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白衣卿相19
快穿:死遁後,撩過的主角都瘋了 作者:就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了卻一樁大事,顧爻心裏輕鬆幾分。
現在是天乾二十二秋,大約再有半年,宣帝就會因長期服用“仙丹”內裏虧空,身體急速衰敗,不得不選擇太子之位人選。
若不是所謂“仙丹”給宣帝營造出他還龍精虎猛的錯覺,今年宣帝也不會那般重發落了兩個有能力的兒子,直接斷了他們奪嫡的機會。
宣帝子嗣還算多,皇後所出長公主,二皇子和三公主為賢妃所出,昱王靖王分別為皇三子和皇四子,如今也無競爭力。
大皇子身體不好,早早選了個富庶封地分出去了。
七八皇子又都尚且年幼,不成氣候,兩位皇子生母的娘家又不是什麽大家族,不存在外戚幹政,扶持傀儡皇帝的可能。
哦,還有個五皇子。
逸王,襲雲舟,醉情山水,喜愛種田,不爭名利,早早的就被宣帝踢出朝堂的人物。
也是劇情裏可是為數不多活到最後的皇子。
畢竟原劇情可是襲越波瀾壯闊的一生,後麵昱王靖王在封地豢養私兵,圈地為王,襲越禦駕親征,可是把這兩位都搞死了。
顧爻思索了一下,最後應該還是二皇子和襲越相爭,和劇情裏差別不大。
宣帝發現自己身體不行的時候也沒有過於遷怒,生死有命,這是這位戎馬半生的帝王在戰場上就知道的事。
隻是人臨到了,還是想活的,所以他才會去嚐試那些所謂的“仙丹”。
宣帝是經過奪嫡之爭才坐上皇位的,眼界還是有的。
也正是在此時候,宣帝就已經在暗中觀察挑選繼承人。
隻是迴頭一看,就隻剩下兩位皇子可堪大任,一位是賢妃所出的二皇子,母家是百年望族,勢力頗大,一位便是在朝堂上展露才華的襲越。
襲越的生母徐氏隻是宣帝在行宮之中酒醉寵幸的一個粗使宮女,甚至在寵幸之後,宣帝都沒有把她接迴宮裏。
若不是一朝得子,宣帝根本就不會想起這麽個人。
之後還是皇後做主,把人接迴宮封了個美人,在襲越五歲時就去了。
而後襲越就是在孺子室中由宮中嬤嬤帶著長大,稍大些就去宮學中上學。
自小便看人眼色生活,見過的醃臢事,受過的磋磨數不勝數。
襲越天資聰慧,君子六藝學得精通,隻是無人在意罷了。
年皇後作中宮之主,一查宮中還留著的孩子,就發現襲越年歲到了還沒出宮,就奏請宣帝封了個王爺。
身為嫡母的皇後倒是也沒為難這個自小沒了母親的六皇子,出宮該給的封賞和仆從什麽的也沒有半分克扣,甚至自己還稍微貼補了兩件賞賜。
雖不說多用心,但是也按王爺該有的規格給了的。
也正是因為皇後沒有為難過襲越,襲越繼位後將這位沒有嫡子的母後尊為了太後。
許是多年忽略這個兒子,宣帝也有些愧疚之意,給安排了吏部的官職,襲越也展現出他的能力,頗得宣帝器重。
那次江南之行,是去查鹽。
江南私鹽泛濫,官商勾結。
二皇子卻擔心他的私鹽生意暴露,聯合江南有私的官員,要把人徹底留在江南。
襲越迴京,等來的卻是二皇子的誣告。
二皇子棄車保帥,將私鹽之事推到江南巡撫身上,更是借此告遲遲才歸來的襲越包庇之罪。
而當時正值西南部族叛亂,二皇子的舅舅打了勝仗,叛亂又未結束,輕易動不得。
李家又是百年簪纓世家,根基深厚。
而且,賢妃與宣帝年少相識,是有情意在的。
當年若沒有李家鼎力支持,今日這皇位,也不一定是宣帝來坐。
權衡利弊之下,沒有半分背景,在朝中根基尚淺的襲越便成了那顆棄子。
就這樣被輕飄飄撤了職,將此事揭過。
皇上如願收迴了江南鹽權,順便敲打了二皇子。
誰又會管一個被皇帝厭棄的皇子死活。
時移世易,人情冷暖,大多如此。
也是由此,堅定了襲越要爭的決心。
他忍了下來,將他手上的所有證據藏起來。
隻待來日,給二皇子的倒台添把火。
踏著皎潔的月色,顧爻知道,這天也該變一變了。
*
次日,西菱三皇子上書宣帝,提出互市。
宣帝在早朝後,於延和殿中緊急召見顧丞相,吏部尚書等多位肱骨之臣,還破例召見了顧爻。
有些想考校顧爻的心思。
看看這位他破例封的顧侍郎,能不能接的住他的恩典。
但能與這多名肱骨老臣一同議事,足見顧爻恩寵之盛。
無人知曉他們談了什麽,隻聽聞殿外小太監泄露的隻言片語,幾位大人似乎爭執了許久。
直到日頭西落,幾人才從延和殿出來。
第二日早朝,顧爻得封,兼任互市監,全權負責與西菱通商事宜。
西菱有戰馬資源,每到冬日卻糧食緊缺,這也是多年來兩國經常發生衝突和小規模戰爭的主要原因。
而互市可以各取所需,大宣可以得到優質的戰馬資源,而與之交換的每年固定的糧食及茶鹽等西菱所需的物資。
朱筆禦批,聖言親裁,互市一事已成定局。
入朝以來一直低調的顧爻,在這一事倒是出盡了風頭。
完顏玨本就是西菱已經默認的王儲,隻等迴國冊封,自然是擁有極大的權利。
與西菱互市的事情,在西菱使團離京之前就初步定了下來。
洽談過程異常順利,顧爻多年構想,兩人的宏圖偉願,都在二人一次次商討中,一點點豐滿立體,隻待一步步實現。
現在是天乾二十二秋,大約再有半年,宣帝就會因長期服用“仙丹”內裏虧空,身體急速衰敗,不得不選擇太子之位人選。
若不是所謂“仙丹”給宣帝營造出他還龍精虎猛的錯覺,今年宣帝也不會那般重發落了兩個有能力的兒子,直接斷了他們奪嫡的機會。
宣帝子嗣還算多,皇後所出長公主,二皇子和三公主為賢妃所出,昱王靖王分別為皇三子和皇四子,如今也無競爭力。
大皇子身體不好,早早選了個富庶封地分出去了。
七八皇子又都尚且年幼,不成氣候,兩位皇子生母的娘家又不是什麽大家族,不存在外戚幹政,扶持傀儡皇帝的可能。
哦,還有個五皇子。
逸王,襲雲舟,醉情山水,喜愛種田,不爭名利,早早的就被宣帝踢出朝堂的人物。
也是劇情裏可是為數不多活到最後的皇子。
畢竟原劇情可是襲越波瀾壯闊的一生,後麵昱王靖王在封地豢養私兵,圈地為王,襲越禦駕親征,可是把這兩位都搞死了。
顧爻思索了一下,最後應該還是二皇子和襲越相爭,和劇情裏差別不大。
宣帝發現自己身體不行的時候也沒有過於遷怒,生死有命,這是這位戎馬半生的帝王在戰場上就知道的事。
隻是人臨到了,還是想活的,所以他才會去嚐試那些所謂的“仙丹”。
宣帝是經過奪嫡之爭才坐上皇位的,眼界還是有的。
也正是在此時候,宣帝就已經在暗中觀察挑選繼承人。
隻是迴頭一看,就隻剩下兩位皇子可堪大任,一位是賢妃所出的二皇子,母家是百年望族,勢力頗大,一位便是在朝堂上展露才華的襲越。
襲越的生母徐氏隻是宣帝在行宮之中酒醉寵幸的一個粗使宮女,甚至在寵幸之後,宣帝都沒有把她接迴宮裏。
若不是一朝得子,宣帝根本就不會想起這麽個人。
之後還是皇後做主,把人接迴宮封了個美人,在襲越五歲時就去了。
而後襲越就是在孺子室中由宮中嬤嬤帶著長大,稍大些就去宮學中上學。
自小便看人眼色生活,見過的醃臢事,受過的磋磨數不勝數。
襲越天資聰慧,君子六藝學得精通,隻是無人在意罷了。
年皇後作中宮之主,一查宮中還留著的孩子,就發現襲越年歲到了還沒出宮,就奏請宣帝封了個王爺。
身為嫡母的皇後倒是也沒為難這個自小沒了母親的六皇子,出宮該給的封賞和仆從什麽的也沒有半分克扣,甚至自己還稍微貼補了兩件賞賜。
雖不說多用心,但是也按王爺該有的規格給了的。
也正是因為皇後沒有為難過襲越,襲越繼位後將這位沒有嫡子的母後尊為了太後。
許是多年忽略這個兒子,宣帝也有些愧疚之意,給安排了吏部的官職,襲越也展現出他的能力,頗得宣帝器重。
那次江南之行,是去查鹽。
江南私鹽泛濫,官商勾結。
二皇子卻擔心他的私鹽生意暴露,聯合江南有私的官員,要把人徹底留在江南。
襲越迴京,等來的卻是二皇子的誣告。
二皇子棄車保帥,將私鹽之事推到江南巡撫身上,更是借此告遲遲才歸來的襲越包庇之罪。
而當時正值西南部族叛亂,二皇子的舅舅打了勝仗,叛亂又未結束,輕易動不得。
李家又是百年簪纓世家,根基深厚。
而且,賢妃與宣帝年少相識,是有情意在的。
當年若沒有李家鼎力支持,今日這皇位,也不一定是宣帝來坐。
權衡利弊之下,沒有半分背景,在朝中根基尚淺的襲越便成了那顆棄子。
就這樣被輕飄飄撤了職,將此事揭過。
皇上如願收迴了江南鹽權,順便敲打了二皇子。
誰又會管一個被皇帝厭棄的皇子死活。
時移世易,人情冷暖,大多如此。
也是由此,堅定了襲越要爭的決心。
他忍了下來,將他手上的所有證據藏起來。
隻待來日,給二皇子的倒台添把火。
踏著皎潔的月色,顧爻知道,這天也該變一變了。
*
次日,西菱三皇子上書宣帝,提出互市。
宣帝在早朝後,於延和殿中緊急召見顧丞相,吏部尚書等多位肱骨之臣,還破例召見了顧爻。
有些想考校顧爻的心思。
看看這位他破例封的顧侍郎,能不能接的住他的恩典。
但能與這多名肱骨老臣一同議事,足見顧爻恩寵之盛。
無人知曉他們談了什麽,隻聽聞殿外小太監泄露的隻言片語,幾位大人似乎爭執了許久。
直到日頭西落,幾人才從延和殿出來。
第二日早朝,顧爻得封,兼任互市監,全權負責與西菱通商事宜。
西菱有戰馬資源,每到冬日卻糧食緊缺,這也是多年來兩國經常發生衝突和小規模戰爭的主要原因。
而互市可以各取所需,大宣可以得到優質的戰馬資源,而與之交換的每年固定的糧食及茶鹽等西菱所需的物資。
朱筆禦批,聖言親裁,互市一事已成定局。
入朝以來一直低調的顧爻,在這一事倒是出盡了風頭。
完顏玨本就是西菱已經默認的王儲,隻等迴國冊封,自然是擁有極大的權利。
與西菱互市的事情,在西菱使團離京之前就初步定了下來。
洽談過程異常順利,顧爻多年構想,兩人的宏圖偉願,都在二人一次次商討中,一點點豐滿立體,隻待一步步實現。