,相當於拖拉機馬力的五分之一。
當時,常永慧沒有過多地給拖拉機施加能量,過多了,拖拉機一下子竄上岸頂,那就後果不得而知了。
而且,接下來給拖拉機調整多少馬力,也就心中無數了。
按照常永慧的判斷,常豐機械廠的技術人員,對輪胎式拖拉機發動機的馬力進行了調整。
這兩台拖拉機,可以說是姊妹機。
經過相關人員的討論,履帶式和輪胎式兩種拖拉機分別命名為常豐牌拖拉機001、常豐牌拖拉機002。
公社和縣兩級廣播站的美女記者們,多次采訪常永慧,所以常永慧和她們都是姐妹了。
常永慧先來到公社廣播站,把手裏提的試驗田裏生產的兩個大西瓜放在桌子上,對站長郭希珍道:“姐,我給你提供一條新聞,你要不?”
郭希珍立刻道:“肯定要啊?啥新聞呀?”
常永慧道:“小常莊常豐機械廠研製出來兩種型號的拖拉機。”
“啥?!研製拖拉機可比研製一般的農用機械難多了呀!”
“常豐機械廠隻用七天就研製出來了!”
“這可是大新聞啊!走,現在就去常豐機械廠采訪!”
公社廣播站配備兩名工作人員,一名站長,一名廣播員。
除了郭希珍,還有一個二十來歲的姑娘。
她們兩人都是從村裏下鄉知青中選來的。
兩名女知青背上采訪設備就要和常永慧一起出發。
常永慧對郭希珍道:“姐,你們去吧,我已經在常豐機械廠安排好了接待人員,我現在去縣廣播站一趟。”
“好的!”
常永慧開著拖拉機到了縣廣播站,進入站長顧玲玲的辦公室。
常永慧將手中提著的試驗田裏生產的一籃子甜瓜放到顧玲玲的辦公桌上,道:“姐,小常莊又出新聞了,你聽說了嗎?”
顧玲玲正在寫一篇新聞稿,一看到常永慧,立刻站起來:“是不是小常莊常豐機械廠生產出來兩種型號的拖拉機?”
“咦?!姐,你是怎麽知道的呀?”
“哈哈,郭希珍打電話告訴我的,讓我們縣廣播站的人趕緊過去和她們一起現場采訪呢!我們正準備出發呢!”
“原來這樣呀!郭站長都替我說了,我就不多說了哈!我走了,我還要去縣宣傳部一趟!”
“好的呀,這麽大的新聞,郭部長肯定非常感興趣!”
常永慧開著拖拉機到了縣宣傳部。
常永慧左手提著一個大西瓜,右手提著一籃子甜瓜,進入宣傳部長郭洪德的辦公室。
郭站長似乎早有準備,常永慧進入辦公室的時候,他已經站在門口了。
常永慧將西瓜和甜瓜放在郭部長的辦公桌上,正要開口,郭部長道:“哈哈,常永慧同誌,你提供的重大新聞肯定是爆炸性的新聞,我這就邀請省報和省廣播電台的記者們去小常莊采訪!”
常永慧這一次沒有感到詫異,問道:“部長,是縣廣播站的顧站長告訴你的嗎?”
郭部長道:“哈哈!正是!這麽重大的新聞,誰不想快速提供啊,最先提供者,有獎勵呢!”
這種宣傳,其實就是現在人們說的軟廣告,不過,那時候沒有軟廣告這個概念。
常豐機械廠研製出來兩種型號的拖拉機,這一爆炸性的新聞,很快就傳播到全省家家戶戶。
常豐機械廠,本來就名氣很大,信譽很好。
現在竟然研製出來兩種型號的拖拉機,而且,性價比最優,那些買不起大廠家生產的拖拉機的單位,紛紛來常豐機械廠訂購。
分管財務的副廠長衛麗珊的辦公桌上,訂單很快就一大摞了。
前一陣子由於原有農用機械市場飽和而有些蕭條的常豐機械廠,現在又發達了!
每天都有十來張訂單,這麽大的生產量,常豐機械廠的人力就顯得非常不足了。
恰在這時候,又一批下鄉知青到了,這一批,共有男女知青三十九名。
常永慧向村幹部們提議,已經鍛煉兩年多的第一批知青,選出四十名優秀者,充實常豐機械廠。
常豐機械廠本身就有大量宿舍,被選中的四十名優秀知青搬到了常豐機械廠居住,騰出的房間正好給新知青們居住。
被選中的四十名優秀知青有知識,有激情,有活力,她(他)們充實到常豐機械廠之後,成為常豐機械廠的生力軍。
…………………………………
就在人們紛紛讚揚常永慧智謀過人,一個金點子就讓常豐機械廠重新紅火起來之際,常永慧卻在琢磨另一個現實問題了。
那天,常國棟開著履帶式拖拉機樣機在村內所有小道上轉了一圈,結果,三噸多重的拖拉機履帶將所有土路碾成了田溝溝。
事後,村幹部們組織人力,將土路重新平整了。
然後,誰也沒有想到其他問題。
而常永慧想到了其他問題。
女帝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平時所接觸的道路,基本上全是土路。
不光小常莊村內村外全是土路,而且其他村莊,整個皮縣,會是土路。
即使白鎮的街道,竟然也是土路,來來往往的車輛,把街道土路壓鬆,變成塵土。
而現在,楊誌峰的態度完全變了。
接受完人們的紛紛祝賀之後,衛麗珊來到常永慧麵前。
“師父……”
周圍有很多的人,所以衛麗珊的這一聲師父並沒有喊出聲來,隻是用嘴形向師父傳遞了自己的意思。
常永慧對自己的得意徒弟微笑了一下。
這時候,常國棟,工廠其他技術骨幹,村幹部們,全都過來了。
支書楊誌峰道:“永慧,你覺得試驗結果怎麽樣?”
常永慧說了一句讓大家放心的話:“輪胎式拖拉機基本上是成功的,沒有大問題,隻是把馬力加大五分之一就行了。”
常永慧這不是瞎說,她是經過計算的。
剛才,關鍵時刻,常永慧施加在衛麗珊開的拖拉機上的能量,相當於拖拉機馬力的五分之一。
當時,常永慧沒有過多地給拖拉機施加能量,過多了,拖拉機一下子竄上岸頂,那就後果不得而知了。
而且,接下來給拖拉機調整多少馬力,也就心中無數了。
按照常永慧的判斷,常豐機械廠的技術人員,對輪胎式拖拉機發動機的馬力進行了調整。
這兩台拖拉機,可以說是姊妹機。
經過相關人員的討論,履帶式和輪胎式兩種拖拉機分別命名為常豐牌拖拉機001、常豐牌拖拉機002。
公社和縣兩級廣播站的美女記者們,多次采訪常永慧,所以常永慧和她們都是姐妹了。
常永慧先來到公社廣播站,把手裏提的試驗田裏生產的兩個大西瓜放在桌子上,對站長郭希珍道:“姐,我給你提供一條新聞,你要不?”
郭希珍立刻道:“肯定要啊?啥新聞呀?”
常永慧道:“小常莊常豐機械廠研製出來兩種型號的拖拉機。”
“啥?!研製拖拉機可比研製一般的農用機械難多了呀!”
“常豐機械廠隻用七天就研製出來了!”
“這可是大新聞啊!走,現在就去常豐機械廠采訪!”
公社廣播站配備兩名工作人員,一名站長,一名廣播員。
除了郭希珍,還有一個二十來歲的姑娘。
她們兩人都是從村裏下鄉知青中選來的。
兩名女知青背上采訪設備就要和常永慧一起出發。
常永慧對郭希珍道:“姐,你們去吧,我已經在常豐機械廠安排好了接待人員,我現在去縣廣播站一趟。”
“好的!”
常永慧開著拖拉機到了縣廣播站,進入站長顧玲玲的辦公室。
常永慧將手中提著的試驗田裏生產的一籃子甜瓜放到顧玲玲的辦公桌上,道:“姐,小常莊又出新聞了,你聽說了嗎?”
顧玲玲正在寫一篇新聞稿,一看到常永慧,立刻站起來:“是不是小常莊常豐機械廠生產出來兩種型號的拖拉機?”
“咦?!姐,你是怎麽知道的呀?”
“哈哈,郭希珍打電話告訴我的,讓我們縣廣播站的人趕緊過去和她們一起現場采訪呢!我們正準備出發呢!”
“原來這樣呀!郭站長都替我說了,我就不多說了哈!我走了,我還要去縣宣傳部一趟!”
“好的呀,這麽大的新聞,郭部長肯定非常感興趣!”
常永慧開著拖拉機到了縣宣傳部。
常永慧左手提著一個大西瓜,右手提著一籃子甜瓜,進入宣傳部長郭洪德的辦公室。
郭站長似乎早有準備,常永慧進入辦公室的時候,他已經站在門口了。
常永慧將西瓜和甜瓜放在郭部長的辦公桌上,正要開口,郭部長道:“哈哈,常永慧同誌,你提供的重大新聞肯定是爆炸性的新聞,我這就邀請省報和省廣播電台的記者們去小常莊采訪!”
常永慧這一次沒有感到詫異,問道:“部長,是縣廣播站的顧站長告訴你的嗎?”
郭部長道:“哈哈!正是!這麽重大的新聞,誰不想快速提供啊,最先提供者,有獎勵呢!”
這種宣傳,其實就是現在人們說的軟廣告,不過,那時候沒有軟廣告這個概念。
常豐機械廠研製出來兩種型號的拖拉機,這一爆炸性的新聞,很快就傳播到全省家家戶戶。
常豐機械廠,本來就名氣很大,信譽很好。
現在竟然研製出來兩種型號的拖拉機,而且,性價比最優,那些買不起大廠家生產的拖拉機的單位,紛紛來常豐機械廠訂購。
分管財務的副廠長衛麗珊的辦公桌上,訂單很快就一大摞了。
前一陣子由於原有農用機械市場飽和而有些蕭條的常豐機械廠,現在又發達了!
每天都有十來張訂單,這麽大的生產量,常豐機械廠的人力就顯得非常不足了。
恰在這時候,又一批下鄉知青到了,這一批,共有男女知青三十九名。
常永慧向村幹部們提議,已經鍛煉兩年多的第一批知青,選出四十名優秀者,充實常豐機械廠。
常豐機械廠本身就有大量宿舍,被選中的四十名優秀知青搬到了常豐機械廠居住,騰出的房間正好給新知青們居住。
被選中的四十名優秀知青有知識,有激情,有活力,她(他)們充實到常豐機械廠之後,成為常豐機械廠的生力軍。
…………………………………
就在人們紛紛讚揚常永慧智謀過人,一個金點子就讓常豐機械廠重新紅火起來之際,常永慧卻在琢磨另一個現實問題了。
那天,常國棟開著履帶式拖拉機樣機在村內所有小道上轉了一圈,結果,三噸多重的拖拉機履帶將所有土路碾成了田溝溝。
事後,村幹部們組織人力,將土路重新平整了。
然後,誰也沒有想到其他問題。
而常永慧想到了其他問題。
女帝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平時所接觸的道路,基本上全是土路。
不光小常莊村內村外全是土路,而且其他村莊,整個皮縣,會是土路。
即使白鎮的街道,竟然也是土路,來來往往的車輛,把街道土路壓鬆,變成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