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是女帝上輩子的少年時代,當時她還是一個小農女呢,跟著爹娘種青蓮,她把一棵粗粗的青蓮苗種在山間大湖裏。


    “陛下,你種下的青蓮,在世界崩塌之中,得天獨厚,得到了極其豐厚的天地之真氣,長成了參天巨蓮,不過就在青蓮即將化為人形之際,這個地區再次崩塌,青蓮滅亡,不過它的巨根深埋地下,那個山間大湖,隨著周圍大山崩塌化土,漸漸地變成了一個水灣,開始水灣很大,後來越來越少,直到你現在看到的樣子……”


    癸已講的這一切,符合邏輯,也符合自然演化法則,女帝相信了。


    女帝從而斷定,大灣坑給自己源源不斷地輸送靈氣的根源恰恰是那個巨型青蓮的根!


    “那是一個無價之寶!它將給我帶來無限的好處,我一定要保護好它!”


    常永慧又想到:什麽時候那個大灣坑屬於我就好了!


    常永慧接著提問她想知道的第二個問題:“我所在的常家家族,和我有沒有曆史淵源關係?”


    癸已道:“這個倒是沒有!小常莊是大運河開挖之後才有的,他鄉流浪村民擇水而居,在這裏安家落戶,漸漸地形成了小常莊,而大運河是隋朝時代開挖的,隋朝時代是在咱們那個時代六千年之後才有的。”


    常永慧暗道:既然常家家族和自己沒有曆史淵源,那為什麽常家祖墳源源不斷地給自己輸送靈氣呢?


    進而想到,大運河和自己也沒有曆史淵源,而大運河也給自己源源不斷地輸送靈氣,這又是為什麽呢?


    常永慧正想和癸已繼續探討,這時候,常永生放學迴家了,一進院子,看到妹妹在小水坑那裏玩小王八,立刻過來了。


    “妹妹,這小王八該喂它啥東西吃啊?”


    “這還用問,王八愛吃肉。”


    “那我去給它拿點醃的野兔子肉來。”


    前天剛剛打到一隻野兔子,肉還沒有吃完呢,夏翠花用舊鹽醃上了,常永生跑迴屋裏,拿來一塊野兔子肉,剛要扔進小水坑裏,常永慧一把拉住常永生的手,道:“別直接扔進小水坑裏。”


    常永慧接過野兔子肉,兩個小手指捏著,直接靠近癸已的嘴,用心聲道:“看來你是真的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了,獎勵你一塊野兔子肉吃吧!”


    癸已道:“謝謝陛下!我一定按照你的旨意去做,修身養性,棄惡從善!”


    常永慧道:“那就看你的實際行動了。”


    這時候,夏翠花在屋裏喊道:“老傻二丫,進屋吃飯了!”


    常永慧和哥哥進屋吃飯的時候,路過雞窩,常永慧順便看看雞窩裏有沒有雞蛋,近來,揀雞蛋的活兒基本上讓常永慧包了,她很願意幹這活兒,雞剛下出來的蛋溫溫的,滑滑的,拿在手裏感覺真舒服。


    夏翠花養了一隻大公雞,六隻老母雞,過年時殺了兩隻基本上不下蛋的老母雞,現在還有四隻老母雞,每天能揀兩三個蛋,老母雞並不是每天都下蛋。


    今天常永慧揀到兩個雞蛋,一個白的,一個黃的,她一手一個拿著,就在她離開雞窩那裏時,忽然發現一隻老母雞不對勁。


    這是一隻蘆花老母雞,在四隻老母雞中最大,下蛋特勤快,也就它幾乎每天下一個蛋,而且下的蛋也大,還下過雙黃蛋。


    可今天,它趴在窩裏,不像是下蛋的樣子,卻像是生病了一樣。


    閉著眼睛一動也不動,甚至常永慧用胳膊肘輕輕碰它它也不動。


    這是怎麽迴事,常永慧不知道,就趕緊喊娘:“娘,蘆花雞生病了,它趴在窩裏一動也不動了!”


    夏翠花聞聲出來了,到雞窩一看就笑了:“哈哈!蘆花雞趴窩了!我正等著有一隻老母雞趴窩呢,沒想到蘆花雞趴窩了,正好,它個頭大,孵的小雞多!”


    孵小雞?!


    常永慧想起來了,年前娘就說過,春天的時候孵小雞,後來就把這事丟到腦後去了。


    聽說蘆花雞可以孵小雞了,常永慧非常高興,她現在是孩子的天性,覺得孵小雞肯定很有意思,而且她要讓蘆花雞孵出最好的小雞來。


    她自己不會孵小雞,但是她能讓蘆花雞孵的比任何老母雞都好。


    現在的節氣是春末夏初,是孵小雞的最佳時節,孵小雞天太冷不行,天太熱也不行。


    吃完了中午飯,夏翠花就忙上了,她在西屋不住人的炕頭上鋪上不用的舊褥子,把這些日子特意攢的雞蛋統統放在褥子上,常永慧數了數,總共有三十九個。


    “娘,總共有三十九個雞蛋,可以孵出三十九個小雞,要是其中有三十個是母雞,這樣,咱家就有三十四個母雞了,就是平均每天下二十個蛋,一個月就有六百個雞蛋,除了自家吃的一百個,剩下的五百個雞蛋拿到大集上去賣,一個雞蛋賣三分錢,就能賺十五塊錢了,一年十二個月,就能賺一百八十塊錢了。”


    夏翠花聽了,吃驚地看著二丫:“好孩子,你簡直是太聰明了,這還沒有上學呢,就這麽識數了!就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也不一定算得這麽準呢!”


    常永慧心中微微一動:光顧著高興了,一下子顯露得太多了哈!


    多點就多點吧,反正是在娘麵前,又不是外人。


    常永慧看了一眼身邊的永生哥,道:“哪裏呀,俺哥就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俺哥算數比俺厲害!”


    常永生木呐,說話從來都是直筒筒的:“二丫你厲害!現在村裏誰不知道你是一個小天才呢!”


    說話間,夏翠花已經把蘆花雞從窩裏抱來,輕輕地放到炕頭褥子上的一堆雞蛋上,老母雞似乎早就等著這一刻了,動作麻利的收攏雙腿,微微展開翅膀,全身姿態放低,然後就閉著眼睛開始創造雞族的新一代了。


    它的神態,神聖而安詳。


    接著,夏翠花從院子裏抱來一捆玉米杆子,開始在煙道通往西屋的另一個灶堂裏燒火。


    這是一個小灶台,上麵安著一口小鐵鍋,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給西屋燒炕,冬天來客人住西屋時燒,而小鐵鍋是備用的,來客人多了,大灶台不夠用,就用小鐵鍋補一下。


    夏翠花一邊拉著小風箱燒火,一邊傳經:“孵小雞的火不能燒得太熱,炕溫乎就行了,太熱了,就把雞蛋燒壞了。”


    常永慧問道:“娘,得多少天把小雞孵出來呀?”


    這個,女帝真不懂。


    “不多不少,二十一天,天數太少了,小雞就是出來,也長不壯實,天數太多了,小雞就在蛋殼裏憋死了,隻能吃毛蛋了。”


    剛才,常永慧還想著自己讓蘆花雞早日孵出小雞呢,聽了娘的話,她打消了這個念頭。


    所有生命,都得順應自然法則,法力,強加在別的方麵可以,不能過多地加在生命發展的速度上,頂多加一點點。


    毛蛋?


    常永慧又問道:“娘,毛蛋是什麽東西呀?”


    “毛蛋,就是剛才我說的小雞憋死在蛋殼裏,小雞身上的毛很嫩,可以和肉一起吃。”


    站在旁邊的常永生接上道:“毛蛋可香呢!”


    常永慧心道:毛蛋再怎麽香,還是少吃幾個吧,俺可不要讓小雞憋死在蛋殼裏。


    常永慧問道:“娘,往年憋死的小毛蛋占多少呀?”


    “基本上也就占三成吧,那要看孵蛋母雞的本事了。”


    “哦……”


    公雞不下蛋,母雞才下蛋,但是沒有公雞,母雞下的蛋才能孵出小雞來,這個常永慧已經知道了,因為之前夏翠花已經和女兒講過了。


    相比之下,母雞更重要,它下蛋解饞和賣錢,老了不下蛋了還可以吃肉,而公雞除了讓母雞下的蛋可以孵出小雞來,加上打鳴和殺了吃肉,也就沒有多大用處了。


    而且,公雞不用多,有一隻,就可以讓一大窩母雞下的蛋可以孵出小雞來,所以,蘆花母雞孵的這三十九個蛋,最理想的是有一兩隻小公雞就行了,其它的都是小母雞吧。


    這可能嗎?


    “娘,往年孵的小雞,小母雞占多少呀?”


    常永慧這一問,夏翠花就知道俺閨女想多孵出小母雞來,但是她得實話實說:“大約各占一半吧,運氣好的話,小母雞多兩隻,運氣不好,小公雞多兩隻。”


    “哦……”


    自此,夏翠花每天早晚各一次給火坑加溫,而常永慧每天至少兩次去看看蘆花母雞孵的樣子,順便給它一點點小能量。


    這個,用不著常永慧耗費太多的能量,一點點小能量就夠了,給多了,蘆花母雞它也吃不消啊。


    能量天天給,常永慧也不能確定自己的目的是否全部實現,畢竟,生命演化這東西太玄奧。


    相比之下,常永生對蘆花母雞孵蛋倒是不那麽太關注,因為他過去見過多次母雞孵蛋了,習以為常了。


    常永生現在的興趣已經放在了打蘆草上了,因為蘆草已經長高了,可以打了。


    打蘆草,既可以交到生產隊的飼養處換工分,也可以運到白鎮去賣錢,白鎮有幾支國營運輸隊,都是馬車運輸,而馬吃蘆草跑得更快。


    看到永生哥去打蘆草,常永慧當然不會無動於衷。


    “哥,俺和你一起去打蘆草吧!”


    “行啊,楊老爺爺不是也送給你一把鐮刀嗎,他打的鐮刀打草可快呢!”


    說著,常永生到農具棚裏,把另一把鐮刀拿來,又揀了個小一點的草筐,遞給妹妹:“你背背這個草筐試試,看看能背得起來不?”


    常永慧學著哥哥的樣子,將胳膊伸進草筐的背圈裏,然後將草筐背到後背上,哈,這個最小的草筐還是大,筐頭都抵到了小腿上了。


    俺才四歲啊。


    正常狀態,筐頭應該抵在屁股上,這樣草筐才背得穩,而且不影響走路。


    “妹妹,這草筐對你來說太大了,先將就著用吧,讓爸爸盡快用柳條給你編一個更小的。”


    習慣成自然,常永生打蘆草,最喜歡到大運河揚水站附近的“月河地”裏去打。


    夏翠花知道兒子這個習慣,囑咐道:“到月河地打蘆草,小心別掉到河裏呀,現在河水已經很大了。”


    月河地,就是大運河拐彎的地方,在外岸和內岸之間自然形成一個半月形的沙土地,村裏將內岸加固好,不讓河水流到沙土地上,利用這片這片沙土地種紅薯和花生,沙土地裏的紅薯和花生比黃土地長得更好,而且更好吃。


    沙土地裏不光愛長紅薯和花生,還愛長蘆草。


    常永慧第一次跟著哥哥打蘆草,不知道哪裏蘆草多,不聲不響地跟著哥哥走,哥哥到哪裏去打,她就到哪裏去打。


    出村西,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土路,先走到高高的大運河外岸上。


    前些年鬧大洪水,全縣的青壯年到大運河來出工升高加固大運河的外岸,使得大運河的外岸就像是小城牆一樣高大。


    為了防止再鬧大洪水,抗洪大軍在大運河外岸的外側壘起一排又高又大的“土牛”,其實這些土牛就是備土,洪水泛濫時,不用到遠處去挖土,就用土牛加固升高河岸,這樣更可以應急。


    常永慧跟著哥哥走在小城牆一樣的大運河外岸上,視野頓時開闊許多倍,凡眼也可以看到村南的鐵路,以及鐵路那邊的宋家莊,目光超過河道向北看,還可以看到大運河北岸的一片村莊。


    大運河的河道裏,已經開始漲水了,渾濁的河流勢頭漸大,嘩嘩地咆哮地向東流去。


    沿著河岸走不多遠,就到了月河地了,這片月河地很大,至少有一百多畝,已經長滿了綠油油的紅薯秧子和花生苗。


    當年分自留地時,當時的大隊長王樹寬利用職權,給王家家族的每家每戶在月河地裏分了一小塊自留地,他自己家分了一大塊自留地。


    理由是這些人家在河岸外麵的自留地麵積不夠,要在河岸裏麵的月河地裏“補差”。


    誰都知道,全村的土地,就數月河地肥沃,這裏沒有鹽堿地,而河岸外麵的土地,百分之八十是鹽堿地。


    那時候王家勢力強大,非常霸道,村裏沒有人敢惹,即使知道王樹寬以權謀私也敢怒不敢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她從四歲開始成為國家棟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成由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成由天並收藏七零:她從四歲開始成為國家棟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